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需要排除杂音

当前,我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斗争已进入更加复杂严峻的阶段,笔者有至亲在武汉求学,更有多位亲属家住湖北,复杂的家国情结让我们与武汉同呼吸共进退,同时,以“两微一抖”(微信、微博和抖音)为代表的全民社交媒体也全面发酵,成为疫情防控的一处看不见的信息战场。

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需要排除杂音


1月27日晚,家在一线的亲人直播“武汉人开窗合唱‘武汉加油’”,令人动容。

一、全民移动互联时代信息庞杂多元但终将万源归一


此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阻击战,是中国社会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以来首次经历全国性公共卫生危机事件。以当下之中国国家之大、人口之众多、信息之多元、诉求之多样等诸多因素,造成了信息不对称,有时甚至多种信息矛盾对立充斥朋友圈的情况出现。

比如,有“哪那么容易被传染”的侥幸心态,也有被热议的“硬核河南”积极防控。

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需要排除杂音


有一颗大白菜标价63.9元遭处罚的超市,也有24小时专供医护人员的爱心餐馆。

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需要排除杂音


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需要排除杂音


有高价倒卖口罩的奸商,也有向地铁执勤民警递口罩并鞠躬的女孩。

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需要排除杂音


有拒载抗炎一线下班医生的出租车,也有义务接送医护人员的爱心车队。

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需要排除杂音

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需要排除杂音


有冷嘲热讽、视在外武汉人为瘟神的,也有敞开怀抱、免费接纳的。

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需要排除杂音

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需要排除杂音


所以,我们还是要静下心来,只要让“子弹”再飞一会儿,信息就会逐渐趋于明朗,社会意志就会逐渐趋向一致,也就越来越呈现出中国社会最真实的样子。

二、对华信息心理战可能迟到但终究不会缺席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在我们举全国之力抵抗灾难的紧要关头,补刀添乱、欲加之罪甚至别有用心者仍然大有人在。

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需要排除杂音


1月22日,美国《纽约时报》在报道中援引采访专家称“武汉封城”是中国人“反应过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公共卫生专家詹姆斯·霍奇甚至称该做法“几乎一定会侵犯人权”。

1月25日,正是指责中国人“反应过度”的《纽约时报》等美媒报道:美国政府将安排包机将本国外交官及公民从武汉接回美国,驻武汉总领馆也将暂时关闭。为我们奉献了一个“大型打脸现场”。

更有意思的是,有位微博用户大肆诋毁攻击武汉封城和管制措施,表示“电力水务瓦斯单位职工下班骑自行车去?”

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需要排除杂音


就因为这个小破绽,其真实身份瞬间被广大网友识破:

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需要排除杂音


三、英雄的中国人民终会取得抗击疫情最终胜利


纵观此次疫情防控狙击战,固然有地方政府公布信息不及时不果断之处,也有采取特殊措施初期的混乱和无序,甚至我们也做好了未来确诊和死亡病例继续攀升的最坏打算,但无论好与坏,我们的处置手段和应战措施都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特别是应对全民突发事件的难得经验。

可以看到,武汉版“小汤山”医院的火速建设、全国全军医务工作者的完美逆行、武汉封城(事实上的湖北封省)后的城市有效运转、武汉籍游客航班临时备降杭州转入医学隔离等都一致表明,优越的国家体制、强大的动员能力以及中国人民彪悍的行动力,恰恰是避免出现大型人道主义危机的最有力武器。

与《纽约时报》等外媒、“路边社”等不明消息源相比,我们的国家是最希望我们好的,也是最掌握事件全貌的,是我们可以依靠的坚强支柱,可能有人说政府会封锁消息或者选择性通报,然而,中央已多次强调,“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发布疫情,回应境内外关切”,“一时捂盖子终归导致全盘被动”这一判断应该已经获得所有人的共识。

因此,请相信国家、手挽同胞、善待武汉,我们就一定能够打赢这场史诗般的疫情防控狙击战!

图片及资料来源:《参考消息》、《环球时报》、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及美《纽约时报》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