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為什麼讓阿巴亥給努爾哈赤殉葬?

一德格天1


滿族向來有兄死,弟娶嫂,父死,兒娶繼母的傳統。可是在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卻讓阿巴亥殉葬,那麼又是什麼原因讓阿巴亥殉葬呢?

與大貝勒代善有染

因為滿族有兄死弟娶嫂,父死兒娶繼母的傳統,所以努爾哈赤在晚年的時候就考慮過自己死後,該把阿巴亥託付給自己的哪一個兒子。

因為當時大貝勒代善一派執政的貝勒最多,實力是非常強大的,故努爾哈赤認為在自己死後,代善能很好的照顧阿巴亥,所以決定由大貝勒代善在自己死後繼娶阿巴亥。

代善

但在皇太極看來努爾哈赤的這一決定還有另一層含義,那就是由代善繼承皇位,皇太極肯定不樂意了。

若是真的讓代善繼娶阿巴亥,到時候代善與阿巴亥強強聯合,那麼自己與皇位豈不是失之交臂,皇太極是鐵定不能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果不其然,接下來發生的事讓皇太極繼位出現了可能。

因為代善與阿巴亥偷偷來往密切的事,隨著小福晉德因澤的告發,而曝光在從人眼中,努爾哈赤雷霆震怒。

自己都還沒有死,兒子和老婆就這樣亂搞,自己的臉面往哪裡閣,並由此引發大妃事件。

德因澤首先告發說大妃阿巴亥分別送食物給大貝勒代善和四貝勒皇太極吃,皇太極接受而未食但代善接受而食之。

其次又告發說阿巴亥經常深夜出宮到代善家去,還告發說有聚會舉行時,阿巴亥不僅精心打扮,還和代善眉來眼去、濃情蜜語的樣子。

隨後努爾哈赤派人調查屬實,由於家醜不可外揚,即以私藏金銀的罪名而將阿巴亥休棄。

雖然一年後努爾哈赤又迎回阿巴亥並重新立其為大妃,但是阿巴亥卻被努爾哈赤禁足。

後世有人認為,德因澤告發是受到皇太極的指使,從而達到制衡代善,並給自己登上皇位創造機會的目的。

是阿濟格、多爾袞與多鐸的生母

天命五年(1620)九月,努爾哈赤宣佈廢黜大貝勒代善的太子之位,而“立阿敏臺吉、莽古爾泰臺吉、皇太極、德格類、嶽託、濟爾哈朗、阿濟格阿哥、多鐸、多爾袞為和碩額真”共議國政。

努爾哈赤的這個決定無疑是給了皇太極登上皇位的機會。

而多爾袞和多鐸則分別以八歲和六歲幼童的身份躋身於參預國政的和碩額真行列。

雖然此時的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的年齡尚小,但是他們三兄弟有個聰明的母親(阿巴亥),畢竟史書記載阿巴亥“嫉妒,有機變”不是空穴來風。

多爾袞

而這個改變後金政治格局的重大行動,又與阿巴亥有關。

因為努爾哈赤的大福晉富察氏被休棄之後,取代她成為大福晉的正是阿巴亥,而子憑母貴的原因,使得阿濟格、多爾袞、多鐸的地位逐漸上升。

阿巴亥的存在,是皇太極登上皇位的一個阻力。

努爾哈赤死後,若是繼續讓阿巴亥來扶養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三人成長,將來說不定能成為與皇太極分庭抗禮的存在,這對於皇太極來說是決不允許的。

努爾哈赤的遺言

阿巴亥是努爾哈赤去世前幾天接觸過的幾個人之一,傳言努爾哈赤在這次面見阿巴亥的過程中商討了讓多爾袞繼位,以及代善輔政的諸多秘事。

幾天後,努爾哈赤因毒瘡突然發作,而魂歸故土。

不管這個傳言是真是假,接下來繽紛繚繞、瞬息萬變的時局,就不是阿巴亥這樣一位勢單力薄的女人可以左右的。

野心勃勃的皇太極抓住了這個時機,乘亂率幾位貝勒闖入阿巴亥的後宮,向其傳達努爾哈赤的遺言“俟吾終,必令之殉”,強迫阿巴亥為努爾哈赤殉葬。

一旦阿巴亥殉葬,不僅可以牽制代善,還可以控制她的三個兒子,對於皇太極來說這個舉措是穩賺不虧的。

也許當時的阿巴亥認為皇太極所持的“遺言”是假造而堅決不從,但又如何能夠抵擋住此時皇太極想繼位做皇帝而已經膨脹到極限的野心呢。

皇太極

可能是對世間的留戀和對兒子的牽掛,此時阿巴亥百般支吾,希望事情能有轉機。

但皇太極等貝勒寸步不讓,阿巴亥在被逼無奈之下,向皇太極索要承諾“自己死後,要扶養自己兩個年幼的兒子長大”,隨後自縊殉死(一說被用弓弦勒死)。

從以上三點我們可以看出,不管努爾哈赤的遺言是真是假,阿巴亥都必死無疑。

皇太極也做到了自己對阿巴亥的承諾,阿巴亥的三個兒子不僅位居高官,二子多爾袞更是在順治時期官至攝政王,權傾朝野。


楚國八百年


皇太極讓阿巴亥給努爾哈赤殉葬是為了滅口,為了給自己今後的統治消除隱患!


努爾哈赤撒手人寰後,皇太極在眾貝勒的推舉下(有威逼因素)繼承了汗位。曾是皇位準繼承人的代善對皇太極上位蹶功至偉,他是擁立皇太極登基的始作俑者。

他因早前與努爾哈赤的大妃阿巴亥有染,事洩後,被努爾哈赤否決了儲位繼承人,他在自知繼位無望時,就轉身尋找靠山。於是,在擁立皇太極當皇帝的事情上他活躍,也最積極!

努爾哈赤殯天、眾貝勒、皇子趕到第二天,皇太極卻宣佈了努爾哈赤的一道遺命:命大妃阿巴亥殉葬。

滿族起源於後金,早期有讓奴僕殉葬的陋習。大妃殉葬,在清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尤其是,阿巴亥還生育了三位皇子。按道理,無論如何,人殉也輪不到阿巴亥頭上。

有史料表明:努爾哈赤是記恨阿巴亥的出軌讓她殉葬的!我覺得可信度不大,因為,滿族無漢人的貞操觀念,有父死子繼後母的傳統。又阿巴亥後來還是得到了努爾哈赤的寵溺,而她最小的兒子尚幼,還需要阿巴亥來照料!估計努爾哈赤生前要阿巴亥殉葬的記載是皇太極等人令史官杜撰的。


皇太極為什麼讓阿巴亥為努爾哈赤殉葬?

1.主事是為了滅口

阿巴亥是努爾哈赤彌留之際待在他身邊的人,努爾哈赤是遺囑她自己最清楚!如果努爾哈赤真的要求陋巴亥為自己殉葬,阿巴亥也不會直接告訴皇太極的,除非她是二百五!

她手中保不定有努爾哈赤真正的遺命!比喻:讓多爾袞繼位、大妃聽政;比喻:降低品格有汙點的代善身份、剝奪其軍權;比喻:讓能征慣戰的皇太極遠離政治中心等等!

努爾哈赤是英明果斷的人,他是絕不會置身後的政局於不顧的!自己打下江山不易,不可能就繼承人他問題連隻言片語都沒留下!


2.為根除潛在的隱患。

縱使沒什麼遺詔,阿濟格三兄弟在這位人緣較好、對政治非常感興趣、長䄂善舞的額孃的配合支持下,也會給皇太極執政留下隱患!從利益上講,以葬葬的方式除掉阿巴亥的,就是足智多謀的皇太極!作為要統一中國的政治家,他要求阿巴亥殉葬,在當時的背景下幾乎是順理成章的事!
努爾哈赤去世後的二十四小時不到的時間,大妃阿巴亥就殉葬了。臨死前,她淚流滿面,要求四大貝勒照顧好她的孩子!在得到肯定的答覆後自殺身亡。之前告發阿巴亥與代善有染的庶妃德因澤以及另一位與之交好的庶妃阿濟根,也一起殉藏了!


希望星晨58298869


努爾哈赤晚年最寵愛的女人

努爾哈赤一生有四位大妃(相當於皇后),其中三位都先他而逝,包括我們前面提到的孟古姐姐(也有人說孟古姐姐並沒有成為大妃,這樣算就是三位大妃),而第四位大妃,卻是為他殉葬的。她就是多爾袞的母親——阿巴亥。

阿巴亥無疑是努爾哈赤晚年最寵愛的女人。她是我們前面“葉赫老女”中和東哥定了兩次婚的烏拉部布佔泰的侄女。

布佔泰在“九部之戰”中被努爾哈赤俘虜,不過努爾哈赤對他還是很優待的,不但沒有殺,還先後把自己家族裡的三位女子都嫁給了他,包括努爾哈赤自己的女兒穆庫什。

為了討好努爾哈赤,布佔泰也把自己哥哥滿泰的女兒阿巴亥嫁給了努爾哈赤,那一年,阿巴亥才十二歲。

這位烏拉部的小姑娘可不簡單,很快就得到了努爾哈赤的寵愛,並且連生三個兒子——第十二子阿濟格,十四子多爾袞,十五子多鐸。

這個過程中,孟古姐姐因病去世,阿巴亥後來居上,超越其他宮妃成為大妃。

到此,阿巴亥一直是幸運的。在她侍奉努爾哈赤那些年,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各部,建立後金,發佈“七大恨”,公開討伐明朝,可謂蒸蒸日上。

阿巴亥的三個兒子,年紀雖小,卻因為是“嫡出”,早早地就被封為“貝勒”,在“四小貝勒”中佔了三個。假以時日,這三個孩子中會不會出一個“汗王”,也不一定啊。可是突然間,阿巴亥的大妃位被努爾哈赤給“擼”掉了,而且還把她趕出了宮廷,另外居住。這是怎麼回事呢?

與“兒子”有染的阿巴亥

原來,是有庶妃(相當於後來的貴人、常在之類的低級宮嬪)告發大妃,說她與大貝勒有染!

大貝勒叫代善,是努爾哈赤的第二子。努爾哈赤和他的原配夫人佟佳氏生了三個兒子,長子儲英,因獲罪而被賜死。次子代善,此時在諸子中居長,也是當時的“四大貝勒”之首。

努爾哈赤晚年,子侄中有“四大貝勒”,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努爾哈赤弟弟舒爾哈齊的兒子)、三貝勒莽古爾泰(第五子)、四貝勒皇太極(孟古姐姐的兒子,第八子,後來的清太宗)。

代善居長,軍功多而又老成持重,努爾哈赤自然分外倚重他。可是,代善怎麼會和“小媽”阿巴亥有染呢?

要說這事情還是努爾哈赤自己惹出來的。當時滿族有“收繼婚”的習俗,也就是說,當現任首領(或者是某一家貴族的家長)去世後,繼任的首領可以娶前任首領的妻子為妻,即所謂“收繼”。

努爾哈赤當時已經六十多歲,感覺自己時日不多,而大妃阿巴亥正值妙齡(三十歲左右),她的幾個孩子也小,覺得應該給她們今後的生活找個依靠,所以有一次和代善提出,要把阿巴亥母子託付給他。

當然,努爾哈赤這麼說,不僅是把大妃母子託付給代善,還隱含著想傳位給代善的意思。

這對代善和阿巴亥來說都是一件大好事,可惜的是努爾哈赤的話說得太早了點,反而讓當事人心癢起來。

據說後來,阿巴亥趁著努爾哈赤出征,而代善留守的機會,曾經給代善和皇太極都送過好吃的(對於這些好吃的,代善吃了,皇太極卻沒動)。然後,有人看見大妃在大貝勒面前濃妝豔抹,眉來眼去。更有甚者,有人看見大妃半夜裡往大貝勒家跑……

以上都是告密的庶妃德因澤說的。努爾哈赤當然大怒——我還沒死呢!不過,為了保持體面,他並沒有以這個罪過處罰阿巴亥(那也太丟人了),而是找了另外一個理由——說阿巴亥本性貪婪,私藏財物,所以取消大妃名號,趕出宮去另住。

此事的真相如何,已經無從知曉了。但是,結果是清楚的——有了這麼一段桃色新聞,代善繼承皇位的可能性就徹底沒有了。

那麼剩下的三個貝勒,阿敏是侄子,莽古爾泰人如其名,過於粗魯,有勇無謀,所以——四貝勒皇太極的繼位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因此有人推測,德因澤告的狀,是皇太極授意的。

這一招挺毒,不過阿巴亥的魅力真的很大,被逐一年之後,努爾哈赤就把她召回,恢復了大妃名號。到努爾哈赤臨終之前,他首先招來的也是阿巴亥,是阿巴亥陪伴他走到了生命最後一刻。

被弓弦勒死的大妃子

努爾哈赤賓天,皇太極在眾貝勒的推舉下繼承了漢位。這其中代善的功勞不小,是他帶頭要擁立皇太極的。或許是因為自己於漢位無望,想找個強有力的靠山吧。

這件事發生在努爾哈赤賓天、眾皇子趕來的那一天。可是接下來的這一天,卻宣佈了努爾哈赤的一道遺命——命大妃阿巴亥殉葬。

滿族早期雖有殉葬的習俗,一般是讓奴僕殉葬,大妃殉葬,卻是清朝歷史上絕無僅有的。

努爾哈赤真的那樣記恨阿巴亥的出軌,非得讓她陪著一起死嗎?難道他不顧及那三個年幼的兒子,沒有了孃親的照看,前路兇險嗎?

也有人說,努爾哈赤讓阿巴亥殉葬,是為了給繼位的皇太極掃清障礙——這似乎也沒有必要。因為皇太極不是軟弱的建文帝,非得讓老祖父朱元璋殺盡功臣掃平道路,相反,皇太極此時已經足夠強大,想除掉阿巴亥——他可以自己來。

是的,關於阿巴亥殉葬的另一種說法是,皇太極和其他三大貝勒假傳遺命,逼阿巴亥殉葬。不要忘記,阿巴亥是最後和努爾哈赤待在一起的人,她手中是否會有其他的遺詔——比如,讓多爾袞繼位?即使沒有什麼遺詔,阿濟格三兄弟,如果有這位能幹額孃的支持,後患會有多大?所以,要除掉阿巴亥的,應該就是皇太極,而且這次,他辦到了。

在努爾哈赤去世後一天,大妃阿巴亥殉葬了。臨死前,她哭著要求四大貝勒照顧好她的孩子們,得到肯定的答覆,才自殺身亡(也有更恐怖的傳說——是用弓弦勒死的)。

其實,還有兩個殉葬者,就是前面告發阿巴亥的庶妃德因澤以及另一位和她交好的庶妃阿濟根。——唉,滅口滅得真乾淨。

阿巴亥死了。她的三個兒子,阿濟格,多爾袞,多鐸,後來為皇太極衝鋒陷陣,都立下赫赫戰功。再後來,皇太極死後,多爾袞成了攝政王,帶領清軍入關,一時間權傾朝野。

為了給自己“殉葬”的“額娘”一個交代,阿巴亥被追封為孝烈武皇后。不過,這次死後的追封時間也很短暫。多爾袞因病在永平去世,成年後的順治帝因為對多爾袞的仇恨,剝奪了阿巴亥的皇后追封,連牌位也移出了太廟。


邊讀邊看話歷史


阿巴亥如果死了,皇太極就是第一受益人。

為什麼皇太極在努爾哈赤死後,馬上就逼迫阿巴亥殉葬,是出於以下原因:

一、阿巴亥不僅丰姿貌美,而且頗有機變

阿巴亥是烏拉部主滿泰之女,布佔泰的侄女。12歲就嫁給了努爾哈赤,這個年紀相當於現在六年級的小學生,就有“頗有機變”評價。兩年後,就被立為大妃,可見何等受寵,已經快五十歲的努爾哈赤,當時已經有了七八個老婆,卻如此寵愛這個剛剛小升初的女生。

阿巴亥12歲就嫁給了53歲的努爾哈赤

阿巴亥很快生下了阿濟格、多爾袞、多鐸三個王子,尤其是多爾袞,極受老汗王努爾哈赤的寵愛,曾經想把皇位傳給多爾袞。

這一切,都讓眾多年長的阿哥們,對阿巴亥和三個兒子充滿嫉恨,讓皇太極這樣覬覦大位的阿哥們恨之入骨。

努爾哈赤的年齡比阿巴亥大31歲,阿巴亥深知老汗王已經五六十歲了,自己才二十多,三個兒子尚且年幼,需要在大汗死後尋找靠山。

她就盯上了二阿哥代善,還有四阿哥皇太極。(備註:大阿哥褚英已經死了,代善就是事實上的大阿哥)

她曾經揹著人,特別是揹著努爾哈赤,做了美味佳餚賜給代善和皇太極。

代善沒有想那麼多,高高興興的接受,高高興興的吃了。

皇太極野心極大,心眼極多,他不敢不接受,但是接受了卻不吃。

後來,努爾哈赤的另外一個老婆,小福晉德因澤就檢舉揭發了阿巴亥和代善關係不正常,還揭發阿巴亥除了送東西給代善吃,還深夜出宮去代善家,還在聚會的時候,和代善眉來眼去。

努爾哈赤大怒,冷落廢黜了阿巴亥一年多,後來又念舊情,恢復了她大妃之位。

代善看起來沒有受到太多牽連,但是代善的繼承資格基本上就沒有了。畢竟和自己的小媽有緋聞,好說不好聽。

這件事最大的受益人就是四阿哥皇太極。

所以一直有人懷疑,小福晉德因澤的告發,就是皇太極背後指使。

他一石三鳥,既打擊了阿巴亥,又打擊了代善,還打擊了阿巴亥的三個兒子(多爾袞等)。

二、三子成才,掌握三旗

下面詳細說下阿巴亥的三個嫡出的好兒子。

1605年,阿巴亥為努爾哈赤生下了第十二子阿濟格,

1612年,阿巴亥生下了第十四子多爾袞,

1614年,阿巴亥又生下了第十五子多鐸。

這三個兒子,因為是大妃所生,是嫡出,所以理論上皇位繼承人出自他們三人可能性最大。阿巴亥是1590年生人,生下阿濟格才15歲,生下多鐸才24歲,正是最美好的年華,最受寵的時候。

這三個兒子,個個成才,弓馬嫻熟,足智多謀,尤其是二兒子多爾袞。

阿巴亥母子

愛屋及烏,老男人努爾哈赤對阿巴亥的三個兒子寵愛有加,滿洲一共才八旗,這三個年幼的兒子一人一個,也就是說阿巴亥的三個孩子就掌握了八旗中的三旗。

而其他阿哥,有的一個人才掌管一個旗,有的一個旗也不掌管。

在這種情況下,阿巴亥如果再得到二阿哥代善的支持,加起來力量就超過和達到了八旗的一半。那麼阿巴亥的兒子繼位是板上釘釘了。

所以,在皇太極等人的眼裡,阿巴亥一定得死。

三、如果阿巴亥不死,皇太極很難繼位,即使繼位也皇位不穩

1626年正月,68歲的努爾哈赤親率13萬大軍攻打寧遠城,被袁崇煥指揮的明軍用紅夷大炮擊中重傷,大敗而歸。

努爾哈赤知道命不久矣,就命令大妃阿巴亥速來見面。據說,是商量後事,主要是讓多爾袞繼位,由代善輔佐。

這件事不管有還是沒有,都讓皇太極等人急的火上房,他們緊急聯合起來,在努爾哈赤一嚥氣,馬上就帶著幾個同夥(貝勒)闖入後宮,傳達所謂的"帝遺言",強迫阿巴亥從先帝之命而殉葬。

皇太極明白的很,阿巴亥必須死。他死了,三個兒子還年幼,可以慢慢把他們手頭的三個旗收回來。另外,阿巴亥死了,代善也失去了靠山和同盟,也就好控制了,皇太極自己就可以爭奪皇位了。

阿巴亥只有37歲,長子阿濟格22歲,多爾袞只有15歲,多鐸13歲。她多麼想看著多爾袞登基,自己和代善輔佐兒子幾年,等三個兒子都長大,自己安安穩穩的做幾十年太后,豈不是從幼年贏到晚年的人生大贏家。

可惜的是,皇太極等人如動物一般兇猛,偽造了遺詔,逼阿巴亥殉葬,阿巴亥只好和皇太極等人啼泣談判,說多爾袞、多鐸太小,死了不放心。

諸位貝勒王爺們,也演技甚佳,說:“"二幼弟,吾等若無恩養,是忘父也。豈有不恩養之理!"”

也就是說,兩個小弟弟,我們要不善待他們,就等於忘了老爹,哪能不善待他們呢?

於是,對人生無比眷戀,對兒子無比擔憂的阿巴亥,就上吊自盡,以死殉葬。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就是阿巴亥怎麼也不答應去死,皇太極等人就用弓弦勒死她。

阿巴亥死了,和努爾哈赤葬入福陵。

阿巴亥死後,皇太極繼位

她一死,皇太極登基的障礙就沒有了,皇太極順利登基。

皇太極是逼死阿巴亥的第一兇手和第一受益人。


陳健4396


多爾袞的生母阿巴亥為何殉葬?而且其是皇太極唯一一個殉葬的后妃,具體的說法有幾種,較為可信的應該是皇太極不願尊其為太后。

作為努爾哈赤的第四個妃子,阿巴亥非常受寵,且其子多爾袞和多鐸都非常有才能。


努爾哈赤在世的時候,就非常的喜歡多爾袞,認為多爾袞最像自己,這也就註定了阿巴亥的悲劇。

首先皇太極手上當時有正黃旗和正白旗,上三旗的統領都是支持他的人。

所以從權勢來看,皇太極都當之無愧可以主持大局,但是努爾哈赤死的突然,且當時只有阿巴亥和幾個漢臣在場。

這就使得事情複雜了起來,因為反對勢力希望藉著努爾哈赤遺詔來裹挾皇太極,也就是說皇太極名不正言不順。



這可是會將八旗拉向分裂,這是皇太極不能容忍的,而最好的辦法就是讓阿巴亥死,只要她一死,很多問題就解決了。

然而皇太極同多爾袞的矛盾在此刻也就埋下了,對於多爾袞來說,皇太極是其四哥,可卻有鴻溝。


皇太極重用多爾袞,是為了大局,也就是為了八旗內部反對勢力的均衡,可這種均衡,終究因多爾袞過於驍勇而被打破。

在皇太極死後的幾年裡,多爾袞藉著大玉兒的兒子,也就是後來順治,將各部整治,且最主要的是讓八旗,大部分被籠絡在他的手上。

後來多爾袞率兵入關,其威望甚至壓過了皇太極,使得大玉兒不得不下嫁,連順治都得稱其為皇父。


小司馬遷論史


身為努爾哈赤最喜歡的女人,阿巴亥可以說聚萬千寵愛於一身,並且還給努爾哈赤生下了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三個兒子,更是後宮當中的大妃。可是地位如此之高的她卻在努爾哈赤死後成為了殉葬者,這一切都是皇太極的原因嗎?

其實這一切並非皇太極的主要原因,歸根結底還是努爾哈赤動了殺心,而皇太極也只是推波助瀾而已。

說實話事情搞到這一步,只能說阿巴亥這個女人自己作死。

雖說剛嫁給努爾哈赤的時候,阿巴亥才十二歲,但是小美女憑藉著自己出色的相貌,很快就在努爾哈赤的心中得到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如果不是得到的寵愛比較多,也不會給努爾哈赤生下三個兒子。

但是努爾哈赤也有老的一天,原本的老夫少妻,等到努爾哈赤五六十歲的時候,阿巴亥卻剛到三十來歲的年紀,正是風韻猶存的時刻。

滿清一般來說都有著首領死後,繼位者可以繼承所有一切的權利,也這包括了上代首領的女人。

所以在努爾哈赤臨死之前,阿巴亥就開始為自己的將來作打算了,比如說當時最有聲望的代善,畢竟自己將來是要被繼承給代善的,所以提前就打好了招呼。

當然了這也只是阿巴亥自己跟代善之間的示好而已,可是這一切到了有心的人眼裡,就成了問題,同時也成了機會。

比如說一直想取代掉代善的皇太極,然後就發生了某個妃子告發阿巴亥的事件。

當時努爾哈赤就不爽了,雖說等自己死後,這一切都是要留給代善的,可是自己現在還沒有死,太子是不是有點太著急了。

於是內心不爽的努爾哈赤直接廢掉了代善的太子之位,並且把阿巴亥也趕出自己的身邊。

但是在努爾哈赤生命的最後,依然還是放不下自己曾經心愛的女人,所以再次把阿巴亥給召了回來。

而此時皇太極基本上已經被定為了大清的繼承人,原本這件事也就過去了,可是當阿巴亥重新回到努爾哈赤的身邊時,事情又一次變得不可控了。

也就是說等努爾哈赤死後,很有可能阿巴亥會成為皇太后這樣的身份,如果說阿巴亥沒有兒子,這一切都好說,可是阿巴亥自己可是有三個兒子,並且還很出色。

這就讓皇太極不爽了,原本努爾哈赤也是很糾結阿巴亥將來的問題,於是皇太極就給自己的父親出主意,也就是說為了讓自己心愛的女人可以永久的陪著自己,等將來可以讓阿巴亥殉葬,這樣的話,就不會有任何男人再打她的主意了。

當努爾哈赤仔細想了一下後發現,這個辦法相當的可靠,讓阿巴亥直接殉葬,直接斷掉了所有繼承者們的不良想法,也可以讓自己在地下跟自己再繼前緣。

於是阿巴亥就被要求一起陪著努爾哈赤殉葬,你不是口口聲聲的說只愛努爾哈赤嗎?現在就給你一個機會,跟隨著努爾合赤一起昇天。

可以說這就是一個毒計,不論阿巴亥怎麼選,到最後都是死路一條,選擇殉葬自己會死,不選擇說明自己有別的想法,依然還是會死。

說白了就是自己當年太著急了,一心想著為自己的兒子多考慮一下,誰會想到這一切被別人捉到了把柄。

原本自己被扔到一邊,也許還可以活下來,可是到了最後努爾哈赤依然放心不下這個自己最心愛的女人,於是皇太極推波助瀾之下,直接成為了殉葬人員之一,一切都是為了體現自己跟努爾合赤是真愛,只能最初的阿巴亥自己作死,想為自己留條後路,誰知道卻是走到了一條絕路。


虎頭山小妖


皇太極讓阿巴亥給努爾哈赤殉葬,應該是為了掃清他繼位路上所有障礙的需要。

阿巴亥原名烏拉納喇氏·阿巴亥,是努爾哈赤非常喜歡的大福晉,她有三個兒子: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努爾哈赤於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十一日去世,去世前他並沒有指定繼承人,而是宣佈實行八大和碩貝勒公議來推選新汗和廢黜大汗的制度,這就給新汗的產生帶來了不確定因素,八大貝勒每一位都有可能被推舉為大汗。其實,盯上汗位的皇太極早已開始了汗位爭奪戰,但他的實力在幾位貝勒中並不太強,於是,皇太極就通過採取挑撥、陷害、拉攏等手段,逐個分化瓦解幾個競爭對手,來達到他的目的。

因為,努爾哈赤很寵愛大福晉阿巴亥,所以她的幾個兒子也是皇太極汗位強有力的競爭對手,特別是努爾哈赤的十四子多爾袞,他從小天資聰穎,性格和做事風格非常像努爾哈赤,加上其母親阿巴亥受寵於努爾哈赤,所以努爾哈赤也很喜歡這個兒子,甚至有傳言說,本來努爾哈赤就有讓多爾袞繼位的打算。此時的多爾袞只有十四歲,因年紀尚幼,還需要其母阿巴亥的庇佑,就就樣,阿巴亥也成了皇太極繼位路上的絆腳石,只有除掉阿巴亥,失去母親庇護,而又年幼的多爾袞兄弟,才會對他繼位不具備威脅。

於是,皇太極聯合其他幾位支持他的貝勒,以努爾哈赤有遺命阿巴亥殉葬為由,逼迫阿巴亥自盡。但按照當時的習俗,殉葬必須符合兩個條件,一是必須是寵愛的妻子,這一條阿巴亥符合;二是沒有年幼的兒子,而阿巴亥尚有兩個年幼的兒子:14歲的多爾袞、12歲多鐸,這一條阿巴亥明顯是不符合的。但皇太極此時已顧不上這個習俗了,強行逼迫阿巴亥自殺,阿巴亥此時只有37歲,再加上留戀兩個幼子,不願自殺,皇太極見狀,親手用弓弦將阿巴亥勒死,如此以來,年幼的多爾袞兄弟也沒有了依靠,只能聽從皇太極的擺佈,皇太極也終於掃清了其繼位路上的所有威脅。


劍南之道


阿巴亥殉葬,應該是出自於努爾哈赤的本意,而皇太極等人則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至於努爾哈赤這樣做的原因,除了被戴綠帽的不爽之外,更多地是考慮後金的政治穩定,不希望敏達幹練的阿巴亥在他身後攪動風雲。


阿巴亥是烏拉部首領的女兒,自幼風姿綽約,後來在十二歲時被嫁給了已經四十三歲的努爾哈赤。大叔見蘿莉自然十分歡喜,再加上阿巴亥自身聰敏機變,很得努爾哈赤的寵愛,此後她連續生了三個兒子,分別是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在努爾哈赤的後宮中地位飆升,被冊封為大福晉,也就是努爾哈赤的第四任正妻。

老夫少妻這種事大家都清楚,努爾哈赤畢竟年紀大了,開始考慮身後事,以他對阿巴亥的寵愛,必然會讓她在自己死後有所依靠,於是努爾哈赤根據女真人的習俗,做了一件蠢事:他向兒子代善透露自己有傳位的意思,並讓代善在自己死後照顧阿巴亥。


這種所謂的照顧,其實是女真人的習俗:收繼婚制。說白了就是老爸死後,兒子可以繼承老爸的女人們(生母除外),這種做法在遊牧民族早已有之。代善是個實心眼,認為努爾哈赤的態度已經明瞭,自然不用避諱;阿巴亥也希望能在努爾哈赤死後,尋找強有力的靠山。在這種情況下,兩人難免摩擦生電。

不過阿巴亥和代善不一樣,她想著兩頭下注,對皇太極也表示了好感(派人給皇太極送食物),不過皇太極的智商明顯比代善高,知道老爸還沒嚥氣,這種事是做不得地,果斷地拒絕了阿巴亥的盛情。

皇太極的判斷十分正確,努爾哈赤雖然有這個意圖,但這種事在他活著發生還是死後發生,那意義可是完全不一樣的,代善和阿巴亥在他還喘氣的時候,就把大綠帽子扣到努爾哈赤頭上,差點讓老頭急火攻心一命嗚呼。告發代善和阿巴亥亂倫的,是努爾哈赤的小福晉德因澤和阿濟根,努爾哈赤調查屬實後,礙於臉面沒有處罰代善,卻用“貪財善妒”的罪名處罰了阿巴亥,不僅廢除了阿巴亥的大福晉位置,還讓她獨居小木屋裡自己做飯吃。


不過阿巴亥畢竟還是獨一無二的,她的風姿她的聰敏仍讓努爾哈赤不能忘懷,僅僅過了一年,就將阿巴亥召回身邊,感情更勝往昔。阿巴亥也在一些慰問、典禮等活動中不斷現身,影響力日益增大。

在後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正月,努爾哈赤帶領大軍攻打寧遠城(今遼寧省興城市),和明朝守將袁崇煥死磕,結果袁崇煥用紅衣大炮眾創了後金軍隊,連帶著重傷了努爾哈赤。努爾哈赤已經是68歲的老人了,身子骨本來就不好,這下重傷又大損元氣,本來應該好好休息,可惜他又事業心太強,稍微好點就又帶兵去攻擊蒙古人,結果雖然戰鬥勝利了,努爾哈赤也走到了生命盡頭。


努爾哈赤知道自己是不成了,趕緊召喚阿巴亥前來相見,阿巴亥在努爾哈赤生命的最後幾天,始終陪伴左右,直到努爾哈赤歸天。皇太極見老爸一命嗚呼,帶著幾名掌握實權的貝勒,逼迫阿巴亥給努爾哈赤殉葬,並說這是老爸的遺命。阿巴亥自然不肯就範,但無奈皇太極等人逼迫甚急,她只能穿上盛裝禮服,戴著滿身珠寶自盡了(也有人說是被皇太極等人用弓弦勒死)。在臨死前她曾對皇太極等人說:吾二子多爾袞、多鐸,當恩養之。

這一年阿巴亥三十七歲,她死後隨努爾哈赤入葬瀋陽福陵。

那麼我們的核心問題來了:努爾哈赤有遺命令阿巴亥殉葬嗎?通過對史料及當時情況的分析,我認為努爾哈赤很可能有過這樣的遺命。


首先在《太祖武皇帝實錄》中,對這段歷史的記載是是:後饒丰姿,然心懷嫉妒,每致帝不悅,雖有機變,終為帝之明所制。留之恐後為國亂,預遺言於諸王曰:“俟吾終,必令之殉。”大概意思是,阿巴亥容貌出眾身材也不錯,但性情卻比較善妒,努爾哈赤早就對她不太滿意,同時也擔心她以後禍亂朝政,所以早早留下遺言,讓她給自己殉葬。

努爾哈赤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阿巴亥年輕又機敏,更兼她的三個兒子都十分傑出,如果在努爾哈赤死後又專權之心,必將和皇太極等方勢力發生衝突,使後金實力大大受損,這顯然是努爾哈赤不願意見到的。為了斬草除根,命令阿巴亥給自己殉葬,也算是杜絕了禍患的源頭。

其次阿巴亥的三個孩子,都已經或者接近成年,他們眼看著母親被逼迫殉葬,如果沒有努爾哈赤的命令,豈能任憑親生母親遭人毒手而坐視不管。要知道,阿巴亥殉葬之時,阿濟格22歲、多爾袞15歲、多鐸13歲,都早早就被努爾哈赤任命為“和碩額真”,有共議國政之權,手裡也都有自己的“牛錄”,實力絕對不容小覷。


最後,阿巴亥雖然不願殉葬,但卻沒有拿出有力的抗衡武器。在努爾哈赤生命的最後幾天,她始終陪伴左右,如果努爾哈赤有另外的遺囑(比如說立多爾袞為繼承人等),她不可能不拿出來保命,這也間接地證明了努爾哈赤對她的戒心。

當然,如果皇太極等人不想置阿巴亥於死地,那麼她也完全能逃出生天。不過要是那樣,恐怕後金乃至滿清的政局走向,就又是一番天地了!


李飛叨


皇太極讓阿巴亥給努爾哈赤殉葬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努爾哈赤晚年將親統的兩黃旗的大部分各授於阿巴亥的三個幼子阿濟格、多爾袞與多鐸,他們兄弟三人在名分上掌握著兩黃旗(皇太極後來把兩黃旗的名稱換給了自己統轄的兩旗,原來的兩黃旗變成了兩白旗),其實力非常雄厚,等他們長大之後,母子聯手,會危及皇太極的統治,即使在那時,如果阿巴亥以國母之尊聯綴其上,也可能會產生號令天下莫敢不從的局面。

2、阿巴亥生於1590年,此時(1626年)37歲,正在盛年,如果未來她有一個有野心的情夫,或者按照收繼婚的做法與皇太極之外的某個親王貝勒成婚,對皇太極乃至整個後金政權會產生極大的威脅。

防微杜漸,未雨綢繆,皇太極便聯合其他貝勒一起逼迫阿巴亥為努爾哈赤殉葬。


談古論金


阿巴亥是何許人也。他是努爾哈赤最寵愛的妃子,而且除此之外,她還有著另外一個名頭,那就是大清朝唯一的一個殉葬的后妃。

實際上就歷史上的各個朝代而言,其實殉葬往往還是一件十分常見的事情。但是確實到了清朝時期,這種現象確實是很少聽說了。或許是時代真的進步了,人的性命也確實比以前要更加的值錢了一些了吧。



但是凡事無絕對,這不阿巴亥就是一個例外。她一生只愛了努爾哈赤這一個人,而且膝下還有著多爾袞這樣的兒子,另外的幾個也都是極具盛名的,但是就是這樣的一位母親,一位妻子最後還是給自己的丈夫殉葬了。


當然,這個不是她自己為情所迷,而是努爾哈赤的聖旨。

於是努爾哈赤去世以後,這一位名叫阿巴亥的女子就比較尷尬了,無數的人看著她這一位大福晉,最後她也只得自縊身亡。

當然,努爾哈赤也不僅僅是因為喜歡這一位福晉,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忌憚,因為她的兒子們確實還是都不簡單。還有就是其他的人其實也有這樣的顧慮,於是努爾哈赤去世以後實際上他們也在促成這一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