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世界上最難弄懂的學問

人際交往,世界上最難弄懂的學問

人是社會動物。

每個人都生活在人際關係之中,人際交往是每天都在發生著的事情;我們每天都要跟各色的人打交道,每天都在遭遇著各種人際關係的困惑。

工作好做,人難處;三分才能,七分關係。在中國,人際關係的好壞,很大程度地決定著一個人的事業是否成功,個人生活是否幸福。

儘管人類已經把科學探測器發送到了火星,但是,對於人際交往,科學家也難以說清楚其中的道理。

馬克思說: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從本質上來說,是物質利益關係。

道德,是群體中,人與人之間處理物質利益關係時共同的行為準則與規範。

在人際交往中,總是伴隨著物質利益的分配和個體間的情感聯繫。每個人都在考慮著、權衡著自身的利弊得失。比如,給某個人花錢買了禮物,贈送給他,自己在物質利益方面是受到損失的,但是,相互間的情感聯繫,卻因此而有所加深。

假設,在人際交往中,初相識的兩個人,總有一個人要首先示好,邁出友好的第一步,這時他就要等待觀察對方的回應。如果對方以善行來回應,兩個人往往能“友好增值”地互動下去;如果對方回應的是“惡行”或“敵意”,首先示好的一方,會感到受傷害,熱臉貼了冷屁股,然後會中止交往,或以“惡報”回應對方。

有的人內心比較強大,對於他人惡行回報的承受力比較強。比如,自己首先示好,受到了對方的惡行回報;然後,自己繼續邁出友好的第二步,對方又以惡行回報。這時就要考慮,第三步“友好”是否還要繼續邁出,或者選擇撤離,或者選擇以惡制惡。你不仁,我也不義。

現在看來,所謂“壞人”,往往是在人際交往的第一個回合中,就獲得了“損人利己”的利益。這樣做的結果是:受損害的一方,要麼終止交往,要麼加倍防範,在下一個交往的回合中,把自己受損的利益賺回來。由此看來,壞人所得到的利益是非常有限的,他甚至因為眼前利益而失去朋友和未來合作雙贏的機會。

人際交往中,最難防範的是“後發制人”。比如,一個人,第一次借你一百元錢,第二天立刻就還給你了;第三天,找你借一千元錢,第四天立刻就還給你了;第五天,又找你借一萬元錢,然後,徹底消失,再也不還給你了。我們對於這樣的“壞人”,是比較難以防範的。這樣的人,最終也會被朋友所遺棄。

人在這個世界上生活,還是應該積極努力地去做好人。即使做好人吃虧,自身的局部利益會受到損害;但是,吃虧是福,吃小虧而佔大便宜。因為,整體來說,做好人的結果是,物以類聚,朋友越來越多,相互信任和扶持,越來越多的人願意跟我們合作。正所謂“和為貴”、“和氣生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好人與壞人是相互依存的。有的人一直“做好人”,這已成為他的個人理想和道德追求,無論遇到對方是好人還是壞人,自己都始終堅持做好人,結果,他就會給壞人持續不斷地輸送利益,把對方培育成“壞人”。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始終佔領道德制高點,成為道德高尚的“好人”。這樣的好人,是自戀偏執的表現。

一個人無法決定“兩個人之間的友好關係”。一個人一廂情願地想跟另外一個人友好相處,這個願望能否實現呢?這不僅取決於我們自身要有這樣的“友好願望”,還要看對方是否也有同樣的願望。如果對方沒有“友好相處”的願望,即使我們對他百般努力,對他一百個好,他都不領情、不感恩,我們也是徒勞。

人與人之間,兼顧雙方利益,雙贏是最好的策略。如果人與人之間,利益造成對立,必然是兩敗俱傷。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勝敗乃兵家常事;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在人際關係的處理中,我們一直要權衡:在人際關係中,物質利益和情誼、小損失和大的獲益、當前利益和未來利益,哪個更重?

人際交往的基準點:平等。在人際互動中,我們就要堅持“對等原則”,這在中國語言裡,有很多表述,作為我們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禮尚往來,來而無往非禮也;先禮後兵;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應該是滴水相報,才算是對等);你不仁,我不義;見什麼人,說什麼話;朋友來了有好酒,敵人來了有獵槍;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