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绪皇帝18岁的选妃大典上,慈禧太后为什么要大吼一声,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福垊


光绪十三年(1887年)大清皇宫的体和殿内,正在举行选妃大典。18岁的光绪皇帝,既紧张又兴奋还有一些担忧。他身边的桌子上,放着一个玉如意,一对绣花荷包。光绪皇帝如果把这个玉如意交到谁的手上,谁就是皇后;他如果把这两个荷包交到谁的手里,谁就是妃子。



“选后中者,以如意予之;选妃中者,以荷包予之”。

慈禧在大殿上端坐着,注视着这一切。所有工作都准备好之后,一名老太监领着5个女孩缓缓走进大殿,按尊卑次序在光绪的面前排好队。这五个女孩都是满族官宦家的孩子,身份高贵。她们是经过多轮的筛选,最终胜出的。排在第一位的女孩是那拉氏• 静芬,她是慈禧的弟弟桂祥的女儿,也就是慈禧的亲侄女。紧挨着她的是江西巡抚德馨的两个女儿,最后面的是礼部左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这里说一下,把自己亲侄女静芬排在第一位,是慈禧提前安排好的。目的已经摆明了,她就是想让自己的侄女当皇后。她这一生没有当上皇后,是她心中的遗憾,怎么着也得让自己娘家出来个皇后。



这天的慈禧端坐在大殿上,看似与往日不同,她“开明”地对光绪说:

“皇帝,谁堪中选,汝自裁之,合意者即授予如意可也。”



光绪一开始还是很谨小慎微的。他虽然是慈禧的亲妹妹的儿子,但在他四岁时就被慈禧召入皇宫,当了傀儡皇帝,处处受慈禧管制,自然没有自由。刚开始光绪皇帝没敢轻举妄动,他小心翼翼惯了,怯怯地说:


“此大事当由皇爸爸主之。”

先来看一下光绪皇帝对慈禧的称呼“皇爸爸”,(满语是母亲)听起来很男人。慈禧把持着朝政大权,他让光绪以男性的称呼“亲爸爸”或者“皇爸爸”来称呼自己,显示自己的高贵,一方面,她让光绪明白光绪就是她亲生的。另外她还爱听有人叫她“老佛爷”。

慈禧太后为什么要大吼一声?

慈禧现在之所以“装”,其实是想试探光绪。她一直坚持让光绪自己选。而光绪很年轻,对婚姻有一种憧憬,他天真地以为慈禧真的在婚姻上给他自由。他充满感激地望了慈禧一眼,双手捧着如意一直向江西巡抚德馨的两个女儿走去了,她们美貌清纯。光绪正要把玉如意交到她们其中的一人手中,慈禧绝对不允许光绪皇帝去选除静芬以外的任何人当皇后。

这时慈禧太后火冒三丈,大声说:‘皇帝!’,光绪皇帝怔住了,他把头转向慈禧,慈禧朝自己侄女努努嘴,暗示光绪,光绪很吃惊,随即突然明白了过来。他不得已只好在慈禧凌厉目光的指引下,把玉如意送到静芬的手中。

(慈禧亲侄女静芬

慈禧太后认为光绪皇帝喜欢德馨的两个女儿,如果把这两个女孩选为妃嫔,她们将来会和自己的侄女静芬争宠,慈禧很担忧。所以慈禧就把光绪选妃子的权利也给剥夺了。她直接命人把荷包送给礼部左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就是后来的珍妃和瑾妃。(资料来源:《花随人圣庵摭忆》是这次选皇后的目击者内监唐冠卿叙述的)




另外一个版本:这是慈禧曾孙叶赫那拉·根正提供的资料:

当时光绪皇帝选拔妃子时,经过层层筛选,最后有60多位女孩胜出,慈禧让光绪皇帝从这60多位里选出一后两妃。

光绪皇帝一眼就看上了小萝莉珍妃,眼神里充满爱怜和忧伤。因为慈禧早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光绪,令光绪选自己的亲侄女静芬当皇后。此时此刻当光绪皇帝走到珍妃面前时,心里五味杂陈,他险些跌倒。这时,慈禧的心腹太监李莲英快步向前扶住了光绪皇帝,他搀扶着光绪一直走到静芬面前,把玉如意交给了她。


另外,珍妃和瑾妃的家人想让女儿珍妃当皇后。因为珍妃美貌,聪明伶俐,琴棋书画无不精通。她家里人就用大量的钱财贿赂了慈禧的大红人李莲英。可是慈禧选自己亲侄女当皇后的心意已决,这是李莲英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法改变的。他既然已拿了人家的钱财,就只好做了些手脚,把两个荷包送到了珍妃和瑾妃手中。就这样用两个妃子换了一个皇后,对珍妃家也有了个交代。慈禧主要关心的是选自己亲侄女静芬为皇后,其他的妃子在四人之中选谁都无所谓。


慈禧将自己侄女立为皇后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她陪伴在光绪身边给自己当眼线,这样以来光绪的一举一动都被慈禧尽收眼底。

选妃大典过后,光绪心里很憋屈,窝火。当时选妃在年龄上要求13至17岁,而静芬已经21岁了,比光绪还大三岁,她相貌丑陋,骨瘦如柴,还驼背,在所有女孩里面是最丑的。光绪根本无法接受自己的表姐成为妻子。他一点儿都不喜欢静芬(隆裕皇后),但又无能为力。




光绪十五年(1888年)正月二十七日,光绪和隆裕太后大婚。后来据隆裕说,当时在洞房里,心情坏到极点的光绪一下扑在自己的怀里,号啕大哭,并对隆裕说:“姐姐,我永远敬重你,可是你看,我多为难啊。”

无论哪个版本,光绪皇帝的皇后和妃子都是定好的,他自己没有任何的选择余地。他作为清朝的第十一位皇帝,一生都受到慈禧太后的挟制。整整34年,他未曾掌握实权,包括自己的婚姻都是如此的憋屈。


小姐姐讲史


若按惯例,光绪皇帝在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应当选妃,但满清有一条祖训,幼帝一经大婚之后就要亲政,慈禧太后一直垂帘听政,不想光绪皇帝过早亲政,即使光绪皇帝要亲政,自然也得等慈禧太后安排好归顺于她的文武重臣,以保得住她的荣华富贵。

因此,光绪皇帝的婚事一拖再拖,拖到了十八岁,属于慈禧太后的文武重臣安排好了,这才让光绪皇帝选妃。但是,与其说是选妃,倒不如说是慈禧太后安排一个人来监督光绪皇帝。

选妃仪式上,光绪皇帝身不由己,一切都在慈禧太后的掌控中。

光绪皇帝让宫女装束完毕后,非常的兴奋,一方面是他终于可以娶皇后,一方面是他大婚之后,可以亲政,可以“指点江山”。

只见待选的女子列队排好,当中有叶赫那拉氏(后来的隆裕皇后)、他他那氏(珍妃)与及数位女子。

光绪皇帝拿着手中的玉如意,踱步对这些女子一一观看,前几位女子相貌都一般般,但不至于影响心情。

当走到叶赫那拉氏面前,他眉头紧皱,心想,这是哪家的大姐姐呀,虽然满清时下流行瘦长脸,但这瘦长脸长得也太对不起紫荆城的城容城容啊,难道大清没有美女了不成?

若是光绪皇帝已经可以亲政,估计都想下旨把她拉下去斩立决,光绪皇帝黑着脸问她,你芳龄几许?叶赫那拉氏答说,二十一岁。

光绪皇帝听罢,二十一岁还敢来参加选妃,简直是乱了套,于是龙颜大怒,碍于有慈禧太后在,不敢发作,继续问,你家世是怎么样的?叶赫那拉氏说,我是慈禧太后的弟弟副都统叶赫那拉·桂祥之女。

完了,完了,完了,光绪皇帝内心连续三声哀叫,这准是慈禧太后已经安排好,但他不死心,视叶赫那拉氏如不存在,继续往下观看,希望有奇迹出现。

他走到他他那氏面前时,眼睛一亮,只见她雪白的皮肤,似乎吹弹可破,炯炯有神的眼睛透着一股清纯与活泼,微微一笑,瞬时让光绪皇帝如沐春风,如痴如醉。这才是光绪皇帝心目中皇后,比起刚才叶赫那拉氏,简直一个是凤凰,一个是山鸡。

当光绪皇帝的玉如意举起之时,慈禧太后突然一声大吼,光绪皇帝注定是慈禧太后的傀儡。

面对他他那氏的花容月貌,光绪皇帝情不自禁地想将玉如意递给她,以表他选的妃子就是她,可是突然间慈禧太后大吼一声,并且指着旁边李莲英手中的鸟笼说道,唉呀,这鸟儿翅膀长硬了哟。

李莲英一听,明白了当中的意思,展开他阴阳怪气的声喉大声说,它翅膀虽然长硬了,但把它放出去,还不是得饿死呀。

光绪皇帝明白这二人的对话,气得脸一阵白一阵红的,但又无可奈何,这皇位是慈禧太后给的,自己的父亲又让慈禧太后控制住,最要命的是自己有皇帝之名,无皇帝之实。若不听慈禧太后的,自己真会给踢出去,到时肯定是一无所有。

因此,光绪皇帝只能隐忍的黑着脸,步履蹒跚的将玉如意递给叶赫那拉氏,叶赫那拉氏高兴得“花枝招展”,而光绪皇帝看着她那本来就丑的脸,现在她笑起来,更让他的胃在翻江倒海,感觉整个紫荆城乌云密布,城墙在东倒西歪。


光绪皇帝晦气的婚礼,洞房花烛夜的眼泪。

但凡皇帝大婚,必须要经过太和门,可偏偏光绪皇帝选妃前,太和门发生大火,现在修缮当中,然而婚礼总得进行。于是太和门遮遮掩掩的草草修一翻,光绪皇帝的婚礼如期进行。

面对百臣的朝贺,光绪皇帝呆若木鸡,麻木地应对着,无精打采的似个行尸走肉。洞房花烛夜之时,光绪皇帝扑在叶赫那拉氏面前,哀嚎着说,大姐姐啊,你饶过我吧!

(叶赫那拉氏隆裕皇后)

最终光绪皇帝与叶赫那拉氏是毫无感情,虽然叶赫那拉氏被封为皇后,但仅是慈禧太后监督光绪皇帝的工具,她得不到光绪皇帝的宠爱,生活愁闷,在46岁时病逝。

光绪皇帝最宠爱的是他他那氏,即珍妃,但珍妃性情洒脱不羁,不受慈禧太后指挥,以慈禧太后的性格,那容得下有人顶撞她。八国联军攻破京城时,慈禧太后西逃之前,将珍妃弄死在井中,这成为光绪皇帝最伤的痛。

而光绪皇帝也在38岁的时候,被慈禧太后命人用砒霜毒死,结束了34年的傀儡皇帝生涯。他被毒死的时候,手中紧紧握着珍妃的信物连环翡翠。


我就是竹韵


光绪十四年,光绪帝18岁了,到了大婚的年龄,慈禧,这位光绪帝的亲姨母,被光绪帝喊为皇爸爸的女人,开始为他筹办婚事。

历经多轮选美,一层层的选拔,最终的选后、选妃活动在太和殿进行。

这天,是皇宫里的大喜事。宫里张灯结彩,非常喜庆,慈禧亲自主持仪式,旁边站着几个重要的大臣和太监李莲英。慈禧和光绪分坐在一张桌子旁边的两把椅子上。

旁边的小桌上,有一个精致的小盘子,盘子里放了一块玉如意,两个绣的精致的荷包,一蓝一紫,蓝的清澈,紫的妖艳。

这三个小物件,可有大作用。谁得到月如意,谁就是皇后。谁得到荷包,谁就是妃子。



不一会儿,仪式开始了,向慈禧和光绪款款走来的是五位脱颖而出的秀女,分别是叶赫那拉氏静芬一一慈禧的亲侄女,他是慈禧的弟弟桂祥的女儿。还有江西巡抚德馨家的一对姐妹花和礼部左侍郎长叙家的一对姐妹花。

慈禧此时非常严肃,但是故作轻松的对光绪说,选后是大事,希望皇上能够懂得皇后是统领后宫,母仪天下的。

光绪看看慈禧威严的样子,踌躇不前,把如意递给谁?他心中拿不定主意。因为他知道,遇到大事都是慈禧说了算。

而此时慈禧却假惺惺的说,皇上你已经大了,随着你的心去选择吧。

光绪心中燃起希望,心想难道她变了吗?于是满脸堆笑,拿起玉如意走向自己心仪的女人一一巡抚德馨家的大女儿。

(珍妃)

德馨家的大女儿一看皇上向自己走来非常高兴,就在德馨家的大女儿要接过玉如意时 慈禧大喝一声,

皇上

惊得光绪手一颤抖,差点把玉如意给摔了。光绪闷闷不乐,在慈禧威严的眼光的注视下,很不情愿的走到慈禧侄女叶赫那拉氏,那位大龄,已经21岁,驼背,超级瘦的丑女叶赫那拉氏面前,把玉如意气呼呼地塞到了她的怀里。就像一个小孩,赌气扔一件东西一样。

光绪快步走到椅子旁,把自己扔进椅子里。

慈禧瞥了光绪一眼,大声宣读道,

叶赫那拉氏出身高贵,品德贤良,母仪天下,册封为皇后。

接下来要选两个妃子,慈禧授意让光绪去选。光绪显然还在赌气,慢腾腾地一手拿起一个荷包,不知道该走向谁。或者说他不知道慈禧要自己把这两个荷包送给谁。



(隆裕皇后)

慈禧或许不想再装了,直接大喊一声,

李连英,去把两个荷包送给长叙家的两个女儿。

其实慈禧是明白的,光绪中意的是德馨的两个女儿,可是慈禧偏偏不让光绪中意,即使妃子也不让她们两个当。如果当时光绪中意的是长叙家的两个女儿,那么慈禧肯定会把这两个荷包,送给德馨家的两个女儿。

光绪选妃结束后不久,光绪15年,19岁的光绪大婚,非常隆重的迎娶了叶赫那拉氏。结婚当晚,光绪对自己的隆裕皇后痛哭道:

姐姐,我很尊重你,但我太为难了。

后来光绪帝对慈禧有意见,当然对隆裕皇后也不待见,很少去她的寝室,和太监路过隆裕皇后的门口也不进入,甚至制造噪音,表明我来过,但是我气你。有时候还让自己的小狗在皇后门前撒尿。

珍妃聪慧过人,喜欢读书,颇通经史,善于书画,长相甜美,慢慢的,光绪把心思放在了珍妃身上。

开始,慈禧太后对珍妃颇为喜爱,因为珍妃性格开朗,很像自己年轻的时候。

后来,隆裕皇后看珍妃受宠,托她在光绪皇帝面前美言,帮她的舅舅谋得福州将军这个职位。



(慈禧)

可是珍妃竟然不买她的帐,慈禧太后怎容珍妃欺负娘家人,如此眼中无人,让太监打了珍妃几个耳光,自此二人闹翻。

八国联军入侵时,珍妃向慈禧跪请皇帝留京,结果惹怒了慈禧,被推进井里淹死。

慈禧一手操控了光绪帝的婚姻大事,亲手杀了光绪帝的爱妃,而隆裕皇后也一辈子独守空房。但她却操控不了光绪帝的内心,慈禧的一个个决定,毁掉了光绪一生的幸福。


历史漫谈君


光绪的一生都是悲剧,他做为皇帝带来的不仅仅是他的悲剧,还连带着他的原生家庭,包括他亲生母亲、父亲都为了他这个傀儡皇帝,都慈禧监视了一生。

慈禧没有想到自己不到40岁的年龄会面临中年丧子的悲凉人生,而自己的儿子并没有留下一儿半女,也让大清朝的继承人空置,而此时慈禧亲妹妹的儿子载湉才4岁,道光皇帝的亲孙子,最接近皇位的继承人,于是便自做主张的下旨将4岁的载湉过继给咸丰做儿子,成了大清王朝的主子,一把手。

当这个消息传到醇亲王府的时候,他的亲生弈诓当场被吓晕了,他的母亲也被吓傻了,而这一切都不由他父亲的反对,4岁的载湉就这样莫明其妙的进了皇宫,成为了光绪皇帝。

光绪的儿皇帝生活一过就是14年,朝政无法做主,什么事情说了都不算,傀儡做到了18岁,慈禧不得不为他立后选妃。

儿皇帝大婚对于慈禧和光绪来说都是一件大事,因为大婚后就是亲政,这意味着慈禧必须得把权力交回去了,也要撤帘回后宫养老了。

但是皇后的人选从来都和爱情无关,而是和联姻地位有关,皇后是由谁推荐的,就意味着谁将是接下来的掌权人,如康熙之于赫舍里,依靠的就是首辅索尼的力量,才最终搬倒了鳌拜。

我们来看看光绪选妃的后选人都有谁:

隆裕: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名静芬,慈禧之弟副都统叶赫那拉·桂祥之女,是光绪的表姐。

珍妃:他他拉氏,原任户部右侍郎长叙之女,满洲镶红旗人

瑾妃,他他拉氏,原任户部右侍郎长叙之女,满洲镶红旗人

从以上三位后选人的资料,我们就可以非常明确的知道谁会是正宫皇后了。

选妃当天,看着最后的三位后选人,慈禧装模作样的让光绪选一个自己中意的女人做为正宫皇后,表面上是让光绪自己选,实际上是想试探光绪是否听自己话。

光绪看着慈禧预定的隆裕实在是下不了决定,将手中的玉如意递过去,毕竟是正宫皇后,不能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至少也应该选一个长相好看的,赏心悦目的,但是隆裕的长相,不能用丑来形容,应该是奇丑无比,而另两位相对来讲简直是天仙。

光绪这长相要是放现代,肯定是妥妥的小鲜肉一枚,不知赶超多少流量明星。

正在光绪左右为难,徘徊不定的时候,慈禧看了一眼旁边的鸟笼说:“哟,你看这鸟儿,翅膀长硬了,要飞了。

一旁的李莲英回道:”这鸟儿,翅膀硬了,就算飞出去啊,也会饿死。

这一对话,吓了光绪一激灵,迅速将手中的玉如意交到了隆裕的手中。

光绪15年,光绪大婚后,终于亲政了,然而这场不如意 的政治婚姻,并没有让他实现权力自由,朝政名义是上归还了光绪,但是他并不拥有完全的决定权,遇大事依旧要请示慈禧。


雨霁视角


这事发生在光绪帝立后仪式上,那是光绪十二年的十月初五。慈禧为什么要大喊一声,当然是事出有因,真实情况,还要从选秀之初开始说起。

选秀背景

光绪十一年(1886年),51岁的慈禧决定在第二年为光绪皇帝立后,同时预备撤帘归政。

自从四岁进宫,光绪已在慈禧身边生活了十一年,近两年,慈禧开始培养他看一些折子,锻炼他处理政事的能力,逐步为归政做打算。立后,就是其中的重要一步,立了皇后,大婚之后,皇帝就算成年,可以开始亲政了。

选秀过程

为皇帝选后,要经历繁杂的步骤。先是在有资格参加的旗人家族中进行海选,也就是初选。

经过第一轮初选下来,总共有九十六个人入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三对姐妹花。

一是都统桂祥的两个女儿。桂祥是慈禧的幼弟,虽然坐拥最大的靠山,却是个平庸没出息的人,领着都统的俸禄,一天到晚躲在家里抽大烟,他的两个女儿,就是慈禧太后的嫡亲侄女,不过桂祥的长女,已经被指婚给了贝勒载澍,只有幼女还有资格。

第二对是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这姐妹两都在跟才子文廷式读书,九十六名秀女之中,以这两姐妹最为知书达理。

第三对是江西巡抚德馨的女儿,这两个女孩强项是颜值,在秀女之中公认最美。

海选之后,还要经过一选再选,淘汰掉了一大半,还剩下三十一名秀女。到了九月二十四,慈禧又在晚上主持了一轮复选,为什么是晚上呢,因为前几次都是白天,她想要在晚上看看灯下的美人。

这个举动实际也是个信号,以此来看,慈禧为皇帝立后,重在颜色。如果是这样,那么都统桂祥的小女儿就应该被淘汰,因为她姿色平庸,仪态也不华贵,如果按照正常流程,恐怕第一轮都过不了。

但慈禧这位侄女却又被留了下来,跻身最后十五名之一,既然如此,则说明慈禧看色是真,这位内侄女将成为皇后的流言也不假,皇帝立后,并不是只选皇后一人,几位妃嫔也会从秀女中产生,这样一想,大家都恍然大悟。

三天后,又进行了最后一次复选,十五人中留下了八人,这八人,包括桂祥家的小女儿,还有长叙和德馨家的两对姐妹花。

最后入选的这八名秀女,一时可回不了家了,分住在各宫中,桂祥的女儿就住在了姑母慈禧太后宫里,大家对于传言又领会了几分。

立后仪式

最后立后的日子定在了十月初五,地点是体和殿,与选的又经过一番淘汰后,最后剩下五人,就是桂祥的女儿和两对姐妹花。

皇帝和皇太后出临,坐定后,慈禧就吩咐太监摆出三样东西,一柄金镶玉如意供在正中,两旁放的是两对荷包,一色红缎裁制。然后招呼入选的秀女上殿。五个人当然是桂祥女儿叶赫那拉氏领头,其次是两对姐妹花。进得殿来,一字儿排定,跪拜报名后,大家也都看出了端倪,皇后自然是领头的叶赫那拉氏,两双姐妹必定是两妃两嫔,正符合摆出东西的数量。

于是就到了皇帝出场。从选秀起,慈禧就一直说,皇后要皇帝自己拿眼光来挑,不过她的口是心非,大家都知道。

光绪当然也明白慈禧的意思,为了尊敬,他表示直接让慈禧替他做主,就完事了,慈禧却不同意,这于礼不符,两人推让了两次,直到慈禧拿起玉如意交给光绪,他才起身。因为这柄如意,皇帝交到谁手里,谁就是皇后。

如意交给谁,实在是很明白的事,大家也并不紧张,光绪更应该心知肚明。

事到临头,光绪看着五位秀女,慢慢走向为首的叶赫那拉氏,眼见得就如同所预料的那样,如意将落在她手里。

但是光绪手突然一伸,虽然无声无息,却如同晴天霹雳,那柄如意却是递向第二个人——德馨的长女。

慈禧再也按捺不住,大喝了一声“皇帝!”,在这一片寂静之中,慈禧这突如其来的一声,如同迅雷一样,将好些人震得一惊,光绪也是如此,手一哆嗦,差点将如意摔落在地。

光绪回脸一看,慈禧太后面色吓人,眼角跳动,显然是极度生气的样子,她向皇帝左边努嘴,光绪如同斗败了的公鸡一样,垂下头来,将如意递给了叶赫那拉氏。

发怒原因

慈禧为何这么做,当然是为了自己和侄女打算,立叶赫那拉氏为后,将来归政以后,仍可以假手皇后,左右皇帝的意志,间接操纵朝局。

不过如果说慈禧完全是为个人考虑,倒也不尽然,她立后的人选,就拿百姓人家的角度来看,当然也是希望亲上加亲,为自己家族考虑。

在她拿出的三样东西里,一柄如意,两对荷包,数量正好是五件,她的本意,是光绪立叶赫那拉氏为后,另外两对姐妹花也都留下,两妃两嫔,也顾及了皇帝。但是慈禧太过于自信,事先未曾跟皇帝和别人透露过口风,这层意思,却无人知道。

及至等她拿出五样东西,在场的个别人才有所领悟,不过这时候,也没人能去告知皇帝,光绪对这些却又不懂,阴差阳错之下,立后之事闹出了篓子。

慈禧一怒之下,选定皇后后,将江西巡抚德馨女儿的两支签另外抽出,丢到桌角,这是“撂牌子”的意思,意味着光绪看上的这对姐妹花被淘汰,原本的二妃二嫔变成了一妃一嫔,光绪既惹怒了慈禧,自己又失去了中意人选,关键还在母子之间留下裂痕,为以后珍妃的悲剧埋下了伏笔,可谓是最失败的一招。

事实证明,慈禧的眼光并没有错,古人云“娶妻娶德”,光绪的皇后,后来的隆裕太后,抛开容貌不谈,虽然才干不及慈禧,但她也是个识大体、懂得顺势的女人,历史评价不低,在她去世后,时任民国总统的袁世凯下令全国下半旗三日,以示哀悼。


小院之观


光绪皇帝从4岁登基,他本不应该在这懵懂的年纪承担这份风雨飘摇的大清江山,可同治皇帝的去世让慈禧不得不在心腹之中挑选一位幕前皇帝,而从血缘情况或者感情因素来说,小小的载湉就成了她唯一的选择。

载湉的父亲醇亲王奕譞是道光皇帝的第七个儿子,咸丰皇帝的弟弟,从夫家关系来说,载湉就是慈禧的亲侄子。而载湉的母亲叶赫那拉·婉贞又是慈禧的亲妹妹,这姊妹俩既是姐妹,又是妯娌,从娘家关系来说,慈禧又得叫载湉一声外甥。肥水不流外人田,凭借着这一层关系,载湉成功继位,成了大清第九位皇帝,年号光绪,开启了他苦命的一生。

光绪皇帝为何18岁才大婚?

以我们现代人的角度来看,18岁仅刚刚成年,距离男性法定的结婚年龄还差4年。但对于古代人来说,尤其是皇家,光绪可谓是“晚婚的大龄青年”了。

看看他的先祖,顺治皇帝6岁登基,13岁大婚,14岁时就有了皇子,而康熙皇帝8岁登基,14岁完成大婚。他们都是幼年登基的先例,可光绪却一直在宫中苦苦等到18岁才完成婚礼,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对于幼年皇帝来说,结婚并不是一件小事,它更是一种象征,不管多大,只要是结了婚就是成年人,就能独立完成朝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亲政”,皇帝会收回一切权力唯我独尊,而这一点也恰恰是慈禧最不愿看到的事情。


早在载湉14岁的时候就有大臣上书慈禧,应当按照祖制让皇帝完成大婚,但慈禧以皇帝年幼为名给拒绝了,虽然之后仍然有人提出,但慈禧对上书之人严加申饬,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慈禧并不想交出手中的权力。

就这样年复一年,眼看载湉就要年满18,皇帝的大婚无论如何都没有理由再拖下去,慈禧这才同意了婚事,并且宣布,皇帝大婚之后,自己将不再垂帘听政,还政于皇帝。1889年正月,皇宫内外张灯结彩,借着春节的余庆,皇帝也完成了自己的终身大事。

选妃典礼上慈禧又出了什么幺蛾子?

慈禧这人,对娘家人可谓是异常照顾,自己的弟弟桂祥由于实在不争气,烂泥扶不上墙,眼看无法让他高官厚禄,但也要想尽一切办法来弥补,于是她亲自选定桂祥的女儿静芬成为正宫皇后,这样弟弟就顺理成章的当上国丈,一辈子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在备选的秀女之中,她们站成一排,如果皇帝看中了谁,就将玉如意放在她的手中,这就是皇后,而且与皇后一起嫁入的还有两名妃子,皇帝在将手中的香囊交给她们,选为嫔妃,护送皇后一同入宫。



看似是一场按照皇帝意愿的选妃,可实际上刀把子在慈禧手中握着。光绪对于自己的表姐静芬虽说见面很少,但他知道,自己的表姐是一位奇丑无比的女人。

慈禧把静芬排在了秀女的第一名,显而易见,这就是给光绪的提醒,可光绪本来一想,认命吧,不就是一个皇后嘛,可他见到了静芬本人,实在是不想再多看第二眼,就是装自己都装不出来。

其实光绪看中了江西巡抚德馨的女儿,正要把手中的玉如意交给她的时候,一旁的慈禧阴沉沉的大声呵斥道:“皇帝,这是为何?”从小生活在慈禧的淫威下,一听到慈禧的叫声,光绪的下意识反应就是往后躲。他沉默了片刻,知道此时还不是发作的时候,只得将玉如意交给了静芬,自己很不快的就回宫了。

皇后大位已定,至于两名嫔妃的选择就无关紧要了,慈禧本来想选德馨的女儿,但看光绪对她如此痴迷,于是就放弃了她,从户部右侍郎长叙的女儿中随便选了两位,一个封为珍妃,另一个封为瑾妃。


光绪皇帝的感情生活如何?

大婚的头天晚上,光绪一个人闷闷不乐的睡在了自己的寝宫,压根都没有和皇后同房,他实在是说服不了自己去爱上静芬这样的女人。

慈禧本认为为侄女除掉了一个情敌,皇帝就能一门心思的扑在静芬身上,然而她失算了,虽然德馨的女儿没有入宫,但半路杀出了一个程咬金,珍妃逐渐获得了光绪的宠爱,这让慈禧有些始料未及。

光绪的一生苦闷、抑郁,但珍妃却成了他身边的开心果,珍妃性格活泼,天性烂漫,每当光绪烦闷的时候,珍妃总能想方设法的逗他开心,尤其在戊戌变法失败后,被软禁的光绪把珍妃看成了唯一的精神支柱。


然而慈禧却早就对珍妃不满,一则是她抢了侄女的“饭碗”,而则珍妃多次出言顶撞过她,因此慈禧早就想将她除之而后快。

1900年,眼看八国联军就要打进北京,慈禧准备出逃西安,刚开始,她都没有打算带上光绪,想让他来一个“君王死社稷”,然而在众臣的一同劝阻下,慈禧打消了这种念头。

而对于珍妃,慈禧却是打定了主意要将她处死,慈禧假借出逃不方便带许多人,又恐将珍妃留下被洋鬼子侮辱,为了维护祖宗颜面,她命人将珍妃投入井中活活淹死,珍妃死的时候正值24岁青春年华,令人可悲可叹。

光绪皇帝悲痛欲绝,在今后的岁月里,他永远找不到那样一位可以倾诉心里话的爱人,从西安回来后,他每天以泪洗面,在瀛台又度过了整整七年生不如死的软禁生活,最后被慈禧用砒霜毒死,走完了自己彷徨、无助、压抑的一生。


我是亮仔,欢迎大家讨论留言,关注亮仔学史,共同探讨历史的那些事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