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內磨玻璃結節會發展為早期肺癌嗎,需要注意什麼?

634812056


肺結節問題我已經寫過很多很多類似的文章,可以說肺結節幾乎快成了一個心理疾病,據統計全國有超過一億兩千萬人查出肺部結節,其中很多人被肺結節折磨得夜不能寐,茶不思,飯不想,壓力極大。其實真的沒有必要,我一再的強調過,肺結節絕大多數是良性的,即便少數是惡性的,預後也是很好的。對待肺結節的總體態度是,不能聽之任之,也不能掉以輕心。

具體講一下磨玻璃結節

磨玻璃樣結節是指原發於肺部的3cm以內的均勻含氣結節,病灶會沿肺泡生長,並不破壞肺泡構架。在CT上磨玻璃結節密度比正常的肺部組織高,就像玻璃上哈一口氣,模模糊糊的,所以稱為磨玻璃結節。

肺內磨玻璃結節會發展為早期肺癌嗎?只能說有可能,但不是絕對的。雖然相比較其他結節,磨玻璃結節惡性可能性略高一點,但也有很多磨玻璃結節是良性病變,比如炎性感染、纖維化等等。此外,一些癌前病變,如不典型腺瘤樣增生也可能表現為磨玻璃結節。對於持續存在的磨玻璃結節,即便是不典型腺瘤樣增生或原位腺癌,其生物學行為相對惰性,生長極其緩慢。據統計,5mm以下的磨玻璃結節患者中(隨訪五年以上),有10.3%的患者結節出現了逐漸生長的情況,但僅0.9%病理證實為浸潤/微浸潤腺癌。直徑在8–20mm的磨玻璃結節,癌變的可能性升至18%。可見,較大的磨玻璃結節發展為早期肺癌的幾率早大一些。

磨玻璃結節又可以根據有沒有實性成分分為純磨玻璃結節和混合性磨玻璃結節。純磨玻璃結節中良性概率較高,很多是真菌性炎症導致的,也有一小部分是肺結核或其它肉芽腫性炎症導致的。而混合磨玻璃結節的惡性概率略高於純磨玻璃結節。

發現肺磨玻璃結節要注意什麼?

發現磨玻璃結節最需要注意的就是放寬心態,定期複查。按照2019年NCCN肺癌篩查指南建議:小於5mm的的純磨玻璃結節,無需常規隨訪,或者1-2年複查一次;結節在6mm以上的純磨玻璃結節,建議6-12個月複查確定穩定性,之後每2年複查直至5年。部分實性磨玻璃結節中如果實性成分大於6mm的磨玻璃結節,建議3-6個月確定穩定性,對於實性成分在複查中有增大趨勢,實性成分大於6mm且高度懷疑肺癌的磨玻璃結節可以考慮直接手術治療。

此外,對於肺癌高危人群,無論肺部有沒有磨玻璃結節,需要注意的就是戒菸,遠離二手菸,減少廚房油煙,平時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胡洋


有可能!

或者說,某些肺磨玻璃結節就已經是早期肺癌,不過它們大多生長緩慢,可以保持數年、甚至十幾年緩慢進展,但也可能在某一時刻突然增長加速。

我們呼籲40歲以上人群重視肺結節篩查,就是希望能及時發現這些危險結節,及時切除。

什麼是肺內磨玻璃結節?

經高分辨率螺旋CT掃描發現的,肺內侷限性的半透明小結節,呈磨玻璃狀。

分為兩類:單純性磨玻璃結節和混合性磨玻璃結節。

下面我們舉例說明:

1.單純性磨玻璃結節

上圖這個小結節,直徑7毫米,純磨玻璃密度,稱為單純性磨玻璃結節。

這類小結節如果小於5毫米,屬於低危結節,不需要隨訪;大於5毫米則屬於中危結節,應當間隔3個月複查,觀察病變是否消失。如果持續存在,則每年複查,不少於3年。

從病理上看,這類結節可能是炎症、不典型腺瘤樣增生、原位腺癌和少部分微浸潤腺癌(非侵襲性腺癌)。

此類病灶不建議使用抗生素(不符合抗生素使用原則),PET-CT(派克)檢查價值也不大,CT引導穿刺也不推薦,因為陽性率較低。

科學的處置原則就是隨訪觀察,如果病變隨訪過程中增大或密度增高,就可採取手術治療,推薦胸腔鏡楔形手術、肺段或亞段切除。

上圖這個病例來自山東省腫瘤醫院黃教授,第9個月複查的時候,顯示病灶沒有消失,並且增大了3毫米,果斷建議手術切除,病理為微浸潤腺癌,沒有低分化成分,不需要配合術後化療。


2.混合性磨玻璃結節

下圖這個病灶,最大徑1.3釐米,周邊呈磨玻璃密度,中央可見白色的實性成分,屬於混合性磨玻璃結節。

經手術切除,病理確診為微浸潤腺癌:



對這種孤立的、混合性磨玻璃結節,特別是實性成分大於5毫米的,首次發現後應該3個月複查,複查病變增大或無變化時,應考慮惡性可能。

有統計資料顯示,混合性磨玻璃結節的惡性可能性為63%,而單純性磨玻璃結節為18%。

肺內磨玻璃結節都會發展成肺癌嗎?

不是的!

很多磨玻璃結節是炎症性病變,隨訪觀察會消失。

上圖這位30歲的男性,咳嗽咳痰,CT發現右肺磨玻璃結節,一個月後複查完全消失,證明屬於炎性結節。


下圖是另一位女性病人,左肺磨玻璃結節,在內部可以見到小網格狀影,這提示小葉內間隔增厚,說明是一個炎症性結節:

後來隨訪觀察,病灶完全吸收。

發現肺內磨玻璃結節,需要注意什麼?

一般來說,肺內孤立的磨玻璃結節不需要治療。

影像醫生會根據它的大小、密度、形態、邊緣等作出判定。如果是高危結節,醫生會建議多學科會診,積極處理。這種情況聽從醫生指導即可。

如果是中危結節,按照醫生指導,定期隨訪即可。首次隨訪間隔,一般不超過3個月,目的是篩檢出那些增長快速的結節及時處理。


影像科豪大夫


磨玻璃結節,的確會令人驚恐擔憂!但是未必所有的肺內磨玻璃結節都是惡性的,也不可能就一定會發展為早期肺癌!


磨玻璃結節到底是屬於哪一種結節?

事實上,在之前的臨床診斷中並沒有磨玻璃結節,不是說以前就不存在這種結節,是有我們也沒發現或者沒有按這種分類!真正有這樣的結節出現和分類,其實最主要的是來源於醫療技術的發展,尤其是隨著多層螺旋CT的廣泛應用以及低劑量CT掃描,明顯提高了肺小結節的檢出率,其中肺內磨玻璃結節也慢慢被發現!影像學檢查中,肺內磨玻璃結節主要表現為在高分辨率CT上密度輕度增加,肺泡壁柱狀細胞增生,其內支氣管血管束表現為異常磨玻璃密度陰影,屬於一種有特徵性而非特異性的影像學表現,根據CT上密度不同,臨床上分為實性結節,部分實性結節(混合磨玻璃密度)和非實性結節(完全磨玻璃密度)。


那體檢發現肺內玻璃結節,到底該怎麼辦?要注意什麼?

事實上,只要是肺實質含氣量降低,細胞密度增加,肺泡柱狀細胞增生,只要出現肺泡和終末氣道內部氣體填充,導致肺泡不完全萎陷,就可能會出現磨玻璃密度陰影,有特徵但特異性並不強,因此其可以是良性,如只是良性的局灶性纖維化,炎症或出血等;但也不排除惡性可能,如肺腺癌,不典型腺瘤樣增生,原位腺癌、浸潤性腺癌等等。因此,最主要的是分辨結節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


首先,做一個高分辨率的CT檢查是關鍵,這有利於從形態學上進行鑑別診斷,因為結節的形態、大小、實性成分大小,邊緣是否清楚,是否有空泡、鄰近結構改變等徵象,都是鑑別良惡性結節重要的診斷依據。 一般情況下,圓形球形生長型、結節實性成分中伴有周圍磨玻璃成分、出現明顯的瘤肺分界、結節中心有空泡或囊腔、靠近胸膜,出現胸膜牽拉和胸部凹陷等等,都可能是一些惡性結節相對典型徵象。


其次,注意注意:具體的定性診斷一定要經過專業放射科醫生和專科醫生進行綜合分析,不要自己給自己下診斷,而且有時候醫生可能還需要讓你3個月,甚至6個月後再過來進行復查,看結果後才能進一步做出診斷也屬於正常現象,因為有時候結節太小、不明顯都可能需要進一步觀察,因為良惡性結節最大的區別是有無異常生長!

最後,體檢發現磨玻璃密度結節,切勿慌了神!哪怕它是惡性的,但一般情況下,這種屬於早期肺癌的居多,而且很少會發生淋巴結轉移和遠處轉移,治癒率較高,但最終的結果要依據病理的診斷後來決定,正常情況下,患者會有一個較好的預後,生活質量影響不大!


醫學小偵探


什麼是肺結節?

結節病是一種多系統和多器官的肉芽腫型疾病,目前病因尚未明確,經常會侵犯肺部、肺門淋巴結、眼睛、皮膚等器官。以胸部受侵率最高,達80%~90%。從影像學表現來看,肺部結節多為侷限型的、類似圓形的、密度增高的陰影。常見的為單髮結節,臨床上也見過雙肺長了四五個結節的,邊界一般比較清晰。肺結節的直徑多為小於3釐米的病灶,大於3釐米的一般稱為腫塊。

目前,CT檢查中檢出率最高的是磨玻璃結節(GGN),這指的是在CT影像上出現像磨砂玻璃質地的密度輕度增高的雲霧狀淡薄影。磨玻璃結節中的磨玻璃成分,對應的是病理上的鱗屑樣生長方式,異常增生的上皮細胞或分化良好腫瘤細胞以鱗屑樣方式生長或貼壁樣生長,表現為增生的細胞沿現有的結構和肺泡壁生長,而不侵犯基質、胸膜或血管,保持完整的肺泡結構。

肺磨玻璃結節具有演變性的特點,可由良性病變逐步發展成惡性病變,由無侵襲性的惰性病變逐步變成有侵襲性的浸潤性病變。這個過程可長達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根據有無實性成分,肺磨玻璃結節可分為單純型和混合型。如果結節內只有磨玻璃成分,稱為純磨玻璃結節;如果既有磨玻璃成分,又含有實性成分,則稱為混合型磨玻璃結節。

肺內磨玻璃結節會發展為早期肺癌嗎,需要注意什麼?

肺部小結節並不等於早期肺癌。肺內很多疾病都會形成結節,良性的如炎症、結核、黴菌、亞段肺不張、出血等。因此肺內的小結節性病灶,可能性的診斷是多種多樣的。良性的包括炎性假瘤、錯構瘤、結核球、真菌感染、硬化性肺細胞瘤等;惡性的則可能是原發性肺癌或肺內癌轉移灶。部分良性病變長時間發展之後也可能轉化為惡性。

不同結節的惡性概率是多少?

一般來說,磨玻璃結節總的癌變概率約為33%。其中,混合型磨玻璃結節的惡性概率較高,約為63%,而純磨玻璃結節的惡性概率約18%。混合型磨玻璃結節內實性成分的多少,可作為判斷良惡性或侵襲性的一個依據。若為惡性,則實性成分越多,其侵襲性也越大。不同類型的結節在不同性別患者中的惡化概率也不同,實體結節是男性最常見的肺癌類型,有72%的男患者屬於實性結節,而女性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則多為磨玻璃結節,佔女性肺癌的45%。


黃志豔大夫


隨著醫療水平和健康意識不斷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們進行健康體檢。有一部分人在進行胸部低劑量薄層CT檢查會發現肺內有磨玻璃結節影。什麼是肺內磨玻璃樣結節呢?其在影像學上常常呈現為無規則形狀的密度增高影表現,在結節中有時可見血管的紋理和肺的支氣管組織影。能夠形成肺內磨玻璃結節影常見的原因有:肺部終末支氣管的炎症性病變或者是早期肺癌的表現。因此如果出現肺內磨玻璃結節一定要引起注意。



如果出現了肺內磨玻璃結節該怎麼辦?

剛提到肺內磨玻璃結節既有炎性的可能也有癌變的可能性。如果出現肺內磨玻璃結節該怎麼辦呢?重要的是要大致明確其性質,可以進行尋找上級醫院有經驗更加豐富的影像科醫師進一步明確診斷。一般來說如果磨玻璃結節,影像學多提示實性成份較多,呈現空泡狀改變等。如果發現疑似肺癌的表現,一定要注意進行定期複查。一般來說對於首次發現的1-3個月後進行造次進行薄層胸部CT掃描觀察結節的變化。根據隨訪結果建議進行後續選擇(繼續隨訪或者手術治療)。國外指南中指出對於肺磨玻璃結節直徑≥6mm的一定要積極的隨訪觀察。對於隨訪過程中結節變小,良性的可能性較大。對於隨訪過程結節保持穩定的,根據主診醫師意見決定是否進行進一步隨訪觀察。如果對於磨玻璃結節無法斷定其性質的(良性或者惡性),必要時可以進行肺結節穿刺活檢術(需要注意的是該穿刺難度相對較大)。


如何降低肺癌發生的幾率?

目前研究發現肺癌的發生可能與長期吸菸、長期吸二手菸、長期處於油煙環境中、長期工作在粉塵、石棉等環境中其肺癌的發病風險相對增加。因此,儘量避免以上情況的出現。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您帶來幫助!喜歡就點個贊吧!


汪醫生小課堂


肺部磨玻璃樣結節是指原發於肺部的均勻含氣結節。病灶會沿肺泡生長,並不破壞肺泡構架。但它的密度比正常的肺部組織高,CT影像上面表現為磨玻璃影。


磨玻璃結節又可以根據有沒有實性成分分為純磨玻璃結節和混合性磨玻璃結節。雖然早期肺癌可以表現為磨玻璃結節,但炎症、感染、纖維化或癌前病變,如不典型腺瘤樣增生也可能表現為磨玻璃結節。因此千萬不能簡單將磨玻璃結節和肺癌劃等號!發現磨玻璃樣結節直接手術肯定是不對的。雖然一部分磨玻璃樣結節的確與肺癌相關,但大多數其實與炎症有關。


與肺癌相關的,主要是非典型性腺瘤樣增生,它是一種典型的磨玻璃樣結節,屬於癌前病變。當出現這種病變時,一定要早點手術切除。但實際上,很多磨玻璃樣結節是炎症導致的,尤其是純磨玻璃樣結節(磨玻璃樣結節分為單純型和混合型兩種,其中混合型磨玻璃結節是肺癌的可能性更高),很多是真菌性炎症導致的,當然也有一小部分是肺結核或其它肉芽腫性炎導致的。


一般發現肺部磨玻璃樣結節後,建議進行嚴密的隨訪觀察。尤其對於直徑在8毫米以上的結節,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建議做PET-CT掃描;如果經濟條件不好,SPET檢查也是一個可以考慮的選擇,該檢查能夠醫保報銷,提供的信息也不少。而對於直徑在8毫米以下的肺結節,則不建議做PET-CT檢查。


做了這些無創檢查以及抽血檢查腫瘤標記物後,如果存在肺癌的危險因素,再手術也不遲。肺部磨玻璃樣結節變化一般比較慢,有的甚至隨訪十幾年都變化不大,所以持續觀察,發現可能是肺癌時再手術,一般並不會耽誤病情。


非典型性瘤樣增生是不是肺癌?需要手術切除嗎?

腫瘤並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從正常細胞逐漸演變成為癌細胞,肺癌同樣如此。在這個過程中,有部分細胞沒有達到肺腺癌癌細胞的形態標準,但又不是正常的細胞,呈現出一種不正常的細胞反應和增生的狀態,這種就是非典型性腺瘤樣增生。

這種非典型性腺瘤樣增生,是一種典型的肺部磨玻璃樣結節,屬於癌前病變。一般而言,它並不會自愈,但如果及時切除治療是能夠完全治好的;如果不進行治療,這些非典型性腺瘤樣增生可能會緩慢地進展為肺腺癌。因此,當發現純磨玻璃樣結節逐漸增大,或者體積不增大但中間出現點狀或者片狀的實性、半實性病變時(純磨玻璃樣結節是非實性結節),建議立刻手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