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溫州是怎樣的一座城市?

lvningwei


“七山二水一分田”,這指的是溫州,雖然資源不佔優勢。但“每9個溫州人中就有一位老闆”,民營經濟活力足,這也是溫州。多年來,溫州加快“溫州製造”向“溫州創造”轉變,已成為中國鞋都、中國電器之都、中國汽摩配之都等43個“國字號”工業生產基地,湧現出康奈、正泰、森馬等多箇中國馳名商標。

在80年代,溫州是中國民營經濟最為活躍的城市。幾乎每個家庭都有做生意,或開小作坊的。在1982年,溫州個體戶就超過10萬戶。中國第一張個體營業執照就是發給溫州人的。

不過,溫州這座城市也有不同的聲音。有人說溫州這座城市規劃不好,城市建設落後,經濟也沒其他城市好了。

溫州GDP總量雖然超過6000億元,但人均GDP卻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更無法與浙江其他兄弟城市相比較了。

財經作家葉檀,曾把溫州列入“最無前途的中國十個城市”之一。她認為溫州發展遇到了瓶頸,溫州人有前途,不代表溫州有前途。

溫州,簡稱“溫”或“甌”,浙江省地級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東南沿海重要的商貿城市,浙江省區域中心城市之一。溫州位於浙江省東南部,甌江下游南岸。全市陸域面積11612.94平方千米,海域面積約11000平方千米。

2019年全市轄4個市轄區,鹿城、龍灣、甌海、洞頭4區,瑞安、樂清、龍港3縣級市和永嘉、平陽、蒼南、文成、泰順5縣。2018年,戶籍人口828.7萬人,常住人口925萬人。

作為全國民營經濟的發源地,溫州民營經濟一直很發達。


不繁人


溫州背山靠海、偏於一隅,靠近福建沿海,以前呢,一直就是僅次於福建的備戰前線,國家對基礎設施、基本建設的投資都很少的;然後,溫州還是傳統的農業落後地區,七山兩水一分地,東南沿海打漁船,颱風肆孽不歸來。其實,就是在現在,溫州山區的窮困程度也是令很多人想象不到的。一個村子裡面,好像還是鄉政府所在地,僅有兩棟紅磚樓,一棟是學校、一棟就是鄉政府了,短短的不到百米的水泥路上,就兩三家賣肉店、副食店、小吃店,山居人家、茅草棚裡,十戶九空,都是些小孩、老人,大概是五年前的樣子,還有兄弟共媳婦的,還有姐妹共一夫的,還有窮得沒褲子穿,就一件褲子,出門的人輪換著穿的。這個可能是有些極端的例子了,但是我還真見識過的。

但是,溫州靠海的一面,窮怕了的溫州人,走出大山、走出灘塗、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所以,很多人都說,溫州人其實三個三分之一的,三分之一在國外,三分之一在國內,三分之一留守著。其實,現在溫州那些發達的市、鎮、村裡面,更多的也是外地人、外地打工的人群了;沒到春節,一個鎮就有兩三百億元的資金往家裡打,就是說,溫州本地以外,還有一個甚至一個半近兩個溫州存在,我們看到的溫州,其實並不是完整的溫州。

如今,經過了三、四十年粗放的但是是爆發式、引領潮流式的快速發展之後,揮之不去的陰霾開始籠罩在這座城市上空。昔日商賈往來不斷的繁榮景象似乎已被那些螞蟻一般存在的中小老闆臉上的債務愁容所取代。中小企業的倒閉潮仍在延續,並且在整體經濟狀況下行的背景下,外貿需求疲軟,致使這個出口導向型小企業居多的地區首當其衝。

但是,絲毫不可低估溫州民間的活力,也絲毫不能低估溫州再次爆發的可能性,一個市政建設其實相對落後、但是民間力量潛力巨大的地方,一個藏富於民開歷史先河的地方,一個終於知道了必須走轉型發展道路的地方,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希望應該是指日可待的,更何況,溫州還有這麼多年的積累,還有遍佈大江南北、世界各地的投資、實業、人群呢?

我還是比較看好溫州的,看溫州要走出溫州看溫州,要知道溫州以外的溫州,綜合起來看,溫州仍然是一個有活力的、不可小瞧的、即使衰退依然還有強大生命力的溫州!


坐看雲起於此時


在不少外人的固有印象中,溫州還是那麼一座“東方猶太人”所生活的全是土豪的城市。可實際和我一樣去過溫州之後,才發現這座城市和想象中差別還是有些大。現如今的溫州,總給我一種沒落的感覺。

溫州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我和所生活的寧波完全沒法比。我很多溫州的同學評價溫州的城市建設的時候,總會用到一句話,那就是溫州永遠都在修路,卻永遠也修不好。除此之外,溫州也缺少那些特別大的商業廣場,因為以溫州目前的現狀,還是有些難以消化這些商業廣場的。相比之下,寧波這種商業廣場則多到有些氾濫。當然,溫州的城市建設在全國範圍內還是比較好的,只是我認為和溫州在外的一個形象相差的有點遠。

與此同時,溫州也是一座不同人群之間差距比較大的城市。溫州的經濟總量在浙江一直都是排到第三位,然而人均卻一直墊底,比麗水和衢州還要低上不少。而這,則是最好的印證。現在的溫州,產業機構還是以民營經濟為主,對於自己開公司或工廠的老闆來說,收入是很高的,但是更多的員工普遍收入水平就一般了。更何況溫州本身的產業結構所吸引的人群多是以勞動密集型為主,成本自然是不高的。


西門町吃在寧波


溫州是民富,政府窮,民間人均純收入能入一線城市,城市綜合建設和人員素質是五線水平,人民財富差距達到八線城市,文化建設六線水平,綜合水平在全國達三線城市。


增垟散人


記得兩年前去過溫州平陽縣一個叫宋橋的鎮,這個鎮應該排在平陽縣鰲江、水頭、昆陽和蕭江鎮之後,說真的鎮中心不大,路也很狹窄,也沒什麼高樓大廈。但在回去後我一朋友說這個小鎮工廠很多,我調出衛星圖一看吃了一驚!周邊的工業區面積竟比鎮中心區大了好幾倍!(下圖紅圈處即宋橋鎮中心)



l大愛無聲l聾叔


溫州豪車多房價高,環境一般、貧富差距大、縣城不如城鎮有錢、樂清市區樂城鎮沒有柳市鎮、虹橋鎮繁華,蒼南縣靈溪鎮沒有龍港鎮有錢繁華、平陽縣城沒有鰲江鎮繁華,文成縣泰順縣看起來小鎮一樣還不如其他地方貧困縣 ,很多農村還有老舊房屋但是租金很貴


書面語現實


溫州是全國唯一不能用GDP去計算的城市,溫州是全國個體老闆最多的城,溫州的鄉鎮是全國多比較富有的鄉鎮,溫州是全國平均房價最高的城市(包括鄉鎮的房價),溫州商會是全國全世界最多的商會,溫州也是全國城市建設最不好的城市,全國全世界沒有一個地方沒有溫州的人,支持的點贊


雅麗斯11111


溫州是一座民營經濟非常發達的城市,是一座土豪非常多、豪車滿街走的城市,是一座基礎設施嚴重滯後的城市。溫州的自然風景很美,有楠溪江、雁蕩山、江心嶼、洞頭島,但是農村自建房沒有規劃,雜亂無章,小鎮上的交通也很混亂,溫州人開車都比較猛,沒有公共意識。長遠來看,溫州這座城市可能會被紹興、嘉興追上,但是溫州人的民間財富還是實力強勁。


工地上的揹包客


溫州市面積一萬平方公里左右,但是都是山區,七山二水一分田,可利用面積其實很少,也就百分之二十左右,二千平方公里,比江蘇平原一些城市的可利用面積都少,再者溫州應該有二百萬的老闆和企業家在全國乃至世界各地做生意,他們的GdP都在外省市和國內外各城市,所以才是5000億右,要不然應該翻翻沒問題,在浙江可能在前一二位置也可能,大家想想全國各大城市的市場!房產!礦產那裡沒有溫州人,老伯姓手上有錢才是硬道理。


遊xr


我想溫州並不神秘,溫州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溫州人喜歡以小見大,溫州人的精神,鼓舞著當代每一箇中國人。有些人總說溫州城建“很爛”,我不知道說這話的到底有多久沒到過溫州了?做為生於斯長於斯的溫州人,溫州每天都在變化,東拓西進,五水共治,溫州正變大變美,藍天碧水,青山蔥蘢,這些年,溫州最大的變化就是空氣質量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