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脾氣再好,對這2種人也別太心軟

別讓一次不合時宜的心軟,成為一段不可挽回的後悔。

七佛通誡偈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做人一定要善良,因為善良之人,必有厚福。

然而,再善良也要有限度,因為過度仁慈就等同於放縱。

所以,一個人脾氣再好,也要有限度。一旦遇到這兩種人,千萬別心軟,否則只會傷人傷己!


一個人脾氣再好,對這2種人也別太心軟


1

對孩子心軟,其實是毀了孩子

徹悟大師曰:一切法門,明心為要;一切行門,淨心為要。

人,以明心為本。明心方可見性,見性才得智慧。

不合時宜的心軟,就是在矇蔽內心。

《古今譚概》一書中有一個寓言故事,講的是:

翠鳥會把窩搭在樹的高處來躲避危險,但當它孵出小鳥後,又因為特別喜愛,生怕小鳥從高處的窩摔下來,於是就把窩往下移了移。

等小翠鳥長出了美麗的羽毛時,它便更加喜愛了,越發害怕小翠鳥會摔,於是又把窩向下移了移,這回翠鳥終於放心了。

然而,當小翠鳥離地面越來越近時,路過的行人抬手就把小翠鳥掏走了。

翠鳥擔心孩子會摔傷,於是避免了一切會被摔傷的可能,卻忽略了孩子早已離危險越來越近。

法國教育家盧梭說:“你知道運用什麼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這個方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對孩子心軟,其實是在害他。你為孩子避免了一切受傷的可能,孩子也因此失去了一顆強大的內心。真正愛孩子,不是為他遮擋風雨,而是告訴他如何面對克服風雨。

正所謂:縱子如殺子,溺愛不是愛。對孩子心軟,是件很可怕的事情。在你為孩子犯下錯找“他還小”、“不懂事”等種種藉口來息事寧人的時候,孩子早已失去了辨別是非的能力。

慈母多敗兒,子不教父之過!父母對孩子心軟,就是在“捧殺”孩子。脆弱的心靈,如何面對未知的暴風雨?

所以,脾氣再好的家長,也不要隨便對孩子心軟。要知道,你現在不讓孩子吃苦,這個世界就會讓他很苦!


一個人脾氣再好,對這2種人也別太心軟

2

對小人心軟,就是對自己殘忍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小人總以自身利益為重,遇到這種人,心軟就是對自己的傷害。

明代馬中錫的《東田傳》中記載了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

故事講的是,東郭先生在出行的路上,遇到一隻正在被獵人追趕的狼。那狼見到東郭先生,求他想辦法救救自己。

東郭先生雖然知道狼是害人的,但看著受傷的它,還是心軟了,就將它藏在了自己的包袱裡。

狼見躲過了獵人的追捕,終於放下心來。等獵人走遠後,東郭先生才將它放出來,那狼非但沒有感謝,反而張牙舞爪地撲向了東郭先生。

無獨有偶,《伊索寓言》中也有一篇農夫與蛇的經典故事。說的是,農夫發現了凍僵的蛇,將它放在懷裡取暖,等蛇甦醒過來後,卻狠狠地咬了農夫一口,便揚長而去。農夫臨死前才悔不當初,可為時晚矣!


一個人脾氣再好,對這2種人也別太心軟


所以說,傷害人的野獸是不會改變本性的,對它們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生活中,這樣的忘恩負義的人,比比皆是。面對這種人,心軟就是錯的!

但是,錯的不是自己的與人為善,而是對方的貪得無厭。在這樣的小人面前,咬緊牙關不心軟,才是最正確的善良!

《遜志齋集》上說:小人口如蜜,轉眼如仇人。

面對小人,你的讓步和妥協在他眼裡都是理所當然,他輕易就能將你的所有付出化為烏有,還要得寸進尺、恩將仇報。在這樣的人面前,心軟,就是在毀掉自己。

對小人心軟,就是對自己的殘忍。因為你不知道他什麼時候就會回頭咬你一口。所以,別不好意思拒絕別人,那些好意思為難你的人本就不懷好意。

孟子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人都有惻隱之心,但是這份心軟和善良,要有原則和邊界。

中國人講究外柔內剛,方成大器。意思就是,對外,我們可以善良,是因為我們不傷人;但對內,我們要內心強大,才不容易被人傷。

做人,善良要有尺,忍讓要有度,千萬不能一味的心軟。

只有你的心軟有了限度,才能幫到別人,保護自己;才能遠離傷害,杜絕後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