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公司高层,年薪20万,面临失业如何破局?

yeser


在这个年龄段失业,的确是一件很恼人的事情。不比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刚进入社会,学习能力强,不惧挫折,机会又多。但是你35岁,已经做到高管,年薪20万,可以说是相当有能力了。

想起刘欢的那首歌《以头再来》,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重新寻找新的岗位;技不如人?重新充电也还来得及,毕竟正当壮年呢,有知识储备,有工作经验,有社会阅历,何惧之有?

一、“35岁失业危机”的原因

1.社会角度

实际上,“35岁失业危机”这种现象并不是横空冒出的,之所以被定义得如此明确,是因为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就将基层年轻干部的划分界定在35岁以下。

尽管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寿命不断延长、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也有了新的调整,但不少用人单位依旧一直沿袭这种惯例,也就是说,这是社会长久以来的“潜规则”。

2. 企业原因

成熟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各方面都已经按部就班,各种规章制度完善,工作内容流程化,管理者或者员工只不过是这个企业机器的一颗普通螺丝,都是能够有被替换的风险。

企业需要保持基业长青,保持活力,顺应市场变化,年轻人针对新事物,新观念更容易理解,而且企业的政策在新人面前更容易贯彻到底。

另外,企业还有用工成本的考虑。新人往往可以以相对小的成本维持岗位运转,能力可以培养,而且企业通过淘汰引入新人可以激发员工忧患意识,提高竞争力,有利于企业发展。

3. 个人原因

一般情况下,35岁的年纪或多或少都会在公司晋升到公司的管理层职位,但通常也只能止于此了。晋升到管理岗位后,继续晋升通常就无望了,上面的人不知道还有多久能下去,下面的小鲜肉却又在拼命的朝你逼近想把你取而代之,所以,事业遭遇瓶颈。

你想要改变,想换一家能给你更大的发展空间并且待遇更好的公司,但你又承担不起失败的风险,你还需要考虑小孩和老人,你得为他们负责,更何况还有那么多比你年轻比你更有精力的年轻人与你竞争。

二、如何寻找出路,破解怪圈?

35岁的你,难道就真的意味着被社会淘汰吗?

不,事实上,那些从没有停止学习的人,不会为这样的问题而苦恼,为此感到的焦虑的都是那些工作多年、思想却没有成长,一直在原地踏步,或者对未来没有清晰规划,想要突破自己的现状,追求更高的发展空间的人。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怎么应对呢?

1.正视问题、调整心态

首先,我们要正视自己的年龄,35岁并不意味着你就要被社会淘汰,你也不应该仅仅只与年轻人去竞争那些不是很需要经验的工作岗位。你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失业的时候,尤其会产生很多负面的情绪,无法用正面的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时间长了,人始终无法进步,久而久之,就会陷进这个怪圈,无法自拔。

其次,你要明确自己拥有哪些资源和人脉,比如:过硬的技术、某方面的特长或广阔的人脉,这其中任意一项都会有高层岗位为你敞开大门。

2.强大自己、不断学习

在这个世界上,弱者是不容易被同情的,也不容易被认可,只有强大了自己,才有更多的职位和话语权。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年龄与能力不相匹配,那么,你应该及时补充技能,永远不停止自己学习的脚步。社会日新月异,谁也不知道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会不会下一秒就被更先进的所淘汰。

要根据社会形势,适时完善与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紧跟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这样你即使厌倦了现在的工作,你也可以重新开始新的一份工作。

千万不要以自己的年龄来作为自己逃避的借口,努力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迟。大器晚成的人那么多,马云35岁才创立阿里巴巴集团,雷军40岁才创办了小米,董明珠36岁才进入格力。找到对标人物,像大咖学习,你还会焦虑吗?

3.降低自己对工作待遇的期望值

在求职或者选择跳槽的过程中,要明确知晓自己的分量,不要认为自己工作多年,待遇就要比别人高或者不接受越跳越低的情况。

一般来说,在这种分水岭,做得好的早已经扶摇直上,做不好的你就是已经在走下坡的路上了,应当适时降低自己的期望值,或者给自己一个缓冲的空间去努力认识自己的不足,不要想着一蹴而就。

4.坚持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每次说到目标,成功,总是绕不过这两个字。任何事情的成就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就像每年毕业都有无数的毕业生来到北京这座城市,每年又有无数人离开。

当然不是说选择离开就是错误的,只是,我相信当时选择来到北京都是怀揣着梦想来的,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人遇到挫折坚持到底,有的人半途而废。

学习本无底,前进莫徬徨,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欢迎关注@焱公子,十年500强,专注写职场,每天与你分享职场干货与成长心得。

焱公子


我36岁时,年薪20多万,是深圳一电子负责国内市场的高管,因为和老板对市场的认知不同,37岁时年初离职。

考虑到工资要求高,年纪也大了,估计也没有人要了。

另外我自己也能凑将近200万创业,并且有多年创业经验。

2017年年初我开始创业了,之前10多年我的主要经验是营销和销售,这次创业从研发和供应链切入,结果不到2年亏了近100万。

2018年年底开始调整思路,做减法,聚焦快充数据线一种业务,正好遇到快充数据线升级换代期。

2019年一年快充数据线业务增长了20倍,工厂整体业绩增长了3倍。我们的业绩基本上赶上了我上一家离职公司内外贸整体一年的业绩。

个人感悟,上班时一定要把工作当作自己创业来做,这样才能真正增长自己的能力、见识和人脉,这些是以后创业真正能用上的。在上班期间混日子的高管出来创业99%必死无疑。

人一定要有忧患意识,35岁以后的高管,创业是增加自己财富的最好路径,也是风险最大的路径。


邓冠卫


同样35,马上就36本命年了!之前年薪50+,去年因家里事情离职,然后炒股一年,没赚到钱,也没陪,今年就这么过去了。吹吹牛逼,家里目前5套房,租4套,一月房租2万多,够还月供,但我过得很压抑,我想上班。在家做饭,收拾屋子,接送孩子真的无聊死了。坐标北京。



互联网小B一枚


20万年薪,一个小主管而已。高层至少50万以上。真没什么竞争力


yu030


我今年38岁,在一家大企业担任营销总监,这话题,我还有一定的发言权。

没有谁能比我更了解这个年龄如果面临失业时所需面对的压力,在此不提,因为诉苦或者矫情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反而徒生烦恼。

35岁,已经是年薪20万的高管,说明能力还是有的,所以,应该对自己有正确的判断和自信。如果失业了,首先是心态,说起来好像是鸡汤,但是这是事实,永远做一直打不死的小强,别怕,生活还要继续,你养家糊口的压力还一直都在,如果能找到更好的工作,那当然没问题,如果没有,那就选择一个有前景的平台从底层做起,不要计较得失,因为面子或者情绪永远是制约你前进的绊脚石,你得生活,你得养家,这才是根本。哪怕妻子不理解,不理解就不理解,你要做一只打不死的蟑螂。

说说我吧,我曾经意气风发,那出门面子可是很不错,可是后来经过创业失败,负债累累,那年,也正好是35岁。心路就不说了,我是干脆去做了一个跑地推的业务员,背着包到处去卖狗粮猫粮,现在已经成功应聘到一家大集团做营销总监,我的债务到现在也没还完,不过呢,越来越少,家人对我也越来越有信心

总之,不要奢望一夜暴富,踏实的走,积极寻找好的机会,真的,没啥大不了,何况才35岁,大把的好时光



刘坤40


看到那么多评论笑话高层怎么年薪就20万,我想问问大家,不可以吗还是不可能?我就是公司高层,我今年到手年薪就是20万,去年业绩好年薪有40多万,难道公司的钱是天上掉下来的吗?业绩好当然水涨船高,业绩不好给你20万也不少,这不是太正常不过的事吗?你们又有多少人是公司高层,既然不是就没有发言权。


2020我的美好时光


首先,年薪20万的高层工资太低了;我现在是公司中层领导都20多万了,我们公司高层都35万-50万。只能说你35岁之前跳槽跳少了,一般公司裁人裁的基本都是5年以上的甚至3年以上的员工。对公司忠诚其实都是没用的,公司也不需要,公司和员工之间就是互相利用。


重要意见


我也是84年的,最近老婆说要生老二,我内心是很挣扎的,老大三岁不到,两人世界已经很少了,经营的琴行也开始进入稳定期让我能过几天悠闲日子,却说要生老二,让我又去再开一个分店又苦逼几年?你还要不要我悠闲地过完一生了?你是要折腾死我吗?


怕鬼的大叔


我40岁,2003年大学毕业进入到一家世界500强的央企的二级公司,当时别人都羡慕认为我的工作可以千秋万代了,可以安然一辈子,但是3年前原企业在国资委政策性合并后处于劣势,合并后的新集团领导都不是我原来的老领导,公司一夜间也被剥夺了所有赚钱的业务,目前企业处于“别乱就好”的窘境,我自己原来的业务也没有了用武之地,连我自己都觉得自己没有存在价值了,公司大多数人其实都被新集团边缘化了,跟我年龄差不多的同事,大家内心都很彷徨,虽然我现在是个业务经理。年薪现在还是30万左右,但我们很清楚这种好日子不多了,离退休还有20年,我相信要靠自己的拼搏了,年轻人们,记住!这个时代没有绝对的稳定!


和风细雨2992


失业不可怕,心态要保持乐观自信,既然已失业,不如自己去创业,我今年47岁,公司高管年薪30万,2018年5月辞职,到现在,我没去找过工作,这个年龄想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的事业,这一年多开过公司但失败了,今天依然不想找工作,还是继续走创业的路。

我想在到人生终点时,就是一个过程,无论是创业或是找一份工作,其实都是一种经过。两者之间,前半辈子已做过很多工作了,下半辈子应该去创业做属于自己的的事业,即使失败了也就当是一种尝试,大胆的尝试,生活就是要挑战各种风险,也是考验个人能力,只有创业才能体验你是否真正有能力。

因为去找一份工作那是别人把平台搭建好了,你只不过在里面做了一份维持这个平台运转的其中一个部位,缺了你平台不会受任何影响,随时有人补上。

但创业就是考验自己是否有能力搭建一个平台,或哪怕这个平台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保持平台运转正常有产出利润。所以我任为35岁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为何不给自己来一次疯狂的创业,常言说,年青就是本钱,我47岁依然敢去尝试,给了你比我年青十二年,拼博更不用害怕,万一成功了比去找一份工作强的不是一倍两倍,而是N多倍。如果失败了,如果没有资本去做二次创业了,大不了最后再找一份工作。

打工也有失败,就好比失业就是失败,都是有风险,所以做任何事业都是有风险。那还不如去创业试试,希望这个建议能为你点然创业梦,这个局就自然破了[笑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