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问医答】哪种特征的发热需要警惕?

疫问医答 第七期

【疫问医答】哪种特征的发热需要警惕?

面对疫情,《生命时报》全新推出“疫问医答”栏目,聚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每天解答一个你最关心的问题。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

“我有点轻微发热,要不要去医院?”最近,可能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疑问。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进入比较严峻复杂的时期,发热又是症状之一,很多人难免提心吊胆:一边担心被病毒感染,一边犹豫该不该去医院。

究竟什么样的发热需要警惕?《生命时报》邀请专家为你解答。

受访专家

【疫问医答】哪种特征的发热需要警惕?

发热程度分为哪些等级?

一般来说,正常人体温为36~37°C,成年人清晨安静状态下的口腔体温在36.3~37.2℃;肛门内体温36.5~37.7℃;腋窝体温36~37℃。

发热可分为高热和低热,低热为37.3~38℃;中度发热不是特别多见;按照临床用药的情况来看,超过38.5°C就算高热,需要用药退热。

通常发热在38.5°C以下,以物理降温为主,建议观察。如果体温不继续升高的情况下,不一定要用药,但这种情况一般只适用于成人。

发热病人用药需要医生根据综合情况来判断,不光只看发热一个指标,大部分短期内单纯发热的情况,考虑病毒或细菌造成,可以待在家中随访观察。没有其他严重的症状,可以吃些感冒药(戳此处,教你对症选用感冒药)。

平日情况下,出现发热症状就应尽早去医院,做血常规等相关辅助检查来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用药或检查病情,寻找发热原因。

哪些原因可能引起发热?

发热是一种常见症状,病因复杂,很多疾病都能引起发热。不管是感染性病变还是非感染性病变,甚至肿瘤都可能引起发热。

从临床上看,引起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感染可分为各种病原体感染,例如真菌感染、细菌感染、病毒感染以及微生物感染。一些非典型病原体,例如支原体、衣原体也可能引发感染。

被感染后,大部分病人会出现发热甚至高热等情况,也有一些感染是不发热的。

此外,肿瘤、血液病、风湿免疫病也可能引起发热。

  • 需要去医院看的发热有哪些特征?

单纯出现发热不一定马上就要去医院,需根据以下情况辨别:

  • 儿童发热
    ,一旦出现惊厥情况就要马上送往医院。如果是短期内的低热可以不用去医院,在家随访即可。
  • 持续高热(超过3天),超过38.5°C就需要去医院。此外,如果合并有其他症状,比如咳嗽、咳痰甚至气喘胸闷也需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
  • 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门诊上一般会设立一个“发热待查门诊”,针对于发热超过8周,又找不到具体原因的患者。这类情况需要到风湿科、血液科等做进一步检查。

在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背景下,一发热就到医院去看,可能会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因此出现发热,是否去医院需要分两种情况对待:

  • 如果接触过近期从武汉过来的相关人员,或者就是武汉地区的人,出现发热伴随呼吸困难、手和嘴唇紫绀现象等严重情况,就需要马上到医院检查。
  • 症状不严重的情况,在家随访即可。如果症状持续,自己又不放心的情况下,可以去医院做CT检查。
  • 如果没有接触过可疑的传染源,发热时不一定要去医院,很多短期内(不超过3天)的轻度发热可以在家随访观察。

出现发热,自我观察时很重要的一点是「看趋势」。发热后吃药不可能立刻降温,需要看每天的最高温度是不是呈下降趋势,人在感受上是不是有好转。

如果每天的最高体温一直在下降,不需要因发热而过于紧张;如果每天的最高体温都在上升,这时候就需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需要提醒的是,不是所有医院都有发热门诊,有发热门诊的医院不一定是医疗救治定点医院。

如果有就医需要,可以长按识别以下小程序码查发热门诊、医疗救治定点医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