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6的對艦攻擊能力怎麼樣?

竹筍念熊貓


所謂的

戰鬥轟炸機,就是戰鬥機+轟炸機的組合,由於要兼顧空戰和對地攻擊,就勢必要犧牲部分低空、低速性能;因此,真正既能遂行空中作戰,又能執行對地轟炸的戰鬥轟炸機,兩者性能都很強悍的,實際上即便全球範圍內都極為罕見。

在殲-16之前,空軍或海軍航空兵裝備綽號飛豹的戰鬥轟炸機,就空中作戰格鬥能力而言,飛豹基本上沒什麼卵用,不要說是空戰擊落敵機,即便自保都很困難,難以達到空軍要求多用途作戰的要求。

但不可否認,飛豹的對地打擊能力特別是飛豹改進型號殲轟-7A卻非常強大,戰時能外掛至少4枚鷹擊-83空艦導彈,即便對有宙斯盾系統的水面艦艇都具備極強的毀傷能力。

殲-16,是繼飛豹之後,我空軍裝備的另外一型戰鬥轟炸機,裝備有自動掃描有源相控陣雷達,以及最大12噸的外掛載彈能力,2.5馬赫的最大飛行速度,1500公里以上的作戰半徑,如此靚麗的作戰性能指標,讓殲-16無疑成了全球戰鬥轟炸機中的佼佼者

我空軍歷史上,真正擁有空戰和對地打擊兩不誤的戰鬥轟炸機,唯有殲-16了,飛豹包括改進的飛豹-A都達不到,殲-16具備了除隱形戰機以外和其他所有戰鬥機空中較量的作戰能力,出類拔萃的對地打擊更是

讓殲-16擁有了“炸彈卡車”之美譽

殲-16所配的主動相控陣雷達,具有與多目標作戰的能力,並可識別出目標的相關資料,具備先敵發現先敵開火的優勢;且由於機體較大,能掛載各類精確制導炸彈,來打擊地面高價值目標。

也能外掛併發射龐大的鷹擊-62和中型的鷹擊-83空對艦導彈,以及稍小型的鷹擊-91反艦導彈具備對水面艦艇強大的毀傷能力

;也能掛載各類空空導彈,用來打擊戰鬥機、預警機、轟炸機等空中目標。

目前,殲-16與殲-20形成了高低搭配的戰鬥態勢,戰時由殲-20掃清空戰航母,殲-16則定點清除地面包括海上的高價值目標。

殲-16,現在,僅裝備空軍,並未裝備海軍航空兵;但隨著殲-16產量的提高,海航對作戰能力如此優異的殲-16,一定非常期待,在空軍優先裝備且提升到一定數量時,裝備了5個航空旅的背景下,海航也不會缺裝殲-16戰鬥轟炸機


國平軍史


殲16是我國吃透了蘇27,造出了殲11B後,再次參考蘇30MKK研發的出的一款類似的多用途戰鬥機,可以看成是蘇30MKK的加強版,因為這款戰機在航電和雷達方面有著很大的進步,應該使用的無源相控陣雷達,甚至可能是有源相控陣雷達!

殲16是我國自己開發出來的三代半多用途戰鬥機,空軍發佈的殲20、殲16、殲10同框巡航飛行,也代表著這3款戰機是我國空戰戰略構型的骨架,由殲20、殲11等奪取制空權,殲16則負責突破對敵人的重要地面目標或者海上目標實施突襲,而且他可以攜帶PL-12、PL-10E空戰導彈,憑藉強大的機載雷達支持,空戰上也不太虛三代半戰機!

對於對艦攻擊能力方面,殲16目前公開的可以攜帶鷹擊62、鷹擊83和鷹擊91反艦導彈,前兩者都屬於亞音速導彈,射程分別為400公里和200公里;而鷹擊91導彈雖然射程只有150公里,不過這款導彈則是專門針對海上宙斯盾“量身定製”的剋星,有反艦和反輻射兩個版本。至於能不能攜帶鷹擊18和鷹擊12這兩款王牌反艦導彈,目前還不得而知,而且這兩款導彈的重量達到了2.5噸左右,要想在戰鬥機上掛載還真的有些困難!

因此,殲16的反艦能力目前主要還是亞音速導彈為主,以鷹擊62這款紅色戰斧導彈在,其400公里的射程,加上多架殲16同時飽和攻擊的能力,反艦實力還是挺強悍的!


狼煙火燎


殲-16戰機是我國在俄製蘇-30MKK的基礎上,結合殲-11B的部分技術,研發的一款重型多用途戰鬥機。該戰機於2016年才剛剛開始服役,本身強大的性能加上後發優勢,達到了三代半+戰鬥機的水平。所以,殲-16戰機也被稱為我國除殲-20隱身戰機之外性能最為強大的一款戰鬥機!

作為一款重型多用途戰鬥機,殲-16戰機的主要任務是負責對海、對陸進行精確攻擊,同時兼顧對空打擊的能力。如果,單就對海/對艦打擊能力的話,殲-16戰機是僅次於轟-6J轟炸機(海軍版的轟-6K)的存在,也是我國對艦/對海打擊能力最強的一款戰機!那殲-16的對艦攻擊能力強在哪呢?

首先,殲-16戰機有著強大的掛載能力,為此一直被稱為“炸彈卡車”。根據公開消息來看,殲-16擁有12個武器外掛點,最大可以掛載12噸的武器彈藥,而且目前我軍現役的所有空基導彈/炸彈,殲-16戰機幾乎都可以掛載。在對艦打擊武器方面,殲-16可以掛載鷹擊-83、鷹擊-91以及鷹擊-12等反艦導彈,可以說是集多種打擊方式於一身。

殲-16可掛載的反艦導彈特別之處則在於鷹擊-12,因為鷹擊-12是我國最新研製的一款的重型反艦導彈,與鷹擊-18反艦導彈相輔相成,性能不相上下,屬於全程超音速反艦導彈,發射後以2馬赫左右的速度進行巡航,接近目標突防時的速度可以達到3-4馬赫。並且鷹擊-12反艦導彈還有著最大400公里的射程,幾乎可以撕破全球大多數艦載防空系統的攔截!

不過,鷹擊-12反艦導彈雖然性能強悍,但也有些2噸重的發射重量,普通戰機想要掛載這一重量的重型導彈並不容易,而殲-16戰機卻可以做到,所以,掛載鷹擊-12這一性能先進的反艦導彈也進一步提升了殲-16的對艦打擊能力。

不僅如此,作為重型戰機,殲-16也有著航程遠的優勢。據悉,殲-16的最大航程可以達到4288公里,實用航程可以達到3900公里,並且有著1500公里的作戰半徑,如果部署在永暑島的話,就可以將整個南部海域納入打擊範圍(不部署永暑島再加上鷹擊-12射程也可以做到),有效抵禦外來艦船的侵犯。

綜合來說,殲-16戰機本身具有的優勢(載重量大、航程遠、航電系統先進)加上可以掛載的反艦導彈(鷹擊-12重型超音速反艦導彈等),使得殲-16有著強大的對艦攻擊能力。


天下布武


到現在,我們並沒有看到殲16公然掛著反艦導彈的圖片,也沒有正方面官方正式的說法,但對艦打擊的這個能力,殲16肯定是有,也必須要有。說實話,殲16要是不具備反艦能力,這款戰機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

在開發設計武器之前,必須要先解決一個問題:定位。這款武器是打誰的、跟誰打、怎麼打,對方有什麼優勢,我怎麼破他......這些都必須要先確定,然後才能開始設計。就像當年開發5.8mm口徑的子彈,特別追求威力、穿透力,這就是為美軍的防彈衣準備的。

未來50年,我國軍事面臨的主要威脅還是在朝鮮半島、日本、臺灣、菲律賓再延伸到關島這一線。如果發生戰爭,90%的可能是在這裡。所以,這幾十年我們國家的武器基本上也都是為這片地區量身定做的:東風26、東風21、東風10、殲20、殲15、航母、各種反艦導彈、15式坦克、兩棲步兵戰車......

而這片地區的主要敵手,甚至是唯一的敵手就是:美軍。

講直白一點,最近幾十年我們開發的主要武器,基本上都是為了在第一島鏈,和美軍作戰而準備的。而美軍在這裡主要分三部分:基地、飛機、軍艦、其中美軍戰艦的威脅還是佔了最大部分,60%,美軍飛機和基地加一起能佔40%的威脅。

所以,打美軍是我國這幾十年發展的重點,而打美軍戰艦,則是重點中的重點。

再具體一點就是:未來50年,美軍的戰艦是我國最大的威脅,所以怎樣打美軍的戰艦也肯定是我們軍隊裝備開發的最大課題。

所以這些年的現象就是我們國家各種反艦武器遍地開花:鷹擊12、鷹擊18、鷹擊100、鷹擊62、鷹擊83、東風21、東風26。還有一些俄羅斯進口的導彈。而發射這些導彈的平臺也很豐富:蘇30、飛豹、殲15、轟6K以及各種驅逐艦、潛艇,岸基發射車......

從天空、地面、海面、水下,乃至後方山溝裡,為美軍戰艦準備了一套導彈網。

殲16作為新一代戰機,也必然是按照這個思路開發的:針對美軍戰艦和基地。加入反艦大家庭。包括殲20,也肯定是有發射反艦導彈的能力。全民打美艦!

我國的反艦導彈水平很高,種類很多,但在空中發射平臺這塊,明顯偏弱。

蘇30,這是進口俄羅斯的準備,既受制於人也是安全隱患,而且最早的蘇30進入中國也已經20年了,也都快到壽了。飛豹是1973年開始研製的,受當時條件的限制,再加上這麼多年,已經屬於落後了。轟6K就更不用說了,平臺太老,爺爺輩的設計。

打高強度局部戰爭,對面F22、F35、F15、F18、F16在空中巡航,咱們這轟6K根本不能出去,用飛豹、蘇30出擊,風險也是極大,所以這些戰機也非常迫切的需要有新一代的接班人,而這個接班人就是殲16。

我國目前比較迫切需要新一代主力戰機來接替老機型來執行對海打擊任務,而作為新一代戰機的殲16,如果不具備反艦能力,那就滑稽了。還得另外再開發一款不說,如果殲16不能執行反艦任務,只能進行對地攻擊,它的價值也是大打折扣。

殲16能發射反艦導彈,這是剛需。

從現在開始,我國海空軍對美艦作戰的主力就是殲20+殲16。殲20負責空中掩護,護航,攔截F22、F35,殲16則掛載反艦導彈對美艦進行攻擊。如果戰爭強度很大,發起第一波攻擊的,其實應該是掛載反艦導彈的殲20,這樣才能比較有效的對抗大量的F35,殲16都得放在第二梯隊。像蘇30、飛豹、轟6K根本就上不去陣,平時嚇唬一下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還行。

殲16作為雙發重型戰機,從體能上講,掛2枚反艦導彈再加上2枚中程空空導彈、2枚近程格鬥導彈,一點問題都沒有。

而它作為多用途戰機,本身具備對地打擊能力,對地打擊,也就是下視下射的能力。能看到下面地面的目標,能打到下面地面的目標,這個能力稍加調整,就可以升級成打擊海上目標。能探測到地面的機場,就能探測到海面的航母,能想機場發射巡航導彈,就能向航母發射反艦導彈......性質非常接近。

殲20和殲16採用的都是最新技術,最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以及其他光電、感知系統,他們現在都具備對地攻擊能力,在這個基礎上發展一下反艦能力,其實就是個附加功能,贈品。就像出租車似的,拉一個人,只不過這個乘客多帶個小行李箱,也就是這麼大個麻煩。

前面咱們也談了,國家在反艦導彈這塊非常重視,所以我國的反艦導彈確實比較優秀,如果掛在新服役的殲16下面,這個組合還很強悍的。打印度、日本、韓國海軍會非常佔優勢。3個航空團,每個團24架殲16,每架殲16掛兩枚反艦導彈,這一波攻擊可以打出144枚鷹擊18,可以直接摧毀日本海上自衛隊。

但現在F35已經開始大規模裝備,日本第一批就訂購了100多架,未來估計會超過200架,韓國也不會太落後,基本上也會裝備,美軍自己更是準備裝備2500架,未來中國家門口的F35肯定會達到800架以上,日韓300架,美國500架,壓力還是很大的。


銳度何老師


殲-16戰鬥機是一款很先進的戰鬥轟炸機,擁有很強的對艦攻擊能力。殲-16的用途和蘇-30、蘇-35有相似之處,都是多用途戰機,但是偏重於空對面攻擊,包括空對海和空對地兩個方面。在現階段,殲-16的主要用途之一就是海上巡邏,所以它的反艦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首先,殲-16戰鬥轟炸機的航電系統很先進。殲-16航電的特點是融合了第五代戰機的先進技術,包括一個新的雷達罩,內置主動電子掃描陣列雷達,也就是有源相控陣雷達(AESA)。而且,殲-16的飛行員頭盔還配備了顯示系統(HMDS),這些都能提高其戰鬥力。殲-16還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隱身設計,雷達截面積(RCS)比較低。

其次,殲-16的載彈量很大,能夠攜帶最新的反艦武器。

殲-16能夠掛載制導導彈和智能炸彈,載彈量高達8噸(有的數據顯示是12噸)。在反艦武器方面,殲-16可以攜帶YJ-83和YJ-62反艦導彈,還有比較新的YJ-91導彈。YJ-83是一種遠程反艦導彈,射程在150到250公里之間,在最後階段能以1.5馬赫的速度飛行。YJ-83導彈由CTJ-2渦噴發動機提供動力,可攜帶190公斤重的高爆破甲彈頭,採用主動雷達引導。YJ-83的空射型是YJ-83K,最大射程約200公里,有一個光電導引頭,並且可以通過遠程控制修正航向。

YJ-62反艦巡航導彈

和“戰斧”反艦導彈很像,但是翼片要小得多,是X型而不是T型。YJ-62是一種中程掠海巡航導彈,殲-16掛載的是它的空中發射型。YJ-62反艦導彈可攜帶一枚300公斤重的穿甲高爆彈頭,採用渦輪噴氣發動機,最大射程可達280公里,最大飛行速度約0.6-0.8馬赫,巡航高度30米,末段可下降至7~10米。YJ-62使用主動雷達制導系統,機載雷達的作用距離為40公里,比YJ-83的25公里要遠很多。

YJ-91借鑑了俄羅斯Kh-31導彈的設計,擁有反輻射導彈和反艦導彈兩種版本。在反艦作戰時,殲-16可以掛載反艦型的YJ-91導彈。

YJ-91反艦導彈是一種掠海飛行導彈,巡航高度不超過海平面20米,在主動雷達導引頭打開後可下降到海平面以上7米,如果海況允許的話,攻擊高度能夠下降到海平面1.2米,因此很難被發現和被攔截,是“宙斯盾”艦的剋星。不過,掠海能力使其射程大幅減少,只有約50公里。

由於殲-16的掛載能力很強,因此可以根據需要攜帶以上三種反艦導彈,無論是大中型的海上戰艦,還是中小型的水面艦艇,殲-16都能夠對付。


老豆說軍武


殲16是中國目前反艦能力最強的戰術飛機。

殲16是我國在俄製蘇30MKK使用經驗基礎上,結合自己在殲11B研製中的技術成果,依託國內航電、武器系統的快速發展,自主研製的一款兼具制空、對地打擊的雙發、重型多用途戰鬥機,依據其技術水平,是一款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三代半戰機。

自服役以來,殲16目前已經裝備了空軍5個航空兵旅,總數量超過百架。作為一型重型多用三代半戰機,殲16有著強大的制空、對地/海打擊能力。

殲16目前僅裝備空軍,在空軍序列中殲16主要執行制空、對地打擊、防空壓制、電子戰等任務,尚無暇顧忌反艦作戰。但是根據相關信息,海軍航空兵未來也將裝備殲16,而殲16也將成為國內反艦能力最強的戰術飛機。

目前中國執行反艦作戰的戰術飛機主要是飛豹以及數量較少的殲15。飛豹可以掛載4枚鷹擊83亞音速反艦導彈,而殲15也有這樣的能力。據稱殲15可以掛載鷹擊12超音速重型反艦導彈,但是尚無石錘。與飛豹、殲15相比,殲16在反艦作戰方面有如下優勢:

1、先進的航電系統。

該機最大的特點是採用以一臺國產大口徑、大功率有源相控陣雷達為核心的數字化綜合火控系統和先進電子戰系統,該雷達具有探測距離遠、多用途性能強、抗干擾能力好的特點,可以在較遠距離上發現、鎖定、跟蹤敵方艦船,較早構成發射條件。相比之下,飛豹、殲15的PD雷達要落後的多,也難以支撐射程更遠的反艦導彈。

2、殲16載荷航程性能優異,作戰半徑更大,可以掛載更多、更重的反艦導彈。

殲16沿襲蘇30的氣動佈局,是世界上載荷航程性能最好的戰術飛機,也是掛載條件最優越的戰術飛機。殲16最大載油量約10噸,最大航程3600公里,全機擁有12個掛點,其中重型掛點6個。除了可以掛載鷹擊83這樣約700公斤的亞音速反艦導彈,殲16可以在機腹中線掛架掛載1枚重達2.5噸、射程超過300公里、最大速度約3馬赫的鷹擊12重型超音速反艦導彈,反艦能力大大增強。

3、殲16強大的空戰性能、電子戰能力能夠提升反艦作戰時的生存能力。

殲16憑藉優異的火控雷達和先進的PL-10/15導彈,具備非常強的空戰性能,在反艦作戰中面對地方的戰機時生存性能更高,這一點老舊的飛豹完全不能比,殲15也略遜一籌。

綜上,當殲16進入海軍航空兵服役時,將成為中國反艦能力最強的戰術飛機,威震海空!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殲16是一款多用途的重型戰鬥轟炸機,能夠執行對空/對地/對艦等各類遠程精確打擊任務。單論對艦攻擊能力而言,在我軍現役作戰飛機當中,是僅次於轟6J(轟6K的海軍型)的存在,主要是在作戰半徑和載彈量方面存在較大差距,不過機動能力和自衛能力則大幅超出。當然,這也是兩款機型各自的平臺定位不同所造成的。轟6J是專門裝備中方海軍航空兵的對海轟炸機,擁有6個重載外掛點,可以掛載6枚鷹擊12超音速反艦導彈。

鷹擊12是我國新一代的超音速反艦導彈,達到了所謂的“雙4指標”(最大射程超過400公里,最大速度超過4馬赫),打擊距離遠,突防能力強,是中方海軍打擊敵方大中型主戰艦艇的重要砝碼之一。特別是在執行反航母作戰任務的時候,鷹擊12的載機平臺基本上可以在航母戰鬥群對空防禦圈的邊緣投送火力,生存能力明顯得到大幅提升。受限於導彈的尺寸重量,殲16只能在兩側主翼翼根和機腹進氣道中間的位置掛載3枚鷹擊12。

其實殲16自從正式對外公開以來,雖然上鏡頻率並不算低,但是機載武器卻是一直諱莫如深,迄今為止只有標配的空空導彈有過曝光記錄,比如PL10近距空空導彈、PL15中遠程空空導彈、PLXX超遠程空空導彈。這些性能強悍的空空導彈,很多其他型號的戰鬥機也能夠掛載,倒也不足為奇。真正為殲16量身打造的獨門絕技——各種對地/對艦打擊彈藥,基本很少漏面,推測鷹擊12應該不是殲16最厲害的反艦手段。

根據公開資料,殲16標配的反艦武器在傳統的超音速反艦導彈基礎上,朝著兩個不同的方向路線發展。一個是類似LRASM的亞音速隱身反艦導彈,尺寸較小,攜帶方便,憑藉低可探測能力實施飽和攻擊。這種類型的反艦導彈只是我軍作戰體系的打擊手段之一,因為我們的主要假想敵擁有強大完備的海上防禦體系,亞音速隱身反艦導彈在E2D+標準6+ESSM+海拉姆+激光近防炮的攔截組合面前,被攔截的概率還是比較大的。

另一個則是類似匕首、鋯石等導彈的空射反艦彈道導彈、高超音速滑翔水漂彈等。所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這才是我軍最為倚重的反艦利器。空射反艦彈道導彈對於我國而言已經是成熟的貨架技術了。最新服役的轟6N轟炸機配備了與東風21D同級別的空射反艦彈道導彈,射程超過2000公里。陸基型的高超音速滑翔水漂彈東風17已經服役,海軍也發展了艦載型的型號,後續有望發展出空基型的。殲16身為重型戰鬥轟炸機,在機腹位置掛載一枚小型化的高超音速滑翔水漂彈,射程達到1000公里級別輕鬆愉快,成為我軍三位一體反艦導彈打擊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晨曦談兵


問題算是點子上了,殲-16之比蘇-30,其中很重要的一項,我軍現有武器均可實現掛載。做為海軍和空軍主力戰鬥機,真正實現了國防技術自主。

特別發動機推力提高,賦予更高的飛行品質,可以說插上了一對嬌健的翅膀;航電全面研製,飛行員的操控So easy,可以看得更遠,就是安上了一雙疾厲的眼睛。看它的低可探測性塗裝就知道,考慮了一定的隱身性能,達到了第四代戰鬥機的水準,與當今四代機相較,各項性能可以說有過之而無不及。

做為一型戰鬥轟炸機,它有極強的制空能力,主要任務就是對地攻擊,可以攜帶的彈藥,各種霹靂、鷹擊和雷石,簡單數了一數,即有13種之多。在殲-20全面掌控制空權的情況下,殲-16出動,加掛像鷹擊18這類遠程導彈,一發即能幹掉5000噸以上的戰鬥艦艇。多枚齊射的話,再大的艦也要魂撒。當然還有電磁炸彈,鑽地彈和巡航彈等等。帶得動,帶得多,無論在種類,還是武器性能,早就超過了任何蘇-30型號。

殲-16的使命,主要拓展了多任務能力,不僅掛彈藥,而且可以掛電子攻擊吊艙,引導炸彈攻擊的瞄準吊艙等,就其綜合性能,應該與F-15SA有得一拼。

看到這,可能有網友會感到吃驚,F-15SA可以攜帶AIM120中距彈12枚,殲-16可以嗎?不可以。它與F-15SA這種外銷戰機有根本不同,F-15SA可以各種噱頭賣弄於人前,才能實現更多出口。殲-16可是我空軍主力裝備,一招一式都是為實戰而生的。足堪實用威力強,是真正符合我們自己需要的。

想怎麼改就怎麼改,它經過了99%的關鍵系統得一改進,也可以說全新設計的一款殲轟,難怪自從2013年橫空出世後,它每一次飛行,都會引得莫大動靜。


魂舞大漠


殲16很厲害,可以和F15E相媲美,兩者都是優秀的戰鬥攻擊機,都被稱為炸彈卡車,甩完炸彈,又是優秀的戰鬥機。他和俄羅斯的蘇30MK系列戰鬥攻擊機,合稱戰術三大殺手。

在這三大戰鬥攻擊機中,F15E世界第一。因為裝備最早,20世紀80年的就有,90年代成熟,曾經獨孤天下。這種飛機特別優秀,很多國家渴望,但美國不輕易賣。世界上裝備這種戰鬥機的只有幾個國家,比較典型比較早裝備的是以色列,最近還有沙特和韓國,日本沒有。

俄羅斯的蘇30MK賣到全世界,應該不少於10個國家,各方面都不錯,就是雷達有些不太好。最早的是機械掃描雷達,後來換上了無源相控陣雷達,比如印度的蘇30MKl的後期型號,俄羅斯最新型的蘇57戰鬥機上才裝備了,有源相控陣雷達。

中國的殲16發展自中國進口的殲11的雙座型,而不是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的蘇30系列戰鬥機仿製的。他們的明顯區別在於垂尾,俄羅斯的蘇30的垂尾頂端是平的,而中國的殲16是有尖的。殲16做了機體輕化,結構做了強化,多了重掛點,據說能力達到4噸,可能有些誇張,但一噸左右到兩噸是沒問題的,能夠掛幾乎所有的導彈,如果達到4噸,那就能掛未來的導彈了,雷達和導彈的掛載能力是比蘇30強的地方。

說到這裡你也就明白了,殲16能夠掛載所有的鷹擊系列導彈,鷹擊62,鷹擊8,鷹擊12,鷹擊18。當然這屬於防禦能力,真正的攻擊能力還是航空母艦,殲15的雙座型,如果放在彈射航母上,那是航母炸彈卡車戰鬥攻擊機殲15S。



大志遠思想空間


殲16作為一種現代多用途戰鬥機憑藉著先進的機載雷達和電子設備以及強大的兼容性,可以輕鬆執行對海打擊任務。我國在空艦導彈的發展和技術更新上一直沒有停止,目前已經建立起一套亞超結合中遠程全覆蓋的對海打擊體系。




殲16可攜帶射程超過180公里的鷹擊83中程空艦導彈,得益於其體積小重量輕載機適應性強的特點,在執行反艦任務時可攜帶4-6枚。但亞音速的鷹擊83戰鬥部較小突防能力較弱,對大型目標的毀傷能力並不強,而我國未來面對的海上目標都是噸位較大且具備較強防空能力的驅逐艦,巡洋艦等,空艦導彈必須擁有更強的突防能力。



(掛載鷹擊83的飛豹)

鷹擊12是我國第一種批量服役的超音速空艦導彈其最初只是為轟6配套研製的一種中遠程空艦導彈,採用衝壓發動機全程飛行速度可達3馬赫以上最大射程高空彈道可達300公里,低空彈道180公里。該導彈採用慣性導航加指令修正與末端主動雷達複合制導方式,擁有更強的抗干擾能力和目標識別能力,其重達300公斤的半穿甲戰鬥部近乎是鷹擊83的兩倍,對目標的毀傷能力更強,且鷹擊12飛行速度快,從發射到擊中目標只需3-5分鐘,留給敵方防空系統的時間不超過1分鐘,降低被攔截的概率,提高突防能力。但是鷹擊12重約1.5噸普通的飛機攜帶它會受到限制(如掛點可用載荷,掛架佈局,飛行重心控制等),而殲16進行了機體結構強化,2個內側重型掛點掛載能力強且採用全新數字電傳操縱系統,基本上不受以上因素的限制,完全可以作為鷹擊12的載機平臺



(鷹擊12反艦導彈)



除鷹擊12外還有鷹擊91,鷹擊91分為反輻射和反艦兩個型號。反輻射型裝有被動雷達導引頭 ,可以對付不同頻段的雷達目標,能有效打擊諸如美國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這樣裝備有源相控陣雷達的大型水面艦艇,其2-3馬赫的高速能在2分鐘內命中目標,減少敵防空系統的反應時間,提高突防能力;150公里的射程能在敵防空火力圈外發射,確保載機安全;150公斤的殺傷爆破戰鬥部能對敵艦電子設備造成嚴重破壞,使其喪失作戰能力。反輻射型的鷹擊91不僅可以打擊地面雷達目標還能打擊空中預警機,這就有點意思了,簡直不能叫空地導彈了。反艦型裝有主動雷達導引頭,在巡航階段的掠海飛行高度維持在20米,到攻擊階段降到7米左右,最低可到1.2米,使敵方難以發現目標。鷹擊91長4.7米,重0.6噸,殲16的話可以輕鬆掛載4枚,極大提高了反艦能力。




(殲16進氣道下掛點可掛載兩枚鷹擊91)



(同上)

(殲10c也能掛鷹擊91)

(你豹爺還是你豹爺)

還有一款鷹擊100,鷹擊100是長劍10巡航導彈基礎上研製的空射型超遠程反艦導彈,其射程在550到650公里之間,用於銜接射程在500-5000公里的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 鷹擊100可以看成中國版的“反艦型戰斧”,其重量長度和鷹擊12差不多,殲16既然能掛載鷹擊12,那麼鷹擊100應該也不在話下。鷹擊100具備自動航線規劃的能力,導彈從不同的平臺,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距離發射後,可在同一時間抵達目標空域,使目標的防空系統火力通道造成堵塞,達到削弱和壓制敵方艦載防空系統增強己方導彈突防的能力。




(鷹擊100反艦導彈)

總的來說殲16憑藉先進的機載火控系統和計算機系統,可以很好的兼容各種國產武器,簡化了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在執行不同作戰任務時的機型種類,能夠快速的實現任務轉換,抓住稍縱即逝的戰機,以應對愈加複雜多變的戰場環境。
(手繪殲16各種武器設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