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地宫是什么样?如何看待他的地宫?

月上柳梢黄昏后225


康熙应该是整个清朝最为举足轻重的皇帝,清朝之所以能在历史上站稳脚跟,很大程度上是康熙皇帝的功劳。康熙皇帝8岁登基69岁去世,在位时间长达61年,这应该也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康熙皇帝是极为杰出的皇帝,但是很可惜他死之后,他的陵墓竟然多次招到盗窃和破坏。到了晚清末年,大清开始失势,亡国已成定局。所以皇族的陵墓基本上没人看护。于是有胆大的民众就进入了康熙皇帝的陵墓,拿走里面的财宝,甚至连他的尸骨都被盗墓贼胡乱的丢弃。

建国以后,国家开始对康熙陵墓重视起来,派遣专家对陵墓进行抢救性的修复发掘。但是专家们进去以后没多久,又都跑了出来,并让工作人员立即封锁陵墓地宫,禁止对外开放。原来他们进入到放置棺材的地宫中,突然听到地宫下面有东西走动的声音。而且声音越来越大,考古人员怀疑里面有不为人知的物种,便退出了地宫,然后进行封闭处理。

当然这个观点其实只是网络流传的说法,并不能站住脚。笔者认为真实的情况是考古人员到了康熙陵墓以后,发现陵墓破坏极为严重,在当时得年代修复的代价太大。同时呢陵墓中有研究价值的东西都不复存在了,在地宫的内部甚至有严重的渗水情况。可以说这个地宫的修复意义实在不大,于是有了封闭地宫的做法。这也算是对康熙老皇帝最后的一点尊重。


弹指千年


导语:康熙大帝名字叫玄烨,他8岁继位,14岁亲政,在位61年,享年69岁,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康熙在位61年, 削平三藩, 统一台湾,和善蒙古 ,兴文重教,促进了清朝初年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疆域。

对中国历史和世界文明史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康熙开创了历史上的一代盛世,被很多历史学家称为千古一帝!让人可惜的是,康熙生前在位风光,死后帝陵却多磨难!不仅陵寝多次遭到盗挖,到现在他的遗体还浸泡在冰冷的地宫里。

康熙的地宫是什么样?


当年康熙皇帝父亲顺治皇帝经此打猎即被眼前壮美景色所深深折服,并随手将自己手上戴的扳指扔到地上,并起身对旁边的随从说到

“扳指所落处,即为朕寿宫”。

从此昌瑞山地区便成为清王朝入关后第一座皇陵的选址所在地,此后的二百余年时间内清廷在昌瑞山便开启了规模宏大的造陵运动。顺治皇帝去世之后,康熙皇帝即遵从其生前遗愿将其葬入昌瑞山下的孝陵。清东陵所有的后续建筑皆以顺治皇帝的孝陵为中心,依此呈扇形排列于昌瑞山南麓。


康熙皇帝的陵寝在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东陵乡境内,距离北京125公里,陵寝名为景陵,始建于康熙十五年二月初十(公元1676年),康熙二十年基本建成(公元1681年)。

康熙帝弄个豪华的地宫太扎眼了,在人心慑服的时代,人们虽然眼红,却并不敢有任何僭越的举动,可以但到了乱世,就没有不透风的墙。

1945年的时候,已经沉寂了223年的康熙地宫被伪冀东军区的官员张尽忠一伙,用极其野蛮霸道的方式将其打开了,他们丝毫没有考虑到后果,直接就采取了最暴力的手段,用炮火轰开了那几道坚硬的地宫石门,然后再将康熙及皇后的棺椁用斧头劈开,把里面一切都陪葬物品都抢走了。

从此以后,这个大有作为的康熙皇帝跟他的皇后,就落了个尸骨无存的下场。由于时局动荡,所以根本就没有人去管这件事情,更没有人会去重建康熙墓,康熙的地宫大门就这样被打开着,无人收拾残局,天上的暴雨倾落下来,直接就滴打在了这个地宫上面,由于被大雨倒灌的缘故,康熙墓上面的水足足积成了两三米的深潭。“千古一帝”康熙的尸骨,就这样暴露在空气中,也泡在了冰冷的水中。



1952年,考古专家就准备修复景陵,可是专家们在进入地宫后,却被地宫中的景象吓到了,地宫里面十分昏暗,而且浸水严重,人进入后水淹没到腰部,根本无法行动,还有尸体腐烂的恶臭,所以后来景陵的修复工作只能作罢,景陵的地宫门也被重新封好了。然后就是一直密闭到今天,所以被盗后康熙散落的遗骸至今仍泡在积水中。

关于康熙的地宫

根据专门研究清朝文化的史学家分析,康熙地宫的规制应该和乾隆皇帝的裕陵相同,都是只设有一条墓道,以及四道石门和三个主要堂室,他们组成了一个偌大的地宫,平面呈“主”字形。除此之外,现在有非常多的爱好历史的文学家们,都在强烈的呼吁,希望文物局能够尽快批准清理已经被盗的康熙地宫。

在这些文学家的眼里,只有能够让这位古人得到应有的安置才是最重要的,而且只有这样做了,那么康熙的地宫才能被开放出来,才能够让喜爱历史的朋友能够早日参观到这个地方。

但是有一个问题:墓室结构不稳定

难题是墓室的结构已经十分不稳定,地宫上面已经出现了两条大裂痕,而且从七十年代到现在,这两道裂缝越来越大,虽然后来在地宫处安放了十根石柱,裂缝不再扩大,可安全问题还是存在,地宫一旦开放,人流肯定十分大,到时候一旦崩塌,后果将无法设想。


总结:这一切恐怕就连康熙皇帝都想不到自己最终会落得如此田地,谁让世事难料呢?在清朝还没有灭亡的时候,老百姓们就连站在康熙地宫的附近都会掉头之罪。可是在几百年后,这座被他精心建造出来的地宫,竟然成为了一个被后人挖出来展示的文物。


路之意


1945年秋冬时节,绿林惯匪王绍义、冀东十五军分区敌工部长张尽忠、蓟遵兴联合县八区区长介儒等人组织千人团伙,对清东陵进行了长达4个月的拉网式彻底盗墓,幸免于孙殿英之手的康熙陵墓被挖开了,封闭了200多年的陵墓地宫入口被炸药炸开。

这是康熙地宫于1723年掩闭以来的第一次重见天日,并且地宫此后一直敞口暴露了七年之久,直到七年之后才被重新封闭起来。在此期间,康熙地宫被灌入了大量的雨水,已经成为了一个大型的地下水洞

当年河北省文化局专家进去后,看着满宫的积水也无可奈何,只走到第三个堂券就因积水过深而匆匆退出,然后就是一直密闭到今天,所以被盗后康熙散落的遗骸至今仍泡在积水中。

至于当时为什么不抽干地宫积水进行考察,是因为康熙地宫在当年遭到了野蛮粗暴的盗墓和抢掠,已经被破坏的没有多大考古价值了。但也有一种说法是,当年的考古队是带枪进去的,并且进入后遇险而匆忙退出,然后就一封了事。

所以对于康熙地宫并不确切了解它的真实样貌,只是推测其结构应该与乾隆陵墓的地宫结构相似。而乾隆的地宫曾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打开过,其平面结构呈“主”字形,包括一条墓道、四道石门和三个堂券。

但康熙地宫到底是不是这种结构布局,除非将来把它再次打开,否则永远难以确认

除了康熙地宫的结构尚无法确知外,可以确认的是康熙摒弃了满族的火化习俗(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均为火化),并开创了皇陵地宫内先葬皇后不闭石门,以待皇帝的先例,此外还开创了皇陵地宫内袝葬皇贵妃的先例。


读历见闻


古代帝王十分注重身后事,所以一般在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命人修建陵寝。康熙皇帝去世后,很多盗墓者都一直盯着这座陵墓,因为作为大清的明君,康熙一生丰功伟绩,死后陪葬物品自然也不会少,所以墓中的宝贝一直都被惦记着。康熙皇帝的景陵在1928年时就遭到了一次洗劫,这次去盗墓的带头人就是孙殿英,孙殿英在来到景陵之前已经盗取了慈禧太后和乾隆皇帝的陵墓,因为尝到了甜头,就想要得到景陵中的宝贝。

孙殿英带着一伙人来到了景陵,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了地宫的入口,当时孙殿英迫不及待的要进入地宫,却在地宫门被开启后发现了异象。原来孙殿英看到景陵中居然开始向上冒水,当时的场面十分恐怖,孙殿英都被震慑住了,后来他决定放弃,带着一伙人悻悻的离开了。孙殿英放弃盗取景陵让康熙皇帝的陵墓得到了暂时的安宁,但是好景不长,在1945年,当时土匪王绍义居然带着很多人准备盗取景陵,这伙人在找到了地宫的入口后,马上就顺着进入,虽然王绍义等人看到了地宫中已经浸水,而且棺木都漂在水上,可是王绍义却坚持要盗墓。

后来王绍义等人将这些棺木都一一锯开,并在里面看到了很多珍宝,王绍义当时非常高兴,盗走了宝贝之后就将棺木直接丢弃在地宫中。康熙皇帝的景陵中一共安置了六个棺木,而这些棺木都被破坏掉,他们的尸体也被随意丢弃。

张绍义等人走出地宫后,就开始分享战略品,其中有一共九龙玉杯,这个九龙玉杯冬暖夏凉,而且将酒倒入杯中后,酒会在杯中翻腾,酒杯周围有二龙抢珠的装饰,当酒翻动时就形成了一个奇观。不仅如此,张绍义还在地宫中发现了一个金丝龙,这个金丝龙的设计十分精巧,握在手中金丝龙会动起来,在场的人看后都十分惊叹。

张绍义等人将康熙皇帝的景陵破坏的十分严重,在1952年,考古专家就准备修复景陵,可是专家们在进入地宫后,却被地宫中的景象吓到了,地宫里面十分昏暗,而且浸水严重,人进入后水淹没到腰部,根本无法行动,还有尸体腐烂的恶臭,所以后来景陵的修复工作只能作罢,景陵的地宫门也被重新封好了。


历史小地主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康熙的地宫?这事那叫个小孩没娘说来话长啊。

首先咱了解一点,满清入关以后的皇帝,死后大体就葬在了两座帝王陵内,一座是清东陵,一座是清西陵。

而康熙的景陵就是清东陵里边的一座。话说这清东陵的规模老大了,光占地就有二千五百平方公里,陵墓就有十四座。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就要嘀咕了:“满清入关之前加上入关之后,满打满算就十二个皇帝,咋一座清东陵就埋了十四个陵墓,咋回事呢?”

话说这嘎达,他也不是专门葬帝王用的,有的陵墓是给皇后和妃子准备的,还有那靠着脸皮厚硬塞进来的,所以就多了那么几座,这正常。

那咱就先介绍介绍这清东陵(康熙的景陵就在这)

这东陵葬的皇帝不多,拢共五个,但都是鼎鼎大名的,您比方说顺治,入关第一代帝王;康熙在位时间最长的;十全大老汉乾隆跟着他仰慕的康熙也蹲在这了;死的时候玩了个花活,创造了及其辉煌垂帘听政的瘸腿皇帝咸丰也在这里;加上被慈禧坑死的同治。

在插一句,那大脸蛋子仰慕乾隆的慈禧也在这。

俺给大家伙掰着手指头算算,五个皇帝,十五个皇后,加一百三十个妃子,三阿哥和两公主,一共一百五十多人,齐活全葬在了这,现在都是咱大华夏地头上规模最庞大的一个帝王陵墓群。

好了,清东路的事咱掰扯清楚了,咱就接着康熙的这景陵说事。

景陵

话说这景陵是在康熙十五年开建,整到了康熙二十年结束,一共用了五年的时间。

搁过去这新房子建成了,先住进去的是皇帝,后边的啥皇后啦,妃子啦,这才往里边挤。

而这景陵不一样,先进去的是两皇后,一个是孝诚仁皇后,另一个是孝昭仁皇后。

这俩皇后可有名啊,第一个孝诚仁皇后,九子夺嫡里边那太子的生母。当年要不是康熙对这孝诚仁皇后喜欢的紧,那会着急忙慌的安排他儿子当太子,这也是爱屋及乌啊。

后边这孝昭仁皇后,您都想不到这是鳌拜的义女。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问了:“那是不是立这位皇后的时候,鳌拜权倾朝野的时候。”

快拉倒吧,这时间对不上,鳌拜被拿那是康熙八年的事,这位被康熙册封为皇后那是康熙十六年的事。

所以俺就说擒鳌拜这事,那就是康熙登上帝位的一块磨刀石,而且还是孝庄给康熙预备的,这货压根就掀不起啥大浪来,是电视剧夸大了,啥夺权要当皇帝,压根就是没有的事。

如果要有,他的这义女能到皇后?这不扯呢吗?

当年这位皇后去世的时候,孝庄都赶到了乾清门,想要入宫哭灵,是康熙拦住了,所以这人贤惠那就不用说了。

这俩皇后进去之后,这景陵的地宫门就没有关,就等着康熙啥时候进来再关。

可大家伙都知道康熙的寿命那叫个长,这就熬不住啊,最后把第三个皇后孝懿仁皇后也给熬倒了。话说这孝懿仁皇后开头一直是以皇贵妃的身份,行使着皇后的权利,因为康熙瞅着先后去了的皇后心痛,这就不愿意再封皇后了。

赶到这孝懿仁皇后病倒了,眼瞅着不行了这才加封的皇后位,头一天加封,第二天就走了。

所以景陵就迎来了第三个人,可这时间点上的康熙还活蹦乱跳的,所以这地宫的门依然没有关闭。

后来,康熙实在是熬不动了,在雍正元年的时候崩了。

这地宫迎来第四位主人,这景陵的地宫门就关闭了。

您以为到这里就结束了,还早着呢?

这雍正朝刚过了半年,那不喜欢雍正的亲妈乌雅氏,这不也死了吗?

话说这乌雅氏老是和雍正作对,活着的时候,雍正就想给她按一个皇太后的身份,结果这人死活不答应,现在死了,消停了,雍正顺手就给她按了一个皇后名——孝恭仁皇后。

随后就把景陵的地宫门打开了,把这孝恭仁皇后给塞了进去。

这一起进去的还有一个皇贵妃,叫皇考皇贵妃。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问了:“这人又是谁呢?雍正咋就给这么大的面子。”

说出来吓您一跳,这人是老十三的亲妈。就这一句话您就应该明白了,话说就这皇贵妃的头衔那也是雍正给连升两级给追加上去的,要不是压根就不够格。

可往里边塞人的时候,就犯了难。康熙的棺床上只能放一帝四后五个棺床,这皇考皇贵妃压根就没位置了,没办法只能搁边上了。

所以景陵这里边葬了有六个人,一个帝王,四个皇后外加一个皇贵妃。

后边的事

按说这事到这就完了,可这景陵他的事也多,就这地上的建筑,大火小火的火灾就不少。

其中两次大的就发生在光绪年间,那隆恩殿都烧没了,这事到了宣统的时候才重建完成。

重建是重建了,可后来架不住满清完了,大华夏的地头迎来了民国。

那个时候乱啊,在1945年九月的时候,那矮骡子小鬼子已经投降了,有一个叫张尽忠的家伙带着三百多人,把清东陵十四座陵寝挖了个遍,一百多人的墓全遭殃了。

这其中就包括景陵,您别说里边的财宝被刮的啥也不剩,康熙六个人的尸骨散落的满地都是,那叫惨不忍睹啊!

就这么景陵的地宫大门口就一直敞开着,这敞开了七年的时间。这时间到了1952年,清东陵这就成立了文物保管所,工作人员打着手电筒下到里边瞅,据说还带着枪,毕竟这门已经开了七年了,谁也不知道里边有啥不是。

进去以后,大家伙才发现这地方进水严重,当人们走到第三个堂劵的时候,这水已经到了大腰子上了,再往前这脑瓜顶也得埋进去。

所以工作人员就停了下来,这不用说,六个人的尸骨全泡在了水里边了,加上沿路走过来瞅那破坏的痕迹,这景陵啥也不会剩下了。

所以这就退了出来,把这景陵就给封了,一直到现在。

所以您想要彻底的了解现在的景陵是个啥模样,这墓还得重新打开把里边的积水取出来才成。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史


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康熙大帝的陵寝,康熙皇帝的陵寝在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东陵乡境内,距离北京125公里,陵寝名为景陵,始建于康熙十五年二月初十(公元1676年),康熙二十年基本建成(公元1681年)。1945年被盗,地宫入口长期开放,1952年由当时的清东陵文物管理所封闭,但并没有清理。1995年左右,清东陵文物管理处对地上建筑进行了修缮,2018年底景陵大碑楼(圣德神功碑楼)也基本重修完成。



康熙景陵地宫的结构应与其他清代帝陵类似,为传统的拱券石质结构,有一条通往地宫的墓道,四道石门及九道堂券,结构呈主字形,九券分别为隧道券、闪当券、罩门券、头道门洞券、明堂券、二道门洞券、穿堂券、三道门洞券和金券(以裕陵为例),最后的金券为存放棺椁的地方,如果您参观过乾隆裕陵地宫或者光绪崇陵地宫就基本了解了清代皇帝地宫形制,康熙景陵地宫也基本如此。在金券棺床上安葬了四位皇后,一位皇贵妃及康熙皇帝的棺椁,共六人。四位皇后分别是最先入葬的

孝诚仁皇后,而后入葬的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孝恭仁皇后,还有最后移葬的敬敏皇贵妃。

四位皇后中,孝诚仁皇后就是电视剧《康熙王朝》里的康熙原配皇后“赫舍里氏”,重臣索尼之孙女,太子胤礽的生母。而敬敏皇贵妃就是《雍正王朝》里十三阿哥、怡亲王胤祥的生母,其实敬敏皇贵妃康熙三十八年就病逝了,死时也不过是封为“敏妃”,入葬景陵妃园寝,而雍正元年被追封为皇考敬敏皇贵妃,移葬景陵地宫。

康熙景陵地宫有许多首创,比如帝后不火化,直接葬入棺椁、先于皇帝死亡的皇后葬入地宫不关闭石门,等待皇帝入葬、皇贵妃附葬皇帝地宫等,所以景陵地宫还是具有很大的考古价值的。

最后说下地宫现状,由于景陵地宫地势低洼,在1945年被盗时,就已经发现地宫有积水,后来在1952年文物保护人员探查时,里面还是有很深的积水,当时也并未清理,所以至今地宫里的帝后尸骨一直还泡在水里。

网上有一张水淹至地宫石门的照片,经常被拿来引用说是康熙地宫石门照片,其实根本不是,1952年文物工作人员探查景陵地宫时根本就没有照相机,何来照片呢?据徐广源老师回忆,工作人员一手拿枪,一手拿松明火把下去的,拿枪是因为事先不知道地宫有水,怕里面有狼、蛇或者有坏人袭击所以才拿枪的,下去后,也没发生什么故事,因为水太深就退了出来。

最后再说一句,因为帝王陵的发掘现在国家是禁止的,但景陵地宫早已经被盗掘,希望文物部门早日批准清理康熙景陵地宫,不要再让尸骨泡在水中,清理完成再封闭,使已逝的帝王早日安息。



孤竹公子


康熙,大清朝第四位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他的一生可算是波澜壮阔,自打八岁登基到六十九岁去世,足足的在皇帝宝座上了干了61年之久,他创造了中国封建王朝中执政时间最长的记录,同时在他担任皇帝期间,内整吏治,外对强敌,统一边陲,发展经济,使得大清朝从他的手中开始崛起,成为了同时期军事力量最为强大的帝国,中国目前的疆域也是在他的手中得以奠定,康熙皇帝算得上功成名就的一代君王。


玄烨死后,其子胤禛继位,他把父亲康熙帝的灵柩入葬于早已准备好的清东陵景陵地宫之中,(清景陵位于河北马兰峪)从此地宫大门封闭,但是1945年,沉寂了223年的地宫被伪冀东军区15军分区情报队队长张尽忠一伙用野蛮的方式打开,他们用暴力打开了几道地宫石门,康熙及皇后的棺椁被利斧劈开,里面的陪葬品悉数被洗劫一空,尔后,由于时局动荡,康熙的地宫大门洞开,无人收拾残局,由于夏季连日暴雨,这个地宫被大雨倒灌,成了积水两三米的深潭,至今这位史学家口中“千古一帝”的尸骨仍然被泡在冰冷的水中。


据清东陵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反馈,他们近些年来一直积极的向文物局打报告,希望能批准清理康熙清景陵地宫,并妥善处理康熙及后妃尸骨,但一直石沉大海,文物局一直没有批准,就这样,目前清景陵景区的方城部分一直处于封闭状态,据清史专家分析,康熙地宫的规制应该和其孙乾隆帝的裕陵相同,为一条墓道、四道石门和三个主要堂券组成,平面呈“主”字形。见下图

再次,笔者也强烈呼吁一下,希望文物局能尽快批准清理已经被盗的康熙地宫,让这位古人得到应有的安置,让康熙地宫能开放,让喜爱历史的朋友可以早日参观。


老猪的碎碎念


康熙帝玄烨是在历史上能和汉武帝齐名的一代明君,他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一生在位61年。其生前文治武功彪炳史册,可谓功勋卓著,业绩煌煌。

1722年12月,康熙帝驾崩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69岁,死后被葬入清东陵景陵。景陵始建于康熙15年,至康熙20年完成,是清王朝入关后修建的第二座皇陵。它西距顺治帝的孝陵约1公里,北临昌瑞山,南望象山,山水环绕,风景优美。

(康熙画像)

那么,作为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千古一帝,康熙帝的陵寝有哪些特点呢?

一、康熙帝开启了清朝帝王土葬先例。

康熙帝之前的历代帝王,包括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死后都是火化下葬的,这是和满族人长期以来固有生活习惯有关。

满族号称“马背上的民族”,长期以来四处迁徙,居无定所,逐水草而居。他们的亲人去世后,一般都将其尸骨火化后随身携带,以寄托对亡人的哀思,因此养成了将亡人火化的风俗习惯。著名的“盛京三陵”埋葬的,就是墓主人的骨灰。

到了顺治帝,即便满人已问鼎中原,迁都北京,并在清东陵修建了孝陵。但由于满人入关不久,受汉化影响不深,他死后仍然采取了火化的方式下葬,就连他的两位皇后,也是火花入葬的。

康熙死后,受汉人风俗影响,采用了土葬的方式,自此后的所有清朝帝王,均承袭了土葬的方式。就连满族大臣,也一改火葬形式,纷纷效仿汉人的土葬。

(孝诚仁皇后)

二、康熙帝开启了先葬皇后先例。

清朝的前三位皇帝,也有皇后死于皇帝之前的例子,但她们的骨灰都会被安放在暂安处,必须等待皇帝驾崩后一同下葬。

但康熙帝却和前3位帝王不同,他一生有过4位皇后,前三位都在他之前去世。第一位皇后是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12岁时嫁给康熙,在康熙13年5月,因产后染病去世。第二位皇后是遏必隆之女,在康熙16年被册立为皇后,但仅仅半年就去世了。

这两位皇后去世时,景陵还未修葺完毕,她们的遗骨一直被停放在暂安处。一直到康熙20年,景陵初具规模后,才被葬入地宫的。

第三位皇后是康熙帝舅舅佟国维之女,于康熙28年被册封为皇后。但仅在一天之后,她就去世了,三个月后被葬入了景陵。

康熙去世后不久,他的第四位皇后、也就是顺治的生母乌雅氏去世,后来随康熙帝一同下葬。

(景陵)

三、景陵处处彰显康熙帝的恭孝和谦卑。

景陵虽然在建筑规制上以孝陵为基础,但不管是在规模上,还是在具体建筑的体量上,都有缩减,充分体现了康熙帝对孝陵的恭孝与谦卑。

建成后的景陵,其规模仅为孝陵的一半左右,还比孝陵少了石牌坊、大红门、具服殿等建筑物。其石象仅有5对,分别是文臣、武将、狮、马、象,远没有孝陵的18对石象气势恢宏。景陵的神道,也是从孝陵的干道上分支的,体现了主次分明、一脉相承的寓意。

康熙帝的这些精心设计,体现了他不愿超越父皇的一片孝心。此后的清朝帝王,都无一例外地继承了这一传统,体现了以孝治天下的清帝王思想。

不过,景陵还是具有自己的独创,其中的“圣德神功碑”就是明显的例子。

为康熙帝建两座“圣德神功碑”,是雍正帝所为。一来为了堵住天下人疑其得位不正的悠悠之口,二来彰显他的忠孝之心。

雍正三年,他就下诏为康熙帝建碑,其碑文洋洋洒洒超过5000字,分别用满汉两种字体,镌刻在两座神功碑上,对康熙帝61载的功勋事业极尽渲染。虽然康熙帝的碑文字数远超顺治帝,且为双碑,但碑身的高度还是低了20厘米。

四、景陵珍宝无数,惨遭多次盗掘。

康熙地宫内有着众多的珍宝,主要包括穿戴类的、含口类的、放在金井里的等等,其中最为珍贵的,当属康熙的最爱的九龙玉杯。但这些珍宝被贪婪的盗墓者觊觎,多次被盗,历史上曾发生过2次大规模盗掘景陵的事件。

1928年7月,军阀孙殿英以演习为名,盗掘了清东陵后。1945年12月22日,景陵再次惨遭洗劫。盗墓贼将陵寝洗劫一空,康熙帝及四位皇后的陵寝无一幸免,九龙玉杯也就此下落不明。

(参考资料:《清史稿》《钦定大清会典》等)


张生全精彩历史


且不说康熙帝的景陵里面都有什么宝贝,单就说这个地宫,一般来讲,要是还是爱新觉罗家族的掌权,这地宫绝对是个安乐窝,在事死如事生的观念指导下,康熙帝还基本上可以像活着那样在地下指点江山,挥斥方遒!(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可这是在江山还是自己人的情况下,换了人或者说不停的换人的的时候,连大家都搞不清楚该听谁的时候,最先被盯上的最闲遭难的肯定是这些皇家陵寝,因为,一个个的陵寝就是一个个的人类文化文物精华宝库,宝物无数。

如果说一件就价值连城,那么一地宫的宝物,那简直就是无价了,如果当个陵寝的包工头按平方往外出租挖掘权,谁挖着了算谁的,多少钱恐怕都有人掏吧?

一句话,康熙帝弄个豪华的地宫太扎眼了,在人心慑服的时代,人们虽然眼红,却并不敢有任何僭越的举动,可以但到了乱世,就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些地宫里埋了什么好东西,有些人有些家族可以说几代人都在做着准备,研究着这些地宫的构造。


一旦时机成熟,盗掘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修的越豪华,被盗掘的时候挨得越惨,当然,不同于慈禧的东陵、乾隆的定陵被孙殿英盗掘一样,这康熙帝的景陵是被伪军的一支张尽忠(尽为日本人尽忠了)部,1945年9月所盗,此时距离日本投降已经很近很近了。

世道不靖,当人们连性命都保不住的时候,民族瑰宝自然会受牵连,要说可惜吗,自然可惜,中国人的东西被一帮不是东西的人盗掘,但这是不可避免的。

自古以来,这些皇帝陵寝地宫啥的,建着盗着,这都形成了一个死循环,不建显示不出身价,建了早晚被盗,能不被盗掘的,要么是找不到,要么是意外。

1952年两个考古队员下到景陵地宫,潜水下去的,里面被水灌的黑黢黢一片,连抢救发掘的价值都没有了,直接被封了入口,与世隔绝!


历史三日谈


在配的上使用地宫的人都是非富即贵的大人物,康熙的地宫也不会例外。传说里面也是富丽堂皇,遍地金银。还有失传已久的九龙杯,都是价值连城的宝物。但是在民国时期被大盗孙殿英破坏殆尽。令人惋惜。至于康熙地宫的全貌,到现在也只有少数人知道。因为地下水的渗入和之前多批盗墓贼的破坏,地宫已经出现断裂。保护都不好保护,为了游客的安全,所以至今也没有对外界开放。

但是在1952年,本着保护性挖掘的原则,考古专家进入了康熙地宫。虽然有传说里面被破坏的十分严重,有齐腰深的积水,并且诡异异常,科考人员就没有再往里面走了。但是也留下许多宝贵的资料。


积水的墓门

东陵各陵墓的区域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