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不是以前受过伤的关节最容易发作?

失落的人179172667


这个问题并不是非常的好回答,因为诱发痛风发作的因素是非常多的,常见的比如高嘌呤饮食、药物、肥胖、糖尿病、肾病等原因,其中有一项因素有可能与受过伤的关节联系起来,那就是关节炎。

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骨关节炎,其病理基础都是关节腔内软骨的磨损,当关节软骨磨损以后,关节活动的时候骨与骨之间也会受到额外的撞击和压力,这也是诱发痛风的因素之一。比如习惯性扭伤的脚踝就是比较容易发作痛风的部位之一。但这也诱发通风发作诸多因素的诱因之一,我们不能完全将痛风发作归咎于受过伤的关节。

以下是一些诱发痛风发作的因素,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第一,脱水。脱水本身就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多的不良影响,痛风就是其中之一。脱水以后会增加血尿酸的浓度,而在一些敏感的人群当中就会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所以一般我们建议,日常每天要喝1500~2000毫升左右的水,尤其是在有高尿酸血症的前提下。

第二,超重。现在有研究表明,肥胖本身就会产生更多的尿酸,而且会阻止尿酸的排泄,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所以一般在临床上,我们建议患者控制尿酸的时候,都会建议患者适当的运动,把体重也控制下来。高尿酸血症的人群可以按照下面的表格测试一下自己的bmI指数是否超标。


第三,禁食。现在有很多人通过禁食来减肥,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通过禁食减肥的办法,会使自己处于痛风发作的危险当中,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当禁食的时候,体内的酮体含量会明显的增加,而酮体会与尿酸会竞争性排泄,导致痛风发作风险增加。

第四,绝经期。女性在有经期的时候,因为雌激素的存在,会帮助女性朋友们降低血尿酸。但是当女性朋友处于绝经期的时候,雌激素会明显的下降,这样就会增加绝经期女性患痛风的风险。在临床上也确实有这样的情况,如果女性患者确诊为痛风的话,一般都是处于围绝经期,或者是已经度过了绝经期。

第五,外伤。确实有很多痛风发作的患者首次发作的病因是因为一次小的外伤。比如有的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在走路的时候,大拇脚趾头磕碰到了椅子或者是桌子腿,于是就又发了痛风的发作。这种情况,原因在于外伤以后,会有轻微的炎性反应,而炎性反应为尿酸的收集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前面我们提到的关节炎,其实从某种意义上也算是一种伤情,因为关节内的软骨有了磨损。

第六,家族史。谢医生曾经多次给大家科普过,现在目前的研究证明,基因因素占诱发痛风发作的几率23.6%左右。所以如果某位朋友有痛风的家族史,那么将会有一定的几率也会得痛风,这个几率大概在20%。男性一般在40岁左右,容易出现痛风发作,而绝经后的女性患痛风的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高。

第七,药物因素。比如阿司匹林就会增加血液中尿酸的含量,即使是小剂量的阿司匹林也会导致尿酸的升高(不必害怕,注意控制饮食等因素,健康生活,如果必须要预防心血管事件,该吃药吃药)。另外有一些降压药含有利尿剂成分,这些药物会通过冲洗体内的水和盐来帮助降低血压,但是也会阻止尿酸从肾脏中排放,尿酸也就会有相应的升高。

总结

以上就是对于题主问题的解答,诱发痛风的因素多种多样,我们不能完全的将痛风的发作归咎于某一个受伤的关节。如果患者没有高尿酸血症,那么也不会在受伤的关节发作痛风。所以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尿酸的升高这一根本性问题,导致了痛风的发作。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惑,可以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讨。

我是坚持用简单语言解释复杂疾病知识的谢新辉,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吧!


想好好做医生的胖子


痛风的发作应该是以尿酸盐的在关节的沉积为前提,任何能诱发尿酸盐结晶的因素,都可导致痛风发作。

引起痛风的病因有很多种:

1、温度

大家应该知道,盐的结晶是跟浓度及温度有关的,尿酸盐也是一个道理,当温度过低的时候,尿酸盐就会形成结晶,从而诱发痛风的发作,所以痛风的病人,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2、情绪

研究表明焦虑的人,容易患有痛风,中医讲情志为病,怒、喜、思、悲、恐,对应肝、心、脾、肺、肾。焦虑属于思虑过度,自然伤脾,而脾主四肢,就会四肢为病,有的感觉四肢厥冷,有的感受外邪,发为痛风。

3、环境

生活环境的改变,也会诱发痛风,例如从东北调到南方工作,南方潮湿,四季多雨水,南方人本身已经适应这样的环境,但北方人突然更换环境,造成湿邪侵犯人体,轻者出现关节炎,重的可展成类风湿或者痛风。

4、遗传因素

目前研究确实有一部分,具有痛风家族史人,患有痛风的几率要大于普通人,甚至发病年纪也要年轻化,但还没有材料证明,痛风一定会遗传,所以痛风的遗传因素,目前还没有决定性,只能说是存在一定的遗传因素。

5、药物

确实有一些心脑血管药物,会造成尿酸升高,例如阿司匹林,倍他乐克,以及一些利尿剂,所以大家应用药物的时候,要注意监测尿酸水平,避免发展为痛风。

有人说太监、女性、青年男性不得痛风,现在青年男性患痛风的病人不在少数,我分析这类病人主要是过劳导致,经常熬夜,纵欲过度,肾脏受伤,所以发病。至于太监也无从考证,但确实年轻女性不太容易患有痛风,研究表明雌激素有促进尿酸排泄、一直结晶的作用,所以女性一般尿酸水平不高,但是绝经后的女性痛风发病率增高,年轻女性患有痛风的话,一定要检查肾脏及妇科疾病。


综上所说,痛风的诱发因素很多,让人防不胜防,但归根结底,病因在于尿酸升高,我们只要抓住重点,保持尿酸在一个安全的水平,无论何种诱因,痛风都不会发作,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大贤良医


不是。

就痛风症状发作部位来说,的确是高发于关节软骨、滑囊、耳轮、腱鞘、关节周围组织、皮下组织和肾脏间质等处,但是这与关节是否受过伤的关系不大。

痛风关节炎症状的发作部位,不以关节是否曾受伤为主,而以嘌呤积聚有关。嘌呤积聚,则取决于整体内分泌状况。

虽然关节磨损也是尿酸沉积的因素之一,但它并不占主导地位。例如,原发性痛风患者20%~25%并发尿酸性尿路结石,继发性高尿酸血症者尿路结石的发生率更高,甚至部分患者肾结石的症状早于关节炎的发作。这时就要看肾结石对哪一下肢影响更明显,比如对左下肢更明显,那么右下肢关节即使曾经受伤,其症状也会轻于左下肢。

也正因如此,临床上痛风急性发作时,尽管有高血尿酸,一般不急于服用降血尿酸或排尿酸药物,如别嘌呤醇或苯溴马龙等,因为突然的血尿酸下降,你会发现不仅症状延长,而且关节疼痛部位会迁移。

此外,人体免疫系统的嗜中性粒细胞会在关节等组织的炎症部位聚集,然后破裂死亡,死亡细胞释放的DNA和蛋白质等物质形成了一张紧密的网络,包裹住痛风石,痛风石晶体会逐渐分解,患者的痛风症状也就慢慢消失。

从这个角度讲,是要看关节曾经的活动情况。因为血流的顺畅与否,直接影响白细胞的聚集。

某些人,即使关节曾受伤,但此关节可能在生活中较多运用、得到锻炼,因而血流更顺畅,更利于白细胞嗜中性颗粒聚集,进而缓解痛风症状;而未受伤的关节,也可能很少得到锻炼,因而局部血液循环不够发达,不利于白细胞嗜中性颗粒聚集,并因此导致此关节的痛风症状更加明显。

所以,就痛风发作部位来讲,并非以前受过伤的关节更易发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