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遭同龄人欺负时,别教他直接打回去,学学这位家长的做法

随着孩子长大,他们会逐渐离开父母的周围,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和活动地带,接触的小朋友也在增加,没有了父母随时在身边的保护,面对外界环境的复杂和人群的众多,难免会遭受种种小考验,像是小时候被稍微大一点的小朋友欺负,这都是无法提前只晓得,现在校园霸凌事件也是比较棘手的问题。

孩子遭同龄人欺负时,别教他直接打回去,学学这位家长的做法

遇到孩子被欺负,家长应该怎么做呢?是教孩子以牙还牙地还击回去?还是要教孩子怎么妥善处理?以下这几点建议,希望父母都能借鉴一下。

1、教会孩子正确面对欺负

孩子遭同龄人欺负时,别教他直接打回去,学学这位家长的做法

孩子都是家长的心头肉,在外面受到了欺负,家长心中都会很难受。面对被欺负,到底应该教孩子忍让还是反抗?家长可能会比较矛盾,首先肯定是不赞同孩子遭受欺负一味的忍让,这只会助纣为虐,自己的孩子也会形成更大的委屈。

再者如果让孩子受到欺负就还击,别人打你,你就打回去,这点更不合理,从小给孩子造成了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如何正确地权衡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才是家长要考虑的。

2、不建议孩子轻易地还击

孩子遭同龄人欺负时,别教他直接打回去,学学这位家长的做法

孩子遇到欺负就还击,表面看上去是很勇敢的表现,其实这只是一种简单粗暴的做法。孩子被别人打,立马拳打还击,家长可能认为这是一种威严的象征,别的孩子也就不敢再来欺负自家孩子了。

但这种行为并不能从根源解决问题,粗暴的回击,孩子们只会养成武力解决问题的习惯,以后遇见问题难以控制情绪,动用拳头和暴力成为家常,这样的孩子长大了往往是个脾气古怪暴躁的人。

3、不要让孩子一味地忍让

孩子遭同龄人欺负时,别教他直接打回去,学学这位家长的做法

一些怕事的父母,遇到孩子被欺负,可能本着息事宁人的想法,劝导孩子就这样忍让过去。但是这样的想法也不能是合理的。一味的忍让,只会让孩子更加被人欺负,孩子自己也无法形成保护,他们会变得更胆小和懦弱,生怕被别人攻击。

这样对孩子的心理会产生很大的阴影,一直在这种被欺负的环境下成长,孩子们的心理会扭曲,演变到后来恐怕成为一种报复心理,因此家长必须对此有一定的警惕。

家长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孩子遭同龄人欺负时,别教他直接打回去,学学这位家长的做法

1、教育孩子保护自己

家长应该在平时多给孩子灌输这样保护自己的意识,遇到被别人欺负,及时地向老师和家长报告,不要害怕,勇敢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只有自我形成了保护,才会让自己变得强大,别人也就不敢再轻易地欺负你。

作为幼小的孩子,自身可能没有很强的防御能力,那就一定要寻求外界大人的帮助,还要告诉孩子们,遇到危险和欺凌,勇于拿起正义的武器去抗衡,不是只用拳头回击。

2、教育出一个有礼貌有素质的孩子

孩子的好坏关键看家长的教育,平时家长要告诉孩子,出门要礼貌待人,不可专横去欺负别人,和别人友善,不做欺负别人的坏孩子,当然在自身有危险的时候,也要学会适度的还击来保护自己不受伤,做到“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总之,孩子们遇到被欺负,要正确地去面对,勇敢的来保护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