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滇南第一洞天”

传说中的“滇南第一洞天”

蒙自·缘狮洞

· 依山而建

· 距今140余年

· 滇南第一洞天

· 140年的古建筑 ·

传说中的“滇南第一洞天”

蒙自缘狮洞位于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鸣鹫山,距蒙自城38公里。

建于清乾隆初年(公园1879年),远远望去,静灵山起伏似一雄狮镇守着鸣鹫这一方宝地,缘狮洞就建在这一雄狮的脸面上,而寺中观音则端坐于雄狮的舌上,缘狮洞因此而得名。

▨ 依山而建 ▧

传说中的“滇南第一洞天”

缘狮洞石窟位于山腰,为自然溶洞,洞口高12.5米,深17.3米,最宽处达10米。

传说中的“滇南第一洞天”

传说中的“滇南第一洞天”

洞口有三开间飞檐斗栱牌坊式门一座,上悬清代及民国年间匾额十余块,正中间为云贵总督岑毓英题写的“滇南第一洞天”。

· 缘狮洞石窟寺及古建筑群 ·

传说中的“滇南第一洞天”

传说中的“滇南第一洞天”

鸣鹫缘狮洞分内八景和外八景,内有灵官殿、衡镜台、归真祠等建筑36座,总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整个缘狮洞古建筑群呈一个“靈”字形。

传说中的“滇南第一洞天”

缘狮洞上方有一漏天小洞,即使下大雨,也没有雨水滴进洞中;因洞中存有天然观音菩萨钟乳石像,又称观音洞。

传说中的“滇南第一洞天”

洞内石刻造像有观音、十八罗汉、金童玉女等,另有一座贴金木雕造像为瑶池金母,雕工精致,神态逼真,造型世俗化,具有地方特色。

同治光绪年间,居士曹廷镛广募香资,依山傍岩建成儒、释、道合一,以释、道为主的殿阁30余间,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殿阁至今香火不断,游人如织。 

传说中的“滇南第一洞天”

整个寺庙建筑群依山势从山脚至山腰梯级分布,坐东南向西北,总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

传说中的“滇南第一洞天”

传说中的“滇南第一洞天”

1993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文化底蕴 ·

传说中的“滇南第一洞天”

传说中的“滇南第一洞天”

缘狮洞侧有开山景公所题的一首半字连珠句诗,即前一句诗的最后一个字的右半字为下一句诗的起首字。使人读来感到妙趣横生,全诗如下: 

此山美景正堪期,(月)下岩前论古诗,

(寺)庙巍峨钟鼓便,(更)深夜静斗星移,

(多)少灵根培佛地,(也)曾劳苦费心机,

(几)时修好观音洞,(同)与神仙下盘棋。

据说给此诗断句是寺中小沙弥必考的一课,也给四方来客留下余味无穷的回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