李世民为何有想立李恪为太子的想法?

哲清语兰


这就是一时冲动。

李世民想立李治的时候,找了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和褚遂良这四个没理由反对立李治的大臣,说自己的儿子和弟弟们做出这种事,我活着没意思,拿佩刀刺自己,大臣们赶紧劝阻、夺刀,问陛下您想做什么呢,李世民说,我想立晋王。就这样越过了李泰,立了李治。

想立李恪的时候,跟最不可能同意的长孙无忌露了个口风,完了。事后也就是写信叫李恪守法,临终要李治保全李泰和长孙无忌,根本没要李治保全李恪。虽然死后管不了那么多,虽然即使他嘱咐了,李治也可以像对长孙无忌一样当时装死不应事后该干嘛干嘛,就像后来李恪被告发谋反时他一边说“现在告发吴王不嫌晚了吗”一边假惺惺求个情算数,但李世民连生前能为李恪做的事都没做。

所以这个欲立李恪的事,水分太大。更可怕的是,李世民警告李恪别学燕王旦被霍光杀了,又要长孙无忌做李治的霍光,所以后来嘛……

那么为什么是李恪而不是别人呢?因为当时李世民的冲动是李治太年轻,是不是该立个年长的储君呢?然而年长的皇子里,实在没人可选了。嫡子们除了李治以外,都已经获罪出局;庶子要么像李宽一样早夭,要么像李祐一样作死,要么像李愔、李恽一样德行太差,要么像李贞、李慎一样和李治年龄差不多。相比之下,李恪虽然表现平平也犯一些小错误,却是唯一的人选了。

无论李恪之前为何不被立储还是此刻被提名立储,都跟隋朝血统毫无关系,礼法就是偏向嫡子,李世民这个当爹的也就是爱嫡子。前朝或别朝血脉从来没影响石世、宇文觉、杨昭们成为储君乃至登基为帝。后来李治杀长孙无忌也轻松得很,李世民立储何以需要看长孙无忌脸色?

再掉一些书袋,说一些小细节:

1.李恪表现平平,还有打猎踩庄稼、赌博及因此受罚的劣迹,在史书也没有具体的正面政绩,却除了“英果类我”以外,还有“有文武才”之类的好评,这是为什么呢?友情提示,李恪的好几个后人担任过唐朝的宗正卿,就是管理皇族资料的职务。中晚唐战乱,资料散失很多,偏李恪家相对齐全。

2.李恪的长子李千里的墓志用第一人称表述大概是这样的:我太爷爷是高祖皇帝,叔叔是天皇大帝,我是吴王房的。他爷爷李世民那么金光闪闪,为什么他墓志上偏偏一字不提,自行体会吧。


代牧益州阎文平


历史证明,从竞争中走出来的王朝,通常都更宽容和更有胸襟。

大唐王朝本是鲜卑血统,北周八柱国,隋朝的外戚姻亲,隋炀帝杨广与唐太祖李渊是表兄弟,所以,李渊在太原起兵,才能获得关陇贵族的支持,最终夺取帝位。

李渊诸子各有所能,长子李建成善于政务,行为也颇得民心,加之其嫡长子的身份成为太子。李世民东征西讨,不仅百战百胜,具有人格魅力超群,招揽众多良将。即便是被忽略的李元吉也有着自己的实力集团。

正是在诸子的竞争中,唐高祖李渊甚至设想过李世民为太子,甚至裂地封王的打算,为玄武门之变埋下了伏笔,最终李世民诛杀李建成与李元吉,李渊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禅位。

当李世民继位后虽然天下逐渐走向稳定,但为稳固政权的稳定,李世民诸子逐渐参与到政务的决策与地方的治理当中,而嫡长子长孙皇后所生的李承乾成为太子。

唐太宗数度出征高丽,参与平定各地的动乱,朝政在李承乾的带领下却并未见起色,反而受制于关陇勋贵与长孙无忌,令李世民十分忌惮会出现外戚专权。

随着李世民心意的变动,更英武的魏王李泰模仿玄武门之变,却被李世民所同时治罪,只至于长孙皇后所嫡出仅有看似懦弱的李治,所以才有了立李恪为太子的争议。

唐朝的开放与包容,及所应对的复杂局势,在唐太宗李世民心中是不具备嫡庶之分的,诸子皆其所出并无嫡庶,但考虑到背后的势力,李世民还是放弃具有贤明的李恪。

李治背后是长孙无忌和唐朝的开国功勋集团,这虽然威胁到唐朝的皇权,却也证实了其强大,而李恪的母亲杨妃虽然出身高贵,是隋炀帝杨广的孙女,但随着隋王朝的土崩瓦解,其势单力孤根本难以与关陇集团所抗衡。

李世民权衡再三,不愿因此爆发唐王朝的内乱,何况李治柔弱的外表下隐藏着雄心,唐王朝疆域的鼎盛征服高句丽与青海诸羌都是在唐高宗时期完成,并且削弱了关陇集团对李唐皇室的威胁。

唐太宗李世民考虑立李恪应该是有可能的,但现实却不允许做这样的决定,因此李世民于公于私都会选择李治作为继承人。


多臻贵


李世民两个真心跟着他的女人,

长孙皇后和杨妃,杨妃是杨广女儿,在杨广一朝也颇有几分贤名,

杨妃作为前朝公主,在遗老遗少中威望号召力很高,李恪是李世民与杨妃之子,李家的孙子杨家的外孙,一身兼两脉,对大隨旧属(外邦)很有人望。在这些势力眼里隨唐一脉,

其实李恪开始是无心介入皇权的,

因为太子承乾,二哥李泰在那里,

都是嫡出。

但李泰不甘做个王子,谋反害了太子承乾。

李世民一贯很欣赏二皇子李泰也正是这份欣赏让承乾不安,

但李世民很担心玄武门之变再次发生在他儿子这代,果断拿下李泰,

这再往下属,能数的着的就没几个了。


星辉650


李世民得一句生子如羊,不如生子如狼或许能够给我们答案。

李承乾的造反,李泰的狠辣给了李世民敲了一个警钟。而立李治为太子也充满着李世民得无奈,当时的李世民最钟意的无疑是李恪,因为李恪像李世民,也就是对于国家更有利。

但是显然当时朝堂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大臣,对这个都是不同意的。

长孙无忌有自己的考虑,毕竟皇帝还是要亲外甥,而大臣们也有自己的考虑,一方面是对于长孙无忌的讨好,另一方面也是李恪是隋炀帝外孙这个身份造成的。

放弃李恪个人认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李世民得皇位就是流血而来。他对于这个充满忌讳,不希望自己儿子也是这样。

在整个朝堂对于李恪都不支持的情况下,以及李治性格软弱可以使得继位之后几个儿子有个好结果,这些都导致李世民选择了李治。

但是这些原因是李世民选择李治的原因,而对于李恪。在李世民去掉了太子李承乾,和最宠爱的儿子李泰之后,作为三皇子的李恪无论是能力还是性格都是当时最好的选择。

不仅是因为李恪和李世民得最像,还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就是皇家快没有拿的出来的人了。至于说的警告长孙无忌,这个其实是没必要的,太子的立废,有时候不是皇帝一个人的决定。

是整个大臣和勋贵群体的决定,就像汉高祖刘邦想要换太子,作为开国皇帝,当大臣都反对的时候,也是无法实现的。


史山泛舟


简单来说,为了给李泰挡箭。

李世民一共有14个儿子,他最喜爱的有三个——李承乾、李泰和李治,都是长孙皇后生的。而李恪呢,尽管在电视剧中他也被塑造成了李世民的爱子之一,但历史上李恪的待遇在兄弟中间属于垫底。

李恪生于武德二年(619年),最迟到贞观七年(633年),他就去了封地,李世民给出的理由是“父子之情,岂不欲常相见耶?但家国事殊,须出作藩屏。”也就是爸爸很爱你,可国事更重要。

问题在于,仅比李恪小一岁的李泰,却一直待在都城,李世民还想让他“入居武德殿”,被魏征力谏劝止。更小的李治,在长孙皇后去世后,一直由李世民亲自抚养,别说从未就藩,连皇宫都不曾久离。这两位都是太子李承乾的同母弟,对太子之位的威胁更大,更应该就藩才是,可李世民却是说一套做一套。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在李世民心目中,李恪的地位是远远不如李承乾三兄弟的,既然如此,在太子之位空缺时,李世民为什么要把李恪抛出来呢?

李世民改立太子是出于无奈,因为皇子之间的争斗超出了他的限度,李承乾竟敢谋反!

贞观十七年(643年),李承乾谋反失败后,跟李世民有一段对话。

《旧唐书·太宗诸子》载:承乾曰:"臣贵为太子,更何所求?但为泰所图,特与朝臣谋自安之道。不逞之人,遂教臣为不轨之事。今若以泰为太子,所谓落其度内。"太宗因谓侍臣曰:"承乾言亦是。我若立泰,便是储君之位可经求而得耳。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

李承乾谋反事泄,李世民对他再怎么好,也不可能保留他的太子之位,而李承乾跟李泰兄弟俩的纷争李世民看的是清清楚楚,他自己就是皇家争斗中夺得的帝位,自然清楚一旦让李泰上位,别说李承乾没有好下场,就是李治因为嫡子身份,也难以保存。

该如何同时保住李承乾、李泰、李治这三个儿子呢?李世民想出来让宽厚的李治继位,再把李泰派往外地。至于其他儿子,其实都不在李世民担心的范围之内,尤其是李恪顶着个庶长子的名头,反被李世民拎过来挡箭。

别小看了庶长子的名头,比如李渊庶长子荊王李元景,武德元年(618年)才出生,对唐朝可谓全无功劳,可李世民登基之初就给了他实封2500户,要知道当时一般亲王实封才600户到800户而已。

后面李治登基之初,对李元景与李恪也是一人司徒,一人司空,以示对宗室的安抚,因为这两人,在宗室诸王是排前两号的。

出于这个考虑,李世民专门把李恪拿出来敲打一番。

《资治通鉴·唐纪十三》载:(贞观十七年十一月)敕选良家女以实东宫;癸巳(十七),太子遣左庶子于志宁辞之。上疑太子仁弱,密谓长孙无忌曰:“吴王恪英果类我,我欲立之,何如?”无忌固争,以为不可。上乃止。十二月,壬子(初六),上谓吴王恪曰:“父子虽至亲,及其有罪,则天下之法不可私也。汉已立昭帝,燕王旦不服,阴图不轨,霍光折简诛之。为人臣子,不要不戒!”

以上就是李世民欲立李恪的全过程,把太子的死忠叫来问一句太子换人好不好,比起四月份立李治时在一干重臣面前秀自杀,可谓天上地下,而且以庶代嫡,明显是比以幼代长更困难的事,找一个不可能支持的人有用吗?

十一月十七说完想法,十几天天后,十二月初六,李世民把李恪叫来,说你不要学燕王旦呐,不然会被霍光诛杀的哦。

谁是“霍光”呢?

《旧唐书·禇遂良传》载:二十三年,太宗寝疾,召遂良及长孙无忌入卧内,谓之曰:“卿等忠烈,简在朕心。昔汉武寄霍光,刘备托葛亮,朕之后事,一以委卿。太子仁孝,卿之所悉,必须尽诚辅佐,永保宗社。”

很显然,李世民是想让自己安排的“霍光”把目光从李泰等人身上转移对准李恪身上,进一步保证自己宝贝儿子的安全,至于李恪会有什么结局,他不考虑。

这样看来,李恪最终被长孙无忌等人冤杀,岂不是遵循了李世民的遗志!


平沙趣说历史


这个题干应该分解为两问题来回答,一、李世民为何想改立太子?二、李世民为何将李恪作为备选?

李世民为何产生二次易储的念头

李世民之所以产生二次易储的念头,其实是为第一次易储的仓促打补丁。李承乾被废后,李世民曾经想立最钟爱的李泰为太子,后来才发现,李泰竟然背着他做了那么多兄弟相煎的事。爱子心切的李世民不得不将李泰,从候选人名单中删除。

一般情况下,立储君考虑的因素只有一个:谁对国家的未来更有利。不过,对李世民来说,他不得不考虑另外一个问题:立谁将来对其他的儿子们不会形成伤害。李治之所以上位,原因就是:

“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

也就是说,李治上台其实是第二个因素起了决定性作用,而第一个条件被忽视了。当李治被正式立为太子后,心情逐渐平复的李世民才发现,李治过于柔弱。这个弱点让李世民担心,李治将来又没有能力成为合格的君王,能不能镇得住各大政治势力。

李世民指望长孙无忌能为李治保驾护航,可是长孙无忌跟皇权也不是铁板一块,他本就是关陇集团的利益代表人,与皇权存在冲突。从北周取代北魏、隋朝取代北周、大唐取代隋朝,背后都是关陇集团的黑手操控结果。

江山永固大于父子之情,冷静下来的李世民,不由将储君的能力放在第一位,这就是他产生二次易储念头的原因。

李恪为何成为李世民的备选方案

李世民为何选择李恪作为候选人?他自己的解释是李恪“英果类我”。意思说,李恪英武果毅,很有自己的风范。

不过,从史书记载来看,李恪的形象其实很干瘪,除了简单的履历,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他在封地纵情游猎,踩踏庄稼,被免去安州都督,并减封三百户。李恪吃一堑长一智,后来他在纪万权的管束下,再也没有犯过错。

这些事迹只能说明李恪还算是一个好孩子,懂得吸取教训,但是跟“英果”没有半点关系,李世民的话,多少有点给儿子贴金的意思。

其实李世民选择李恪,更多的恐怕是矬子当中拔将军。

李世民的几个儿子,嫡长子李承乾被废,次子李宽早夭,四子李泰被囚禁,五子李祐刚刚阴谋犯罪被杀,六子李愔德行不彰被李世民骂作禽兽不如,七子李恽贪财罚罪被弹劾。其他的儿子们都未成年。

这一年李恪二十四岁,虽然有过“前科”,但相对于其他儿子们,无疑是最合适的。

另外李恪并非嫡子,与长孙无忌并不亲近,由他来完成对关陇集团的打击,比李治更无所顾忌,更符合李唐的利益诉求。

二次易储带来的是是非非

不过,李世民的这个打算并未付诸实行,原因就是遭到了长孙无忌的激烈反对。长孙无忌是李治的亲舅舅,李恪做太子,显然不符合长孙无忌的利益诉求。李世民遭到反对的时候,就赤裸裸地责问长孙无忌:“公岂以非己甥邪?”

其实李世民也知道可能是这个结果,所以,他并未将易储之心公之于众,而是私下与长孙无忌商量,无法是在试探他的态度。在长孙无忌的反对下,李世民不再坚持自己的想法,他也深知关陇集团的厉害,他不想自己驾崩后,皇权立刻与关陇集团发生激烈的冲突,所以李世民只能妥协。

不过李世民这个不成熟的想法,给李恪埋下了祸根,从此他成了长孙无忌的眼中钉:“无忌常恶之。”

永徽四年的房遗爱谋反案,受到长孙无忌的指使,房遗爱诬陷李恪谋反,李恪被长孙无忌陷害致死,临死前,李恪大骂长孙无忌:“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宗社有灵,当族灭不久!”

果然,多年后,坐稳了江山的李治,联合武则天,也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长孙无忌,全族被流放边地。

所以,李世民想改立李恪为太子,就是因为立李治为太子时的感情用事,考虑到政治需求,李世民企图通过二次易储,希望更“英果”一些的李恪作为接班人,来对抗关陇集团。

只是李世民没料到,小九李治并不是想象中那么不堪,李世民还“悄悄”给李治留下了一个厉害的角色做帮手——武则天,武则天联手李治,完成了李世民都没有完成的心愿——消灭关陇集团!


寻根拜祖


李恪,应该是比较像李世民的。

李承乾李泰双杀之后,嫡子只有李治,但李治从小不被重视,性格偏软,这是李世民非常不喜欢的地方。

但是,李世民所谓立李恪不是真心,应该是敲打长孙无忌与李治的行动。除非将李治及整个关陇勋贵都清理掉,否则李恪当了皇帝也会被政变掉,李世民儿子那莫多,关陇勋贵随便找一个,也比李恪这个隋炀帝外孙更适合当皇帝。


四川達州


对于古代的帝王来说,立太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这不光是为自已选择继承人,更是为囯家选择一个可以接替自己延续下去明君。

深恩就虑之后选择了晋王李治,但是在李治被立为太子之后,李世民还是犹豫了,他恐要改立为李恪。那么为什么李世民要这样想,最终还是选择了李治呢?

李世民有三个谪出的儿子,李承乾就不用说了,从小李世民就非常宠爱,即便后来谋反失败之后也没有杀他,只是将其贬为庶人,还在其死后以国公之礼下葬。再说魏王李泰,以文学著称,又编写《括地志》成书后,李世民各种赏赐。李世民还想让李泰入宫住在武德殿,但遭到魏征的反对才作罢。李泰被贬逐后,李世民还经常提起他,并对大臣说‘我心念之不已",说明即便他已经觉得李泰为人过于阴险,但依然有很深的感情。而李治智商有限、性格懦弱,然`李治待人诚实仁厚。所以李世民又反悔,想改立李恪为太子才说了“英果类我"的话。但是在长孙无忌的反对之下,他就马上放弃了这种想法,并没有进一步坚持。反之,这之后李恪就被放到地方去了,为李治以后的登基扫清了道路。

李世民的“英果类我"也只能算是一定程度上对李恪的一种赏识吧。


王玉洁507


我觉得他不可能立李恪为太子。在古代十分重视出身血统。这正是李恪的硬伤!


moonheart


大家好,我是历史的影子!李世民想立李恪为太子,最终失败!

长孙无忌只是不愿意吴王李恪做太子,但说他不让李恪做太子则未免太抬高长孙无忌的地位和影响力了。其实最根本的还是李世民不让李恪做太子,而李恪从身份上来说也实在不是太子人选,有李治在,怎么能轮到李恪来做太子?除非李治也来个谋反或者夺储。

李恪是李世民的第六子,其母为隋炀帝的女儿杨氏。就这个血统来说,李恪倒是挺高贵的,身上有两朝皇室血统,但这并不是李恪的加分项。实际上李恪还有另一个身份让他与太子之位始终差了那么一点,那就是他只是李世民的庶子。那时候沿用下来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庶子能成为太子也不是没有可能,要么李世民没有嫡子可以选择了,而这是不成立的,因为虽然李承乾意图谋反,李泰有谋储之心,但是还有一个仁弱的李治;要么就是李恪能力相当强悍,能让嫡子甘拜下风,能让朝中大臣甘心追随,比如后来的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本来只是李旦的第三子,而且还是庶子,而在他之前,李旦还有嫡长子李成器和庶长子李成义。但是李隆基还是成为了太子,原因就在于李隆基在做临淄王的时候联合姑姑太平公主发动了唐隆政变,铲除了韦后集团,然后扶立李旦复位,可以说李隆基是睿宗朝最大的功臣,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成器主动让出了太子之位。但李隆基的成功基本是不可能复制的,至少李恪并不能。

史书上记载李恪有文武才,说的相当的笼统,并没有具体的事例来佐证,反而有李恪曾因犯错受到过处罚的记录。有一点肯定的是,李恪并没有为帝国立过什么了不得的大功,能让李世民想要立李恪为太子。当然史书上确实有李世民想立李恪为太子的记录。《旧唐书》一句话带过,就是说李世民想立李恪为太子,但是长孙无忌固谏乃止。

到了《新唐书》《资治通鉴》中,就有了两人的一段对话,大意就是李世民觉得李治仁弱,很担心治理不好国家,于是对长孙无忌说李恪和自己很像,可以立为太子,但是长孙无忌固争,李世民就问长孙无忌是不是因为李恪不是他的外甥所以才不同意,但是长孙无忌以李治仁厚,易储是大事来应对。最终李世民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按理说,当时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的对话应该是只有他们两人知道,这样秘密的大事怎么可能传出去,而被记载在史书上?况且李世民如此精明强干的一个人如果真想立李恪为太子,又岂会找长孙无忌商量?毕竟无论如何长孙无忌都会站在亲外甥那一边的。即便真找了长孙无忌询问,也不可能只找长孙无忌一个人来商量这件事。毕竟易储是大事,李世民想换人,就会放在朝堂上来商议或者找几个宰相来商量,比如当初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的时候,就是拿剑逼着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几人同意的。

还有一个例子也可以说明一些事,李世民曾想搞封建制,但是众多大臣都不同意,但李世民还是一意孤行,当时这件事僵持了很久,出动了很多人来劝李世民,甚至已经出嫁的李世民的嫡长女长乐公主(当时是长孙无忌的儿媳妇)也被长孙无忌搬出来进宫说服李世民,经过很长时间李世民才终于打消了封建的想法。

我们再来看李世民想立李恪为太子这件事,当时李世民就只是和长孙无忌提了提,长孙无忌表示反对后,李世民就罢休了,这很不符合李世民的性格。实际上李世民压根没有想过让李恪来做太子,他之所以对长孙无忌表示想立李恪为太子,不过是出于对李治的担心,李治在李世民眼中太过仁弱,很难将帝国带往高处,所以李世民就对长孙无忌发发牢骚,相当于一句玩笑话,所以长孙无忌一阻止,李世民立刻就不再提这件事了。

倘若李世民想立李恪为太子,单凭长孙无忌一人之力是劝阻不了的。当然李世民并不想让李恪做太子,除非他不要三个嫡子的命了。所以不让李恪做太子的并不是长孙无忌,而是李世民。长孙无忌充其量只能说是不愿意李恪做太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