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性,你想說什麼?

請叫我瓜瓜


人之初性本善,人在幼年和童年最純真,最善良的,人在少年時期思想不夠成熟,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又處在叛逆期很容易學壞,人到了青年和成年時期再學壞都是為了錢,我覺得人性就是人的品德,就是人的真善美。喪失了人性就會無惡不做喪心病狂。



鈑金展開專家


人性惡,有的時候比電影還精彩,比鬼還可怕。

聽說沒,昨晚小軍家姑姑在小軍家吃藥死了, 報警了,等會警察就要來了,這一消息,在小小的山村炸開了鍋。

我和老公也去趕了熱鬧,如今我都還記得那個穿著紅衣,捲曲在地上的屍體。因為臨死前的痛苦掙扎,褲子已經褪到了臀圍,倒卷著。法醫帶著白手套,拿著一把小巧確十分鋒利的小匕首。在要動手的那一刻,叫家屬來見,她那胖胖的二哥象徵性的看了一下,乾嚎兩聲就轉身出人群了。

隨後法醫利落的劃開死者的肚子,取走了死者的胃。據說已經千穿百孔,這是吃了多少老鼠藥啊!這女人心真狠,對侄子狠,對自己更狠。

說起這小軍,真是可憐。在幾年前父親生病去世,母親也嫁來人,剩下了十六七歲的他,孤兒一個。連個像樣的房子都沒有,他爺爺叔叔們看他可憐,給他造了一個木房,雖然簡陋,也算是有了容身之所。

十六七歲的年紀,正是貪玩的時候,經常不著家。這不,晚上又出去玩了。他的叔叔們聽到他屋裡有響動,知道是進賊了。起心去抓賊,誰知道悄悄靠近一看,差點沒氣死,居然是自己的親妹子在偷自己的親侄子。

心挺狼的,揹著個揹簍。說偷了什麼呢?一些爛玉米,一點辣椒麵,還有一小把麵條。自家人抓住了自家人,不好聲張,氣不過,哥哥把妹妹打了幾耳光就回家了。

誰知道這小軍的姑姑像著魔一樣,居然跑回家,拿來了老鼠藥,跑到小軍家門口去吃吃,就有了開頭的那一幕。

都說家窮莫靠親,人性竟能歹毒至此 ,對孤寡的侄兒不施援手也就算了,還要偷光人家的口糧,做了虧心事,還要以死相逼訛人。哎,不知道說什麼好。後來還不是自食其果,誰也沒訛上,被她夫家帶回草草葬在荒山野嶺,說凶死的不得入祖墳,必須在孤獨嶺。

人啊,心別歹,心歹之人命必歹。人起好心,天必佑之。


素墨無痕


人性究竟是善?是惡?這是貫穿整個中國哲學史的重要內容之一。孟子與荀子同為儒家大師,但關於人性善與惡的觀點卻截然相反。其實是善是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勸人向善。



一、人性是善?是惡?

《孟子 • 滕文公上》記載 :“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 他說 :“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

意思是說人性的善良如水性一樣總向下流,人沒有不善良的,水沒有不向下流的。既然人性本善,那麼人性就固定地存在著“四心”,即“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並告訴人們只要不學壞的東西,不被壞的社會風所同化,我們自身便不會變壞。



荀子則認為:“人性之惡。其善者,偽也。”就是說,人天生之性是惡的,是由人性本身決定。人性是什麼? “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 什麼是“生之所以然者”?

“目好色,耳好聲,口好味,心好利,骨體膚理好愉快”,“飢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凡人有所一同”。所有這些,都是生來就有的,就是人性。



“好利”, “惡害”,這是任何人都一樣的本性。 孟子認為人性善的根源不是來自後天習得,而是產生於先天的良知良能,一部分是人在沒有接觸社會實踐的情況下所具有的生物本能,一部分是以血親關係為基礎的仁愛關係,這是孟子性善論賴以立論的基礎。

而荀子人性惡的根源在於人本身具有的本能。人生來就有耳目之欲、聲色之好、求利之心,都是飢而欲食,寒而欲衣,勞而欲息,聲色之好。但這種本能如果任其發展,不加約束,就必然要產生爭奪、殘殺等邪惡的事情,造成社會混亂,因此他認為人性本惡。


在對人性的界定上,孟子善意地看待人和人生,相信人能夠自我完善 ;荀子則以一種冷峻嚴厲的目光審視人和人生,不相信人能夠自我完善。

孟子代表儒家理想主義的一翼,荀子則代表儒家現實主義的一翼。孟子強調心性本心,荀子強調本能慾望。由此致使二人在對待修身問題上有不同主張。



孟子站在性善論的觀點上強調人的內心修為,他發展了孔子提出的“為仁由己”。“仁”成為孟子學說的核心概念 ;而荀子力主性惡,強調外在的禮儀規範,走的是孔子“約之以禮”的路線。

孟子重於心,主張擴充本性,養氣,重視發揮本心的作用,重視自我修養、自我反省的功能;荀子重於學,主張化性起偽、改造本性,主張治氣,重視學習的作用,重視教育培養、社會約束、師長示範和個人努力的結合。


二、教人從善才是目的

孟子、荀子他們都認為人性是先天的人性,他們都不承認社會環境對人性的決定作用。儘管在對人性概念的界定上,二者是相對立的,但二者又具有共同的理論基礎——孔子的人性觀。

孔子說“性相近,習相遠也。”孟荀二人的人性論實為孔子人性觀的繼承和發展。只是孟子側重於“性相近”,而荀子則側重於“習相遠”,孟子側重於為仁由己,荀子側重於約之以禮。

如果說孟子對於人性的認識只是看到了在血緣紐帶下父子、兄弟之間仁愛的一面,那麼荀子則看到了現實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相互爭奪的一面。但二者目的都是教人從善,使人達到理想的道德境界。

九溪夜話


人性這個古老話題,眾說紛紜,往往莫衷一是,各執一端。

中國自古就有性善論、性惡論和無惡無善論等。性善論,認為人生來即有惻隱、善惡、辭讓、是非四種“善端”,擴而充之,便可形成仁、義、禮、智的善性。性惡論,認為“人之性惡,其善偽也。”善性是後天人為的。性無善無惡論,認為“生之謂性”,“食色,性也”,包括墨家的性“素絲”論,認為“人性如素絲,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道家的性“素樸”論,認為人天生本性上是無知無慾的;王陽明的心學論,認為:“無善無噁心之本,有善有惡意之動”。對人性的不同見解,就有不同的治國方針政策,如“法治”與“德治”。

戰國時期思想家告子說:“食色,性也”,主張食、色為人類生存所必需。他認為“生之謂性”,人性和水一樣,“水無分於東西”,性也“無分於善不善”。《史記·酈生陸賈列傳》有“王者以民人為天,而民人以食為天”的警句。易卦則解民以食為天是:兩根筷子,二數先天卦為兌。兌,為口,為吃。筷形直長,為巽卦。巽,為木、為入。組合在一起,就是用筷子吃東西。入口的是什麼?是筷頭。筷頭圓,為乾卦,乾為天。這樣吃的豈不是“天”?以食為天,在特定時期還是平定天下的法寶,譬如“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戰略方針的實施。民以食為天,為人類生存和發展所必須的前置條件,是最大的人性與需求。

北宋某年某月某日,宋神宗趙頊在王安石的陪同下,到大相國寺休閒。宋神宗在看了佛印和尚與蘇東坡關於“酒色財氣”的題詩後,覺得饒有風趣,就對王安石說:“愛卿,你何不和一首?”王安石應命,略一沉吟,揮筆寫就《亦和佛印禪師詩》一首:“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

;無財民不奮發,無氣國無生機。”王安石真不愧為大政治家、大改革家,以詩人的慧眼,跳出了前人的窠臼,巧妙地將酒色財氣與國家社稷、人民生計結合起來,把酒色財氣賦予新的內涵。宋神宗深為讚賞,乘興也和詩一首,其詩云:“酒助禮樂社稷康,色育生靈重綱常;財足糧豐家國盛,氣凝太極定陰陽。”在這裡,君臣二人將一個“色”字上升到國家戰略、人民福祉的高度,足見色與食於人性的要緊和意義。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孔子在《禮記》裡講的這句形而下的話,無非是說凡是人的生命,都離不開飲食、男女兩件大事:一個是生活問題,即民生問題;一個是關於性的問題,即康樂問題。人生確確實實離不開這兩件事,確確實實是人的本性使然。


火車頭loco


所謂人性,也就是指:人類正常的感情和理智,以及後來在一定的社會制度和歷史條件下形成的人的品性。人性的本質有著兩方面的屬性:一是指人的本質屬性,也就是人之所以為人的那一部分屬性,是作為高級動物的人與其它動物相區別的屬性,也就是“善”的一面;二是指人與其它動物所共有的那部分屬性,也就是獸性的“惡”的一面。人的本質屬性是先天性的,而與動物所共有的屬性應該是後天性的。

《三字經》上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也就是將人性劃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兩種,即:人剛出生時人性都是善良的,而隨著人的長大受到各種外來因素的影響,每個人的人性出現了不同的變化,或惡、或善、或惡中有善、或善中有惡,善善惡惡,惡惡善善,便演繹出了驚心動魄、可喜可悲、愛恨情仇、生死離別的人類社會。

人,生存於紛紛擾擾、誘惑重重的社會環境中,誰又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呢?當達到一定心理程度的利益放在自己眼前,就有可能激活一個善良人內心深處的獸性,做出惡的事情來;而原來的惡人若動了惻隱之心,往往也會做出善的事情來。所以,人性就是由善惡兩方面組成的一個矛盾體。

總之,人活在世上,人性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會隨著周圍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善惡往往只在一念間。所以,不要輕易的相信一個善人不會做惡事,也不能否認一個惡人不會做善事。


瞧你弄啥哩


人之初,性本善。習相近,性相遠。我相信這句話,人剛來到世上都是善良的,人只所以會變壞,大抵都是因為耳濡目染社會環境才變壞的。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接近什麼人,一般就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

一個人的好壞,往往跟他生活的環境有很大的關係。所謂窮生歹心,富生淫心,大概也是這個意思吧。

人性,即人類的各種習性,必然有各種不完美,各種過失。而從佛法的角度看,怨親、好壞、苦樂皆屬無常,外境內心皆是如此,這是萬物的本性。所以,不必太苛求和考驗人生。

認識人性,也是一種修行。



《三字經》寫的好啊:人之初,性本善。我想說的是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就像小孩子一樣,都有著純潔的心靈。

“孟母三遷”告訴我們:環境改變人,父母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上行下效,孩子一步步的學習成長,環境好與不好,孩子都會學,一但學到了很難改變。

現在社會有著各式各樣的人,好人、惡人都是生活環境影響的。我們現在國家強大,人民安居樂業,生活幸福,社會這麼平安和諧,培育了一大批社會建設的有用人才,共同為祖國的偉大復興而奮鬥。這麼好的環境,我相信人性都是友善的,都會為社會貢獻出一份力量!相信自己,相信周圍的人,還是好人多,社會還是那麼溫暖。



冰糖心蘋果加雪梨


人之初,性本善,真的嗎?

人生下來本是善善的,大都是沾染了世間的不良習氣,才成為今天惡惡的樣子

究其根源,是父母的問題,是社會的問題,是缺少關愛的問題。究到最後,似乎都是外在因素,本人不但沒有問題,看起來還是最可憐,最無辜的

不覺得有什麼東西,很早時就定格了嗎?先天父母,後天環境都一樣。龍生九子,九子不成龍,喜音律的,好斯文的,託石碑的打官司的,各不相同,也只有次子睚眥,心胸狹隘,逢仇必報

人也是一樣的,有的說是像母親多一些,有的說是像父親多一些,但是曹操像誰呢,讓他能奸雄亂世,權傾朝野,號令天下。與他煮酒相論英雄的劉備像誰,樂不思蜀的阿斗又像誰

有的人睜開眼睛,就去抓錢,有的人去抓書抓刀劍,賈寶玉偏抓女人的物件,抓胭脂,不是有些奇怪嗎

人哭著來到世間,睜開眼睛,慢慢地知道,眼前的這個女人很重要,沒有她就會捱餓,沒人抱沒溫暖。慢慢就會知道,她身邊的那個男人也不容忽視。按照他們說的做,就會有好果子吃,否則,就會被打,被訓斥

若是像羚羊一樣,生下來幾分鐘就會奔跑,估計跟老羚羊早就跑散了,就算日後在草原上偶然相遇,又如何記得最初的舔犢情深

人性本惡,財富,地位和女人,無不充滿了誘惑。隨意發展下去的貪婪,不擇手段地奪取想要的東西,就是把心裡潘多拉的盒子打開,讓慾望漫天飛舞,無所顧忌

那雙清澈見底的眼睛,是赤裸裸的慾望之海,從一塊糖,一根針,到首飾手錶,到謀人妻女,若有能力,不惜為禍蒼生

最誤人的就是這千古流傳的三字經,他告訴我們,說我們生來善良,是後來學壞的。從來不敢說,我們生於一次慾望,生於一次賭博,生下來就是為了進行一次巧取豪奪

從來不敢說,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沒有背叛,是沒有足夠多的誘惑,再加一塊牛排,就可以出賣整個亞馬遜河

教育,就是給慾望戴上了金箍,讓他知道,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萬萬碰不得



呱哥老王


關於人性,你想說什麼?

答:洛克說,人性是一塊白板,你畫什麼,就有什麼;盧梭卻說,你生來是好的,惡的卻是政府;尼采說,我們心中的善惡,無非是以自身為參照做出的主觀判斷……爭論歸爭論,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杆秤。人性是啥玩意兒?人性是水,你向上引,它就向高尚之處走,你自甘墮落,它自然往低處流。🙏🙏

謝謝!晚上好!🌺🌺🌺



cyhsagy


人類最初是善的還是惡的??? 孟子講人性本善,荀子講人性本惡,揚雄主張人性是善惡混合,公孫子主張人性無善無惡。究竟哪一個的主張較對?大致上,後人喜歡靠在孟子的一邊,因為孔孟才是儒家的正統思想。 因此,也可以說佛教是主張人性本善論的。佛說“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這是主張佛教性善論的根據。 事實上,佛教雖可說是性善論,也可說是性惡論,佛教的本質,卻是既不屬於性善論,也不屬於性惡論。 眾生皆有佛性,是性善論;眾生皆由於無始以來的無明覆障而致尚未成佛,這是性惡論。因為,性善論者可以防惡而還歸於善,性惡論者則可以去惡而成其善;兩者觀點不同,目的卻是一樣。所以,佛教可以左右逢源而適其所適。

若從根本上說,儒家的性善論也好,性惡論也好,他們都是僅僅討論當下一生的本性問題,說性本善與性本惡,是從哇哇墜地時算起的,今生以前的善惡行為——業,他們沒有能力追究,今生死後的善惡行為,他們也無從再追究。孟子偏重了理性價值,所以說性善,荀子著眼在物性的轉變,所以說性惡,其實,他們都只看到了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從這一點上說,佛教既非性善論,也非性惡論。因為,佛教看眾生,是從無始以前看起,一直看到最終的目的達成——成佛,從當下的一生根本不能論斷善惡;在眾生來說,善的佛性與惡的無明,根本就是難兄難弟,分割不開,有佛性的時候,就已有了無明,它們是一體的兩面,在生死,是無明,出生死,是佛性。物性是從無明開出,理性是由佛性萌芽。所以,說我們的本性是善,固然不對,是惡,也是不對。若從當下的一生而言,善與惡,理性與物性,乃是與生俱來,投於善則善,投於惡則惡。(注十)

照這麼說來,佛教是同於揚雄的善惡混合論了?那也不是,佛教主張:無明煩惱,是可以逐漸降伏而分分斷除的,無明斷盡了佛性也就圓成了,這就叫做斷煩惱證菩提,了生死入涅盤。在生死的凡夫位中,煩惱是惡,佛性是善;一旦證了菩提,入了涅盤,根本也沒有善惡可言。善惡問題,僅是世間法中的觀念,出世法中,乃是無善無惡的。善別於惡,有善必有惡,所以佛教的目的,既不講惡,也不講善。其實善惡問題,縱是世間法中,也是沒有絕對的,正像毒藥可以毒死人也可救活人,良藥可以救人也可能殺人一樣。因此,聖位的佛菩薩,他們本身固然沒有善惡可言,他們看眾生也沒有善惡的區別,唯有如此,才能怨親平等而來普度眾生。善與惡,不過是凡夫眾生的自我執著而已。但這也不同於公孫子的無善無惡,因為在現實世間的凡夫位上,人性並非沒有善惡,出世之後,才沒法加上善惡的名目。 正因為佛教的善惡觀念,是沒有永恆性的,是要徹底廢除掉的,如果一定要給佛教加上一個關於人性的甚麼論,那就只好勉強地叫做善惡解脫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