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推恩”,宋祖“杯酒释兵权”,明建文帝为何不效仿?

说说历史那些事


明建文帝所面对的情况和汉武帝、宋太祖时截然不同。明建文帝要想加强自己的统治,使自己的政令能够通达四方,最大的难题就是“藩王”。“削藩”是建文帝必须要面对的必然选择。明建文帝能不能效法汉武“推恩”,宋祖“杯酒释兵权”呢?答案是不能。

汉武帝的“推恩令”

推恩令是汉朝汉武帝推行的一个旨在减少诸侯的封地,削弱诸侯王势力范围的一项重要法令。主要内容是将过去由诸侯王只能把封地和爵位传给嫡长子的情况,要求诸侯王把封地分为几部分,用来传给自己的几个儿子,形成直属于中央政权的侯国。诸侯王国分封为侯国,致使诸侯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汉朝朝廷不用贬斥诸侯王,就使得大的王国自己分崩离析了。

汉武帝的推恩令的成功是建立在汉文帝和汉景帝历年“削藩”的基础上的。尤其是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将势力最强的诸侯王国打败,让其余诸侯心生惧意。彼时的汉朝中央集权已比各诸侯王国要强大的多。

汉朝强大的中央集权的震慑,是汉武帝“推恩令”成功的主要原因。

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赵匡胤此时正值盛年,那些将领们都是他的部下。宋太祖对他们有强大的压制力,大部分禁军掌握在宋太祖手中,将领们不敢反,也没有能力反。而且宋太祖通过联姻、厚赏重赐等手段,让这些将领们心满意足,平和地交出了手中的兵权。

宋太祖对那些将领们有坦然的压制力,成功实施“杯酒释兵权”。

建文帝的“削藩”

明建文帝的“削藩”,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的角度出发,是必须要采取的措施。但建文帝登基之初,没有进行充足的准备,就迫不及待“削藩”,明显是操之过急。

建文帝的即位,是享受其父太子朱标的余荫,各藩王的不服是肯定的,这些藩王大部分是军功在身,又是建文帝的叔辈。建文帝对他们没有多少影响的,想学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是绝无可能。

建文帝如果想学汉武帝的“推恩令”,没有类似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将势力最强的诸侯王国打败这样的武力震慑,这些藩王们也是不会理会他的敕令的。

建文帝听信文臣们的浮夸之言,急于通过“削藩”来立威,可是没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终使“削藩”过程中失误频频,使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成功。


爱冬的文


因为这是无法效仿的事,汉武帝推恩令,把诸侯王的封地一块一块地分封变小,到最后后代甚至出现了编席卖履的刘备,可是也杜绝了诸侯王之乱,被誉为“千古第一削藩谋略”。

推恩令是建立在景帝时期的强力削藩的基础上的

不过汉武帝此举能成功有“前人种树”的主观原因,这个种树的人就是武帝的父亲汉景帝刘启,为了压制诸侯王的势力,景帝采取了晁错的《削藩策》,找准诸侯王的不法情况,强行削弱了楚、赵、胶西等王爷的封地,连个过渡的时间都没有。

此举也引起了当时实力最强的吴王刘濞的察觉,暗中和各个王爷商议“清君侧”的事,在削藩诏令一到立刻诛杀使臣,起兵谋反了。最后多亏了名将周亚夫的奋战,吴楚七国之乱才被平定,除了楚国之外,其余六国的封国全部废除,在采取贾谊的“强干弱支”方法,逐步收回各地诸侯王的权力,由朝廷派去的“相”治理军政事务,直接架空了诸侯王,给儿子刘彻的“推恩令”奠定了“乘凉”的基础。

七国之乱的平定和诸侯王权力的削弱,沉重地打击了分裂割据势力,标志着诸侯王势力威胁基本被清除,大大加强了汉朝中央集权,为汉武帝以“推恩令”进一步解决诸侯王问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也就是说,汉武帝的“推恩令”之所以成功,那是因为汉景帝时期的那场把诸侯王打趴下了的“七国之乱”,他为刘彻时期的削藩做了一个过渡期,解决了野心最大,实力最强,后果最严重的几个诸侯王,才使得“推恩令”一下就没有诸侯敢反对,而不是说“推恩令”就有多了不起。



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则更简单了

由于赵匡胤本身就是开国之君,对于那些将领来说他就是老大,是口服心也服的那种,这样的话他要削弱将领的权力,自然没人敢说一个不字,特别是他之前已经搞定了韩通、李筠、李重进等人,解除了慕容延钊、韩令坤等人的兵权,收服了向训、张永德等人,这些人都是后周时期和赵匡胤平起平坐,甚至地位比他还要高的,赵匡胤把他们的兵权全部转移给跟着自己的小弟,例如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等。

到了“杯酒释兵权”的时候,石守信这些人没有一个不敢听话的,那还不是赵匡胤一句话的事,就纷纷交出兵权、表白心迹,把兵权交出来,安安心心做了个有名无实的节度使好了。

时石守信、王审琦皆帝故人,各典禁卫。明日,皆称疾请罢。帝从之,赏赉甚厚。庚午,以石守信为天平节度使,高怀德为归德节度使,王审琦为忠正节度使,张令铎为镇宁节度使,皆罢军职;独守信兼侍卫都指挥使如故,其实兵权不在也。殿前副点检自是亦不复除云。

由于当时掌握了兵权的人都是赵匡胤一手提拔起来的,作为历史上最能打的皇帝之一,赵匡胤称帝时也不过三十四岁,正是当打的年纪,所以他要这些将领交出兵权,完全不是一件难事。就像刘邦和朱元璋一样,如果削藩政策在他们的时期就进行的话,那些诸侯王爷就没一个敢说个不字的。


时移世易,到了朱允炆时期就不同了

首先他的天下不是打回来的,是靠着他的嫡子身份继承而来的,众多诸侯王都是他的叔叔辈,朱允炆不过是因为先天条件过硬才得以坐上宝座,这对大明初期,一拳一脚打江山的朱家人来说,那是口服心不服,而且这口服也只是服父亲朱元璋和哥哥朱标,不是服侄子朱允炆。

再者朱允炆也不会去效仿什么“推恩令”,从他决意削藩开始,齐泰、黄子澄等谋士给他出的主意就是:“效仿汉景帝强力削藩,真刀真枪干一仗,把诸侯王打趴、打怕,这样削藩才能成功,后面才能考虑什么‘推恩令’”。齐泰他们虽然是文臣,也比较迂腐,但还没天真到相信皇权就是一切的程度。

时诸王以叔父之尊,多不逊。一日,太孙坐东角门,召侍读太常卿黄子澄告之曰:“诸叔各拥重兵,何以制之?”子澄以汉平七国事为对。太孙喜曰:“吾获是谋无虑矣。”

虽然有个叫高巍的官员上书,希望建文帝“效主父偃推恩之令,而勿施晁错削夺之策”,建议从温和的方向来削藩,可建文帝不听,其实不听也是对的,这古代历史上哪有不流血的谈判,没有对诸侯王彰显自己的实力,让他们从心里惧怕,高巍何来的底气就认为诸侯王会自动入套,也不过他自己一厢情愿而已。

还是谷应泰说得好:

故论者以建文之失,在于削诸藩。而予则以诸藩者,削亦反,不削亦反。论者又以建文之失,在于削强藩。而予则以不削强藩者,燕王最强最先反,宁王次强必次反。

这削不削藩,诸侯王们都不服,朝廷和地方迟早也会有一场大战,还不如让他们在没有什么准备的情况下,早点逼他们动手,这样朝廷的胜率还会大点,像康熙逼反三藩一样,也在于“削亦反,不削亦反”,早削早解决,等到他们有所准备就完了。

其实建文帝这步是走对了,靖难的发起者朱棣虽然身在北平,可他三个儿子都在南京做人质,这就让朱棣刚起兵时投鼠忌器,不敢放开手打,而且在战场上也因兵力悬殊而多次失利、多次遇险,只是建文帝后面一连串的失误,包括放回三子、重用亲信、临时换将等的决策失误,才给朱棣制造了直达皇位的机会,并不是能他的削藩政策就比汉武帝的“推恩令”、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要差多少。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一贰一橙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进一步削弱同姓诸侯王,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让手握重兵的开国将领放弃兵权只享荣华富贵,都是为了保证江山社稷的稳定,汉武帝和宋太祖都能成功,为何明建文帝削藩却失败了?

明朝是草根出生的朱元璋建立的政权,朱元璋确实很有能力与眼光,但却在建立明朝后,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不仅葬送了建立帝的政权,而且还导致了明朝江山的没落亡国,这个错误就是分封制。

明朝是秦始皇统一后,第三个实行分封制的大一统政权,在分封制从晋朝后已经消失一千多年的明朝,朱元璋这个雄才大略的开国皇帝居然犯了这个错误,实在是不可理喻,历史一再证明了分封是逆历史潮流,可朱元璋偏要这么干,导致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建文帝削藩的失败。

朱元璋的分封与汉朝和晋朝的分封制不太一样,汉朝的分封制到汉武帝时期,诸侯王上实际上已经没啥权力了,经推恩令一实行,将诸侯王的土地和权力平均分给后代,土地和权力就越分越小,到了后来,诸侯王还不如一个地方官员权力大,根本不构成威胁。

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不是削减分封制,只是打击开国之初手握重兵的功臣,以保证江山社稷的稳定,不会再像宋之前的朝代一样改朝换代非常快,本质上与分封制没啥关系。

而明朝的分封制,是朱元璋分封自己的儿子到各地为王,差不多将自己所有儿子分封,明朝分封的藩王在封地没有管理权,只有经济权,能够享受封地物质财富,而且朱元璋分封的藩王有部分卫队,小的藩王有数千卫队,大的藩王有二三万卫队,朱元璋在世时,他所分封的藩王老老实实的,朱元璋去世之后,新上位的皇帝建文帝则在儒生大臣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的教导之下开始削藩。

建文帝为何要削藩?

削藩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加强中央集权,加强皇帝权威和实力,建文帝也是如此。

建文帝刚即位为皇帝时只有21岁,在他刚刚即位的几个月后,就开始着手削藩,开始对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岷王朱楩这几个实力较弱的藩王进行削藩,建文帝所用的手段就是故意罗列罪名,以罪名削去藩王的封地和卫队,在一年之内就削去了这五个藩王,然后把最强的燕王朱棣放在最后动手。

别的不说,就说建文帝这个削藩的动作和时间就有大问题,一个21岁刚刚即位毫无理政经验的年轻皇帝,在刚刚即位几个月后就对比他年长十几二十岁的叔叔藩王们动手,这个心态是有多急?这个手段是有多少简单?

而且先后顺序都搞反了,削藩明明是要先弄最强的,最后弄弱的,不给最强的以准备时间,而且最强的燕王朱棣还是身经百战,颇有军事才能的藩王,建文帝这样的手段能赢吗?

哪怕建文帝什么也不做,等他先做个十年八年皇帝,熟悉一切再开始削藩也不至于会失败,然而年轻气盛的皇帝,把削藩这事看得太过于简单,太过于急燥,是他失败的主要原因。

汉朝削藩的前车之鉴经验都摆在那里,比如汉景帝的削藩,汉武帝的推恩令,在做好军事准备的前提下,稳步削藩即可,可建文帝偏偏不用,偏偏要这么急,除了说他无能,还能说什么?

燕王朱棣是朱元璋所有儿子中能力最强的,一直为明朝镇守北部边疆,有丰富的军事经验和用兵能力,而且还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女婿,受到过徐达的栽培,朱棣不仅比建文帝年长十几岁,而且两人能力都不是一个档次的。

既然建文帝要削藩,既然建文帝把最强的朱棣放到最后一个处理,就应该想到朱棣会有什么反应,早就应该做好准备来对付燕王朱棣,可是建文帝过于自信,把弱的藩王处理完了,再来对付朱棣,燕王朱棣果断起兵造反,这就是建文帝逼反的,早就应该做好准备,结果却在四年多年战争中,以三四倍于燕王朱棣的军队数量,却败给了朱棣,也显示出建文帝毫无军事指挥经验。

能力上的巨大差距,削藩政策上的不成熟,时间上错误的紧迫感,军事战略上的错误指挥,都让建文帝在这一场削藩战争中输得体无完肤,其实最不着急的应该是建文帝才对,他才21岁,有大把的时间对付他的叔叔藩王们,可他这么急,能不失败吗?

建文帝为何不用汉武帝的推恩令,下令让藩王所有儿子平分他们的封地、人口和军队,或者是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让藩王们交出兵权,享受荣华富贵,而用简单粗暴的废除藩王呢?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建文帝年轻气盛,能力不足,经验不足,纸上谈兵。

建文帝之所以这么急着削藩,与辅佐他的三个纸上谈兵的文臣齐泰、黄子澄、方孝孺有很大的关系,建文帝很信任这三个人,但这三个人除了有满身的学问和忠心之外,如同赵括纸上谈兵一样没有一点儿实际的从政经验,建文帝用了这三个儒臣,治国也许勉强,但是削藩和打仗这样的事,基本上不可能战胜燕王朱棣了。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任何好的政策,都需要强有力的执行人,汉武帝千古一帝,赵匡胤雄才大略,完全有能力掌握政局,而建文帝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又被一群书呆子教育的十分教条,失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这不是政策问题,而是性格问题!


汉武帝时期,由于文景两朝的励精图治,国力大大增强,再加上七国之乱中,各诸侯国被打得鸡飞狗跳,实力大大受损。汉武帝在采取推恩令时(前127年),已经登基十余年,并且在对匈奴的作战中取得了龙城大捷(前130年),个人威望和权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切都为推恩令的实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推恩令虽然是主父偃的主张,但其实最先源于贾谊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设想,让大诸侯国分化为众多的小诸侯国,从而削弱诸侯实力,使其不能对抗中央。这其中,武帝本人的勇武果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试问在当时的形势下,有哪个诸侯王敢于和汉武帝交手?那可是敢和匈奴人死磕的主儿啊!


赵匡胤的情况和汉武帝类似。赵匡胤起身于军旅,跟随周世宗柴荣南征北讨,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做到了殿前都检点的高位。虽然他做事有些不地道,欺负后周的孤儿寡母,自导自演了“黄袍加身”的戏码,但这也足以证明,他对部队的掌控力何等惊人。

以赵匡胤的实力,即便不施行“杯酒释兵权”之计,属下各将领估计即便有贼心贼胆,也难成大事。不过赵匡胤兵不血刃地解除了将领们的兵权,让他们能富贵终老,也算是比较仗义了!


咱们再看看建文帝朱允炆,虽然在朱元璋身边长大,但却完全没有老朱的心狠手辣,反而被称为仁慈之主。当皇帝的内心仁慈,明显是要吃亏的,更何况他还有一位如狼似虎的四叔!

朱允炆的仁慈有两个原因,一是遗传二是教育。朱允炆的老爸活着的时候,就是有名的仁慈,不仅对大臣们宽松,对兄弟更是仁至义尽,有时候大伙犯了错误惹毛了朱元璋,他还出面说情,让众人免于受罚。朱允炆十分仰慕自己的老爸,性情心胸都和朱标类似!

在教育方面,朱允炆自幼熟读儒家经典,身边也都是充满了理想主义的书呆子,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等人,都是朱允炆倚为左膀右臂之人。这些人的学问是顶呱呱的,但削藩这样高难度的危险动作,肯定不是靠学问好就能成功的。

最能说明问题的例子是,朱允炆在和叔叔死磕的过程中,还假惺惺地标榜自己的仁慈,告诫手下将领,不能伤害朱棣使他留下骂名,以至于朱棣几次在战斗中遇险,都因为建文帝的命令而毫发无伤。这就是典型的书呆子做法,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居然给了敌人护身符,只能用俩字形容:作死。


反观朱棣,也是熟读儒家经典,更精通兵法久经战阵,不仅能随机应变更心狠手辣。他为了麻痹建文帝,能够跑到猪圈里装疯打滚;在缺兵少将的窘迫中,能够满口胡说八道骗弟弟将来平分天下,收编了对方的人马;攻陷南京城后更是大开杀戒,对于不归顺者毫不留情。这样的朱棣,朱允炆岂能是其敌手?


李飞叨


大家好,我是琼林玉质。

我认为

建文帝缺乏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和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条件

原因如下:

第一:缺乏威信。宋太祖是陈桥兵变当上的皇帝,作为开国皇帝,他在部下心中的威信很强。而建文帝年轻,在手握重兵的叔叔们心中威信不大,倘若朱标不死,凭借其威信或可效仿宋太祖。

第二:缺乏压倒性力量。

朱元璋为让儿子取代老部下,采取了分封制,让儿子们掌握兵权镇守边塞。最早封了九个儿子,保守估计藩王军队可达50万,而朝廷军队除去守边的,可灵活运用的不可能超过100万。由此看来建文帝没有绝对压倒性的军事实力防止藩王反抗削藩。

第三:朱元璋埋下的坑。朱元璋分封的目的是包括让藩王守边,以确保国家安定。倘若效仿推恩令必然会分权,一旦边疆危机难以凝聚力量,迅速动员军事力量。因此,藩王必然会以此堵建文帝实行推恩令这一条路。

因此,建文帝削藩有一定的难度。然而建文帝选择强行迅速削藩实在不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在不到一年内连削5王,湘王朱柏被逼自焚而死,这便激起了藩王的不忿,一旦有人率先反抗,藩王并不会心甘情愿的帮助朝廷镇压。


古代人物说


这是一个千古迷题,建文帝有一百种削藩的好办法,他偏偏用了最笨的那一种。如果他不是这么简单粗暴的削藩,江山不一定易主。

不过,汉朝时的推恩令和宋朝时的“杯酒释兵权”,也只能做为一个参考,照章全搬是不合适的。下面详细说明:

明朝藩王不等同于汉朝藩王

汉朝的藩王,权利是很大的。在封国之内如同土皇帝,有着军政大权,朝廷虽然也会向各封国派遣官员,但这些官员要么成为藩王的附庸,要么被藩王弄死或弄走,并不能起到监督的作用。

藩王们割据一方,直接威胁着中央的统治。

汉景帝时代的七王之乱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发生的,虽然叛乱很快被镇压了,但藩王依然存在。到了汉武帝刘彻时代,削藩刻不容缓,刘彻采用了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达到了削藩的目的。

所谓推恩,表面上看来是皇帝对于藩王的恩赏,把藩王家的子弟们无论嫡庶全部封为列侯,所封土地就来自于相应的藩国。实际上是分而化之,把一个很大的藩国化为了许多小的领土,也就没有了和朝廷对抗的能力。

各藩王的正式继承人当然是很不满的,这等于是把他们的蛋糕分出去了。但没有继承资格的子弟们特别开心,继承人要是反对,不用朝廷说话,他们自己先就联合起来把继承人收拾下去了。藩王们的生育能力是很可观的,继承人之外,还有一大堆儿子。

要是收拾不下去,那就找点罪状向朝廷告状,保证一告一个准。

但明朝情况不一样,明朝的藩王“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也不可参合四民之业(即士农工商)。

简单来说,明朝廷把藩王供养起来了,除非天子有召,否则藩王什么都不许做,等着领俸禄就行。虽有封地,却只是名义上的,藩王对自己下辖的领地什么都不能做。

明朝派到各藩地的官员,可不像汉朝那么不管事,看向藩王的目光始终饱含警惕。燕王朱棣靖难之前,当地官员就一再向朝廷示警。

藩地的官员和藩王,等于是两套相互监督的体系。

也就是说,藩王的权利、封地本来就有限,建文帝要是想实行推恩令,那就成真的推“恩”令了,朝廷得倒贴才能配得上藩王子弟们被封赏的头衔,得不偿失。

明朝藩王不是宋朝将领

宋太祖赵匡胤能够“杯酒释兵权”,一方面是因为他本身就是将领出身,在军队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另一方面是再有权的将领,也只是将领,和皇帝的身份有着天壤之别,无法对抗皇权。

可在朱允炆这里,他刚刚登基为帝,除了天然的皇帝之威,还没有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威望,藩王们不会服他。而且,藩王们也是皇家人,君臣之外,还有着世俗的伦理,除了靖江王一脉(朱文正的子孙),其他藩王都是朱允炆的长辈,他们之间的差距,并没有那么大。

朱允炆要是学着赵匡胤一样杯酒释兵权,脾气好的藩王会装不明白,脾气不好的就得问他是什么意思?他们是太祖皇帝亲封的,朱允炆难道想违逆爷爷的意思?

总之,明朝的削藩问题,如果用“推恩令”,力度过大,如同杀鸡用了牛刀,不但费事,还不趁手;如果“杯酒释兵权”,力度又不够,就是一场纯属的宴会,起不到什么作用。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缥缈峰下一粒沙


朱元璋可没打算给后代太平,而是希望他们能相互竞争,而且胜出的都得是自己的子孙。1 藩王作为独立的行政体系,可以相互竞争,推行新政,革除弊政。2 藩王可以相互照应,防止中央被异族窃取后遭叛逆一锅端。可以说朱允炆作大死,把所有藩王推向自己的对立面,启动了朱元璋的自我修复机制。仔细想想,如果不是太子早夭(不到四十岁)导致朱元璋方寸大乱的话,这套机制可以说对帝国的持续进步很有帮助。但是老天爷不给面子,直接把制度的关键环节(高质量继承人)给摧毁了。只能怪天意了。

其实 九边还是要藩王镇守 ,建文对九边藩王的算客气, 唯独对朱棣严防死守 ,打击报复 。建文的唯一的逻辑打击朱棣 ,维护九边 ,只是建文的过于善良和用人不当靖难成功。 也可以看出明初还是对漠北不放心 ,外患大于内乱 ,还有就是南京方面的军事人才相当的不靠谱 。其实九边我不要了, 但是你想过没有九边一旦削藩,南京方面有么有人才可以用 ,建文在当时只能用打击一小撮, 团结一大片的方式,而且不能用说扣留的方式。 只能硬刚朱棣 ,只要干死了朱棣 ,其它的戊边的藩王才不敢有反心, 只能说建文想法是好的 ,可以用的人不多。

没考虑到燕王不会想到来奔丧有被扣押的风险?既然燕王进京奔丧毫无威胁那么太祖临终前为何下旨让藩王留在封地不必奔丧?燕王进京奔丧那么有没有可能直接就来争夺继承权了?太祖在担忧什么?关于奔丧这个问题啊,说法可多着呢。《太宗实录》的说法是老朱不豫的时候就派人来召燕王,言外之意就是还想易储,朱棣走到淮安的时候被朱允炆等人矫诏阻拦。《太祖实录》也说是到了淮安被“用事者矫诏即还”。而《七修类稿》则说朱棣回京奔丧了,还入朝不拜。再者,《李朝实录》和《建文遗迹》的说法是,朱棣走到江边,要渡江入城的时候,发现江边有兵将驻防,建文的意思是让他自己单骑入城,他想了想,自己回去了,没有入城。也就是说,关于奔丧目前我知道的就有三种说法。

关于太祖遗诏里说的诸王不许进京,燕王方面是不承认的,而且这个真是太祖临终说得还是建文的意思,我也不敢确定。再说燕王趁进京奔丧就起事,这个我觉得不太可能。一来师出无名,二来毕竟京城天子脚下,他要入城不带军队自己一个人怎么闹。再者我认为最重要的时候,大丧期间起事,是大不孝,这个罪名可比篡逆还大。朱棣打济南的时候,铁铉挂出太祖神位,他就不敢攻城了。都已经是逆贼了,也不敢背不孝的罪名。

说句实话,明朝朱元璋考虑到了藩王的问题,所以藩王调兵手续复杂,能直接被藩王调动的兵力加起来不到朝廷十分之一,所以怎么算朝廷都是稳赢。再加上从古至今只有朱棣一人成功,所以在当时朱棣都没想过赢,是被逼急了,才反。结果没想到居然赢了。太急了点。想想当年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坐拥能跟强大匈奴对抗的中央军,又有久经战阵的卫青,李广等良将,面对屡次被打压的诸侯国都采用的是温柔的推恩令,一步步将其削死。但建文却自不量力,操之过急,手段又不漂亮。却不想在太平盛世,竟被朱棣逆天似的直捣黄龙,从北京跨越半个中国直接端掉了皇宫,也算是奇迹。

迁都吧,就是削掉燕王也要派大将守北平,更容易反,关键是北强南弱不易取胜,汉唐隋关中强秦灭六国韩信灭六国汉平七王之乱隋都关中唐取关陇,宋元明清北平至辽东能取胜,辽取北平北宋降为地方政权金灭北宋蒙古灭金元灭宋元灭红巾燕王靖难金灭明清灭太平天国,只要稍微懂点军事不乱杀人的占据两地都可以取胜,他不迁都怎么行,你不能保证守北平不出一个懂军事的,况且两汉隋唐宋明皆都边境以振士气外借胡羌而控马场,无马易败。

把明朝逼到死的规矩,是朱元璋定下来的?朱元璋告诉建文帝,必须信任自己叔父,建文帝却是霍刀霍霍要杀光自己的叔父;朱元璋说,太监绝不可干政,但是他的子孙却让太监干政成为一种制度。朱元璋的政策,能左右二百多年后的明帝国,你真把朱元璋说得太神了。最最主要的是:大明帝国一共存在了多少年。接近三百年。朱元璋一个错误的政策,让大明帝国在二百多年后灭亡,所以朱元璋缺乏政治头脑。问题是,我想知道,中国历史上,比明帝国立国年代更久的帝国,有几个?这就好像,一个百岁老人突然死了,人们纷纷说,这个百岁老人之所以会死,是因为他年青时,太不会保养自己的身体了。朱元璋一个错误的政策,让大明帝国在二百多年后灭亡了;如果没有这个错误的政策,我想知道大明帝国可以存在多久?


历史深度揭秘


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王朝之后,进行了大肆封赏,实行分封同姓王,以确保刘姓天下的错误决策,而且诸侯王去世之后,所在的封地是有其嫡长子继承王位,世袭罔替的,很多事实诸侯王可以独断专行的,自行制定法令,甚至有的诸侯王欺男霸女,欺负老百姓也无处伸冤,久而久之,各个诸侯王自己的势力做大,甚至朝廷的号令都可以不执行,严重的威胁了皇室地位,所以汉文帝时期开始施行过一些措施,但是并没有得以解决,而在汉景帝继位之后,采取晁错的建议进行削藩,结果诸侯王使用武力反抗,也就是“七国之乱”,虽然汉景帝迅速平息了叛乱,也大大削弱了藩王的势力,但是并没有把这件事给根除了,到汉武帝刘彻继位之后,依然还有一些藩王势力很大,封地达千里,而且势力较大的诸侯王在地方骄奢淫逸,还经常不听朝廷的政令,严重威胁着皇室集权。

汉武帝刘彻在继位初期,同样为各地藩王的问题头疼,并没有一个好的办法进行解决,要是强行削藩,说不定还会导致叛乱。得慢慢来,于是汉武帝刘彻下令,在全国招贤纳士,寻求良方,同时下令,官吏和老百姓也可以上书评议朝政,通过这样的方式汉武帝选拔出了大量的人才,启用了平民丞相公孙弘,发现了能臣主父偃。

主父偃更是了解当时汉朝面临的问题,也更了解汉武帝心中最头疼的事情,这是主父偃向汉武帝谏言了推恩令,解决诸侯王势力过大的问题,但是推恩令的施行不是强行削藩,而是一种类似于温水煮青蛙的味道。之前诸侯王去世之后,是有其嫡长子继承藩王土地,其余的儿子什么都没有,而推恩令推行下去之后,老诸侯王去世之后,其所有的儿子都有份,也就是说所有的儿子分割诸侯国,简单说的由大诸侯国变成小诸侯国,这些小诸侯国在其封地里面列候,而这些新封的诸侯国不再受原来的王国管辖,而是由皇帝制定这些小诸侯国的名号,按照汉朝制度,侯国是要隶属于郡来管理的,这样就大大大削减了王国的权利。

推恩令的实施,汉朝的集权统治进一步加强。

而“杯酒释兵权”是指发生在北宋乾德年间,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避免下属将领也被迫“黄袍加身”,起兵篡夺新生政权,通过酒宴方式,威胁利诱,要求高级将领交出兵权的历史事件。

杯酒释兵权是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怕地方将领拥兵自重,为了巩固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措施的开始,被视为宽和典范。其后,宋太祖还在军事制度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大大强化了北宋中央集权。

但是,为什么汉武帝与宋太祖能这样做,而明朝建文帝不行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这两位皇帝有魄力啊,毛主席有诗为证: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皇帝都是在各自朝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他们有这个魄力去解决兵权这件事情。

相反,明朝建文帝是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孙子,因为明太祖朱元璋的儿子因病早逝,于是传位给孙子。朱允炆的影响力在当时是远不如他的诸位叔叔的,比如发动靖难之役的四叔朱棣,当然一方面是自己的势单力薄,另一方面,建文帝要削减兵权的都是自己的各位叔叔,自己虽然贵为天子,但是亲情方面,如果削兵权,那就是对自己的诸位叔叔下手,自己本身也于心不忍。加上建文帝生性温和,与其父相似,在位期间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改变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称“建文新政”。他温和儒雅的性格也为他日后“靖难之役”埋下了伏笔。


小王带你看经典


题主本身提的这两个例子也不同,所以拉到一起说容易混淆视听!

我们就简单理解下,怎么“削蕃”才能顺顺利利!

藩王,尤其是有一定实力,手中有兵,库里有钱的藩王,哪个会心甘情愿的成为俎上鱼肉?而要不想成为俎上鱼肉,就要冒着满门抄斩的风险起来造反!

作为一个成年人,自己衡量下付出和回报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宋太祖赵匡胤,之所以能够杯酒释兵权,是因为他那些个手下的将军们,心里面非常清楚,反抗的结果就是满门抄斩,没有第二条路!

同样,朱元璋杀功臣,那些把元朝打的稀里哗啦的猛人们,为什么没有反抗的?因为他们心里面非常清楚,朱元璋比他们猛的多,反抗的结果会比听话的结果更惨!

所以说,顺利削蕃的前提只有一个,削蕃的人得有绝对的压倒性的统治力和控制力,藩王除了听话没有第二个选择。如果没有一点,乱局一起,就是五五开。赢了你就是康熙,输了你就是建文!

另外一种选择就是汉武帝这种,前人栽树,后人摘果,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一点点的把藩王的实力削弱,自己的实力增强,此消彼长的前提下,形成压倒性的统治力和控制力,再达到目的!


小炁圆宝儿


首先,建文帝施行了削藩的措施,但是他的失败也恰恰因为他的削藩。他可以效仿汉武的“推恩令”,但是有了历史上的这出典故,

这样做不是明目张胆地告诉他的叔叔们自己的目的吗他也想杯酒释兵权,为此他还安排了一场鸿门宴,但是朱棣不是刘邦,即使没有“曹无伤”他自己也能看出其中的破绽。

建文帝锐意施行文教并削弱藩王对朝廷的威胁,他在很早之前就看出了藩王的隐患。但是建文帝实在太过软弱,并且在他起用的文臣中也大多只是纸上谈兵之流,在他们的合力下最终打草惊蛇酿成大祸。

建文的削藩

我们先来看看历史上一段著名的对话:

朱元璋:“朕以御虏付诸王,可令边尘不动,贻汝以安。”

朱允炆:“虏不靖,诸王御之;诸王不靖,孰御之?”

朱元璋:“汝意何如?”

朱允炆:“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兴兵伐之。”

这时的建文帝朱允炆应该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但是对于诸王的隐患他却已经有了杀伐之气。并且在他二十一岁继位那年,他就已经开始着手解决藩王问题。他敏锐的认识到他的爷爷朱元璋死后,他的叔叔们一定会开始难以驾驭,所以他一方面开始着手所谓的“建文新政”来恢复长时间笼罩在朱元璋阴影下的风气,一方面则是瞄向了藩王。

(朱棣)

从这方面说他是一个合格的皇帝,没有辜负朱元璋为他付出的心血,如果措施顺利地施行下去,他说不定会成为一位守成的君主。

但是他失败了,他遇到了变故,因为他的方法实在欠妥,他的优柔寡断和一班文臣的迂腐使得他们失去了机会。

《明史》中有这样一句很短的话,但是这句话中的深意可谓巨大:

“夏四月,湘王柏自焚死。齐王榑代王桂有罪,废为庶人。……六月,岷王楩有罪,废为庶人,徙漳州。……秋七月癸酉,燕王棣举兵反”

两个月间,处理了四位藩王,七月,未来的成祖朱棣举兵反。

朱允炆开始下手,但是他没料到自己的失败会这么快,并且将会那么彻底

建文的失策

刚开始我们已经说过,这个时候再重复推恩令只是明目张胆的逼藩王们造反。他何尝不想杯酒释兵权,如果是他的爷爷朱元璋这么做,他的叔叔们一定服服帖帖的服从安排,朱元璋有这个权威与能力,但是他朱允炆没有

(朱元璋)

建文皇帝是一位“仁慈的好皇帝”,当他还是皇太孙的时候他就有了一种守成君主的宽恕:

初,太祖命太子省决章奏,太子性仁厚,于刑狱多所减省。至是以命太孙,太孙亦复佐宽大。

朱元璋以“猛”治国,明初的四大案处死数万人,刑罚之严苛已经成了官民心中的阴影,但是朱允炆敢于宽恕,他在今后上任后的措施中就有修改这些酷法的内容。

朱元璋也明白他的做法的后果,但是为了稳定他不得不这么做,他将心血托付给了他的孙子朱允炆,并在他执政的最后为朱允炆扫除并清洗了诸多可能影响他孙子施政的势力,为了稳固统治,他扫除异姓派他的儿子们去镇守边塞、掌握军权。于是建文帝失败的种子和原因就一同埋下了

朱允炆改年号建文,与洪武相对,目的是提倡文教、守成治国。当年他的父亲病重的时候,他昼夜不离,在朱元璋临终之时他亲自侍候,朱元璋没有看错人,从上述事看他也是如此的仁爱,《明史》中也赞扬他“天资仁厚”,但是这种仁慈文教的背后,往往对应着另一个词——软弱。

(朱允炆)

很遗憾,朱允炆是一个软弱的人,他很有魄力,但是在大事上他缺乏能力。这也是藩王们和他作对的原因,这些经历过战火的藩王没了他们父亲朱元璋的压力,对于年轻的建文皇帝根本不放在心上。

按理说,如果朱允炆对他的叔叔们施以厚恩,这些藩王们应该也不会太为难他,但是这些藩王中有几个野心家,其中就有未来的成祖朱棣,这些人的野心是不会被小恩小惠动摇的

朱棣有造反的动机很早,但是只要朱元璋活着他就不敢造次,但是朱元璋死了。孟森曾在明史的讲义中说过:

燕王之不能为少主臣,由来久矣。

于是朱棣开始等待时机。

朱允炆自然知道手握重兵的朱棣的威胁,但是他的方法错了。在一班大臣的怂恿下他对几个藩王下了手,他们可能觉得只要展示一下自己削藩的决心,朱棣就应该做识时务者。但是他们的目的不仅没达到,反而是打草惊蛇,面对随时可能到来的危机,本来准备等待时机的朱棣也等待不了了。

(《大明风华》)

因为朱棣本来是有顾虑的。四月的时候要为朱元璋的忌日做准备,按理说身为儿子的朱棣应该去南京,这也就是建文的鸿门宴。但是朱棣察觉到了危机,为了表明诚意他让自己的三个儿子去了京城。但是本来可以用朱棣的三个儿子做人质的朱允炆竟然:

遣燕王世子高炽及其弟高煦、高燧还北平。

建文帝竟然放虎归山。所以在之后开始的削藩措施中,察觉到危机的朱棣不得不在秋七月举兵造反了。

得到消息的朱允炆立马采取了措施,他“诏让(斥责)燕王棣,逮王府官僚”。但是他在这时又犯了错误,他本来可以选取合适的人去捉拿朱棣,但是他竟然选择了朱棣的部下——北平都指挥张信,去捉捕燕王,这下张信没有做大明的好臣子,反而去投靠朱棣并将捉捕他的计划全盘拖出。

这下朱棣不得不反了,并且将捉捕计划的失败改为朝廷有人迷惑圣听,打着靖难的旗号前去“清君侧”。这下朱允炆不仅没有规划好,反而授人以柄

历史上的削藩基本都会造成动乱,汉景帝造成了七国之乱,即使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也没有直接削藩,而是变相的使用“推恩令”。

朱允炆的死局是他之前和今后一连串失败的决策造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