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桩怎样呼吸?

陈打坐


中国传统武术各家都很重视桩功,而包括呼吸法在内的一整套具体练法,都是根据其各自的技击特点而定的,这里谈谈武式太极拳对桩功呼吸的认识,以供参考。武禹襄《太极拳论要解》说:“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

首先,不论是站桩还是走架,太极拳都是以练意为主的武术和气功。“凡此皆是意,不是外面”(武禹襄《十三势说略》),这种解释对于其他气功同样适用,练意为主是一切气功的本质特征,不练意就算不得气功,如举重、体操等运动也讲深呼吸。但武术内功与其他气功又有本质的区别,武林中有句话,“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技击功力。

其次,用意的目的在于蓄神。这里的意和神是什么关系?“后天之意谓之意,先天之意谓之神。神之所在,气即从之。气依神而生,亦依神而息”(《唱道真言》)。所谓后天之意,也叫做心、识神;而先天之意叫做元神,简称神。《黄庭经》中的“兼行形中八景神,二十四神出自然”,说人体的每个器官和组织细胞都有神的存在,指的就是元神,与自主神经系统有关,但远不止此。

事实上,人体的血压、心率、体温、内分泌、免疫系统等,都不受识神即思维活动的直接支配,但受识神活动,如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的间接影响,故其他气功多采用抑制识神的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元神的作用,所谓“心死方得神活”(王重阳《坐忘铭》)。而太极拳则是“先在心,后在身”,“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刻刻留意,方有所得”(武禹襄《太极拳解》),即通过识神的作用来修炼元神,识神决定行动,元神负责完成行动,识神与元神相互作用,使身心健康水平和技击功力全面提高,见效更快,作用更大,也更有积极意义。

第三,不在气,在气则滞。一是滞于练气的初级阶段,而难以提高。气,一般包括气、氣、炁三个不概念。气,是呼吸之气,《说文解字》说:“气,云气也”,所谓有氧运动、腹式呼吸,练的就是这个气;氣,是水谷精微之气,饮食消化吸收后产生的营养物质;炁,是先天真气,与生俱来的生命活动能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修炼者可以从宇宙中得到补充,是修炼的重点,而炼炁者实际上是三种气同炼,故曰混元气,但仍属于初级阶段,只要执著于气,就停滞不前。

二是滞于某个部位而不通,不能炼化神还虚,甚至欲求养生反倒炼出病来。气作为生命活动的能量固然重要,但只有在神的主宰下才能正常发挥作用,如果离开神的主宰,不管是炼上中下哪个丹田,还是顶底前后哪个丹田,以及采气、发气、排病气、开天目等,都会气滞不通,并很快耗散。

三是滞某个方面,而不能从本质上充分发挥气功的真正作用。如导引、吐纳、布气、打坐等,以及其他许多健身功法,虽然也能对健康有所帮助,但毕竟作用有限,更不能产生技击功力,故曰“尚气者无力”。而“养气者纯刚”当指某些硬功,如铁砂掌、铁头功、排打功等,也都需要养气,并以壮丹田、扎桶子等为筑基功,然非“气以直养而无害”(武禹襄《太极拳解》)的直养,达不到刚柔相济,因而技击作用也是很有限的,如果掌握不好,还会有害健康。



经典太极


自然呼吸是肺呼吸,站桩要想进入状态,自然呼吸是不行的。需要换成腹式呼吸,顺逆都可。


问劲阁黄裳


站桩把架子摆好了,自然呼吸就好,平时要如老子说的守中。守中就是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做对了的舒服感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