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导游带回的特殊“行李”

南方日报讯 (记者/王聪)“27、28……33箱,我这边齐了!”1月29日零时左右,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2航站楼的48号行李转盘前,导游梁小晴和同事忙着清点带回来的医疗物资。很快,这些物资将被捐赠至武汉。

就在一个小时前,梁小晴等人带领的旅行团从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回到广州,跟着一起回来的,还有50多箱医疗物资,包括N95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以及防护服等。梁小晴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广东的导游和印尼华人华侨导游购买的,全部用来无偿支援疫区。

他们并非第一次做这件事。“知道武汉物资缺乏之后,我们便打算利用带团出国的机会,在当地购买医疗用品带回国。”梁小晴说,“现在广东已经有超过1500名旅游从业人员加入,南非、韩国、泰国、阿联酋等国家的很多华人华侨导游也施以援手。”

这么多物资,出入境可不轻松。由于行李重量额度不够用,梁小晴等人经常请跟团游客帮忙分担;曾经被海关怀疑“代购”,好在她们提供了捐赠证明等信息,物资才免于被扣留。让梁小晴等人感动的是,此次回国,广州海关的工作人员贴心地帮忙搬运物资,并给了她们很多便利。

此次物资入关后,很快走上“绿色通道”。梁小晴等人将这批物资交给顺丰速运,并在快递单的姓名一栏上郑重地写下“广东领队”4个字。“这是我们共同的名字。”梁小晴说,她们寄出的物资,一般只写“广东领队”或者“中国领队”。

实际上,除广东外,全国其他多省的旅游从业人员都自发组织起来,通过建立微信群等形式,相互合作、支援,其中不乏“90后”甚至“95”后。梁小晴说,每个微信群都有一个负责人,所有帮助疫区的导游群体都实名登记,捐赠清单和医院证明也定期向社会公布。

然而,随着27日开始境内外旅游团服务被暂停,梁小晴等人的业务也将处于暂停状态。“我们现在想得更多的是,怎么为消灭疫情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梁小晴告诉记者,“我们会继续筹款、购买物资,直到最后一个导游回国。”

(根据受访者要求,文中“梁小晴”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