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董卿的詩詞大會,你還會看嗎?

沒有董卿的詩詞大會,你還會看嗎?

沒有董卿的詩詞大會,你還會看嗎?

1月28日,《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開播了。我點開一看主持人咋不是我熟悉的董卿而是龍洋。董卿不再是主持人,我感到非常遺憾!

話說,《中國詩詞大會》不說缺了董卿就不可以,只是缺了董卿少了一點味道。董卿,不僅僅是一位串詞的主持人,同時也是一位精通大量古詩詞的才女。

龍洋在舞臺上青春、活潑、笑容甜美,在主持上從容淡定、節奏感把握也恰當。但是她與嘉賓、與選手的互動達不到董卿的高度與深度。

一個真正喜歡古詩詞的人,不會因為少了董卿而放棄對她的喜愛。但有不少人因為喜歡董卿才愛上中國的古詩詞,才瞭解了中國的古詩詞文化。

董卿與儷波、康震、蒙曼老師們的點評互動,是這詩詞大會一大亮點。聽她們探討古詩詞文化背後的故事,既是一場古詩詞文化的洗禮,又是一場古詩詞文化滋養。

還記得第四季第一期,當少兒選手張益銘答到第二道題時,答案是賀知章《詠柳》裡的“二月春風似剪刀”。康震老師與董卿老師的精彩互動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董卿與點評嘉賓既生動又富有趣味的互動讓觀眾們增長了不少知識,還在輕鬆活躍的氣氛中體會了具有詩情畫意的比賽。

董卿深厚的文化底蘊及豐富的知識儲備令人無不佩服。

張九齡《望月懷遠》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很多人都無法分清楚生與升的區別。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輪明月,此時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渾闊大,是千古佳句。以前董卿都會給大家解釋一下,增強大家的記憶力。

蘇軾的《守歲》“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譁。這句詩詞意思是兒童不睡覺努力掙扎,相守在夜間笑語喧譁。強是多音詞,在本詩詞中一個“強”字寫出兒童過除夕的特點:明明想打磕睡,卻還要勉強歡鬧。這個強字原本讀三聲,龍洋讀成了四聲。

《中國詩詞大會》每一題都有不同的主題,以前每一題的開場白都成為董卿的經典一幕。董卿每次都會引用大量古詩詞,讓觀眾輕鬆愉悅走入詩詞的世界。

有人說:“董卿閱歷、年紀都比龍洋大,後生可畏,我們應該多給年輕人機會。”

20出頭的時候,我遇見我上司她30歲。那時候,我也想:“等我到了三十歲,我的專業水準及業務水平也能達到她的造詣。”

30歲那年,我發現不論我多麼努力,我始終到達不了她的高度及深度。除了閱歷、除了專業,還有源於她對於這份專業紮根的喜愛及人生的規劃。

有些人,不是因為某件事、某個行業成就人了。有些事、某個行業,可能因為某些人對於專業的熱愛及喜愛而造就這個行業。相互相成、互相成就。

沒有董卿的古詩詞大會,我沒有繼續追下去的動力。

沒有董卿的古詩詞大會,就不好看了嗎?

不,

今年改版的古詩詞大會依然獲得收視冠軍。

但,

我的眼前再也少了一雙對於古詩詞發亮的眼睛。

一個人的文化底蘊不能短時間形成,而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我少了一份驚訝、我少了一份期許、我少了一份熱愛。。。

古詩詞,屏幕不見,江湖再見!

沒有董卿的詩詞大會,你還會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