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登基后,善待废太子一家,为何却不赦免囚禁十四年的大哥?

大写人


古人说:“最悔生在帝王家”,天下人都觉得这样的论断有点矫揉造作,毕竟皇家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能够生在皇家的孩子都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从小便养尊处优,不愁吃不愁穿,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人们对于皇族皇子有一种别样的羡慕。可这样的东西都只是表面的,毕竟每个阶层都有每个阶层的烦恼,虽然他们衣食无忧,但他们从小就居住在深宫中,没有朋友、没有知己,不敢吐露心声,不敢和亲近的人谈心,毕竟在那深宫中,自己今日的兄弟,很可能就是自己未来的敌人,今日的一吐为快,很可能就会成为来日的利剑,只是一剑,便能够一剑封喉。

废太子胤礽

这位太子便是胤礽,他是清朝历史中,第一次是在幼儿时就被皇帝明确封为太子的皇子。他的小名叫做保成,他的降生不仅给康熙皇帝带来的希望和喜悦,也给康熙皇帝带来了悲痛。喜悦的是他又一次迎来了自己的嫡长子,迎来了和皇后爱情的结晶、国家的未来,而悲痛的是,为了生下这位皇子,使得他的母亲,也就是康熙皇帝玄烨的皇后赫舍里氏因为难产永远的闭上了双眼。在同时经历了人生的大喜,以及大悲后,康熙皇帝很是无奈,他高兴也不是,不高兴也不是,但他是一国之君,他是大清朝的皇帝,所以即使是自己最爱的女人去世了,他也只能将这份悲伤深深的藏在心中。

因为在那个时候,吴三桂在云南发动了“三藩之乱”,其势头是直逼还在北京的康熙。为了向天下人表达自己的决心,他将在北京的吴应熊(也就是吴三桂的儿子杀死),以此来打乱吴三桂的计划,毕竟吴应熊是他比较喜欢的儿子,而另一方面,他将自己刚刚出世的儿子立为太子,为的就是让天下人知道,康熙之后的皇帝已经确定,自己剿灭三藩的决心已经下定了,即使是赌上自己的性命。

而且,因为康熙在早年饱读史书,充分分析了提前立储的好处,于是他便下定决心将这位皇子立为太子。因为就按照康熙的思维来说,如果在这个时候立储,一是能够将清廷的决心稳定住,二是为了消减旗权,增加皇权的地位。因为在清廷中一直有一个矛盾,那就是旗权和皇权之间的统一和对立,为了能够弱化旗权,从而加强皇权,直接立下皇子,等于是康熙直接表达了态度,在敲打旗权,从而加固稳定。

而且,因为康熙很是喜欢赫舍里氏,所以他立这位皇子为太子,也是寄托了对皇后的思念之情。

大皇子弘晳

他是康熙皇帝儿子中,年龄最大的孩子。但是大家要知道,在他之前,康熙还有四个儿子,因为那四个儿子都相继夭折,这才使得其从本来的老五,变成了后来的老大。他身为皇帝最大的儿子,曾经陪伴了父亲多年,也亲身参加了从征厄鲁特蒙古噶尔丹,可谓是地位显赫一时,后来因为想要进谗言杀掉皇太子,并且诅咒太子,遭到了康熙的惩罚。被消除了爵位,一直被囚禁了起来。

为什么雍正会这么做

就相对其他兄弟来说,曾经的皇太子,也就是二皇子已经算是被“优待”了。这不仅是因为当时康熙的交代,还因为此人是皇后赫舍里氏的儿子,为了能够获得其母后家族力量的支持,才没有继续对其下手。

没有放过大阿哥,是因为在早年的时候他曾给雍正穿过小鞋,况且他是被皇阿玛囚禁起来的,所以雍正才没有宽赦他。


木剑温不胜


康熙在临死前吩咐雍正一定要善待他的二哥和他的家人,也就是废太子胤礽。雍正继位后也的确听从了康熙的安排,废太子的儿子该封亲王的封亲王,该封郡王的封郡王。雍正对废太子胤礽可算是仁慈义尽了。但是无论是康熙还是雍正对于他们的老大却只字未提赦免之事。老大为什么得不到康熙与雍正的赦免呢?我认为原因有三:

一:老大残忍,试图杀害废太子。



胤褆是康熙的长子,但是却无法继承太子之位,这令胤褆非常愤怒。在老二出生后,康熙就将太子之位传给了胤礽,老大内心有着难以压制的野心和对康熙的不满。胤礽做为太子被废后,长子胤褆以为他继承太子之位的机会到了,他以为只要杀掉胤礽,康熙自然会立自己为太子。于是乎长子胤褆傻乎乎的向康熙提出杀掉废太子的意见,还说如果康熙不愿意动手,他可以代劳。试问哪个正常的父亲愿意因为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杀掉自己的儿子呢?长子胤褆这些不仅暴露了自己的野心,还令自己在康熙心中落下了一个手足相残的极坏的形象。

二:老大曾经诅咒太子。



巫术历来就是各大王朝的禁忌之术,所有的君王都非常厌恶那些施展巫术之人,康熙也不例外。但是老大胤褆估计想做太子想疯了,私下里请女巫诅咒太子,希望太子早点离开,以便自己能早点继位。胤褆以为不会被人发现,但是还是被人告发。一个为了太子之位诅咒自己亲兄弟的人将来还不要为了皇位诅咒皇帝?康熙想想就觉得可恶,立即将胤褆逮捕关进大牢。

三:老大支持老八争夺皇位。



康熙末年,诸王子为了争夺皇位继承权明争暗斗。老大胤褆知道自己继承皇位没有希望后便转而支持老八。老八集团在当年是非常强势的皇子集团,这些人给雍正挖了无数个坑等着雍正跳下去。老大支持老八的举动令雍正非常厌恶,等到雍正继位以后巴不得干掉老大,哪里还会想到赦免他呢?

其实慢慢看来胤褆也是一位带有悲剧性质的人物,本来做为长子应该继承太子之位,可惜自身才华又不够,只能嫉妒被立为太子的老二。但是胤褆又不服输,不断地想置太子于死地。如果不看老大的一些手段,我们还是会对他保持同情心的。但是他为了太子之位做的那些下三滥的勾当,实在是令人不齿。“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也就难怪胤褆即使被囚禁了14年,雍正也不想放他出来了。

各位读者大大,如果您愿意的话能不能点开我的头像,给我点个关注呢! 不方便的话,感谢您能点开看我的回答!

弋北谈古今



历史上的大阿哥胤禔 (yìn zhī)被幽禁深宫二十多年,先后生育子女29人,直到临死的时候仍没有自由,但他却躲过了“九王夺储”的风波,雍正皇帝继位后对他选择了不原谅不追究的态度。



而做了四十多年年的皇太子胤礽,康熙在世时候对其寄予厚望,太子之位废了又封,封了又废,最终没能成为储君人选。

到了雍正继位后,对于废太子采取了宽宏大度加恩宠的策略,不光回复其自由身,还加封他的儿子、儿女为亲王、郡主。雍正对


可惜在雍正二年,51岁的废太子胤礽在咸安宫中走完自己不完美的一生。在他死后,雍正皇帝亲自去祭奠吊唁,并下诏其葬礼规格依据亲王标准置办,并追封其为和硕理亲王下葬。而废太子胤礽留下的众多子女和妻妾都得到了雍正皇帝的庇护,甚至还加封他的儿子、女儿为亲王、郡主。比起雍正对待其他站错队兄弟们的手段来看,废太子胤礽及其子女的下场太幸福了。


雍正继位后,对待自己的两个亲哥哥反差为何如此之大呢?


首先在那个嫡庶有别的社会,既便太子是被废,依然是康熙皇帝的嫡长子,身份自然不能同其他皇子相提并论。


历史上都知道在“九王夺嫡”事件发生后,雍正以胜利者的姿态做上了皇位。雍正皇帝的性格是个刚愎自用,睚眦必报之人,在他继位用残暴冷酷的手段报复其他站错队的兄弟们,其中也包括他的亲弟弟。他的做法惹得非议不断。


雍正皇帝自然知道,所以在对待废太子胤礽的时候就选择宽柔并济的策略,来改变朝臣对其的看法。



雍正之所以对废太子胤礽变得宽宏大量呢,主要还是胤礽废太子的身份,毕竟胤礽曾经是康熙悉心培养的人,又做了41年的太子,朝中难免会有昔日的关系和背后的势力,为了大局为重,恩抚太子,也就不会落得个苛责兄弟的骂名了。


大阿哥胤禔其实也是个非常优秀的皇子,同是他也是可悲的,明明是康熙的皇长子,却偏偏被嫡庶之分害的只能做个不讨喜欢不得志的大阿。,


在康熙年间,大阿哥胤禔是个非常努力上进的皇帝,为康熙的宏图霸业也立下很多的战功,但自从太子胤礽犯错被废以后,大阿哥胤禔一直迷茫的人生看到曙光,也给他带来争权夺利的希望,那就是皇位。


可惜最终却因为用力过猛,导致他被欲望权势迷了心智,做出利令智昏的荒唐事,竟然做出清查太子党,镇杀太子的举动。他的这一举彻底触动康熙的禁区。虎毒不食子,康熙面对两个儿子,那个也不忍心要其性命,于是就下旨革其王爵名位,终身幽禁。



大阿哥被幽禁,也算是因祸得福,没有参加“九王夺嫡”的纷争。虽说是幽禁,除了限制人生自由,衣食无忧,倒也落得清闲安乐比起外面争得你死我活,最起码是安全活下来了。


等到雍正继位后,整天对在外面的兄弟们一个个全部收拾一遍后,尽失声望。对于被软禁的已经十几年的大阿哥,毕竟康熙说过大阿哥终身幽禁,雍正也选择了不闻不问,既放过大阿哥,也成全了自己,所以对于大阿哥来说,相比其他兄弟这也算是最好的结局。



微风之语


我是鹏正!我来回答!我是喜欢军事和历史的小学弟鹏正。

让我们来看一看,雍正皇帝即位以后为什么不放过他的弟弟老十四,十四爷虽然是雍正皇帝亲兄弟,可是他却为什么老是和老四对着干,甚至加入八贤王的阵营。这对于雍正皇帝来说是极为不满的,他俩从一出生就奠定了两个人形同陌路的两种结局。最典型来说雍正皇帝沉着冷静喜怒、不形于色,而老十四年轻时是极易冲动、仗着自己是皇子的身份,横行霸道。这对于自己的身为皇子的处境是为大忌。双方也因为性格不好,常常大吵大闹。
(雍正皇帝 影视剧中)


康熙晚年要传位的时候,告诉四阿哥善待自己的长孙,也就是胤礽的世子弘哲,封他为亲王。而四阿哥当时也听从了安排,可是等康熙皇帝一病逝,立马就将弘哲降为郡王,不过也一直让他安享晚年,直到乾隆上位,才将他彻底罢免。

(康熙皇帝 影视剧中)

老十四处处和四阿哥作对,其中部分原因是从小关系不合的原因造成的。主要原因就是在争夺皇位的过程中,老十四处处和四阿哥作对,表面是亲兄弟,暗地里却把四阿哥往死里整,四阿哥表面不说,但是内心里,已经非常记恨老十四。再加上老师是在众多皇子中算是半透明人,在康熙的时候老十四就不温不火,而且在电视剧中《雍正王朝》上康熙差点砍死老十四。况且四阿哥和老师是本来就不是同一个阵营的,四阿哥成功上位,不把老十四杀死就不错了。


(雍正皇帝 影视剧中)


鹏正


这个问题倒不难回答,可以一分为二。

先说第一个,雍正为何会善待废太子。

从很大程度上说,原太子胤礽被废黜的主要原因是其患有间歇性精神病,没有办法继承皇位,从这个角度上说,废太子本身是没有过错的。

事实上,在康熙二十四子中,太子胤礽不但年龄较长,更重要的是,他是康熙最敬重的皇后赫舍里氏所生,而且后者是在生胤礽时难产而死。

由此,胤礽实际上成为康熙对赫舍里氏的寄托,也确确实实、真真切切的成为康熙最为看重的皇子,其在周岁之时,即被封为太子,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了。



不仅如此,在胤礽小的时候,康熙将他带着身边,亲自带养,其幼时启蒙,也都是康熙亲自教读,即便是在平三藩这种军务繁忙之时,也是如此。

从幼年到少年到青年的阶段看,胤礽也确实不负所望,其各方面表现都非常优秀,康熙也自认自己没有看错人,自己的教育培养也十分成功。

但是,天不遂人愿的是,在三十多岁后,或许是因为来自其他皇子争储的压力,或者本身体质出现了问题,胤礽开始出现间歇性精神病的症状,而且越到后面就越严重。

由此,也就引发了康熙四十七年到康熙五十一年的“两立两废”时,经过两次废立后,康熙也看出胤礽的病没办法复原而不得不将其圈禁厚养,皇储另寻其人。

至于皇长子胤褆,他的情况就不同了。胤褆虽然比胤礽大两岁,但他的母亲惠妃只是普通妃子,身份不能和皇后相比,因此,胤褆虽然是大阿哥,但皇储的位置并没有落在他的身上。



当然,胤褆本人也是有才能的,尤其在军事方面,他曾经协助康熙两次御驾亲征,并在击败噶尔丹的战役中立下大功。

而在这时,太子胤礽则出现问题,因此,胤褆本人对皇储位置有所觊觎,甚至暗地里勾结妖僧对太子胤礽进行秘咒。

事后,此事被三阿哥胤祉所举报,人赃俱获,胤褆由此被永远圈禁。

此外,在被胤祉举报之前,也就是康熙一废太子时,自命有功、可以取代胤礽地位的胤褆曾向康熙提议,如果皇阿玛不忍对胤礽动手的话,这个任务可以交给他。

震怒之余,康熙立刻下令将胤褆圈禁,而且三阿哥举报之后,更是被永久圈禁,从此再未放出。

事实上,在康熙眼里,从来就没有将胤褆立为皇储的打算,因为在他看来,胤褆为人暴躁凶蛮,根本就不是人君之选,充其量也就是做个战将,仅此而已。



有鉴于此,康熙在驾崩前必然交代雍正,大阿哥此人品行恶劣,绝不可放出。因此,在雍正继位后,大阿哥圈禁如旧,最终在雍正十二年时在默默无闻中死去。

至于废太子胤礽,因为他本身没有过错,只是因为得了精神病而被圈禁,加上他也确实是康熙最心爱的皇子,在康熙在的时候,也是一直受到优待。

可以想象,鉴于康熙末年皇子们“九王夺储”的难看吃相,康熙在驾崩前必定特别交代,不可报复废太子,而要加以善待,而雍正也确实做到了这点。

雍正即位后,立刻为废太子之子修建了一座高标准的王府,而废太子虽然仍旧圈禁,但也算是安度余生,最终在雍正二年时去世。


坑爹史册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就这事,俺觉的用一句老话来说倒是挺应景的,种因得因,种果得果,您种了个西瓜子,他收的一定是西瓜,不会凭空冒出个大倭瓜。

康熙这大小子被囚禁,只能说这是他自己个作死作的,怨不得别人头上。

好了,再现在把这事捋捋,然后说题主的事。

咱先说说满清他这继承制,打个底在说事,毕竟有了这个底,咱这事才能掰扯的明白。

话说满清这头,尤其是前期,他使用的继承制,是类似于嫡长子继承制的一种制度。

为嘛这么说呢?因为满清打开头当皇帝的人,培养下一代皇帝的时候,的确用的是嫡长子继承制,这没跑也没得说。可天不遂人愿啊,他每回临到了要继承这皇位的时候,总是出点问题,所以说类似但不是。

您比方说努尔哈赤的时候,他那大小子褚英,打开头就是预定接班人,结果这小子不学好和大臣闹别扭。咱就说了,你一个未来的皇帝,毛都没长全乎了,就和大臣们针尖对麦芒的对着干,这脑袋一定是秀逗了,而且加上他本身也有问题。努尔哈赤他也得平息众怒不是,结果就被画了圈,圈了起来,后来哪?没人理他了,也就被整死了。

而康熙呢,他也是遵循这个原则的。嫡长子这玩意他先看的不是年龄,看的是嫡,然后才是年龄。

所以太子虽然是老二,但人家占了一个生母是康熙的第一任皇后,这身份一家伙就显示出来了,所以这太子的位置就落到了胤礽的脑袋上了。

这人打小,就由康熙亲自辅导授予帝王之术,这可了不得啊,这要是没个啥大毛病,那皇帝的位置跑不了。

可结果这太子的位子坐的久了,这二小子瞅着康熙都一把年纪了,还赖在皇位上不走,他就有怨言。这事弄到最后,太子毕竟还是太子整个就是个弱鸡,康熙回手就把他这太子给撸了,更加过分的是前后就被废了两次,这在历史可是蝎子的粑粑——独一份的买卖,临到最后一次在也没有走出被圈禁的地。

咱开始说题主的事

话说,太子蹲在太子位子上都这么多年了,而且还是康熙重点培养对象,您要说太子没有啥太子党,康熙第一个削你一个大耳瓜子,啥眼神了还瞅历史?这地真不适合你!

所以啊,太子那是代表了一个旗杆。雍正登基第二年,太子胤礽走了,一辈子活了五十一岁,您要按太子理安葬这不合适,所以雍正就给封了一个和硕亲王的帽子,按照和硕亲王的礼下葬的。

话说,满清那地就这官衔要是能加上和硕二字,那基本上是同一级别中最高的位分了。

这都不算,回头还把太子胤礽的大大小小的男娃女娃都安顿好了。老大弘皙,雍正一登基直接就给了一个多罗理郡王的帽子戴上了,太子胤礽一死,顺手又把太子那和硕亲王的帽子又给了这弘皙,就这礼遇不可谓不好啊!搁那你都挑不出理来。

把个弘皙整的都不好意思,就连他给雍正的奏章中都叫雍正为皇父,您瞅瞅这都亲近到了这份上,所以这事雍正办的漂亮。

那么其他的娃呢?

其他儿子,一个捞了郡王,三坐了奉恩辅国公,最后一个小一点封了辅国公。五个女儿,其中一个直接就被雍正给收养了,封了和硕淑慎公主,其余的三郡主,一个县主。

得咧,一个被废的太子,后代能捞这么多好处,尤其是在抠门皇帝雍正手里边捞这么多好处,够可以了。大家伙都知道,这雍正一分银子能给你掰成八瓣的花,真心不错了!

那么,雍正为嘛会这么干呢?要知道雍正可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

请大家记住了,这皇帝他历来就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他是各种力量平衡的节点。有的时候,他也需要用妥协来换取自己需要的力量。

而雍正是从九子夺嫡中胜出的,康熙那些个小小子没有一个是好相与的。加上宗室里边那些个长胡子的老老少少,自己个认为有功于满清或者有功于谁谁,那脑瓜蛋都不知道搁那合适的主。

还有那些个打开头站对位置的大臣,您比方说隆科多,年羹尧等等。

这么多人都等着瞅着呢?

那么善待太子这就是其中的关键点,刚才咱不说了吗?太子胤礽那就是个旗子,咋说他都当了三十多年的太子喽,那影响力您要说没有,那不是胡咧咧吗?雍正第一个就得从棺材板里跳出来表示反对。

太子是啥?那是正统,一个王朝的传承节点,这要处理不好,本来黑雍正的就不少,后果可以想象。

所以雍正这么干,表示了自己的正统性,也表达了自己的胸怀,虽然他的胸怀真心不大,就比针鼻大一点吧!

但他知道这机会把握住了,那么太子党,这就会消停,不给你添堵,这对于刚刚登基的雍正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话说回来,你雍正开头他也是太子党一系的不是,您如果真要把太子,咋样咋样了,您这舆论乌央乌央的就往雍正脑壳上压,就说你受住不受住吧。

咱普通人都知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三瓜两枣就能解决的问题,为嘛要提脑门上办,是不是这个理!

所以雍正虽然很抠,但还是礼遇了太子胤礽一系的子孙。

而礼遇确实是一方面,但防备太子的子孙还是有的。弘皙虽然顶了一个和硕亲王的帽子,但一家伙就被雍正给踢到了离京城二十里的郑家庄的王府里,做了闲散王爷,这就相当于被供养了起来。

想要闹事,这远了点,毕竟安抚并不代表整个新的势力出来,毕竟朝局够乱的了,能消停一股是一股不是?

在插一句,雍正登基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把太子胤礽给放出来,为嘛呢?这也是防止太子出来给他添麻烦,而雍正还想把九子夺嫡的哥几个都关起来。所以太子不死的话,他同样是走不出圈禁之地的,只是他死的时间真真的好,雍正登基的第二年就死了,这时间太巧了。

咱再说说这康熙大小子。

他这事完全是自己作死作的,这老大和雍正这个老四,那从来都不是朋友,而是实实在在的敌人。在整个九子夺嫡中他就没有帮过雍正不说,给雍正下绊子到不少。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他还建议康熙杀掉太子胤礽,还提议康熙如果下不了手,他可以代劳,就这脸皮城墙都挡不住啊。这相当于拿棒槌往康熙的眼珠子上杵,这也没谁了。

后来他见明的玩不了,还给你玩阴的,弄个魔镇诅咒太子,这不要脸的,整个二踢脚这就要上天的节奏。所以他是第一个被康熙踢出局的九子之一,这是个没有底线的混蛋,您把他放出来,这不是给你搅风搅雨的吗?

雍正连太子都不想放,更何况是这么个玩意。

而且这老大已经背上了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罪名,这还是雍正的老子康熙加的,您把这老大放出来,是说康熙说错了?

这道义摆在哪里,满朝堂的大臣还有那等着搅事的兄弟,这就得全部都跳出来骂你。为这么个玩意,雍正感觉是不值得的。

但这老大相比较其他后来关起来的,要好一点,这生活保障还有的。二十六年的圈禁,光老婆就整了十一个,天天当亚当,夏娃天天的换,这不光娃就整出了二十九个,权利没有了,到是提前享受起了当爹的乐趣。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雍正继位之后对于他的嫡长兄、废太子胤礽采取的是外松内紧的策略,其实仔细看来也并没有特别优待。

胤礽在康熙五十一年二次被废后一直囚禁。雍正继位以后也并没有把胤礽放出来,雍正二年胤礽死于紫禁城咸安宫的禁所。胤礽死后雍正倒是曾往哭奠,但这不过是面子上事,显得自己有情有义。囚禁胤礽的是父亲康熙,雍正当然可以用不敢违父命这样的理由继续囚禁胤礽。只是在胤礽死后雍正才追封他为和硕理亲王,貌似大度,施惠也是给活人看的,好不让胤礽的儿子以及旧臣子对自己有怨恨。

胤礽的儿子弘晳倒是在雍正还没继位时就封了郡王。所以《李朝实录》认为这是康熙的遗命。雍正正式继位后给弘晳加多罗理郡王衔。但是弘晳被雍正遣到京郊的郑家庄居住,远离中枢系统,看来还是忌讳他。

胤礽毕竟是正统嫡子,又曾经当过多年太子,雍正若是太薄情会对自己不利。再说胤礽怎么也是树大根深,雍正做些表面文章会让胤礽一党安心归服。所以没必要明目张胆地恪待胤礽给自己招怨。

雍正对胤禔就不一样了。胤禔与雍正原来都是庶子的身份,也是争夺储位的敌手,雍正心里肯定也不想对他太好。

胤禔也是父亲康熙囚禁的。胤禔曾请杀胤礽,又镇魇太子,干的都是没底线的事,所以胤禔也没有人望不会有人同情。胤禔的生母惠妃地位不算高,舅舅明珠曾是权臣,也已经败落了。胤禔也没有一个像弘晳这样深受祖父康熙喜爱的儿子。

不管从哪个角度讲,雍正没有任何一点点要放过胤禔和善待他的理由。


沅汰


主要是因为党争!胤禛与废太子胤礽本身是同党,他们是自己人;而胤禛与大阿哥则是长期的政敌关系,早先就没有什么好感情在登基后更加没有什么好来往。

很多史书把胤禛的四爷党跟胤礽的太子党当成两个不同的政治团体这实际上是错误的,在真实史载上四爷党跟太子党就是同党。这个团体是由太子胤礽四爷胤禛十三爷胤祥组成,共同对抗八爷党跟大阿哥党,而胤禛就是太子党的二把手,权力仅次于太子胤礽。在太子胤礽翻台之后,胤禛自然而然取代胤礽的地位受太子党其他党羽推崇当成新主子来对待。也就是说胤禛能够有足够的势力对抗八爷党并且最终取胜是受到胤礽势力的隐形帮助,在这种情况下胤禛对胤礽好是很正常的;而反过来大阿哥就不同了,大阿哥本身就是跟故太子党是死对头,在胤禛还是故太子党二把手的时候没少给胤禛找麻烦,这使得胤禛对他压根没好感。

其次,大阿哥本身品性不行。大阿哥是康熙跟性启蒙老师生下的孩子,在当时算是庶出子,原则上他是没有皇位继承权的,但是他为了夺嫡可谓是动用各种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梦想,包含各种下三滥的方法,这使得胤禛一直不耻于大阿哥的人品。


优己


我们先来看看,雍正得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大阿哥胤禔和废太子胤礽的。废太子胤礽是在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第一次被废的,然后在康熙四十八年正月重新立为太子,然后又在康熙五十一年再次废黜的。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病危,他封胤礽的世子弘皙为亲王,特意交待雍正,要他善待胤礽和弘皙,之后病逝。第二日,雍正封弘晳为郡王,可见雍正对康熙的话只听了一半,将弘晳的亲王改为郡王。

雍正元年五月,雍正命弘晳带着家眷住到京郊外的郑家庄,雍正二年,胤礽病逝于他的圈禁地咸安宫,雍正有前去祭奠,并且对弘晳说了一些话,胤礽的葬礼按亲王的规格来办。雍正八年,弘晳袭理亲王爵,而雍正的五子弘昼是在雍正十一年才封的亲王。

弘晳是康熙的皇长孙,自小就受康熙的宠爱,养育在宫中,在电视剧《雍正王朝》里面,却变成了弘历受到这份尊宠,而在胤礽被废黜之后,又有传言,康熙会因为弘晳第三次立胤礽为太子。

乾隆四年,宗人府弹劾庄亲王允禄与弘晳等人营私,乾隆帝认为,弘晳一直以太子的嫡子自居,居心叵测,革去弘晳的亲王爵,然后圈禁于景山,除掉宗籍,并将其名改为四十六。

而大阿哥胤禔在康熙四十七年九月的时候被圈禁,康熙斥其为乱臣贼子,一直到雍正十二年病逝。大阿哥允禔主要做了三件事情,让康熙和雍正十分厌恶。

第一件,他向康熙提出要杀死胤礽,如果康熙不忍心动手,他愿意代劳。第二,他在争夺嫡子无望之后,就转向支持八阿哥胤禩。第三,用巫术镇魇胤礽。

可以看出,雍正对胤礽和胤禔区别对待的原因就是康熙的遗命,还有雍正本身对胤禔也比厌恶,再加上后来胤禔是支持八阿哥胤禩的。


历史简单说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搞清楚一件事情:雍正即位之后到底有没有善待废太子胤礽一家。答案是肯定的。雍正即位之初,虽然没有释放处于幽禁之中的二哥胤礽。但是,对胤礽的生活待遇基本还是保持不变的,雍正并没有因为老父去世就开始虐待、甚至弄死这位曾经的皇太子(弄死前朝废太子是历朝历代新皇帝即位前后经常会做的一件事情)。雍正二年,胤礽去世(没有任何史料可以证明是雍正害死了胤礽,个人认为,胤礽属于正常死亡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之后被追赠理亲王,谥“密”,并以亲王礼葬于蓟县黄花山。之后,雍正命胤礽长子弘皙(弘皙本为胤礽次子,因胤礽长子早夭,弘皙成为事实上的长子。同时,因为胤礽的嫡福晋无子,事实上的庶长子弘皙实际上就是胤礽的第一继承人。)袭理郡王爵位。雍正六年,又晋封弘皙为理亲王,使弘皙成弘字辈为一众堂兄弟中第一个封郡王、第一个封亲王者。并且,善始善终,雍正对弘皙的善待一直延续到自己去世。至于“弘皙逆案”,那是乾隆年间的事情了,是后话,与雍正关系不大。 由此可见,雍正即位后的确是善待废太子胤礽一家的。



但是,熟悉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这种善待实际上只是礼仪性的,或者说是仅限于生活待遇和礼仪性待遇方面。政治上,雍正对于自家的这一支嫡长房子孙实际上是非常防备的。雍正二年,雍正在命弘皙袭理郡王爵位的同时,命弘皙出京居住,迁居昌平郑家庄理王府,使之远离权力核心圈子。之后雍正对于弘皙,虽然待遇优厚,甚至允许弘皙称自己为“皇父”(这等于是变相给予了弘皙皇子的待遇)。但是,实权始终是没有的,雍正给予弘皙的基本都是一些看似尊贵的礼节性差事,从不委以实权。不过,总体来看,雍正在位的十三年里,雍正还是善待胤礽一家的。



至于优待,个人觉得,真心算不上。举个例子,唐代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诛杀了长兄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李世民即位之初便追封李建成为息王(唐朝的息王属于亲王级别,是胤礽的同等待遇),谥“隐”。多年后又承认并恢复了李建成曾经的皇太子身份,即史籍所载的隐太子,这就要高于胤礽最终的地位了。要知道,李世民和李建成是发生过正面冲突的,雍正和胤礽并没有。此外,对于弘皙,封亲王的确到顶了。但是,如果没有康熙四十七年之后的那档子事情,皇位很可能就是弘皙的。因此,一个亲王爵位,实在也谈不上是什么优待。



那么,为什么雍正即位后善待二哥废太子胤礽一家,却对大哥胤禔不闻不问,一直关到雍正十二年胤禔去世呢?这里面大致有这么几个原因: 首先,对于胤禔和胤礽的处置都是康熙在世的时候定下来的。作为父亲康熙的继承人,雍正即位后就否定老爷子作出的决定,释放胤禔,总归不太说得过去。或许有人会说,那为什么十三爷被放出来了?只能说阁下电视剧看多了。事实上,胤祥在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被废之后短暂被康熙关押了一段时间便被放了出来。之后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养病”,无论是真养病还是被养病,总之肯定没被老爷子关着。



其次,胤禔和胤礽都有着特殊的意义。胤礽是曾经的皇太子、皇位继承人,雍正即位之后自然是不敢随便放出来的。对于胤禔,雍正同样是有顾忌的。尤其在胤礽去世之后,胤禔作为康熙的庶长子,实际上成为了雍正所有兄弟之中最合乎宗法的康熙皇位继承人(当然,实际上彼时他只是软禁中的死老虎而已)。有了这么一个特殊意义,雍正一旦把他放出来,即便胤禔自己看开了、看淡了。但是,谁能保证不会被有心之人利用呢?更何况,胤禔是否真的看开了、看淡了,除了他自己,谁也不知道。



再者,胤禔历史上是有“污点”的。魇阵胤礽之事和雍正无关,相反,一定程度上等于还帮了雍正的忙,所谓“污点”并不是指这件事。胤禔历史上的“污点”主要是和雍正最主要的竞争对手胤禩走得太近。因为胤禩出生时生母地位较卑微,实际上胤禩是由胤禔的生母纳喇氏抚养长大的。因此,胤禩自幼和胤禔的关系就比较亲密,甚至一度还形成过针对胤礽的政治同盟。有了这一“污点”,就算其他一切都不存在,似乎雍正也不太可能把胤禔释放了,不要了他的命就已经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了。



此外,胤禔长期以来和雍正的关系就非常一般,雍正没有必要、也不想为他违反康熙定下的调调。雍正善待胤礽和弘皙,很大程度上是做给他人看的。毕竟,雍正曾经是被划入“太子党”的,与胤礽有半君臣之宜,而且兄弟之间的私人关系据说还不错。同时,即位之初即被指责皇位来路不正的雍正,善待胤礽父子,实际上也是为了显示他皇位的合法性,是为了宣示正统。如果雍正不善待胤礽父子,等于是坐实了他皇位来路不正的传闻,雍正不会傻到这么干。但是,雍正对胤禔则没有对胤礽这么多顾忌。而且,胤禔本就是老爹康熙关的,与雍正无关,雍正不放也是理所当然。加之兄弟二人关系本就一般,雍正真心没理由违反老爹的意思去释放胤禔。而且,雍正内心根本也不愿意这么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