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如何與控制慾很強的人相處?

為何有的人控制慾那麼強?

這個世界上有兩類人。第一類人,敢於承認和能夠接納自己的缺點,也相信別人能夠理解和接納自己,自己也能夠理解和接納別人的不足,這一類人比較好相處。第二類人,不敢承認也不能接納自己的不足,並且認為別人也會因此而嫌棄、遺棄甚至殺死自己,也不能理解和接納他人的缺點,這一類人比較難以相處。這種不同,這源自過去的家庭環境和成長經歷等生活經驗,所形成的觀念、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以無意識和自動化的方式存在與呈現。

第二類人就是所謂自卑的人,自己永遠只能是對的,大家都必須肯定、讚美和服從於自己,否則就是在看不起和攻擊自己。所以別人不能對自己有任何忽視、拒絕、否定和排斥,甚至不肯定、服從和讚美自己,就是在看不起和傷害自己,自己就會感到痛苦,而回避和敵對他人。有些朋友可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只是自我感覺不喜歡社交。

人際交往:如何與控制慾很強的人相處?

我們可以自我覺察,自己是第一類人還是第二類人,如果發現自己是第二類人,即自卑和控制慾強的人,可以試著轉變自己的觀念和生活經驗,多和那些好相處的人做朋友,並且試著開始相信:每個人都有缺點和不足,也都有犯錯和失敗的時候,這都是能夠被理解和接納的,不需要掩飾和偽裝自己,可以大大方方的做人。人與人的相處無關對錯和好壞,更要注重個人的情緒與感受。即便證明自己是對的和好的,讓別人感覺他自己很失敗,我們的快樂也只是暫時的,因為對方早晚會反抗,證明他自己是對的和好的,或者不與我們一般見識,對我們敬而遠之。

如何與控制慾強的人相處?

有一位女性朋友,和公婆住在一起,因為自己和老公都要上班,需要公婆幫忙帶小孩,她的公公是一個內心自卑和控制慾很強的人,總是挑剔和指責家裡的其他人,她的婆婆還因此得過抑鬱症,她為此感到非常壓抑和痛苦,情緒慢慢的失控,引發了焦慮症,但每一次的反抗都會讓她自己陷入更糟糕的境地。順從了自己難受,反抗了公公會變本加厲,自己無所適從。她的老公夾在中間也無法自處,只能一邊忍受父親的控制和指責,一邊做她的出氣筒。

人際交往:如何與控制慾很強的人相處?

如果自己的生活中有內心自卑和控制慾強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敬而遠之,少接觸還能相安無事。如果無法保持距離,還要經常在一起相處,或者就是自己的家人。可以試著看到他的控制和指責背後的自卑和恐懼,然後給予他認可、肯定和讚美。並且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他:任何人都有缺點和不足,且都能被理解和接納,每個人都可以承認自己的不完美,大大方方的做人。彼此之間多一些理解、接納、肯定和欣賞,關係會更和諧,生活會更幸福。

自我成長才是改變的重點

這裡面最大的難點是:我們自己很容易把別人期待成大人和強者,把自己設想成小孩與弱者,隨著期望的一次次落空,自己也會變成一個受害者,產生不滿、怨恨和敵對的情緒,甚至開始懷疑和否定自己,也想要證明自己是對的和好的。在這種心理狀態下,也會產生很強的自卑感和控制慾,這就相當於自己被對方同化了。而這種互相控制和敵對的關係很容易產生矛盾和衝突,互相傷害而走向破裂,處於弱勢的一方還會產生嚴重的情緒和心理問題。

人際交往:如何與控制慾很強的人相處?

所以我們要深刻的認識到:不管對方是父母、長輩或領導,還是自己的老公或老婆,這都不不代表他就是一個內心自信、強大和包容的人,成熟與年齡、地位和財富無關,自己對他的不滿、怨恨、控制、指責與改變,都會使對方更加頑固。因為在對方強勢的外衣之下,是一顆自卑和恐懼的心,渴望著別人的理解、接納、肯定與讚美。自己可以試著把對方看作小孩和弱者,維護他的自尊心,滿足他的渴望,這個時候自己就變成了大人,成了一個被他人仰賴的強者。當我們站在更高的高度來看待對方和關係中的各種問題時,也就更能看得開、拿得起和放得下。

作者于飛,私人心理顧問,專業心理諮詢與催眠師,綜合正心療法和關係對話心理諮詢技術創始人,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轉載請保留作者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