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先送病人入“隔離室”轉身再尋“密切接觸者”

他們先送病人入“隔離室”轉身再尋“密切接觸者”

工作人員穿好防護服準備出發 哈爾濱市南崗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供

工作人員穿好防護服準備出發 哈爾濱市南崗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供

中新網哈爾濱1月31日電 題:他們先送病人入“隔離室” 轉身再尋“密切接觸者”

作者王妮娜

“主任,現接到醫院上報一例疑似病例,請指示!”這是今年春節期間,王馳最不想聽到的一句話,這意味著,可能又有一群人被感染上了病毒……

作為哈爾濱市南崗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副主任,王馳和全體同事們從1月21日至今,全員上崗,240個小時連續奮戰在一線,採集血液咽部樣本,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排查疑似病例。

他们先送病人入“隔离室”转身再寻“密切接触者”

工作人員24小時吃住在單位 哈爾濱市南崗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供

戴著老花鏡,穿著繁複的防護服,50多歲的王馳還像20多歲的小夥子一樣,衝在疫情的最前線……在黑龍江省首發病例出現之前,中心就迅速成立了6支衛生應急小分隊,24小時整裝待命,應對疫情。

作為疾控部門的工作人員,王馳和同事們的職責主要有兩個最重要的方面,一方面,採樣樣本,確定疑似病例是否是確診病例;另一方面,如果疑似病人被確診,他們根據病人的行動軌跡,確定和病人有過接觸過的密切接觸者,並找到他們,逐一排查,狙擊病毒再擴散。

大年三十兒晚上,一個從武漢來的遊客發燒,被醫院上報為疑似病人。第二應急小分隊的欒青和同事們緊急趕到醫院,做流行病學調查。

他们先送病人入“隔离室”转身再寻“密切接触者”

工作人員全員上崗抗“疫” 哈爾濱市南崗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供

“流行病學調查報告有6頁,前4頁都是記錄疑似病人的各種信息和監測樣本數據,之後兩頁是記錄疑似病人的交通路線和與哪些人有密切接觸。”欒青說。

32歲的欒青本來是中心慢性病防治科的人員,疫情暴發,因為哈爾濱市幾所接診量大的三甲級醫院都在南崗區,所以,大年三十兒緊急加入應急小分隊,衝到了一線。

“疑似病例一旦確診後,就進入隔離病房治療,我們只能在疑似階段,把需要的信息全部蒐集到。”欒青說。

交通信息、密切接觸人群是必須蒐集的信息,更為重要地是,他們不能只聽疑似病人口述,每一項信息都要找到“證據”,確保信息準確無誤。

他们先送病人入“隔离室”转身再寻“密切接触者”

工作間隙在椅子上睡著的工作人員 哈爾濱市南崗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供

查找鐵路訂票信息、滴滴打車軟件,這些疾控人員用得都很“溜”,根據疑似病人口述的信息,順藤摸瓜求證的技術,也很過硬。

一旦疑似病人被確診為新型肺炎患者,疾控人員的工作量立即增加5到10倍,他們要找到與病人接觸過的人群,挨個排查,是否被感染。

在這場疫情中,第二衛生應急小分隊隊長田育文從大年三十兒到初一,連續48小時不眠不休,衝在第一線。1月22日,田育文對南崗區首例確診病例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樣本採集時,多年和傳染病打交道的經驗讓他感覺到,在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時,不能只侷限於個案調查表上的固定項目,要蒐集更多信息。他填寫的流行病學個案調查表,空白處寫得滿滿當當,寫滿了各種患者線索、信息,為上級研判疫情形勢,及時處置疫情提供了第一手、更為詳實的資料。

他们先送病人入“隔离室”转身再寻“密切接触者”

大年三十兒晚上,工作人員跑了4趟醫院 哈爾濱市南崗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供

衛生應急小分隊的工作人員不是在醫院,就是在趕往醫院的路上,吃住都在單位裡。休息室內放上了簡易的床,24小時不關門,但休息室內經常空蕩蕩……僅大年三十兒的晚上,小分隊就跑了4趟醫院。

徐子茗所在的中心信息組,負責全區疫情相關數據的收集統計,及時上報區指揮部和哈爾濱市疾控中心,8:00、9:30、10:00、12:00、20:00……不同的上報內容,不同的上報部門,每一條細緻入微的數據,都是前方一線人員用生命蒐集回來的,都為全國打好這場戰“疫”增加了決勝的籌碼。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哈爾濱市南崗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唐震說,南崗區位於哈爾濱市中心地帶,有13家三甲級醫療機構、600餘家醫療單位,這裡還有兩個火車站和兩個客運站,防病形勢複雜、嚴峻,他們一直嚴陣以待,不敢有一絲鬆懈。

從疫情發生後,黑龍江省全省7000多名疾控人員衝鋒在一線,他們用溫情的目光目送了一些病人進入隔離室治療,轉過身,又投入到追蹤密切接觸者的工作中,去狙擊每一個可能會傳染擴散的病毒的行蹤,他們築起了一面人牆,用不眠不休,嚴謹認真,對新型肺炎病毒說:“NO”。(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