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樓:搬進新家過春節

石樓:搬進新家過春節

石楼:搬进新家过春节

石楼:搬进新家过春节

石楼:搬进新家过春节

石楼:搬进新家过春节

雪後的石樓小鎮,一排排黃色的小樓點綴其間,顯得格外美麗動人。

1月18日一早,離大年初一僅剩一週時間,曹建國騎著摩托載著妻子趕往年貨市場,被妻子摟著,他喜笑顏開。

“住進新房,喜迎春節。”儘管天氣寒冷,但絲毫沒有阻擋他們為新家添置年貨的熱情。

47歲的曹建國是石樓縣裴溝鄉馬家山村劉家山自然村的貧困戶。劉家山位置偏遠,教育資源落後,2005年,村裡的小學沒了老師。為了不讓三個孩子輟學,他們一家來到縣城租房居住。搬過4次家,租過5套房,一家五口15年來擠在一個又一個20幾平方米的空間裡。

這些年,曹建國在北京、廣州、新疆、太原等地跑過物流、種過樹苗、做過紅棗包裝……他說自己沒什麼技術,但能吃苦。妻子則一邊打零工一邊照顧孩子們的生活起居。

改變要從脫貧攻堅的號角吹響在呂梁山說起。2014年以來,“大學生計劃”工程開展,三個孩子累計享受專項教育扶貧資金15000元。斌斌和東東在大學期間都享受著國家助學零利息貸款,累計申請助學金16000元;2018年,霞霞成為了清華大學碩博連讀的一名研究生,現在每月能領到5400元補助,除了保障自己生活,還能貼補家用。

隨著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開展,曹建國被確定為易地扶貧搬遷對象。2019年9月,他拿到了新房鑰匙,新家就位於縣城周邊的石樓小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

孩子們上學不發愁了,曹建國的負擔也減輕了,他用打工所得和親戚拼湊的幾萬塊錢,把新家裝修得亮堂美觀。“這樣一套房子在縣城要30萬哩。要不是扶貧政策好,我這輩子想都不敢想能有這麼好的房子。”2019年12月15日,曹建國住進了新房。

120平方米的新家裡,水入戶,暖進家,客廳、餐廳、廚房佈置一新,四個臥室各有特色。天花板上一個個的燈與灰白色的大理石地板相映成趣,中午時分的太陽透過落地窗照進來,直晃眼睛。這一個多月的新家體驗,可把曹建國夫婦高興壞了。

“這麼多年,第一次睡這麼大的床。”“以前哪有油煙機、飲水機這些啊。”“我在網上買的壁畫和燈具不錯吧?”“我的房間設計還是流行的榻榻米呢!”……新家裡一片歡聲笑語。

孩子們放假回家,曹建國把父母也接了過來,第一次在新家過春節,全家人滿懷憧憬。捏油糕、包餃子、炸油條、熬燴菜……團圓飯裡飄出了濃濃的年味。

“教育扶貧政策好,易地移民住新家”——曹建國揮毫潑墨,寫下了充滿自己心聲的對聯。(記者 臧媛慧 劉亮亮)

呂梁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