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让行人”给车主和行人各带来了什么?

静静期待默默守望


自从礼让行人各种罚单之后,闯红灯的越来越多,尤其是学校附近,整条路别想过车了


宝瓶之水


看到这个提问,我非常的想吐槽一下。

礼让行人初衷是好的,也是交通法的一个补充,但是咱国家交通法交警叔叔总执行不到位,那就出现了礼让行人这种尴尬的事情了。

首先,正常的交通秩序是互相礼让,行人和机动车各走其道。。。可是现在的情况是对行人闯红灯,乱过马路,不走斑马线处于一种放任的状态,没有处罚,光凭道德的约束,这是不对的;礼让斑马线也有段时间了,我发现了几个问题,大家来探讨一下,也希望提出礼让斑马线的猪头看看。。。

1.行人闯红灯走斑马线,机动车是让还是不让,不让的情况下,行人拿着鸡毛当令箭,认为机动车必须礼让行人,发生交通事故怎么处理,机动车是否要承担责任?

2.在没有斑马线没有红灯的地方行人随意穿行马路,认为机动车必须礼让,机动车在正常行驶的情况下,和行人发生剐蹭和碰撞,怎么处理,机动车是否承担责任?

3.在没有红绿灯没有斑马线的地方,主干道限速60公里的情况下,行人不观察路面情况,直接过马路,车辆礼让行人,急刹,导致连环追尾事故,行人是否应该承担责任?

4.在人流量大的斑马线,没有红绿灯的情况下,以前行人是聚集到一定人数的时候过马路,车辆让行,那现在行人没有礼让机动车的意识,如生产线的流水一样过马路,机动车该怎么做?

等等,欢迎补充。。

最后总结,任何单方面的强制约束,只会让另一方更加嚣张跋扈,变本加厉,这个道理地球人都懂,知道不改变,那我只能认为,可能和稀泥部门缺钱了,找点由头创收罢了。😂😂😂😂


从今天开始不做好人


首先来说,“礼让行人”的初衷是好的,因为行人在汽车面前十分脆弱。像下表就是IIHS给出的统计结果,他们分析发现,行人碰撞受伤和死亡率呈现了正比趋势,在车速30mph(48km/h)时,受伤风险就达到了50%,死亡率则是25%。

如果车速再高一些,比如到了50mph(80km/h),受伤率会高达95%,死亡率也会暴增至75%。

礼让行人的出现,相当于双方达成了一条准则,在遇到行人时,汽车应该主动避让,而不是等行人自己发现车辆再来躲避。本意来说,这条规则是好的,它降低了汽车事故率,给行人带来了安全,也降低了车主的不必要损失。

这一规则在德国推行力度很大,比如在驾考中就有这么一条:如果人行道上没有礼让行人会直接判定不及格。

国内这几年也在积极响应这一政策,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八条明确规定:(1)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2)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3)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

对遇行人正在通行人行横道时未停车让行的行为,交警将依法处以罚款100元,记3分的处罚,造成交通事故的,罚款200元,记3分。

不过在推行一段时间后,现在看来效果看来并不好,甚至出现了如题主所说的“行人的肆无忌惮,车主的怨声载道”的情况。

这其中有监管机构没能控制局面有关,但我认为和行人过分使用安全保护规则关系更大。

很遗憾这个问题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只能加大教育力度,让“行人”明白这是一项安全保护措施,而不是特权。只有我们大家都不把它当特权了,相互理解,通行效率才会提高、汽车事故率才会降低,这项规则也才能良性运转下去。


东拉西车


真正需要给我让路的路段,根本没人给我让路,普通的一条六七米宽的省道,不管大车小车都飞速在我面前驶过,我五分钟都走不过去,因为路口没红绿灯也没摄像头。去年我在这个路口围观了两位车祸遇难者,一位头被大车车轮压爆了,红彤彤的铺满了好大一块路面,另一位被压在车轮下,看起来像被腰斩一样,似乎成了两截,我是有阴影了,不敢像其他人一样勇敢的无视车流,用自己的身体去逼司机刹车,好找一个空隙穿过马路,我只能眼睁睁的等着,直到视野里完全没车再通过,心累!

而在有摄像头抓拍的路口呢,那天我只是站在路口等人,根本没想过马路,求生意识极强的司机们却在离我很远的地方就停下来,出于礼貌,我只好违心的迅速通过马路,然后待在离路口远远的地方接着等人。




飞时代df


我是山东烟台公交车司机,我每天早上跑的路段有一所中学那是一个堵,堵了好几公里,就是因为学校门口的斑马线没有红绿灯,好几千个学生断断续续的过马路,最要命是斑马线上方有探头抓拍不礼让行人。配套设施跟不上,安个红绿灯就能解决


刚110167111


被扣过3分罚过100,之后在斑马线前面急刹车已经有3次了,因为我们这里交警对礼让行人的解释是只要他站在斑马线上,你别管他干嘛,你就得让。老远看斑马线没人站,到跟前了突然从马路牙子下来站斑马线上一个人,我不急刹就得被拍被罚,一次3分,我扣不起,宁愿被追尾。礼让行人,礼让的我想停车去揍那些站斑马线上不走打电话的,不急不慢过斑马线的,明明看到一堆车堵斑马线前还三三两两稀稀拉拉过斑马线的行人……


万里黄沙土漫漫


本人司机一名,我也很赞成斑马线礼让行人!但是礼让是相互的吧?一个左转路口礼让行人🚶‍♀️,路上堵了几十辆车了,行人一个,两个,看手机的,走残疾步的,,,,大概十分钟左右我排到第一台了,看到前方的大爷们过马路的时候真特么地生气,完全不看车龙的,一首青花瓷都播完了,忍不住了按喇叭通过!去尼玛的礼让。


钓鱼的村长


在我们国家习惯了,一会这样一会那样,所谓坐在办公室闲着无聊的专家们经常是奇思妙想……这几年我最急的一脚刹车就是因为我前面有三台车因为礼让行人急刹车,都在正常行走但第一台车没弄明白这人却突然加快脚步以至来个急刹车,后面一连串的车都跟着急刹车,哈哈,很壮观!在一条城市的两车道上因为一个人过马路造成多辆车急刹,还好没有碰撞但都在冒冷汗。


PS海平面


今天拉着老妈去银行办事,路边不让停车,只能上马路牙子停,老妈身体不好,我想开到银行门前停车,本身属于借道行驶,不敢开快,也就一档时速几公里吧,右前方有个人,特别慢的走路,我一看中间可以过去,就慢慢往前开,走到离那人一米的时候,那个人突然往左走了两步,然后站住,我一脚刹车停住了,头上汗就下来了,那人都没回头,又回到右侧慢慢走,这给我气的,明显碰瓷啊,他么的也不去银行了,往左一打舵,下了马路牙子换一家银行办,真给我气够呛啊


生活有压力胖哥


小时候,没有斑马线和“礼让行人”,妈妈总教育我们,出门,特别是过马路一定要左顾右盼,确认安全再过马路,那时候车少但快,没有手机。

后来,有了斑马线,老师教育我们,过马路一定要走斑马线,且要左右看清楚再过斑马线。

现在,又有斑马线,又有礼让行人,还有红绿灯指引,我们都拥有汽车和时刻不离手的手机,然而,马路越来越难过了,斑马线成了一个雷区,开车易躺雷,走路也艰难。

社会进步了,马路确越来越难掌控了。

礼让行人需要的基础上相互的敬畏之心和与人为善的本心,而现在人的敬畏之心越来越少,与人为善更是少见,更多的是“老子天下第一,谁敢惹老子”的做派和思想!

综上所述:交通法规应该越来越严谨和严苛,对车辆和行人都应该起到同等的震慑力,而不应该仅仅通过“礼让行人”去单方面要求司机,对车辆实施道德绑架,让更多的行人增加了“斑马线是老子的世界,老子怎么走你都不准碰我”的想法,间接的强化了行人的恶习,“礼让行人”应该仅仅只是对车辆行驶发生事故后的一种判罚依据,而不是严苛车辆的道德条纹,同时出台的也应该有“行人闯红灯全责”以及“非机动车闯红灯、逆行”全责等法规去约束行人!

完善的法制建设才是真正文明的体现,我国的法制建设亟待全面加强和完善,社会不停在进步,法制建设更应该领先于社会进步的速度才能真正保障社会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