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被水淹了,葉子軟了,用什麼方法能使它活過來?

張東恩495


雖然說立秋了,但是受到颱風利奇馬的的影響我們河南省豫東地區靠東邊的幾個縣出現了狂風暴雨。特別是三櫻椒種植植基地柘城縣。對於被水淹的辣椒田,要及時排澇。對於被水淹的辣椒田一般會出現這幾種情況:


我們這裡主要種植的是朝天椒,所以我只能給大家分享被水淹後的朝天椒的田間管理。首先就是出現葉子發軟並且耷拉著,特別是現在辣椒正處於開花結果的時候,如果說辣椒田間水份太大的話,會導致落花落果,爛果,死苗的情況發生。因為辣椒屬於淺根系農作物既需要充足的水份有害怕大水,所以辣椒的水份管理應該是見幹見溼就可以了。

被被水淹的辣椒田,應該及時排澇,還要及時噴施一遍惡黴靈+嘧菌酯+中微量元素肥+蕓薹素內酯。這樣的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水淹的辣椒感染其它病菌害的可能。如果說雨水比較大的話,並且水淹的時間比較長的話。那麼辣椒在雨過天晴以後會陸陸續續的出現枯死。所以在選擇種植辣椒的地塊的選擇上一定要注意,儘量選擇種植在地勢比較高的田地裡。


豫東小農


辣椒,是一種對水分條件要求嚴格的蔬菜,不耐旱,更怕澇,即使是短期淹水也可能會造成植株萎蔫。而且水分過多不僅會造成植株萎蔫,還會導致落花、落果、爛果,如果淹水數小時甚至會出現植株被淹死的現象。因此,題主所面臨的辣椒被水淹,葉子變軟的問題要及早處理,最好不超過4個小時。

題主所說,“辣椒被水淹了,葉子軟了,用什麼方法能使它活過來呢?”,以下關於此的2點建議:

1、辣椒被水淹過之後,葉子變軟,也就是出現了萎蔫現象,這種現象是由於根系缺氧導致的一種病態現象,此時首先要做的是挖溝排水。切記馬上根部施肥。

2、辣椒被淹後,切記馬上根部施肥,可以噴施葉面肥,為植株補充養分。

目前正是多雨的季節,辣椒地的管理要做好排水防澇工作,要建好排水溝,做到雨停田間無積水,積水後及時排水。

以上就是關於辣椒被淹後的處理意見,有一點非常重要:及時處理,不要被淹過長時間。


農業種植知識分享


可以嘗試噴施赤黴素,復硝酚鈉,蕓薹素加氨基酸,腐殖酸,海藻酸葉面肥或者磷酸二氫鉀交替噴霧緩解,提高植株抗逆性促進生根壯苗,建議5-7天一次,連噴2-3次。 有條件可以中耕劃鋤,效果更好。


電音小聰


可以及時排水曬田,可以嘗試噴施赤黴素,復硝酚鈉,雲臺素加氨基酸腐質酸,海藻酸葉面肥或者磷酸二氧壓交替噴霧緩解,提高植株抗逆性,促進生根壯苗,建議5到7天一次,連噴2到3次,有條件可以中耕劃鋤,效果更好。


鍾兒的精彩生活


辣椒屬於一年生或多年生根生植物,高40-80釐米。1.如果只是短期水泡不太影響根系穩定,儘快改善水淹情況排除積水讓根系減少水泡時間,同時做好辣椒苗的固定,防止倒伏折斷。2.用幹砂土做培土


給心靈一封安慰


你好,關於辣椒🌶️被水淹後的補救措施,個人有以下觀點,希望能幫到你!




(1)排水晾地。有積水地塊應立即排水,無積水地塊應馬上開溝晾墒。

(2)重施果肥。果期辣椒被淹,應重視保果肥,進行葉面噴肥,可用0.3%∼0.5%尿素液或1%磷酸二氫鉀液,每三至五天噴一次,連噴三次。為促進澇災後辣椒快扎新根,也可加噴愛多收、植寶素等。

(3)中耕培土。追肥後及時中耕培土,既利於促進根系生長,又利於排水,防止倒伏。

(4)整枝催熟。將多餘徒長枝去除,減少養分消耗。收前十至十五天,1/15公頃用40%乙烯利100克對水50千克噴霧催熟.



(5)防治病害。炭疽病,用75%百菌清600倍液防治。病毒病,用植病靈800倍液或菌毒清300倍液噴霧防治。細菌性斑點病,可噴200毫克/千克的農用鏈黴素防治。以上藥劑每隔五至七天噴一次,連噴三次。


鄉下小農女


你好,關於辣椒🌶️被水淹後的補救措施,個人有以下觀點,希望能幫到你!

(1)排水晾地。有積水地塊應立即排水,無積水地塊應馬上開溝晾墒。

(2)重施果肥。果期辣椒被淹,應重視保果肥,進行葉面噴肥,可用0.3%∼0.5%尿素液或1%磷酸二氫鉀液,每三至五天噴一次,連噴三次。為促進澇災後辣椒快扎新根,也可加噴愛多收、植寶素等。

(3)中耕培土。追肥後及時中耕培土,既利於促進根系生長,又利於排水,防止倒伏。

(4)整枝催熟。將多餘徒長枝去除,減少養分消耗。收前十至十五天,1/15公頃用40%乙烯利100克對水50千克噴霧催熟.

(5)防治病害。炭疽病,用75%百菌清600倍液防治。病毒病,用植病靈800倍液或菌毒清300倍液噴霧防治。細菌性斑點病,可噴200毫克/千克的農用鏈黴素防治。以上藥劑每隔五至七天噴一次,連噴三次。


迎接鼠寶寶


給辣椒做個心肺復甦


綠帽大隊


抓緊時間噴上多菌靈,當然水必須排清


老二66


辣椒喜溫、喜水、喜肥,但高溫易得病,水澇易死秧,肥多易燒根。整個生育期內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管理要求,定植後採收前要促根,促秧;開始採收至盛果期要促秧、攻果;進入高溫季節後要保根保秧,防止敗秧和死秧;結果後期要繼續加強管理,增產增收。

建議您及時排水曬田

可以嘗試噴施赤黴素,復硝酚鈉,蕓薹素加氨基酸,腐殖酸,海藻酸葉面肥或者磷酸二氫鉀交替噴霧緩解,提高植株抗逆性促進生根壯苗,建議5-7天一次,連噴2-3次。 有條件可以中耕劃鋤,效果更好。

1.開始採收前的管理

此期地溫低、根系弱,應大促小控。即輕澆水,早追肥;勤中耕,小蹲苗;緩苗水輕澆,可結合追少許糞水,澆後及時中耕,增溫保墒,促進發根,蹲苗不宜過長,約10天左右,可小澆小蹲,調節根秧關係。蹲苗結束後,及時澆水、追肥,提高早期產量,追肥以氮肥為主,並配合施些磷鉀肥,促秧棵健壯,防止落花,及時摘除第一花下方主莖上的側枝。

2.始收期至盛果期的管理

這一階段氣溫逐漸升高,降雨量逐漸增多,病蟲害陸續發生,是決定產量高低的關鍵時期。為防止早衰,應提前採收門椒,及時澆水,經常保持土壤溼度,促秧攻果,爭取在高溫季節封壟。進入盛果期,封壟前應培土保根,並結合培土進行追肥。

3.高溫季節及其以後的管理

高溫雨季易誘發病毒病,落花落果嚴重,有時大量落葉。因此,高溫乾旱年份必須灌在旱期頭,而不能灌在旱期尾,始終保持土壤溼潤,抑制病毒病的發生與發展。雨後施少量化肥保秧,還要及時灌溉,防止雨季後乾旱而形成病毒病高峰。高溫季節應在早晚灌溉。盛花期噴800-1000倍矮壯素3-4次,有較好的保花增產效果。

4.縮果後期的管理

高溫雨季過後,氣溫轉涼,青椒植株恢復正常生長,必須加強管理,促進第二次結果盛期的形成,增加後期產量,應及時澆水,並結合澆水追施速效性肥料,補充土壤營養之不足。

希望能夠幫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