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請不要稍有症狀就上連花清瘟

疫情當頭,神藥成了救命稻草?


面對疫情,請不要稍有症狀就上連花清瘟

一個非典火了一批中成藥,各種流感將一些中成藥捧上了救命神壇。

此次疫情當前,門診要開中藥“以防萬一”的患者大有人在。不但有人提前吃上了清熱解毒的中成藥,更有很多朋友稍有症狀就抓來“連花清瘟”一頓猛灌。

然而,如連花清瘟一樣的清瘟解毒為主的中成藥,真的是我們需要的救命稻草嗎?

吃到水瀉仍不放棄


面對疫情,請不要稍有症狀就上連花清瘟

前幾天連續遇到了幾位患者,都是出現了感冒症狀就直接吃上了連花清瘟。這其中有確有實熱的,也有本是風寒引起的,還有飲食不節食積的……

有位患者,連續吃了三天藥之後,病情並未改變,但出現了腹瀉、腹脹、胃痛的症狀,大便一天4-5行,多是水樣便。在診察的過程中,確定患者屬於風寒引起的感冒,並不適合使用連花清瘟,但患者固執己見,將其認為是非常時期的保命神藥……

還有位患者,初時確實有黃痰、咽痛等症狀,服用連花清瘟後改善,但是服用5天以後出現了腹瀉症狀,經過診察,患者是因飲食不節導致了食火,囑咐患者改用消食化積的藥物,症狀逐漸減輕並痊癒。

清瘟解毒藥瞭解一下?


面對疫情,請不要稍有症狀就上連花清瘟

清瘟解毒的中成藥現在並不少,我們以連花清瘟為例來看看具體藥物組成:連翹、金銀花、炙麻黃、炒苦杏仁、石膏、板藍根、綿馬貫眾、魚腥草、廣藿香、大黃、紅景天、薄荷腦、甘草。輔料為:澱粉。

這些藥物成分中,大多為清熱解毒藥,少量為芳香化溼解表的藥物,總的藥物治療作用有二:一為清火,二為去溼。

那麼這類藥物所針對的疾病,應符合有火、有溼兩方面,才是對證的。

對證用藥,治病救人,不辨證型,勞財害命。

簡單判斷火與溼


面對疫情,請不要稍有症狀就上連花清瘟

什麼症狀代表有火呢?

咽喉腫痛,燒灼感、疼痛劇烈;分泌物色黃,黃濁涕、黃粘痰;舌苔黃。這是最簡單的判斷外感有火的症狀。

什麼症狀代表有溼呢?

周身酸乏,晨起明顯、活動後減輕;皮疹,有小水泡、瘙癢等;大便粘膩,掛池子、不通暢;舌苔厚膩,如同打膩子一般。這是最簡單判斷有溼的症狀。

如果自查並不符合這兩方面,那麼此類清瘟解毒的藥物恐怕並不適合您,救不了命反而多受了罪。

感冒莫慌,細查病因


面對疫情,請不要稍有症狀就上連花清瘟

出現感冒症狀,一定要仔細回憶查找病因。

疫情面前,先排除三點:有沒有直接或間接接觸疫區來人;有沒有在人員密集的場所停留;有沒有接觸野生動物。如果有,請自覺戴好口罩,到就近可以排查的醫院就診。

如果這三點都沒有,那麼請進一步努力回想其他誘因。比如是否有在過熱、過冷的環境下停留;是否有出汗受風的情況;是否有門窗開小縫的情況下直吹風的情況;是否有情緒焦躁緊張的情況;是否有飲食過度、不潔、生冷、辛辣或是進補等情況;是否家中有確定非新型冠狀病毒的正在感冒的家人等。

面對疫情,請不要稍有症狀就上連花清瘟

找到病因,是能夠有效幫助我們判斷疾病情況的重要助力。受寒驅寒,食積消食,有火清火。

不論是哪種情況,在疫情當前的時候,出現呼吸系統症狀,都應該自覺佩戴口罩,自我隔離。

中醫的精髓在辨證論治


面對疫情,請不要稍有症狀就上連花清瘟

中醫的精髓就是辨證論治,不辨證,一藥萬靈,那並不是中醫診療疾病的風格。

疫情當前,大家固然都想抓到一根救命稻草,但是依靠藥物來預防,或是盲目用藥,並不合理,也達不到救命的作用。

面對疫情,我們要做的是:保持規律的作息,調整心態平和,規律飲食(尤其要避免生冷、辛辣),適當的活動(那怕不出門,在家也可以適當的運動,比如打拳、瑜伽、做操等),必要出門時做好防護,注意清潔。

面對疫情,請不要稍有症狀就上連花清瘟

中醫有一句話叫做“正氣存內、邪不可幹”,讓身體處於平衡狀態,不去打破它,那麼此時的抗病能力就是最強的,即便患病,人體的免疫力也是最強的。若是先心虛膽怯、自暴自棄,打破了身體的平衡,即便疫情沒找上門,別的問題也會逐漸顯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