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繞銀河系轉一圈要幾年呢?

雲中客002


算下來大概是2.26億年

太陽系在哪?

我們都知道,地球自轉一圈是一天,月亮繞地球轉一圈大概是一個月(實際上只有27天),地球繞太陽轉一圈大概是一年。好像大多數天體都在繞著什麼轉一樣。我們的太陽系也確實是如此,恆星系一般會繞著所在星系中心轉。而太陽就是繞著銀心在轉。

繞一週要多久?

太陽的速度大約為220公里每秒,而它距離銀心大概是2.6萬光年,而太陽繞銀心一圈的速度算下來就是2.26億年。也就是說,太陽其實時時刻刻都帶著整個太陽系的星體在銀河系當中運動。

因為這個原因,有些科學家就猜測幾次的生物大滅絕是不是可能和太陽繞銀心運動的週期有關,但是經過詳細的論證和研究之後,否定了這個觀點。


鍾銘聊科學


月亮圍繞著地球轉,地球圍繞著太陽轉,而太陽圍繞著銀河系轉。月亮繞地球一週需要27天7小時43分11秒,而地球繞太陽一週需要365天6小時9分10秒。那麼問題來了:太陽繞銀河系一週需要多久呢?


銀河系的直徑為10萬光年,而太陽距離銀河系的中心為2.6萬光年。太陽和地球一樣,也是可以自轉的,自轉方向和地球一樣,也是自西向東,不過太陽是一個氣體星球,所以不同維度處自轉的週期不一樣,赤道地區自轉週期最短,為25天。而除了自轉之外,太陽還可以圍繞銀河系中心公轉。

太陽率領著整個太陽系,以每秒鐘250公里的速度,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公轉,而公轉的週期,大概為2.5億年。但是為什麼太陽運行這麼快我們卻感受不到呢?那是因為我們太陽系所有的成員都跟隨太陽系運動,每一個成員都和太陽有一樣的運動速度,所以達到了相對靜止,故而感受不到。


太陽系以太陽為中心,太陽的質量,佔到了太陽系所有物質質量總和的99.6%以上,太陽系有八大行星,還有至少173顆衛星、5顆已經分辨出來了的矮行星以及數不清的太陽系小天體。而這些小天體包括小行星帶天體、柯伊伯帶、彗星以及星際塵埃等。

太陽系的形成和演化始於46億年前的一片巨大的原始星雲在自身引力作用下的塌縮。初始的原始星雲,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逐漸凝聚在一起,原始星雲具有原始角動量,在凝聚得越來越近的時候,星雲的自旋速度就越來越快,到最後星雲聚集得夠緊的時候,在星雲的中心,壓強越來越大,溫度也越來越高,最後溫度壓強達到了要求,核反應就被點燃,這個時候就可以說太陽形成了。


太陽系每2.5億年繞銀河系一週,按照這個週期,那麼地球相當於正在經歷它的第20個銀河年。地球上會有一年四季的變化,這主要是因為地軸是傾斜的,那麼太陽系圍繞著銀河系週期性運動的時候,會不會也有這種特徵呢?太陽系位於銀河系的獵戶臂上,而太陽在圍繞銀心公轉的時候,宇宙空間的輻射並不會有明顯的週期性變化,因此應該是不存在類似的季節的。


鏡像科普


首先我們要知道銀河系作為一個螺旋形星系,直徑大約有十萬光年,包括了兩億多顆恆星,其中每顆恆星還有各自的恆星系,這些所有星體擁有一個共同質心,這個質心大致位於銀河系的中心。銀河系的中心被普遍認為是人馬星座方向,它也叫做銀核。

如同太陽系中的行星繞著太陽轉一樣,太陽也會繞著銀核旋轉。根據高中物理知識,我們只需要知道太陽軌道的半徑和軌道速度,就可以計算出太陽的軌道週期。通過天文測量,我們得知太陽的軌道半徑大約為2.6萬光年,太陽圍繞銀核旋轉的線速度為220千米/秒,這樣計算得出的太陽旋轉一週的週期是2.26億年。

太陽如今已經形成了46億年,也就是說,太陽已經繞著銀核轉了20圈左右。上一次太陽系運行到我們現在這個位置的時候,恐龍才剛剛出現,世界的地殼版圖還沒有分開,南極洲還是一大片綠色。所以說,我們這一生只會在宇宙中走過很短的一段路,而且還不會有回頭路可以走。

其實太陽不只是圍繞著銀核旋轉,太陽系還在以每秒20公里的速度向著武仙座方向飛奔,從這個角度看,太陽的運行軌跡也只能大致認為是一個圓形軌道,其實在運行中受到的各個星系的吸引影響還是很大的,所以對於這些天文學的數字,只要作為一個大致的參考就可以了。


鎂客網


答案是2.25億年左右,首先太陽已經誕生50億年了,以太陽的壽命計算,太陽已經繞銀河系轉22圈了,那麼太陽在上一個週期的時候,地球還處於遠古時期。

那個時候恐龍正統治著地球,人類這個物種,根本就不存在,而如今恐龍已經消失,人類正如當年的恐龍一樣,主宰著這個大自然。

其實我們這個銀河系,是一個棒旋星系,這個星系當中,存在著數千億顆恆星,這些恆星都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進行旋轉。

這是因為銀河系的中心,有一個質量巨大的天體,這個天體應該是一個黑洞,因為只有黑洞,才能製造如此之大的引力場。

那麼這個引力場內一切物質,都要受到黑洞的引力作用,這個作用力理論上來說,會將所有的物質,都拉向銀河系的中心,然後被黑洞吞噬掉。

但就和地球和太陽的關係一樣,由於恆星都在不斷的運動,而運動則會產生離心力,這個離心力就可以抵抗黑洞的引力,不被黑洞吞噬。

所以在接下來的很多年當中,太陽會繼續圍繞銀河系旋轉,至少會持續30億年到40億年左右,那個時候我們這個銀河系,將會和鄰近的仙女座碰撞。

然後兩個星系,會合併成一個更大的星系,而太陽和地球的命運會如何,我想就只有天知道了,可能會毀滅,也有可能會新生......


種植恆星


由於整個銀河系的共同質心處在銀河系的中心,所以包括太陽在內的恆星都會帶著各自的行星系統(如果有的話)圍繞銀心做近似圓周運動,這就如同因為太陽系的共同質心在太陽附近,所以太陽系中的行星會圍繞太陽做近似圓周運動一樣。只要知道太陽的軌道半徑和軌道速度,就能知道太陽的軌道週期。

通過測量可知,太陽的軌道半徑約為2.6萬光年(即太陽到銀心的距離),太陽圍繞銀心公轉的速度約為220千米/秒。根據圓周運動規律可以估算出,太陽的軌道週期約為2.2億年,即太陽圍繞銀心旋轉一圈所需的時間約為2.2億年。

現在距離太陽形成已經過去了46億年,所以太陽已經繞著銀心轉了大概20圈。上一次太陽系運行到目前的位置時,恐龍才剛剛出現在地球上,最早的哺乳動物也演化出來。那時的地球面貌與現在很不一樣,當時整個地球的大陸都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塊超大陸,又稱盤古大陸。隨著地殼運動,盤古大陸逐漸分離,最終形成了今天我們所知的七大洲。


火星一號


宇宙中的很多天體間都有主屬關係,月亮圍著地球轉,地球圍著太陽轉,太陽又在圍繞著銀心(銀河系中心區域)轉,我們知道月亮圍繞地球轉一圈是一個月,地球圍著太陽轉一圈是一年,那麼太陽圍著銀心轉一圈需要多長時間呢?


其實科學家們早已經通過天文觀測得出了太陽圍繞銀心公轉的時間,其方法也很簡單,憑藉一些現有條件就可以計算出來,如我們的太陽距離銀河系中心約2.6萬光年,根據圓的周長計算公式C=2πr可以計算出太陽圍繞銀河系運行一圈的長度大致為16.34萬光年,一光年約等於9.46萬億千米,那麼太陽公轉運行一週的長度大約為154.45億億千米。而太陽系在銀河系中的運行速度大約為每秒220千米,從時間上計算一年約行走69.38億千米,那麼將總長度除以一年行走的距離,計算下來太陽在半徑2.6萬光年的軌道上跑一圈的話就需要2.23億年,可以說遠遠大於太陽系中天體運行的時間了。


那麼太陽系為什麼要圍繞著銀河系中心運行呢?其實這件事上太陽做不了主,它本身屬於銀河系中的一員,就好像我們每個人都屬於社會的一員,必須遵守社會的規則,總體上來說太陽圍繞銀河系中心運行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銀河系的運行趨勢就是這樣,銀河系是一個棒狀螺旋星系,其中的絕大多數恆星系統都在跟隨銀河系的旋轉趨勢而運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隨大流”,從銀河系形成開始,它就有這樣的運行趨勢了;另一個原因就是銀心的質量很大,這不僅是由於銀河系中心有一個巨型黑洞(人馬座a*的質量相當於431萬個太陽),而是那裡的天體非常密集,在直徑2萬光年厚度1萬光年的範圍中匯聚了銀河系中大量的物質,形成了整個銀河系絕對的質量中心,所以太陽等其他行情繫統只能圍繞銀心運行。


這其實和月亮圍繞地球轉以及地球圍繞太陽轉的性質是一樣的,月亮的質量只有地球的1/81,那麼在地月系中地球就是絕對的質量中心,雖然嚴格來說兩者是圍繞共同的質心運行,但是由於地球的質量比月亮大得多,而且共同質心的位置在離地心約4671公里的地球體內,其運行狀態看上去就像月亮在圍繞地球轉,所以通常都說月亮在圍繞地球運行。

地球圍繞太陽轉也是這樣,太陽的質量是地球的33萬倍,地球相對於太陽來說簡直太小了,只能是服服帖帖的圍繞太陽運行,而且太陽佔據了整個太陽系可見物質的99.86%,所以地球加上其他行星、矮行星、衛星等也遠遠不足以形成挑戰,因此太陽就是太陽系中所有天體的運行中心了。



銀河系恆星的運行並非是雜亂無章的,而是有很大程度上的趨同性,絕大多數的恆星的運行基本都是在銀河系旋轉趨勢下的隨大流,這也使得我們的太陽系在幾十億年的運行過程中一直比較安全,也給了地球生命以長期穩定的進化繁衍發展環境,所以我們人類之所以能出現、存在、發展並能創造文明,既要感謝太陽系也要感謝銀河系啊!


人類的方向


就目前的研究來看,太陽系的公轉週期,大約是2.26億年左右,也就是說包括太陽,地球,火星,等一些天體組成的太陽系,需要2.26億年,才能繞銀河系轉一圈,而在2.26億年之前,地球還處於三疊紀的時候,那個時候恐龍才出現沒多久,而地球上所有的大陸,也都連接在一起。

其實我們人類所在的銀河系,非常的龐大,那麼過去的時候,人們認為銀河系的直徑,只有10萬光年左右,而最新的研究發現,銀河系的直徑可能達到了16萬光年,而這16萬光年的直徑範圍,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懸臂,其中有四條懸臂是最有名的,這四條懸臂分別為,獵戶臂,英仙臂,人馬臂和天鵝臂。

那麼我們人類所在的太陽系,就位於獵戶臂當中,而且我們距離銀河系中心的位置,大概有2.6萬光年左右,但由於銀河系中心的位置,佈滿了大量的星際塵埃,所以在現有的條件下,人類根本看不見銀河系中心。

但以我們的研究來看,在銀河系中心的地方,存在一個強烈的射電源,這個射電源的真正面目,很有可能是一個質量巨大的黑洞,這個黑洞被科學家們稱之為人馬座a。

另外銀河系雖然龐大無比,但宇宙當中還有比它更大的星系,例如說仙女座,仙女座的直徑達到了22萬光年,而銀河系只有16萬光年,不過仙女座和銀河系,都屬於本星系群的範圍之內。

而本星系群囊括了一片範圍達1000萬光年的宇宙空間,這片宇宙空間之內,有大約50個像銀河系和仙女座這樣的星系,其中最大的星系就是仙女座,而第二大的也是銀河系。

不過宇宙的範圍,遠遠不止1000萬光年,比如在本星系群之外,還有一片更大龐大的宇宙空間範圍,這片宇宙空間叫室女座超星系團,室女座超星系團的範圍,達到了驚人的2億光年,這2億光年的宇宙空間之內,有100個和本星系群一樣大的地方,所以宇宙之大,遠遠要超出人類的想象。


科學薛定諤的貓



宇宙中小到原子大到星系,都在不斷的運動之中,宇宙中是不存在絕對靜止的物體的,而我們的太陽系本身也在以220km/s的速度繞銀河系中心公轉。

宇宙中所有天體的運動都受到引力的支配,因為有引力的存在,月球會繞著地球轉,地球會繞著太陽轉,而太陽會帶著太陽系全體成員繞著銀河系中心旋轉。

我們的銀河系是一個直徑16萬光年,中心厚度1.2萬光年的棒旋星系,我們的太陽系位於一個叫獵戶座的旋臂中,距離銀河系中心的距離是2.6萬光年,經過計算可得我們的太陽系每2.5億年就能繞銀河系一圈,一圈被稱為一個銀河年。,我們的太陽有46億年的歷史,繞銀河系中心大概轉了有20圈。



前面說過,宇宙中的運動都和引力有關係,我們的地球繞著太陽公轉就是因為太陽的質量大從而引力也大,那麼太陽系繞銀河系中心旋轉則是因為銀河系中心有個“看不見”的引力源,那就是人馬座A巨型黑洞,人馬座A的質量是太陽的410萬倍,正是由於其巨大的質量才產生了巨大的引力,進而讓銀河系中上千億顆恆星繞其旋轉。

其實我們的銀河系也不是靜止不動的,銀河系和本星系群中的星系都在繞著室女座超星系團進行旋轉,大約1000億年轉一圈,而宇宙才138億年,所以現在連五分之一都沒轉完。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我們通常認為太陽是靜止不動的,而其他天體圍繞太陽公轉。

實際情況是,太陽系正以每秒220-240公里的速度繞銀河系中心公轉,而其他天體繞太陽公轉的同時也圍繞銀河系中心公轉,公轉週期是2.2-2.5億個地球年

太陽系位於銀河系的獵戶臂上,距離銀河系中心2.6萬光年,繞行旅程約為16.3萬光年。自形成以來,太陽已經繞著銀河系中心旋轉了20圈,上一次太陽系運行到銀河系現在的位置時,恐龍才出現在地球上。


來自venus的小魂


答:太陽系繞銀河系的公轉速度,大約是250公里每秒,公轉週期約2.2億年,目前公轉了約20圈。


在我國四大名著之《西遊記》中,如來佛祖對大鬧天宮的孫悟空說道:……玉帝自幼修辭,苦歷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十二萬九千六百年……。



如此算下來,玉帝修煉歷經了2.268億年,這和太陽系繞銀河系的週期巧同,不過艾伯菌相信這純屬巧合。


我們銀河系非常廣袤,在寧靜的夜空,我們肉眼看到的每一顆星星,幾乎都是銀河系內的恆星,最遠的距離地球7000多光年,再遠的恆星就需要藉助望遠鏡才能看見。


目前天文學家已經證實,我們所處的銀河系直徑超過10萬光年,太陽系位於銀河系的一條懸臂上,距離銀河系中心約2.6萬光年,公轉週期約2.2億~2.5億年。


銀河系的中心,位於夜空中的人馬座方向,既是我們在夜晚看到銀河最厚的地方,不過由於星際塵埃的阻擋,我們是看不到銀河系中心天體的。



據NASA最新數據表明,銀河系總質量約2100億倍太陽質量,恆星數量1000~4000億顆,有超過一半的恆星以雙星形式存在,我們太陽反而是特殊的單恆星系統。


至於銀河系公轉對地球的影響,目前沒有太多數據,一切只能猜測。不過在2.5~2.03億年前,地球正經歷第四次生物大滅絕,超過76%的物種消失。


而我們現在,正經歷地球的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生物滅絕速度是前五次的100多倍,主要原因卻是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好啦!我的答案就到這裡,喜歡我們答案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