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的黄信,因何绰号“镇三山”?实力怎样?

nuli学习


刀叔观点:镇三山,应该是继“打虎将”之后最大的笑话了。

宋江偶然间救了清风寨正知寨刘高的妻子,在将其妻送上清风山之后,刘高的妻子却恩将仇报。宋江不仅受到刘高的重刑伺候,还被刘高卖给了官府,当时青州知府慕容彦达派来押解宋江的就是黄信。

黄信乃青州指挥司总管本州兵马统制霹雳火秦明的徒弟,因为他本身武艺高强,威镇青州。许多战役中黄信都是作为辅助出场,基本没有他独自对阵的画面,对其很是忽视。

黄信属于比较早上山的,虽然没什么重要大功,但是苦劳也不少。武功也比较符合这个位置,虽然和大部分天罡星比不了,在地煞星里还是很突出的,他排在37位,三打一才打赢他的燕顺也能排在50位。水浒传里的官职很混乱,不过大致是节度使>统制>都监>团练>提辖>都头。

这么一看,落草前级别比黄信高的也只有关胜、秦明、呼延灼而已,董平和黄信平级,林冲、徐宁不好判断。

张清都只说是东昌府中的将领,没说什么职务,估计到不了都监。他是正规军官,带部队的话,比史进、刘唐这样比他能打但是没带过兵的人作用要大。至于盖过孙立,虽然孙立的武功明显更高,但是既然两个人排在一起了,把提辖排在都监前面就显得不那么合适了。毕竟不全是按照武功排的,否则安道全该在末位了。

现代学者在评论黄信这一人物时,一个共通点是,认为其绰号“镇三山”是一个大笑话。

其一,黄信根本不是二龙山三位大当家的对手,即便是清风山上三个头领,交手几十回合便回败下阵,就黄信这点能耐跟“镇三山”这个绰号相比,实在是言过于实了。

其二,其后来被师傅秦明劝说投于宋江后与三山强盗同效力宋江,因而这一绰号在梁山上自然会引起诸多尴尬。

如果说镇三山是个笑话,他的武艺则更加不入流。

黄信拍马舞剑,直奔燕顺。三个好汉,一齐挺起朴刀,来战黄信。黄信见三个好汉,都来并他,奋力在马上斗了十合,怎地当得他三个住。

“奋力"表明黄信已经用尽全力了,怎地当的住已经证明黄信招架不住了。虽说三(清风山三位头领,燕顺、王英和郑天寿)攻一,但这三个人联手也没有五虎实力吧,参考吕方强小彪,加上郭盛平石宝,也就是2个强小彪最多弱虎-强骠水平,清风山三人能赢2个吕方?

黄信在梁山上的人际关系、以及其最终得以善终的结局,全靠的是他作为宋江的“心腹”秦明徒弟的身份。


王铭苇


《水浒传》里有一个人物很有意思,他开始是大宋朝廷命官,曾经亲自捉拿过宋江,投奔梁山后,不仅没有遭到宋江的打击报复,反而不声不响中,成为宋江的亲信,爬升到高位,排名地煞星第二位。纵观整部《水浒传》,他占的篇幅不多,然而十分精彩,他就是镇三山黄信。

镇三山黄信

众所周知,水浒的排名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三十六天罡基本上是属于参加革命较早,或对山寨功劳巨大,或武艺高强,一般人很难排上;七十二地煞之首是神机军师朱武,参加革命早,能力也不小,梁山的头号智囊是智多星吴用,二号智囊就是朱武,实际上真正的大阵仗的排兵布阵都是朱武主持,比如三打祝家庄、征田虎、征方腊等等,他排名地煞星第一无可争议。排名地煞星第三的病尉迟孙立的武艺更是高强,比起天罡里面的大部分如刘唐、解珍解宝之流只强不弱。功劳也不小,三打祝家庄就是头功。黄信位列其间,号称地煞星。

地煞星黄信

他是如何做到的,很值得琢磨。

黄信参加革命早吗?黄信从《水浒传》第三十二回出现到第三十五回投奔梁山,此时的梁山上映聚集了晁盖、吴用、公孙胜、林冲、刘唐等一干人马,资历肯定比不上,也不如新入伙的秦明、花荣,甚至不如 燕顺、王矮虎、郑天寿,毕竟人家先在清风山落过草。

黄信武艺高强吗?他出场时,原文介绍”他本身武艺高强,威镇青州,因此称他为“镇三山”。那青州地面所管下有三座恶山:第一便是清风山,第二便是二龙山,第三便是桃花山。这三处都是强人草寇出没的去处。黄信却自夸要捉尽三山人马,因此唤做“镇三山。”一听之下,可能觉得黄信是个武艺超群的大人物。不过原文说了黄信是自夸,埋下了伏笔。黄信马上就遇到了挑战,在押送宋江回青州的路上,碰见了清风山的燕顺、王矮虎、郑天寿劫道,黄信先以语言恫吓”你那厮们不得无礼!镇三山在此!“,没有收到成效之后,”黄信拍马舞剑,直奔燕顺。三个好汉一齐挺起朴刀来战黄信。黄信见三个好汉都来并他,奋力在马上斗了十合,怎地当得他三个住。亦且刘高已自抖著,向前不得,见了这般头势,只待要走。黄信怕吃他三个拿了,坏了名声,只得一骑马,扑喇喇跑回旧路。三个头领挺著朴刀赶将来。黄信那里顾得众人,独自飞马奔回清风镇去了。众军见黄信回马时,已自发声喊,撇了囚车,都四散走了。“

三山中的哪一山都打不过

上了梁山之后,黄信一直打酱油,唯一一次独立上阵是与呼延灼对阵,交战不到十合,被呼延灼一鞭打落马下,不难知道,黄信的武艺实在稀松。

但“能力之外的资本等于零”在黄信身上并不适用。

我们先来看看混官场的黄信怎么样?

话说宋江闲来无事,四处闲逛,在桃花寨(强盗窝)救了一位妇人是清风寨(官府)知寨刘高的夫人,突然想起清风寨当副知寨的花荣,兴致勃勃地跑去见网友。不料,刘高与花荣文武不和,在途中被刘高一把拿了,花荣强行抢回,送走后又被刘高偷偷捉拿。刘高状告到上级青州知府处,知府慕容彦达派黄信前来处理。且看黄信如何处理,堪称精彩。

首先,懂得打造招牌,懂得经营关系。他原是青州府的兵马都监,都监在宋代是个八品小官, 掌管本城厢军的屯驻、训练、军器和差役等事务,差不多是个民兵大队长的官。加上宋代重文轻武,可以说是个鸡毛小官,相当于现在的科级干部。明知辖区内有三伙土匪,他却自称“镇三山”,给自己取这么一个名字并不是为了拉风,而是标准的政治正确,投上司所好。因为,别说一个黄信,就是十个黄信也剿灭不了青州境内的土匪,但口号不能不喊,声势不能不造,作为地方主官的慕容知府并没有主动剿灭辖区内三伙土匪的意愿,但明显需要属下时刻表态剿灭之决心,以示自身之态度。所以,在收到下属刘高的报告后,得知治下出现严重的社会稳定事件,第一反应是叫黄信前去处理,可以说,黄信极力打造的招牌起了作用。他本是霹雳火秦明的部下,又拜他为师,秦明说:“黄信那人亦是治下;二者是秦明教他的武艺;三乃和我过的最好。当时的秦明是青州兵马统制,相当于军分区司令,是他的顶头上司,能得到这样的评价,可见黄信处理关系的能力非同一般。

其次,工作态度端正,执行力强。“这兵马都监黄信上厅来领了知府的言语,出来点起五十个壮健军汉,披挂了衣甲,马上擎著那口丧门剑,连夜便下清风寨来,迳到刘高寨前下马。”领到任务立马就办,丝毫不耽误功夫,这执行力,这态度在领导眼里肯定没说的。到了现场,刘高及其手下已经被花荣大闹清风寨吓破了胆,束手无策。黄信马上定下”鸿门宴“的计策,并亲自上门轻松地赚得花荣前来,让他束手就擒。整个过程,黄信有勇有谋,能说会道,气度非凡,处理得干净利落,精彩纷呈。读者有兴趣可找原文来看,金圣叹在此章批注了十余处“黄信能”“黄信会说”,由衷赞叹。

执行力不是喊出来的

再次,处事利落,处处留有余地。虽说是奉命前来办案,很显然黄信不仅是公事公办,并不伤害当事人的尊严和利益。虽然捉拿了花荣,却让花荣心服口服,不觉得是刻意打击。请看原文:”黄信接过酒来,拿在手里,把眼四下一看,有十数个军汉簇上厅来。黄信把酒盏望地下一掷,只听得后堂一声喊起,两边帐幕里走出三五十个壮健军汉,一发上,把花荣拿倒在厅前。黄信喝道:“绑了!”花荣一片声叫道:“我得何罪?”黄信大笑,喝道:“你兀自敢叫哩!你结连清风山强贼,一同背反朝廷,当得何罪?我念你往日面皮,不去惊动拿你家老小!”花荣叫道:“也须有个证见。”黄信道:“还你一个证见!教你看真赃真贼,我不屈你。--左右!与我推将来!”无移时,一辆囚车,一个纸旗儿,一条红抹额,从外面推将入来。花荣看时,却是宋江;目睁口呆,面面厮觑,做声不得。黄信喝道:“这须不干我事,见有告人刘高在此。”花荣道:“不妨,不妨!这是我的亲眷。他自是郓城县人。你要强扭他做贼,到上司自有分辩处!”黄信道:“你既然如此说时,我只解你上州里,你自去分辩。”便叫刘知寨点起一百寨兵防送。花荣便对黄信说道:“都监赚我来,虽然捉了我,便到朝廷,和他还有分辩。可看我和都监一般武职官面,休去我衣服,容我坐在囚车里。”黄信道:“这一件容易,便依著你。就叫刘知寨一同去州里折辩明白,休要枉害人性命。”

最后,他更有着官场的油滑。严格来说,黄信也不认真,他并不过问具体的案情,明明是一个杀人犯兼江洋大盗宋江,连基本的讯问程序都不走。“后面取出宋江来,教黄信看了。黄信道:“这个不必问了。连夜合个囚车,把这厮盛在里面!”头上抹了红绢,插一个纸旗,上写著:“清风山贼首郓城虎张三”。宋江那里敢分辩,只得由他们安排。”简直就是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看似不负责任,其实更深层的意思是一切处置权都交给上司,把最大的功劳留给慕容知府。正是这样的油滑,请问哪个上司不爱?

有这样一身能耐的人物在哪里都不会埋没,不当军官当土匪的黄信换了马甲照样风生水起。

投降宋江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与宋江一起做证婚人,把花荣的妹子嫁给秦明。这真是一件超级复杂,而多家共赢的事件。很显然,这件事情是宋江的主张,他很会利用给人许配婚事的手段收买人心,比如将貌美如花武艺高强的扈三娘嫁给猥琐的王矮虎。此举可以一来迅速稳定刚刚被满门抄斩的秦明,二来可以加固与花荣的关系。聪明人黄信很默契地GET到了宋江的意图,锦上添花,与宋江一起做证婚人,把自己和秦明一起捆绑卖给宋江。

可以说,宋江从此也认识了黄信。厚黑学宗师李卓吾曾说过:如黄信者,真可人也,用得用得。同样厚黑的宋江对人精黄信开始惺惺相惜,投桃报李。要知道,黑宋江可不是一个好惹的人物,得罪了他的阎婆惜被杀,出卖他的黄文炳甚至被活剐。黄信却能做到共弃前嫌,成为宋江的心腹。至此,宋江的十大心腹也凑足了:三十六天罡里的吴用、秦明、花荣、戴宗、李逵和张顺;七十二地煞里的宋清、孔明、孔亮和黄信。

厚黑学

成为心腹后,他非常小心。虽然贪功,但从不冒进,向来都是吓得了就吓,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不做硬骨头,只做滑头。征方腊行动中,折损了大部分梁山人马,武艺差的、脑子不好用的、贪功冒进的、脾气暴躁易怒的基本上都活不下来。黄信安然挺到了最后,入京得授武奕郎兼诸路都统领,仍任青州。升官发财,衣锦还乡,俨然成功人士。

黄信,梁山可人也。


老施野谈


因为黄信多次自夸,表明自己要捉尽三山土匪,所以人称“镇三山”!!!至于他的实力,非常一般!小彪中等水平!!!

黄信是梁山五虎将之一秦明的徒弟,原青州兵马都监,曾立志要捉尽三山土匪,因此人均称其为“镇三山”;黄信虽然立下志愿,却并没有真去剿过匪,相反,土匪还来找他的麻烦;那日!黄信领了一百四五十军马,押解宋江、花荣前往青州,交与慕容知府发落;军马正行之间,突然跳出燕顺、王英、郑天寿,带着四五百小喽啰,要救宋江、花荣;显然黄信“镇三山”的名头,根本唬不住这些三山好汉,为什么呢?一则黄信并没剿过匪,二则三山好汉也并非等闲之辈,所以即便他亮出名头,也不会有人怕他;黄信当时说道“你那厮们,不得无礼,镇三山在此!”,指望用自己名头吓退对方,再看这清风山好汉时,人根本就不睬他,并无半点惧怯,相反,换来的只是一番无情的嘲笑,三人道“你便是镇万山,也要三千两买路黄金,没时,不让你过!”;几番奚落之后,镇三山终于发怒了,拍马舞剑,直奔燕顺去了,这三个好汉也一齐来战,黄信不能敌,仓皇逃命,兵也不要了,囚车也不管了,一个人独自逃命去了;为何要独自逃命?你看原文“黄信怕吃他三个拿了,坏了名声。”“黄信哪里顾得众人,独自飞马奔回清风镇去了”,此时的黄信,依然想着自己那一文不值的名头,简直愚昧不堪……

他的名头确实一文不值,夸张、虚假,没有任何真实意义,说出去得不到任何尊敬,换来的只会是嘲笑,看不起;为什么这么说?他名曰“镇三山”,要剿尽三山土匪,实际上只是个浪得虚名,无才无德之徒,他剿匪了吗?根本就没有;别说三山土匪,就连一山土匪他都剿灭不了,连清风山的燕顺、王英都打不过,如何敢与二龙山的鲁智深、杨志、武松交手,那还不打得他满地找牙……







小学生爱历史


每次我看到黄信的外号,就总是不由自主的想笑。

黄信是青州知府慕容彦达麾下兵马都监,师父是霹雳火秦明,黄信绰号“镇三山”,这绰号里的“三山”指的是青州地界的清风山、二龙山、桃花山。我们先来看看这三座山上都有哪些强盗贼寇。

清风山原先有三位头领,燕顺、王英和郑天寿。这三位头领都是弱小的角色,没有什么战斗力,但是宋江来了之后,带了花荣和秦明,秦明还是黄信的师父,这两个人都是狠角色,事实证明黄信镇不住第一座山。

二龙山更是狠人出没,头领有鲁智深,武松,杨志,施恩、张青、孙二娘,底下还有一个曹正的酒店,简直就是缩小版的梁山,以黄信的功夫上去,也镇不住。

桃花山的头领是周通和打虎将李忠,黄信冲上去说不定还能打,但是桃花山和二龙山交情不浅,后来呼延灼带兵攻打桃花山,李忠打不过后就写信向二龙山求助。于是,鲁智深、杨志和武松等人到达支援,和呼延灼拉成均势。可见黄信去了也镇不住。

不过《水浒传》也说了黄信自己自夸要捉尽三山人马,因此唤做镇三山。


人者仁义也


前言:

黄信是青州兵马都监,慕容知府手下。他是秦明的高徒,身手武功不错。青州辖内有三座山,分别是清风山,二龙山,桃花山。是属于他管辖范围之内。可这三座山贼寇盘踞,剪径横行。黄信也有灭他们的志向,镇三山因此得名。

押送宋江途径清风寨,无人认识,自掌耳光

黄信的海口夸出去,是因为自忖武艺高超,素无敌手,对三山贼寇不屑一顾。那他的武功高到哪个份上,这还需要考究一番。如何考究,就是跟人较量。要不单挑,要不群殴。假若杀入敌营,如入无人之地,你的武功的确高出天际。考验先从清风山开始。

不是有夸口说,三山贼寇过来,他能团灭么。这次他押着宋江和花荣回青州,还真先从清风山过。他带的人马不算多,有一百四五十人。可刚过一座林子,就听到擂鼓震天,林子里窜出三五百个小喽啰,把他们团团围住。

这个人海战术,以三五百号人,对付一百四五人。从赢面来看,黄信占不了优势。但黄信很自信,对他来说,不过是些小喽啰,以他的丧门剑,能干掉百来号人不在话下。可他够自信,他的手下却没那么自信。

跟他一起的刘高是个文官,除了会念佛保佑,起不了太大作用。其他士卒也是乌合之众,一见到对方人多势众,当场吓得屁滚尿流,转身就要跑。

这些士卒想必从来没打过仗,平时只在清风寨过太平日子。一见有人剪径,首先想到保命要紧,赶紧先溜。如果不是黄信喝住,转眼跑个精光,只留下黄信一个人孤零零站在林子里,场面不免有些尴尬。所以撑场面的事,还得靠黄信。

只见围上来的小喽啰并没进攻,只是按兵不动。过了半晌,三个穿红着绿的大汉,跳了出来。一个是燕顺,一个是王英,一个是郑天寿。黄信以为看错了,见过打劫的,没见过穿得如此鲜艳来打劫的,这可是生平头一遭。如果在街上碰到,以为是跳大神的。

黄信壮着胆子喝道:“镇三山在此,不得无礼。”三个贼头似乎没听过这个称号,面面相觑,甚是疑惑。

看来黄信的绰号竟然是自封的。

要不清风山属于青州管辖,地头蛇就是黄信。连地头蛇的名号都没听过,你说这个耳光打得是不是贼响亮。

这可把黄信气的七窍生烟,这不是绰号出不出名的问题,是关乎的颜面的问题。你让下面人怎么看我黄信,以后还怎么混。

本来众士卒听到黄信报出名号,以为贼寇一听之下,赶紧抱头鼠窜,逃之夭夭。正想鼓掌叫好。可这伙土匪不但没被吓着,还满脸困惑,相互对望。似乎镇三山的名号,从未听过。

这让众位士卒左右为难了,心里不停打鼓,到底是跑还是不跑?老大没跑,自己跑了,回去军法处置。不跑,只怕小命难保。

果然,三个贼头发话了:管你镇三山,还是镇万山,留下三千两黄金再说。这是不认识的回答,完全不给面子。黄信环顾四周,已经被铁桶般围着。若是硬拼,下面人不给力,想要杀出重围难上加难。

黄信只能满脸陪笑道:“我只是一个都监,带着兄弟们回营,哪有买路钱啊。”那三个贼头笑道:“那这样子,给你个面子,你留下当人质,他们回营拿赎金。”

黄信自从在青州做兵马都监,从来没这么脓包过。本来人马单薄,想先和颜悦色认怂,让贼子放他们一马。改天再集齐人马,征讨贼寇,一洗雪耻。可让他留下做人质,向慕容知府要赎金,那黄信还用混么。

当时在慕容知府面前夸过海口,把三山的土匪剿灭。现在三山没剿,已被一山抓为人质,还要赎金方能放回。慕容知府得知,心里作何感想?匪未剿,先做了赔钱的买卖,你黄信的本事如何,大家心中皆知。从此仕途前程也就到此为止了。

黄信斗三个贼头,无力还手,只能跑路

黄信大怒,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一个对三个,其他众士卒都在下面看着,看你黄信到底如何威风。十个回合,士卒用手指头掰着数。

我跟诸位说下,十个回合是多久。马上交战,两马交错算一个回合。就是你冲过来,我迎上去。兵刃相接,算一个回合。步战,是你一招,我一招,算一个回合。黄信本来想单挑,你们偏偏不讲原则,要群殴。燕顺羊贩子出身,在梁山排五十位,王英排五十八位,郑天寿排七十四位。

平均下来,算是排六十位的好汉打黄信,然后黄信撑了十回合,跑路了。而且是撇下众位军汉先溜。当然,众位军汉也无需操心,一见大势不妙,跑得比黄信还快。可怜那个刘高,哪里跑得赢,被七手八脚绑了去。

这个黄信跟他师父秦明相比,武艺差的老远。算不上出类拔萃。虽然投靠梁山以后,跟着梁山宋江南征北战,不过都是以副将的身份出现,也斩杀过几位敌将。实力也就中上水准。

有人会说,他不是战胜过辽国大将贺重宝,怎么说他武功只在中上。如果单挑贺重宝,估计他死都不知怎么死的。当时是贺重宝连续跟数名梁山顶级战将:林冲,董平,花荣,秦明等人战了一阵,因被围剿,无心恋战,准备策马回营。

黄信突然杀出,贺重宝一时心慌,被砍中了马头,他只能弃马逃走。被杨雄,石秀,宋万等人赶到,齐力乱枪戳死。黄信只是趁人之危,捡了一个便宜,从武功身手,哪能赢得贺重宝一招半式?

结语

黄信号称镇三山,其实连镇一山都费劲。碰到王英,燕顺等人,打得他无力还手。而且三位对他也不是很熟悉,所以这个绰号其实是自封的。他的武功实力在梁山只能是中上水平,不要期待过高。尽管南征北战还挺卖力,但只能做副将,不能当主将,实力决定了一切。



我是湾火,坚持文化原创。文笔讲究精炼传神。诸位若是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关注,留言指正。谢谢!


湾火


论纯武力,在地煞群雄中黄信称第二,恐怕没人敢称第一了吧!但遗憾的是,黄信和他师傅秦明却总是无端的遭黑,人家又没有找美国合拍电影…

黄信在上山前是青州兵马都监,是个正义感爆棚的将领,在青州界内有清风山(燕顺)、桃花山(李忠)、二龙山(邓龙)三座大山,山上各有一伙贼人兴风作浪,黄信立志要荡平三山贼寇为民除害,但因为时值乱世知府为了拖业绩迟迟不给黄信荡平三山的机会,论能力,以黄信的官职和本事带领兄弟们剿灭贼寇根本就不是问题,所以镇三山这个绰号也不是吹的。在刘高与宋江发生摩擦后,黄信设计捉了宋江和花荣,在押送途中遭到了燕顺、王英、郑天寿的拦截,一打三撑了十多回合黄信就跑了。有脑袋有毛病的答主以及读者从这一战例就对黄信大黑特黑,说什么连清风山都打不过还想荡平三山。呵呵,首先,仓促应战的黄信当时是处在林荫小道,并且在马上持短兵器对战三个步战长兵器且有所准备的选手,更重要的是王英、郑天寿也并非泛泛之辈,在诸多不利因素下能撑十多回合已经不容易了,所以拿此战来黑黄信,我劝你们还是去文体两开花吧。

上山之后的黄信表现也不错,征辽时怒斩贺重宝的马头,然后乱军当中将其击杀;征西时瞬秒潘忠;征南时不明回合上风赵毅,还三十回合外打平郭世广。而单从与郭世广打斗的这一场已经注定了黄信的实力在小彪中的拔尖的了,要知道实力不差的宣赞和郭世广只能拼个同归于尽。

如此表现的黄信,与孙立共同作为林冲的副手南征北战,你还觉得他很水吗。孙立会的他都会,孙立没有的他不一定没有。罕有败绩的镇三山作为地煞武力第一人,当之无愧!


读名著请保持自己基本的判断力,别盲目跟风!


逻辑文史游


红尘君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列举了梁山上一些最“名不副实”的头领,而这位镇三山黄信,恰好就位处其中。

何以故?且听红尘君慢慢道来:

名为镇三山,其实一山都镇不了

大家都知道黄信的绰号镇三山,他要镇的可不是泰山华山五台山,而是青州治下二龙山,桃花山和清风山,这三座山上都有强人。

红尘君实在无法理解他到底哪里来的底气,二龙山上的三位大哥,鲁智深,杨志和武松,就算他师傅霹雳火秦明单挑都没有任何把握能胜过其中一位,更不要说三位了,更不要说武艺比他师傅差的远的黄信了,这种神之自信简直可笑至极。

当然了,人有信心自然是好事,但千万别过了火,比如你叫个托塔天王啊,入云龙啊都没问题,但千万不要抱名人大腿或者贬低别人来提高自己

而黄信的真实实力,在和清风山燕顺王英郑天寿他们一战就彻底曝光了,他带着几百官兵,遇到了清风山的几百喽啰,最后他信心十足的出马,以为可以轻松摆平“一山”呢。

哪里知道被王矮虎他们三人一轮围攻,马上就抵挡不住了,一个人毫不仗义的落荒而逃,把车队都留给了对方。

而王英他们三个人只能说是梁山中等偏下水准,尤其都还是步军头领,天生被马军克制,这种情况下黄信带着官兵都打不过对方一群草寇,可以说明他无论武力还是统率力都相当一般。

黄信的长处

那么大家可能问了,黄信这武力和统率力都一般,然鹅却位居青州兵马都监之位——乃是花荣的上级,而且最后还幸存了下来,比他师傅霹雳火秦明都强,难道他一点本事都没有么?

非也,黄信虽然在个人能力上并不突出,但却是个很识时务的人。

比如说秦明投降宋江之后,一个人去游说还在抵抗的黄信,黄信二话不说马上就同意了,远不如秦明还挣扎了一番的忠诚。

再比如黄信虽然抱着秦明的大腿占据了地煞第二名的高位,尤其是身后还有病尉迟孙立这种不逊色八骠骑的猛将,但是黄信却十分清醒,知道自己的实力就是做个副将,棒棒场子可以,但绝没有独当一面的实力,因此也是十分低调,再也没有喊过什么“镇三山”,更不会和鲁智深武松等人叫板。

所以最后打完方腊之后,就连五虎都倒了两虎,包括他师父秦明,但是黄信却是安然无恙,得了封赏,善终结束。

红尘君说

综上而述,黄信无论是个人实力还是带兵打仗的统率力都只能说是一般,比孙立,宣赞这些地煞级别的尖子显然差了不少,但是他却有自知之明,尤其在上山之后,非常低调。

这也给了我们提示,尤其是一些个人能力并不拔尖的朋友,当你做事无法特别优异的时候,就需要在做人的方面好好下功夫了,少说闲话,抱好大腿,踏踏实实做事,最后结果也一定会不错的


我说完了,谁赞成,谁反对?^_^


在下红尘如镜,一个不正经的喜欢历史的攻城狮,还签约过几本水浒小说。诸位若是喜欢我的文章,敬请点赞关注转发——这样就能自动收到更多红尘的文章啦,更欢迎留言聊天,红尘君承诺每条必看必回,再次鞠躬感谢!(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红尘如镜


水浒传里的都监大人,没一个好东西!都是使诈的高手。孟州的张都监,为拿下打虎英雄,一家几十口子都一起诈。东平府董都监一不做二不休接连诈死老丈人诈娶人女儿,也不怕诈尸了,虽称风流双枪,实是下流无双。

青州黄都监诈得最具有技术含量。那青州地面,所管下有三座恶山:第一便是清风山,第二便是二龙山,第三便是桃花山。这三处都是强人出没的去处。黄信却自夸要捉尽三山人马,因此唤做镇三山。在清风寨虚设筳宴诈得花荣一楞一楞的,不知是计,只想黄信是一般武官,必无歹意。那知黄信把酒盏望地下一掷,只听得一声喊起,两边帐幕里,走出三五十个军汉,一发上,把花荣拿倒在厅前。黄信喝道:绑了!更绝的是黄信与呼延灼上演双簧诈取关胜。黄信出马,仗丧门剑,驱坐下马,直奔呼延灼。两马相交,斗不到十合,呼延灼一鞭,把黄信打落马下。宋江阵上众军抢出来,扛了回去。多逼真!关胜还真信了。


雾都湿气


黄信,绰号"镇三山

实力咋样,你想想霹雳火秦明,厉害吧黄信是他徒弟


镇三山听着挺牛的,不过就是三座山而已,所管下有三座恶山:清风山、二龙山、桃花山。这三处都是强人草寇出没的去处。黄信却自夸要捉尽三山人马,因此唤做镇三山。


要说这个人的实力,也就是中不溜那样!跟三国中的于禁啊,这一批人武力值差不多,但是为人比较狠,所以看着感觉有一股子狠劲儿,其实没碰上硬茬,基本上阵前干仗的时候,都是跟自己差不多的人打的热热闹闹的,你说要是上来碰见一个跟林冲一样的人,不到三合,没了, 施耐庵怎么往下写! 所以说


黄信虽然号称镇三山,其实力一般偏上! 书中说黄信自夸捉尽三山人马,书中用自夸这个词,就证明他没那个能力!


岩仔dark


水浒镇三山黄信,浪得虚名,武艺在二至三流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