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做HR工作的,我想知道最近求职人员已经确定要来了,然后又各种理由不来,是什么原因?

富春一凡


老茶以为所有原因归结一起来就一点,那就是觉得贵公司不合适他,所以就不来了。只是有些人是真觉得不合适,还有些人是懒、爬不起来。

不同原因解决办法也不一样,要有针对性。

求职人员太懒,压根就不急着找工作;如果面试时间太早,起不来就会爽约

有些人辞职没几天,压根就不急着找工作;还有些人自觉能力强,经验丰富不怕找不到工作。再加上不需要上班,整个生物钟都混乱了。每天晚睡晚起,太阳晒屁股的时候也不一定起得来。

老茶有个朋友就是这样,工作能力强、经验丰富,压根就不愁找不到工作。辞职休息一周后,就开始投递简历。只是这个时候也纯粹是蛮投递下看看,并不是那么急切的想要找到工作。

跟大部分刚辞职的人一样,生物钟非常混乱,每天晚上看剧玩游戏到一两点,第二天没到中午是不起床的。有几家公司通知他面试,他都答应对方会去的。

结果,那些安排下午面试的公司都去了,安排早上的公司都没去。理由很简单,闹钟都调好了要早起,结果闹钟一响就被按掉了,然后醒来的时候已经错过面试时间了。

像老茶这个朋友的情况,其实不在少数。特别是一些稍微觉得有能力的员工,由于离职时间不是太长,不急于找到工作。再加上此时的自律性变差了,人也变懒了。要是面试时间安排得太早,很容易让这些人爽约的。

为了避免因为这种原因导致的爽约,建议HR把面试时间尽量安排在下午,或是早上10~11点左右比较好。

也有人会说,这么懒的人,这种态度差的人,要来何用?这就看HR怎么想了,有些人工作起来非常认真负责,态度非常好,一旦没工作就容易放松自我。

这样的人往往能力不会太差,一旦选定了贵公司就会努力为企业工作。

至于他能力和态度如何?把他约过来面谈看看,不是更能准确判断出来,说不定真是一个人才。而HR要做的只是把面试时间,稍微调整下而已。

大部分人觉得不合适,或是有更好选择,然后就不来了

这种情况比较尴尬,往往是发生在一些实力不强的企业身上。有些应聘者答应来面试,只是把贵公司当做一个备胎,其实是在等另外一家公司的最终录取通知;

也有些应聘者答应了面试邀请后,又接到另外一家公司的邀请电话,两家对比后他放弃贵公司。当然,还有些人可能会因为一些私人原因没办法过来面试,但是他要是在意这份工作的话,正常是会来电话说明原因的。

不管是什么原因归结起来就一点,那就是在跟其他公司竞争的时候,贵公司的实力让应聘者觉得不够,所以他选择了放弃贵公司的面试。

那么怎么做才能缓解这种情况发生呢?

这里用缓解而不是解决,理由很简单。这种问题想要完全解决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是缓解。不管你的企业实力有多强,总会有比你更强的企业存在,更何况实力弱的小企业呢?这就导致应聘者随时都可能抛弃贵公司,而选择实力更强的企业。

想要缓解这种情况,提高面试邀请的成功率。除了上面提到的时间调整外,还有一点就是面试对象要有所选择。一些明显不符合贵公司的应聘者,就不要通知他来面试了。

举个例子,有些应聘者的简历上面,明确说明自己想找的是稳定、福利好的大企业。但是贵公司是一家创业型企业,还刚开业没多久。这个时候你去通知他来面试,成功的概率必然是很低的。

同样的,那些简历或是电话上面,一直反复强调要找双休的公司,贵公司明明就只能是单休的。这种人也没必要抱太大希望,他会过来的。

还有对方工作经历上写的之前月薪3万,贵公司要是出不起这么高薪水的,也就不要通知面试了。有这样薪水的人,自然懂得通过一家企业的外部信息来分辨出实力如何,能不能达到他的薪资要求。更主要是他的选择会很多,所以非常容易放弃实力不强的企业。

总之,想要提高面试邀请成功率,在挑选应聘者简历的时候,找那些跟贵公司情况相匹配的人就行。

问题总结:面试是一件双向选择的事情,企业在选择员工,员工也在选择企业。所以,想要找到优秀的人才,得在面试邀请细节上,多考虑下应聘者感受才行。


老茶聊职场


我也曾做过HR的工作,这种情况对我来说早已司空见惯,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通知面试,对方已经答应准时来参加面试,但是到了时间却没有任何通知,也没有人来。

求职人员已经确定要来,最后却没有来这个原因分析如下:


第一,求职人员临时有事


职场中每个人都会出现可能临时有事的情况,求职人员也不例外。求职人员可能家里突然有急事,或者自己突然有很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办,所以不能到岗。

虽然真的通知到岗,就碰巧遇到临时有事的概率非常小,但是这也是求职人员不到岗,经常会使用的理由,我们也无法求证理由的真假,但也有可能是真。


第二,求职人员反悔了


在面试时候谈好的工资待遇,求职人员回去想了一下,觉得这个工资待遇或者这个公司规模与发展,不符合他的最初预期及职业规划,所以最后不愿意到岗,选择放弃。


第三,求职人员有更好的选择


每个求职人员在投递简历的时候都会同时投好几家,那也会同一时间段里去几家公司参加面试。就有可能在答应到你这家公司工作之后,又接到另外一家公司的面试通知,在面试后,他又觉得那家公司的待遇和工作条件,更符合他,就会选择下一家公司,而放弃前面这家公司,所以就不会到岗。


面试人员同意来面试,但没有出现;同意到岗,但是没有到岗的情况,在小公司非常常见。因为小公司的福利待遇相对于大公司来说,尤其一些500强公司要差的很多,面试人员有时候答应来过后,却又衡量了一下拿到Offer这家公司的条件和福利待遇,与他期望的太远,所以他就不愿意来到岗,而愿意再去一些大公司再次进行尝试,这也是很正常的情况。


奈奈姐姐


单位在招聘员工的时候,已经确定了要入职的员工,但最终并没有前来报道,这种事情在职场上非常常见。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该名员工找到了更为合适的工作。上班的朋友都知道,我们在求职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都是广撒网,不可能只面试一家公司,有的时候好几家公司同时或者是临近要求去面试或者入职。但是当第1家公司谈妥之后,又临时有了新的更好的机会的情况下,就有可能造成员工不来报道。

第二,员工突然私事要处理。这种情况属于意外事故,比如说家里有事故发生,或者自己生病或者是其他的意外情况,导致已经跟公司谈妥的员工无法按时到岗。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员工会跟公司解释,但是有时候某些私人原因不方便透露,所以就会找一些借口来搪塞。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第三,员工临时有了其他的决定。比如说我们在找工作的时候,一开始看中了一家公司,并且谈妥了条件,但是最后在零入职之前可能碰到别的人说了该公司不好的方面,又或者遇到了一些危机,我负面的新闻导致不想再去这家公司上班。所以就会找一些借口来拒绝公司的入职要求。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很多原因。但是不管怎么说,虽然是口头答应入职公司,但毕竟没有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反悔的情况仍然会存在,虽然有违背道德的嫌疑,但并不违法。这也是公司招聘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考虑到的方面。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如果你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和建议,欢迎在下面留言评论说说您的想法,如果你喜欢我答案的话,欢迎点赞关注,感谢您的阅读。


山九


因为报复吧……

1、hr电话说好的薪资8000,面试改为4500,试用期4000。

2、hr电话说好的你各方面条件很符合,面试各种说这不行那不行。

3、hr说好的等通知,等到hr全家死了都没有通知。

ps:看到很多公司想用4000的薪资招一个本科毕业的美女做前台,真的厉害了


高安财经


该!让你们这些hr欠 面试完不给结果 让等信然后就是没信了 真解恨 昨天刚刚推了一个


王杰187195527


HR在招聘工作中,遇到这种情况,可以说是家常便饭,求职者往往会找很多种原因说推辞不来,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 在此期间,有更好的公司,给出更加丰厚的薪资待遇,求职人员肯定不止面试了你这一家,总得货比三家,选择一个更好的,至于说已经确定来了,是怕自己后面找不到好的了,好留个后手,所以就答应来,这是在职场中是很常见的了,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吧。
  • 在面试时,口头答应的很好,回去时,仔细想想,发现自己吃亏了:“我怎么就答应了呢?工资待遇总共算起来还没有我上家多。”这种是一回到家,头脑才清醒了,才后悔了,然后就找个借口不去了呗。
  • 回去仔细背调了工资背景,发现是个小规模公司,公司氛围不好,经常有人离职,老板还不准时发工资,拖拖拉拉的等情况,挖掘很多公司幕后黑料,所以最后决定不去了。
  • 还有一种就是,家里真的有事,比如要回家照顾年老体弱的父母,一段时间还不能来入职,要去处理种种琐事,导致不能入职,所以就推辞不来了。


——————END——————

关注【柒枫少年】获取更多精彩职场干货_


柒枫少年


经常遇到这种即将报到了,临时放鸽子的情况,非常让HR被动和难受。

说来突然不来,还是有很多原因的。

继续留在之前公司

公司给了承诺,职位调整或待遇提升,总之是拿到了好处,被打动了,思前考后的决定继续留下,这种人往往是比较优秀,原公司不舍得放人。或者人在原公司比较重要,掌握的东西比较敏感,不想放到市场给对手抓住。

拿到了更好的机会

准备离职的时候,同时在看很多机会,在接你们offer的时候,还没有更好的对比,最想进的公司还没有走完面试流程,为了保底就先接了你们,最后去了另外更理想的公司,你们就变成了备份。这种情况在找工作高峰期容易遇到,同时有多家邀请面试。

用不来想争取好处

提离职之后或者面试之后,发现你们给的offer不是最好的,想通过说不来,试探能不能加点工资或者提高下title,如果争取不到也没关系,手头还有其他更好的了。

客观原因真的有事

家里有事,如家人生病、自己突然发现怀孕、孩子没人照顾等等,都会导致没有心思上班,索性不如先照顾一段时间家里之后再说。

对公司信心不足

从拿到了offer到入职一般是有一段时间,少的一周,多的一个月,不知道公司情况的时候,仓促接了offer。拿到了后回去各种搜集和打听,发现公司业绩不好,领导风格不符,团队不受重视等等,都会让人打退堂鼓的。

为了防止突然放鸽子导致工作被动,可以尝试做以下几个动作:

面试过程考察意向

面试的时候,采集一些家庭方面客观信息,问问在同时面试哪些公司和岗位,做到意向度的评估。如果意向摇摆的,人比较合适可以多些引导和分析,很多候选人是缺乏这种判断力的。

面试环节建立信任

面试官和HR在面试环节和候选人建立信任和联系,更全方位的呈现公司,多些非正式的沟通,让被关注,录用后多些寒暄和问候,这样人会被打动。

加快录用审批流程

面试合适了,尽快发offer,不要被人家中间截胡,候选人拿到了书面的录用会更加踏实,增加来的概率,如果同时在等录用,别人比较早的发了,逼着给答复,候选人可能保险起见选择给了书面录用的。

薪酬定的尽量有吸引力

工资这块尽量定到位,别一味的砍价,即使当时同意来了,后来发现差距太大,会影响一个人来的信心,但也可以留有点空间,防止不来,可以向公司争取,把人拿下留住。

维护好临时不来的人

这次因为客观原因没有来,可以交朋友维护好关系,后面处理完事情了,拿天又想来了,有空缺可以补上。

招聘的时候要备份

在人员没有入职的时候,记得做招聘要有备案,防止人不来或者试用期不过,做到备着一个候选人,时刻作为候补。


关注@HR那些事儿 用HR视角,为你职场答疑解惑。

HR那些事儿


这种情况,应该是每个做招聘的HR都遇到过的。费尽千辛万苦、经过面试、背调、报批,终于确定一个合适的人员了,但后面候选人告诉你他不来了。有时候,如果是候选人没有说明具体原因的,都会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问题出在哪个环节,是自己哪儿没有跟进到位?还是给候选人造成了什么误会?

在用人单位的招聘、劳动者的求职这个过程中,用人单位会根据自身的招聘要求,对前去应聘的劳动者进行筛选,而劳动者,也会投递自己意向的单位,在自己参加面试、且通过面试的用人单位中,选择自己最为满意的。是一个双方选择的过程。公司如果没有选择一个应聘者,直接的原因就是这个应聘者不是和岗位最为匹配的人员。那如果应聘者原本已经是要入职一家单位,最后又没去,有哪些原因呢?

一、有更好的工作机会

应聘者在找工作时,很少会有只面试了一家的,除非是非那家不可、意向度很高的。就大部分求职者来说,都会同时面试好几家单位。在面试的单位中,自己心里肯定是有个排序的,有最想去的、如果没有更好的机会会选择的、和即使面试过了也不去的划分。

一个应聘者,在最开始通过面试时,你打电话给他,他同意入职,但最终却没有来。可能存在一种情况是:在你通知他的时候,他没有更好的工作机会,那在你通知他后,有其他单位也联系他。对比之后,他更愿意去那一家,而选择放弃你们公司。

而应聘者之所以愿意选择去另一家单位,原因当然是那家单位能提供的条件比比你们单位好,这个条件可能是公司平台更好、岗位薪资更高、职位更高、岗位工作内容更能吸引求职者、或者是有其他求职者更为看重的东西。

我有个朋友,他之前在找工作时,花了很长的时间,在他最终决定去目前单位上班前,也面试过很多单位,其中,有面试上他没去的,也有没通过面试的。面试上的单位,其中不乏一些很不错的单位,但他还是选择不去。我们当时都很疑惑,他到底是想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

最终,可能是他自己也比较累了,就选择答应去当时通知他的一家单位上班,那家公司能提供的薪资、福利待遇还是很不错的,可能当时他也决定要在那家单位长久的工作下去的。

但转折来了,就在他去上班的那天上午,接到他目前单位HR的电话,通知他被录用了。他义无反顾的就提出离职了,去到他目前的单位上班。原因很简单,就是他目前在的那家单位,无论是从公司的名气还是薪资方面,都比他去上了半天班的那家单位好。

二、虽然没有其他工作机会,但应聘者还是不想去你们公司。

大部分求职者对于已经应聘成功的单位,如果选择不去,都是因为有其他更好的工作机会。但有一种情况是,也没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但应聘者还是拒绝了。这种情况,可能存在如下两种情况:

1、应聘上的单位和自己满意的工作之间有较大的差距。

能选择去参加面试的单位,一定程度上,都是我们有一定的意向的。或者是有顾虑,但还是希望通过参加面试,去做进一步了解的。

但有些单位,经过面试后,无论是对公司情况,还是岗位的整体情况,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时候,就要通过自己掌握的信息,判断这份工作到底适不适合自己?自己要选择去这家公司上班吗?

如果经过了解后,发现岗位工作内容和自己原本设想的有较大的差异、或者是能提供的薪资离自己期望的水平有较大的差距……这时候,即使是暂时没有其他更好的工作机会,我们也不会选择去那家公司上班。会选择继续找工作,直到找到比较满意的为止。

2、对应聘上的单位有较大的顾虑,故选择不冒风险。

在所有应聘者选择不来的情况中,最让HR疑惑的,应该是:自己公司提供的薪资比应聘期望的高很多,其他也没有什么让应聘者无法接受的点,但他就是不来。

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应聘者不是有其他更好的工作机会,那绝大部分的原因是应聘者对公司有较大的顾虑。

这个顾虑,也许是对公司的整体发展,如公司能提供应聘者满意的薪资,但公司的发展前景并不好;或者是对自己之后和直接上级的相处有担忧,这种情况主要是在面试中,用人部门领导在面试时,表现的一些点让应聘者觉得无法接受等等方面的。

当应聘者有较大的顾虑时,很多人都不愿意冒较大的风险去赌,而很可能直接选择不去。因为,如果真如自己所想的那样,但自己去入职了,后面再提出离职,重新找工作,会白白浪费很多的机会成本。还不如选择直接不去,重新找一份满意、没有顾虑的工作。

三、突然有其他变故

我们正常处于工作期间时,如果有一些事情需要集中时间处理,请假时比较困难的。但如果是处于求职期间,那如果是突然有一些需要集中时间处理的事情,很可能会直接先去处理完毕后,再重新开始找工作。这种变故可能有:

1、家庭方面的

我们常遇到的,就是家里突然有什么急事或者是家里人生病等等,求职者可能会先回家,把事情处理好后再说。

这种情况下,如果是有已经答应要去上班的单位,也可能会联系取消入职。毕竟真的去入职后,因为在试用期,也不好提出请假,以及请假公司也不一定会批准。

2、个人发展规划方面的

这种情况,常见的就是自己想先待业考个证书或者是有其他的一些学习计划,如果是工作中再去做这些事,可能精力不够,所以,索性先不工作。

而作为HR,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应该怎么办呢?

一、保持心态的平和

在花费很多心思,好不容易确定一个候选人,这个候选人最终还不来。相信遇到这种情况,每个人都会很难过,严重的,也见过很生气的HR,认为应聘者没有诚信。

我之前有个同事,当时招聘的是我们部门的人,他因为刚来我们部门,工作比较多,压力也比较大。当时就是有一个原本要入职的候选人,应该要到岗的那天没来,我们同事就打电话问了,候选人不知道是说了什么原因,反馈说就不来了。

结果,我们那个同事就在电话里和候选人很生气的争执,说既然约定好就应该来上班,为什么不来云云。

当时我们因为在一个办公室,能感受到他很生气,也能理解这种情况。但这种和候选人发脾气,一方面,解决不了问题;另一方面,也会给公司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

因此,应聘者原本答应入职,但后面没来。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是每个HR都会感觉到很无奈。但我们也要保持心态的平和,毕竟招聘是双方选择。作为HR,能尽最大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如果最终的结果没那么尽如人意,也要保持心态平和。

二、可以和应聘者保持联系

作为一个符合公司要求的应聘者,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作为HR,都可以和他保持联系。

1、如果应聘者是因为一些客观原因,不得不放弃入职,那也许等之后他的问题解决了,公司也还在招聘或者是有同岗位在招聘,就可以和应聘者联系,提高招聘的效率、降低招聘成本。

2、如果应聘者是主观方面的原因不选择入职,保持联系,可以知道应聘者究竟是去了哪家公司,那家公司是不是有一些条件比自己公司的好?这样,在之后的招聘过程中,也可以知道竞争对手是哪些方面比较吸引应聘者?这些方面自己公司能不能改善?如果不能改善,自己在之后的招聘过程中应该怎么去克服?

综上所述,一个应聘者已经确定要来上班,但最终又没来。存在的原因可能各种各样的都有,但大多数都是如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应聘者有其他更好的工作机会,所以,会直接选择放弃入职,去其他单位;第二种是,应聘者虽然没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但综合考虑后,还是选择不入职,可能存在的原因,可能是你们公司能提供给他的条件和他预期的有一定差距,他选择不妥协,也可能是他对你们公司有顾虑,选择不冒险;第三种是,应聘者突然生活中有一起变故或是计划调整,选择先不找工作。

而作为HR,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保持心态的平和,不去过分的纠结;其次,除了正常的重新开展招聘工作以外,还可以和应聘者保持联系,一方面,作为储备的资源,也许之后和应聘者还有合作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知道应聘者后续的一些消息,了解应聘者真正放弃入职的原因。


淋说职场


一、有了更好的OFFER。

聪明的求职者在求职的时候都不会只看一家公司。一般情况下肯定是要同时比较几个OFFER,选择其中一个比较好的。

也许当一个公司发个求职者OFFER的时候,他手头上没有其他OFFER,出于担心找不大工作的考虑,求职者就先接下了OFFER。然后在到入职的这段时间,求职者还可以继续看别的机会,或者之前面试的公司也给了OFFER。那么如果之前公司的OFFER的薪资等各方面并不是最好的,那么求职者就会选择其他OFFER。

二、可能求职者了解到公司的一些负面信息。

比方说,拿到OFFER的时候,求职者对这家公司并没有很好的了解。但是,接到OFFER之后他从各方面了解到关于这个公司的评价,或者刚好有认识的人就曾在这家公司工作过。那么如果这家公司并不好,比如说入职前的承诺在入职后都不能兑现。比如,这家公司负面缠身。而求职者了解到这些信息的时候就会选择放弃入职这家公司。

三、重新考虑觉得不适合。

在没有新的OFFER也并非因为公司的负面评价下,求职者放弃入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求职者再接到OFFER之后重新考虑了一下,有可能这个岗位并不是自己喜欢的,这种工作方式自己也不喜欢。综合考虑之后,认为自己即便入职,可能也会因为不适应而选择离职。因此,他们索性直接放弃入职,而再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

总而言之,求职者确定录用之后放弃入职要么就是有了更好的OFFER,要么就是因为公司不如自己预期的那么完美。


笔记先生


小明作为HR每天都要被面试者“放鸽子”,如果哪天没有人这样做,反而觉得不正常了。题主的确定要来,是求职者确定要来面试?还是求职者通过面试确定来报道?这两种情况应该分开来看。

求职者确定来面试,却没来

求职者确定来面试,最后却没来,这种情况作为HR的小明每天都在经历。

最多的一次,我连续被八个求职者“放鸽子”,而且不来也没有任何电话或信息,差点就怀疑人生!

当你站在求职者的位置,其实也很好理解为什么他昨天明明说要来,今天却没来。

首先,求职者投简历的时候都喜欢一次投好几家公司,而这几家公司在他心中的“份量”也是有轻重的,比如公司的名气,离家的距离等,这些都是考虑因素。当面试时间有冲突的时候,他肯定会考虑优先最合意的那家公司。

其次,求职者也是按批次投递简历的,比如我这次选了5家比较中意的公司来投,如果这5家都没通过,我在寻找另外5家作为第二选择来投。当第一批的公司打来了邀约电话,那你作为第二批,肯定要被“放鸽子”了,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双向选择是公司和求职者的权利,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NO.1,当你不是这个1的时候,被放弃也是很正常的。和公司挑选求职者一样,只会留下心中觉得最好的那一个。

做HR这份工作,真的需要强大的内心,因为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你的工作就是帮助公司把那些“不稳定”的因素排除在外。

调整好心态,确定来又以各种理由不来,你已经算是幸运的了,至少他还给你说明了理由,我遇到的大多都是直接不来,没有任何理由也没有任何信息!

求职者通过面试确定来报道,却没来

面试通过确定来报道却没来,这样的人最没品,小明也是最鄙视的。

之前面了一个程序员,各方面还不错,他也确定周一来报道,结果周五上午又以公司福利待遇不好拒绝了,拒绝就拒绝了吧,能打电话过来,证明人还不错。可是到了下午,又打电话过来说确定要来了,这就真的很恶心了。

第一次电话也许是找到更好的公司了,那我也为他高兴,第二次电话肯定是没和那边谈妥,又想过来了,这已经不是一句“人品差”能概括的了。

真的很庆幸他第一次拒绝了我们公司,不然招来这样的人,真是“难辞其咎”啊!

这种事真的别做,我通知你来报道的时候,你可以说:“我还在考虑另外一家公司的offer,能不能下午在答复你?”。这样我还觉得你是一个坦坦荡荡的人,你最后不管选择谁,我都祝福你。


总结1

作为HR招人的时候被“放鸽子”很正常,调整好心态多往好的方向想。求职者不来肯给你打电话说明理由,至少也说明你当初没有看走眼,你选择的也是个合格的员工。只是公司条件和他的期望较远,下次在找一个就行。

总结2

作为求职者如果你不愿意来,打个电话说明理由是基本的礼貌。也许你会因为你面试没通过也没接到电话而愤愤不平,但你明知道这样不对为什么要学他呢?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当你把这种毛病变成习惯,以后吃亏的还是你。

虽然说求职是双向的选择,但是文中例子的做法实在是太没品,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人品要比能力更重要,不要让你的坏人品,成为你今后发展的阻碍。

我是王小明,一个职场领域的创作者,只分享职场干货,不说职场鸡汤,希望能和每一个职场人做朋友,有空点个关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