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二本院校转为一本院校,考生是赚是赔?

旭曰东升150412670


谢谢

悟空小秘书/头条教育联盟的邀请。

从我国高校的划分情况来看,实际上官方并没有一二三本的明确界定,我们所说的一二本,通常是按照高考录取的批次来分的。

对于985/211高校,它们本身属于重点大学,绝大多数专业都是本科第一批次招生,自然是一本院校;其他部分非985/211的院校,因为部分专业或者全部专业均按照本科第一批次招生,所以也被大家认可为一本院校;而完全是本科第二批次招生的,才被称为二本院校。从二本院校升格为一本院校,要么是二本院校部分专业按照一本招生,要么就是其全部专业按照一本招生,这才会被大家认可为一本院校。

实际上,从我国高校发展历程来看,20年前,乃至更早时期,本科院校只有重点本科与普通本科的差异,后来因为独立院校的建立,开始把本科按照一二三本三个批次划分。部分以前属于普通本科的院校,因为实力较强,它们的部分专业开始按照一本招生,也就成为了大家眼中的一本院校。

当然,即便是由二本升格为一本,往往也是有个渐进的过程,先是其部分专业按照一本招生,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些学校会所有专业都按照一本招生,就成了“地道的一本大学”。比如,四川师范大学就是这样的例子。该校在2017年之前,只是部分专业按照一本录取,但从2017年开始,所有专业都按照一本录取。

除了这种完全升格为一本的院校,更多的二本院校,在升格过程中,还走在从所有专业均按照二本录取到有部分专业开始按照一本录取的路上。比如2018年就有南京工程学院,湖南工业大学,湖南商学院,吉首大学,湖南理工学院等学校,由二本升格为一本,实际上是刚刚走在部分专业开始按照一本录取的路上。

对于那些从二本刚刚走在升格一本路上的院校而言,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这些院校的部分进入一本录取的专业录取线会立马提到提升而且随着进入一本录取的专业越拉越多,整个学校的高考录取平均分会明显提升,而它们的优势专业录取分数会进一步得到提升。像四川师范大学,2017年之前,因为有少数专业是二本招生,整个学校的平均录取线就要低一些,2017年之后,改为全部专业一本招生了,高考平均分自然提升了,它的教育类相关的优势专业,本来早就是一本招生的,分数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这些,带来的效果,一方面是学校档次提升,社会认可度会得到提升;另一方面自然是考取的难度增大。

对于考生而言,利弊则各不相同。那些已经成功进入的学生,学校档次升格,当年以二本的分数进入了一个一本学校,自然是好事,可以说是赚了;而对于即将参加高考或者下一届及之后的学生而言,因为考取难度的加大,虽然也说不上亏了,但相对于那些学长学姐而言,需要更高的分数才能进入,自然是没有赚到的。

不过从大趋势来看,二本升格为一本,是很多学校力争的,已经成了某种趋势,这使得这些学校越来越难考,所以给很多考生和家长的感觉是,现在的大学录取分数似乎一年比一年高,这样的升格趋势,就是重要原因。

当然,一本大学越来越多,也是我国高等院校持续发展的反映,总体来说,是好事。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能有帮助~


博雅燕园


有些二本院校转为一本院校,考生是赚是赔?

看了一些网友的回答。估计是不了解高校情况,感觉没有说到点子上。

二本学校的一些专业升级到一本专业招生是有条件的。不是说各省想让谁升级就能升级的。为此,我专门咨询过我所在大学一个学院领导。他披露:二本专业升级到一本专业有一些必备条件。例如,高校专业评估结果较好。连续3年二本专业录取分数线要高于一本分数线一定分数。各省可能不一样。大多数是高出一本线10分左右。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精细化管理阶段。以往人们只知道大学有985、211重点大学。985、211都是针对大学整体水平进行评价的。而即便是985、211大学里,也有弱势专业。而非985,211大学里也有强势专业。以往非重点大学里某些强势专业录取分数线超过重点大学的,并不稀奇。所以,为了促进大学健康发展,国家现在从强调985、211转向建设双一流学科。有些专业因为办学实力不足或者属于缺乏社会需求的冷门专业,即便你在985、211大学,照砍不误。最近国家就淘汰了一些大学的冷门专业。而一些非985、211大学,有些专业办学质量比较好,与社会需求契合度高,录取分数线往往超过一本分数线比较多。国家就把这些大学升级到一本专业。

从强调985、211到发展双一流学科,从推崇一本大学到推崇一本专业,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精细化的要求。这样,不但对二本大学的二本专业是一个极大激励,对一本大学的一本专业也是极大促进。因为教学质量下降,生源不足,一本专业随时可能被砍掉或者降级。

所以,从二本专业升级到一本专业,不要以为是换汤不换药。因为这些专业办学质量不但高于普通二本专业,而且比一本学校的一些一本专业可能还要强一些。

打个比方,就像足球联赛中,乙级球队前三名升入甲级球队。原来乙级这前三名不一定在甲级球队排名在榜尾。

我所在大学就有一些专业从二本升入一本,比较深的体会是,这些专业一般是社会公认的热门专业,同时专业课教学水平的确高出其他专业一些。

所以,如果说到学生的赔赚,最赚的是那些在该二本专业升级到一本专业之前就读的二本专业学生。因为他们入学时是二本,毕业后变成了一本。

而对于那些刚刚考进一本专业的学生,无所谓赔和赚,一本专业对应通过一本专业线的学生,对彼此来说都是应得的。即便学校整体上多数专业还是二本,你所在一本专业的资格都是不容质疑,并且在网络上可以查到的。

世界是不断变化的,大学是在不断发展的。刘邦起步时是亭长(乡镇级干部),没有影响他当皇帝。现在的一些二本专业升级为一本专业,也不应该因为它在某个大学而受到歧视。


陶远明


首先最直接的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一所二本大学转为一本大学,对于考生来说至少在表面上是赚的。

但是话又说回来,目前很多省份的二本大学纷纷的转为一本大学,就是在原来的二本次招生的一些本科院校,由于地方政府的一些照顾性政策,转为在本科一批进行相应的高考招生。

这其实更深层次的反映了目前本科文凭,尤其是一本文凭正在大幅度缩水的这种残酷的现象!

当然什么事情都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并不能简单的用一元的观点去分析这个问题。

比较乐观的看法就是二本院校转为在一本进行招生,至少满足了绝大部分家长和考生对于高考填志愿“上好学“的这种愿望。

这个上好大学的愿望,其实也是很多地方政府为了积极迎合考生这种心理所做出的一种高考招生决策。

至少从表面上来看,真的是能够实现所谓的皆大欢喜的高考招生局面。

当然从实质上来看,其实一些二本院校升格为一本院校之后还是能够获得一些地方政府实实在在的支持的。

乐观的说这种支持,尤其是政策上面的一些照顾,在未来肯定会对高校的办学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这对于原本的那些二本大学,提高自身的办学声誉,其实是非常有积极影响的。

当然从考生的角度来说,自己所报考的学校,未来这几年是一个升值的这种趋势,肯定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当然从悲观的层面来看,这些二本大学升格为一本大学,可以说很大程度上也只是一些地方政府的一厢情愿吧。

因为一所高校的办学水平很难在短时间之内取得非常大的突破。

一所大学的办学,它是要讲究相应的办学底蕴和办学传统的,并不能够急功近利。

尤其是像这种简单机械的,将学校从二本大学升格为一本大学的前提下,要是不对这些大学加大相应的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引导这些高校,促进他们内涵式发展的话,其实很大程度上也还是会落入所谓的换汤不换药的局面。

反而这种情况所带来的恶果就是导致一本文凭的大幅度贬值。

导致社会想对于这些大学,尤其是一本大学,缩水后的一本大学的文凭的一种集体不信任。

因为觉得这些一本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好像能力上那些二本学生能力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这种情况其实是非常可悲的,那对于考生长远发展来说肯定也是赔的。


交大升学小博士


考上一本院校是许多学生和家长的愿望。近几年来有不少二本院校升为一本院校,为考生提供了很多读一本大学的机会。2018年由二本升为一本的院校:南京工程学院、湖南工业大学、湖南商学院、吉首大学、湖南理工学院。2019年破格升由学院升为大学的4所学院是:阜阳师范学院升格为阜阳师范大学、湖南商学院升格为湖南工商大学、淮海工学院升格为江苏海洋大学、甘肃政法学院升格为甘肃政法大学。由办学形式来看,这四所大学都是公办性质。

在很多人看来学院是比大学差一个等级的,从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来看,大学的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都是比较好的,大学确实比学院层次要高些,一般考生也是首选大学的。实际也是如此,一般学院的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和大学相比是有差距的。目前很多大学都是由当年的学院更名而来的,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要多度多关注,因为由学院升级为大学,说明学院比原来层次高了,尤其是对本地的考生来说是个好消息。

有些人也许会说,二本学院升为一本大学录取分数线也会相应提高的,考生是赔了而不是赚了,有这种想法也很正常。如果新由二本升为一本的大学,今年的录取线要是比去年的高,表面看来确实考生是赔了,但是要看录取分数高多少,如果比去年二本时来说录取略高,那么考生应该是赚了。尤其是本地的考生,以略高的成绩读一本大学,还是不错的。对已经在读的学生更是一个好消息,按二本考进去的,按一本毕业。

总之,对于考生来说,多一些选择总是好的。一年一度的高考马上就开始了,祝愿考生们用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心态迎接高考,争取考出自己最好的成绩!


斯琴慧子生活视角


题主何必一直纠结于这个问题呢?在我认为70%概率是赔,只有30%机率会赚到。为什么会这样,且听我慢慢说来:

1、现在很多三本合并到二本里面去了,有学校大肆宣扬自己升二本了,相信大家都心里清楚。同理,二本升一本亦然。目前的大专升本科、三本升二本、二本升一本与前段时期的大专升学院、学院升大学有异曲同工之处,然否?

2、不出2-3年,新高考录取改革一定普及到所有省市,而新高考改革中的录取体制改革也是一个重点,“专业(类)+学校”的录取体制大异于今天的“学校+专业”体制。那时就没有一本、二本、三本了,只有一个本科批次了,北大清华与三本、民营本科院校一起招生,这个想来也只有1-3年就要开始了,此时还为一本、二本、三本批次纠结什么呢?

所以,特别是近几年来升本科录取批次的高校,升上去后学校赚的就是不同批次的控制线不同,起步高了那么一点,整体录取学生高考分数会上升一个台阶。但是针对具体的学生来说,最好的选择还是自己所在分数区间内能实现自己最想读的专业为目标,不要轻易为三本、二本、一本所动摇。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大家以启发,谢谢。


YiRon


欢迎来到高考前哨站,我是赵德兵老师。

就题主的问题,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高考志愿咨询师,说一说我的观点和建议。

通过题主的问题,如果题主是高三家长,那么考生的成绩应该是处在一本线附近,因为只有这段的考生的家长才会关注这类的问题。

先说二本院校转为一本院校的几种形式。

一是本省的原二本院校的提到一本招生,或者原一本、二本均有招生的院校,将原二本的计划全部拿到一本招生。这种情况再各省的一本计划中较为常见,均采用这种方式增加一本招生计划数。

二是原二本院校其中的优质专业拿到一本进行招生,该院校形成一、二本均有招生的情况。这种情况是各省市发展较为迅速的二本院校,尤其是其优势专业的实力提升非常快的院校。

三是原二本院校的一些专业进行特殊调整,直接调整到一本进行招生。比如临床医学这个专业,不少的省市都将医学院的临床医学专业提升到了一本。

有提升到一本的情况,自然就有下放的情况,尤其是一些理科院校的文科专业,由于在一本线附近始终招不满,就出现了将其放到二本招生的情况,当然这种情况是非常的少见,但确实存在。

再说为什么出现这种一本院校扩招的这种现象。

出现一本扩招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确实是不少的原二本院校的实力却有提升;二是为了增加一本的录取率;三是为了填补985、211院校招生总体计划的少量缩减而形成的真空;四是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这基本就是一本在不断扩招的主要原因,从深层角度上看,就是为了打破原有一二本之间存在的篱笆,为了将来的本科批次的整体合并做好必要的准备。现在不少省份,现已经实行了统一本科批次。

第三从现在的就业市场上看,这种变动为将来的额就业的影响不是很大。

在现行的就业体制上看,虽然从宏观上看,现行的政策是尽可能的降低各个院校层次之间的差距,但是从考生个体角度上看,院校层次之间的差距形成的就业差距仍然还是不小的,但对于普通本科的一本和二本院校的学生的就业质量与985、211大学的学生之间的差距仍然还是没有多大缩小。

综上所述。

现在不少的大学通过自身实力的提升,以及借助当地的招生计划的改变而成为一本大学,院校本省的确进入了一个良好的循环中,优质的生源促进本校的教学实力的提升,教学实力的提升又促进了学校的长远的发展,有一个良好的发展,自然教育投入就会加大,但是这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并不是立竿见影的工程,对于考生来说短期是看不到赔和赚的。对于考生来说还是要立足现有的分数层次,结合自己的特质来选择一本或者二本院校更为合理一些。

欢迎大家点击关注转发点赞,或者在评论区留言我会及时回复,或者在每晚的直播时段现场提问,或者进入本人的圈子参与各种活动,或者点击订阅本人的高考志愿填报实战技巧专栏。


高考前哨站


一本院校转制升格为一本院校,院校的办学层次进一步提升,在招生计划和批次以及生源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这是毋庸置疑的。通常院校在提升为一本院校之后,在招生录取计划和录取专业设置等方面进一步扩大化,招生录取批次提前,专业学费也有所调整,院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也会随之进一步提升。

但作为原二本层次的院校,虽然在转制升格过程中,国家教育部要对院校的学科及其专业建设体系进行严格评估,督导院校各机构必须符合一本院校建设标准,专业建设体系要和院校专业发展实施协调发展,院校的各项建设指数和专业类别设置要达标。虽然升格后的一本院校在办学实力和规模、结构等方面买上了新的层次,院校的建设体系得以进一步优化,但是这类转制升格的二本层次的院校是在原学科体系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发展的,其学科综合实力在短期内并没有多大变化,科研水平也没有太大的提升,只是在招生批次和招生的部分二级学院学科的设置与学生培养体系和规划等方面做了相应的变化。


还有一点就是,升格后的一本院校,其在建设体系结构方面得以扩大化,各类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需要增加,并且一级学科体系建设体系要拓展,这都需要得到高等教育教育主管部门的批复和经费支撑,这样就可以申请到更多的科研项目经费支撑,发展学科专业体系结构的拓展和专业体系建设。这些无疑对于学生培养和个人专业发展都有一定的帮助。

再者,二本院校的升格为一本院校,必须有优势专业作为龙头专业带动学科建设体系改制,甚至在未升格为一本院校之前,必须要有少数一本招生优势专业作为支撑。当前有许多二本层次的院校既有一本招生专业,也有二本招生专业,这类院校总体上来说可以认为就是二本层次的院校,这些二本层次的院校中的一本专业就可以作为升格为一本院校的基础专业。当前仍然有部分院校虽然升格为一本院校,但仍然保留有少数在本科二批批次中招生录取的专业。

当然,二本层次的院校升格为一本层次的院校,对于考生今后在学科专业培养方面是比较有利的,升格后基本完备的专业体系建设、完善的专业培养发展体系、师资力量配备、增加的专业学位授权点、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等,极大的促进了学生个人发展;同时与之最为重要的是学生拥有了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在于学生毕业之后的择业机会和就业范围以及就业渠道等方面也会相应的拓宽。

还有一点就是,二本层次的院校升格为一本院校,会在当年招生批次上升格,提到一本专业,专业录取分数线线会增加,虽然专业招生计划人数增加,但同时伴随着专业录取分数线提升,原来的一些优势专业在改制升格之后录取分数线变得更高,让一些高考分数在二本批次的中算作是高分段分数的考生无法报考这类院校。

二本层次的院校升格为一本院校之后,各专业类别的学费也会相应提高。


时光匆匆微微甜


对考生来说应该是赚了。

二本的分数这下变成一本了,学校提了一个档次,配套经费教育学科等等也会提升。

但是,学校扩招是增加了大学生人数,可实际教育质量滞后,进入社会的竞争力还是一样。

关注公号:TDXK 日本留学就职(^з^)-☆

就和当年的扩招一样,毕业生应聘的时候企业会根据毕业时间划分出哪些是扩招的学生,所以虽然学校进入一本挡了,但企业招聘的时候仍旧会知道哪些是一本哪些是“扩招一本”。


TDXK酱和你一起看日本


一起分批录取时,一批录不上,可以上二批里的好专业,二批上不上可以报考三批里的好的独立院校,现在合并之后,只有这一次报考机会,如果本科批次所有学校都没有录取,那只能报考专科院校了,即便你的分数很高,也不为例外!


志愿规划专家


二本转为一本院校,并成为合格的一本院校需要一个成长过程,人们对它的认识也需要一个过程。在今天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是很挑剔的,即使是对那些“老一本”院校也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更何况二本转为一本院校。“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对于那些以二本分数线而今转为一本院校的同学当然是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