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是个好谥号吗?除了刘备历史上还有哪位皇帝或皇后谥号为烈?

干彬


烈”当然是一个好的谥号,谥号是历史上对的帝王皇后还有诸侯大臣以及社会地位较高的人物,在他们死后依据其生平所作所为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具有高度概括性。


在《谥法考》中:有功安民曰烈;秉德遵业曰烈;圣功广大曰烈;海外有截曰烈;业成无兢曰烈;光大有功曰烈;戎业有光曰烈;刚正曰烈;宏济生民曰烈;庄以临下曰烈。

刘备作为中山靖王后裔,由于推恩令沦落至卖草席为生。但是不向命运屈服的他,通过自身的奋斗以及手下的帮助终成霸业定鼎荆益建立蜀国与曹魏孙吴三分天下。刘备为人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饶。其死后谥号为昭烈帝,谥号大意为:刘备是一位谦虚有礼,声名远扬,对汉室有大功,对百姓仁慈的帝王。


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刘备谥号中带烈还有以下皇帝谥号带烈:三国时期魏国曹睿―烈祖明皇帝,吴国孙坚―武烈皇帝。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李昪―烈祖光文肃武孝高皇帝。宋朝:宋神宗赵顼―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宋徽宗赵佶―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南宋理宗赵盷―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辽国:耶律阿保机―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金国:完颜晟―体元应运世德昭功哲惠仁圣文烈皇帝。明朝:朱由检―庄烈愍皇帝。

皇后中带烈最著名的便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原配阴丽华阴皇后。死后谥号为“光烈皇后”,阴皇后不仅貌美还智慧过人,生性仁爱孝顺。相识于刘秀时刘秀还处于微末与其共度艰难,刘秀能光复汉室也有其一份功劳――故谥号中取烈。


总之,缘于西周的谥号让后世人通过短短几字就了解其生平功与过。虽方便但是其中也恐有美化,我们还是要去伪存真啊


历史热知识


“烈”字在谥法中属于上谥,所以“烈”在谥法中是美谥。关于谥号为烈的皇帝除了刘备以为最出名的是明思宗朱由检,即崇祯帝。



有功安民曰烈;秉德遵业曰烈;圣功广大曰烈;海外有截曰烈;业成无兢曰烈;光有大功曰烈;戎业有光曰烈;刚正曰烈;宏济生民曰烈;庄以临下曰烈。——《逸周书·谥法解》

谥号始于西周,秦统一后废除,西汉建立后恢复,谥号基本等同于后世对前人的盖棺定论,而崇祯帝把自己挂树上之后明朝就拥立福王朱由崧建立了弘光政权,也就是南明第一任君主,这时候南明给崇祯帝上谥号为“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简称孝烈皇帝,从这些繁琐的文字中便可以看出南明这时把殉国的崇祯帝抬到了一个顶尖的高度。清朝时为崇祯帝上谥号为“钦天守道敏毅敦俭弘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简称庄烈帝,以怜惜为主,也是一个美谥。

▲隋炀帝杨广剧照

历朝历代中,凡是新朝为前朝亡国之君上谥号多是恶谥,列如隋世祖杨广为陈后主上谥号为“炀”,这是一个十足的恶谥,或许是天道有轮回吧!李唐王朝建立后又为隋世祖杨广上谥号为“炀”。如此看来清朝为明朝的亡国之君上的谥号倒也能让人信服,在清人修的《明史》中和清朝时时期有关崇祯帝的记载也多是称之为庄烈帝为主。但崇祯帝到底有没有资格被尊为“庄烈”?下面我们就进行分析。

▲崇祯剧照

首先要肯定的是崇祯帝确实是一个勤政的皇帝,勤政程度在历朝历代中也可以名列前茅。但是明实亡于万历帝的说法还有待商榷。因为崇祯帝虽然有很多优点,但自身的缺点更多,这些缺点也是崇祯帝只能带领明朝走向灭亡而不能实现中兴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于明朝灭亡的原因是一个很有深度的问题,之前笔者文章中多有介绍,今天这里只说一下明朝灭亡原因中崇祯帝的“功劳”。

一、崇祯帝在哥哥明熹宗病榻前临危受命,面对明王朝的烂摊子并没有无从下手或手忙脚乱,首先除掉魏忠贤极其党羽,巩固了皇权也安抚了部分民心,更让部分受过魏忠贤压迫的官员更加卖力表现自己为崇祯效力。面对明末的局面崇祯帝无从选择,只能勤政,勤政,再勤政。但很多时候崇祯帝都是有心无力,一边要恪守祖宗的规则,另一边又要考虑现实的局面。而这些因素造就了崇祯帝演技,更把虚伪二字和惺惺作态发挥到了极致!例如一边颁布罪己诏向天下人反思自己的过错,回过头又加派三饷,此事也一直被后人所诟病。



二、面对清兵的攻势崇祯其实是很想议和的,但他心里也一座牌坊,更有属于自己的小傲娇。但情形又逼迫的崇祯不得不向清朝靠拢,松锦大战后明朝煞费苦心经营的松锦防线彻底溃散,明朝最后一支劲旅也化为灰烬,主帅洪承畴,祖大寿降清,后方农民军愈剿愈烈。这些奏报刺激着崇祯帝心里的底线。

是役也,计斩杀敌众五万三千七百八十三,获马七千四百四十匹,甲胄九千三百四十六件。明兵自杏山,南至塔山,赴海死者甚众,所弃马匹、甲胄以数万计。海中浮尸漂荡,多如雁鹜。——《清太宗实录》

崇祯帝心里的底线就是不能和“贼寇”议和,大明的军队不能又一丝妥协,但当这些明军不堪一击的事实摆在崇祯御案前时崇祯心里的底线动摇了,崇祯对于议和的态度变为求之不得,但他更看重的是自己的脸面,恐天下人和后人耻笑,什么江山社稷,黎民百姓都是其次。所以崇祯帝只能在私下派遣松锦大败的罪魁祸首也是当时的兵部尚书陈新甲去清营商议议和之事,而皇太极对此的答复也十分友好,那就是“可以议和”。不料兵部职方马绍愉把陈新甲把从边关发来的议和密函放在了桌上,陈新甲的侍从以为是普通的军事情报(塘报)便像往常一样把这封密函交给了各省地驻京办事处传抄。东窗事发后,崇祯帝为了顾及自己的颜面自然不能承认此事,把罪名全部按在陈新甲的头上,草草结案!


▲马嵬驿兵变

三、面对北方的攻势崇祯帝并不是没有想过放弃北京南下逃亡,在朝堂上崇祯帝也多次暗示诸大臣,可惜这些大臣都装做一脸单纯的样子,闭口不谈!因为这些大臣心里明白,现在为崇祯了却了心头之患,日后朝廷南下的责任肯定全被推在自己身上,类似的事崇祯帝不只干过一次。

当李自成的大顺军分两路夹击京师时又大臣提出让太子南下发展势力,崇祯帝开始犹豫了,可是突然被光时哼的一句话点醒:“幸太子往南,诸臣意欲何为?将欲为唐肃宗灵武故事乎。”这正是崇祯帝所担心的,唐玄宗的前车之鉴就摆在那里,崇祯帝不想重蹈覆辙。崇祯帝连自己亲生儿子都信不过,果然最是无情帝王家,江山社稷对他来说似乎并没有那么重要!

四、明思宗崇祯帝还有一个极其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刚愎自用,生性多疑甚至有些性格暴躁!崇祯帝在位十七年间更换五十位内阁大学士和十七位刑部尚书。十七年间连杀七位总督和十一位巡抚,仅山东德王被后金军杀害一事一天之内就有三十六位大臣被杀,虽然说乱世用重典,但崇祯帝的这项记录在中外历史上也是实属罕见!崇祯的性格也让他和下面官员渐渐离心离德,互相猜忌,互相敌视,互相利用,这一现象在中国历史中也是很难找出第二个!

庄烈之明察济以忧勤,其不可以谓之亡国之君固也,而性愎而自用,怙前一往,则亦有不能辞亡国之咎者。——全祖望《明庄烈帝论》


▲闯王李自成

五、李自成率军围困京师之际崇祯并不是直接吊死煤山,他也怕死,只是当时无处可逃,不能不死!京师即将告破时,崇祯带领数十名太监驾马逃命,结果被城外射来的弓箭阻拦,转身逃往朝阳们,没想到成国公朱纯臣把崇祯帝拒之门外,无奈众人再逃往安定门,此事大门禁闭无一士兵给他开门,随行太监拿来斧头,把斧头都劈断了也打不开门锁。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崇祯帝在万念俱灰下只得回到宫中,拂晓,鸣钟召集百官,却无一人前来。崇祯不能落到李自成的手里,他也不敢落到李自成的手里,自缢是他最舒服也最体面的死法!临死前把亡国责任全部推给大臣,避口不谈自己过错,或许崇祯帝临死之前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恐怕他这辈子还没有反思过一次,最后惺惺作态的来一句“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多么单纯的皇帝啊!却不知道自己当时有什么资格和李自成讲条件!更不知道他口中的贼是从何而来,这些贼当年是谁的子民!更忘了他自己压榨百姓的时候百姓是什么想法!

是则圣朝盛德,度越千古,亦可以知帝之蒙难而不辱其身,为亡国之义烈矣——《明史·本纪第二十四》


▲明思宗朱由检画像

综上所述,崇祯配不上“烈”这样的上等美谥,但崇祯帝的不得不死让他拥有了“烈”的美谥,另一方面是清朝为拉拢民心才给崇祯上谥号为“烈”,由此可见当时的谥号变得没有那么讲究,这其中还掺杂了很大的政治成分!


明月清风阁


简单来说,“烈”是个好谥号,而且刘备的谥号是“昭烈”,不是“烈”。

谥号是人死后对其盖棺论定的评价,自上古就零星出现,但不规范,真正形成制度要到周朝。这时期出现了专门谥号集《谥法》,每当有天子、诸侯、卿大夫等大人物去世后,继任者从《谥法》当中选定一或两个符合逝者生前言行的,这就是他的谥号。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觉得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乱了尊卑,于是废除。没几年汉朝就建立了,刘邦恢复了谥号,还一并承袭了被遗忘已久的庙号。刘邦本人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高”是汉朝原创,以示刘邦功最高,《谥法》里没有),司马迁著《史记》时把两个搞混,合体成高祖,反而造出一个新的庙号。

汉朝是第一个谥庙并行的帝制王朝,很多东西都成了典范,比如西汉皇帝除了刘邦以外,谥号当中都有一个“孝”字,这是为了体现汉朝以孝治天下,刘邦本人是创业之君,不用加。

后面就学会了啊,东汉建立者刘秀的谥号就是光武皇帝,不加孝,他儿子就是孝明皇帝了。蜀汉以汉室正统自居,刘备又是建国之君,谥号也不加孝,同时以汉光武帝为模板,谥号为昭烈皇帝。

谥号分三种:美谥表赞美,如文、武、明;恶谥表批评,如厉、灵、炀;平谥表同情,如哀、悼、殇。

刘备的谥号里边,“昭”和“烈”都是美谥,表示赞美。

《逸周书·谥法解》:
容仪恭美曰昭;昭德有劳曰昭;圣闻周达曰昭;声闻宣远曰昭;威仪恭明曰昭;明德有功曰昭;圣问达道曰昭;圣德嗣服曰昭;德业升闻曰昭;智能察微曰昭;德礼不愆曰昭;高朗令终曰昭;遐隐不遗曰昭;德辉内蕴曰昭;柔德有光曰昭。
有功安民曰烈;秉德遵业曰烈;圣功广大曰烈;海外有截曰烈;业成无兢曰烈;光有大功曰烈;戎业有光曰烈;刚正曰烈;宏济生民曰烈;庄以临下曰烈。

除刘备以外,谥号里边有“烈”字的皇帝比较少,最有名的就是崇祯皇帝了,清朝给他上谥号守道敬俭宽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南明弘光帝上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都有“烈”字。


平沙趣说历史


谥法有很多种版本,按照《逸周书,谥法解》的说法,烈属于上谥,“有功安民曰烈;秉德遵业曰烈;圣功广大曰烈;海外有截曰烈;业成无兢曰烈;光有大功曰烈;戎业有光曰烈;刚正曰烈;宏济生民曰烈;庄以临下曰烈”,简单说,谥号为“烈”的人(谥号并非只有帝王才有,诸侯、有地位功业的大臣都可以有,甚至还有“文中子”(隋朝人王通)这样的“私谥”)应该在其一生有文、武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或者为扩大海外影响作出巨大贡献,或者对民生有巨大帮助,或至少在仪表风度上给属下留下深刻印象,等等。

“烈”在古代汉语中最初的意思,是“业”的通假字,“事业、功业”最初也写作“事烈、功烈”,因此谥为“烈”的人一般都要求功业不凡。比如战国时的赵烈侯(赵籍),是赵从晋国家臣升格为诸侯的关键人物,在位期间开疆拓土、保境安民,打败劲敌中山国,并将都城从行动不便的中牟,迁到了易于进取的邯郸,从此奠定了赵国作为战国强国的基础;韩烈侯韩取在位期间国势强盛,屡屡战胜郑国,为最终灭郑迁都定下基调;楚考烈王熊在位期间攻灭鲁国,让一度因白起入郢趋于没落的楚国为之一振……汉朝卫青谥号为“长平烈侯”,他本人是善终,这个“烈”同样是“功业”之意。

进入帝王时代,“烈”最初的含义没有什么变化,因此最初获得这个谥号的不论是否皇帝,基本上都是赞美其文治武功的原始意义,如刘备谥号汉昭烈皇帝,这个“烈”就是歌颂其“恢复汉统”的“功业”,而不是讽刺其在夷陵之战中碰得头破血流然后活活气死“变成烈士”.。

但到了唐宋以后,“烈”在公众眼中的意思逐渐和“业”分离,而带有“壮烈”之类“牺牲性含义”,虽然仍然是美好的意思但终究给人“不得善终”的异样感,因此自此以后谥号中通常只有一两个字的臣子虽然谥中“烈”仍然不少,但有此谥号的很多都是“烈士”,比如清代名将任举,因为在金川之役中英勇战死,谥“勇烈”,湘军、楚军将领滕家胜.、高连升、李佑厚分别谥“武烈”、“勇烈”、“壮烈”,他们也无一例外是在战场上战死的。

明清两代帝王的谥号都很长,最长的努尔哈赤,谥号长达25个字,可以说但凡美谥几乎“一网打尽”,但偏偏“烈”却绝少出现:明代包括死后追尊的皇帝在内,有“烈”在谥号中的只有一个崇祯(南明弘光帝谥“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清顺治改谥“庄烈愍皇帝”),清朝则一个也没有,而崇祯恰是明清两代唯一一个无争议的“烈士皇帝”(明建文下落不明,南明几个皇帝不受官方承认)。

而在明以前,谥号中有“烈”的皇帝要多一些:

宋代帝王谥号有“烈”的有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神宗(初谥“英文烈武圣孝.”,后改“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体元显道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四版都有“烈”字)、南宋理宗(建道备u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四位,这四位都是善终,他们的“烈”都是“功业”本意,其中太宗灭宿敌北汉,神宗击败西夏,理宗“端平入洛”,联合蒙古消灭金朝,雪了靖康之耻。可见,宋代的“烈”遵循了谥法古意。

唐代帝王只有最后一任皇帝李柷谥号“昭宣光烈孝”有一个“烈”字,他不过是朱温傀儡,后被害死,其“烈”显然已是“烈士”之意,而非有何“功业”可言——事实上这个谥号也是消灭了朱温后梁政权、自称“恢复唐朝”的后唐第二位皇帝李嗣源给的。

五代十国帝王谥号有“烈”的,有后唐懿祖朱邪执宜(谥“昭烈”,追赠)、后蜀高祖孟知祥(谥“文武圣德英烈明孝”);

辽金帝王谥号有“烈”的,有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谥“大圣大明神烈天”)和他的皇后(述律平,临朝称制,谥“贞烈”)、金景祖完颜乌骨廼(追赠,谥“英烈惠桓”),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初谥“文烈”,改谥“体元应运世德昭功哲惠仁圣文烈”)、德宗完颜宗幹(海陵王完颜亮生父,追尊并谥“宪古弘道文昭武烈章孝睿明”,后金世宗追废为辽王,改谥“忠烈”),辽金两代谥号中有“烈”的帝王没有一个“烈士”;

西夏唯一谥号有“烈”的帝王是开国皇帝李元昊(谥“武烈”),他是被儿子谋杀的,勉强算“烈士”,但得到这个“烈”应该还是出于其继承父亲“西掠吐蕃健马,北收回鹘锐兵”战略并发扬光大,多次击败宋、辽军队并称帝一方的“丰功伟绩”。

南北朝和十六国时期谥号为“烈”的帝王有陈始兴王陈道谭(陈霸先长兄,追封,谥“昭烈”)、前凉张茂(前赵刘曜谥“威烈”)、张重华(东晋谥“敬烈”)、前秦世祖苻坚(后秦谥“壮烈天王”)、西燕肃宗慕容泓(谥“烈文”)、代王拓跋翳槐(谥“烈”)。这些人的情况比较复杂,其中陈道谭是在侯景之乱中为梁朝战死,苻坚是被追谥他的后秦姚苌所害,属于“烈士”,但他们同时也确有配得上“烈”谥法本意的事迹,而其他几位则并不是“烈士”。

除了这些帝王之外,谥号中有“烈”的还有大名鼎鼎的“安史之乱”始作俑者安禄山(谥号“大燕昭烈皇帝”),他是被儿子谋杀、诈称“被贼人所害”的,算不算“烈士”就不好说了。

综合来看,唐代以前帝王谥号一般只有一两个字,出于“概括主要事迹”的考虑,很少会把“烈”当成谥号,唐以后“烈”很容易被理解为“烈士”、“不得善终”,因此虽然谥号越来越长,但帝王谥“烈”的同样不多。

其实就算在谥号的发源地——东西周,“烈”也并非没有被滥用:东周烈王姬喜就没什么“功业”可言,东周威烈王姬午更是“三家分晋”的当事人。


陶短房


烈是130个上谥中的其中一个,是一个好的谥号。

以下是部分含有烈的帝王:

刘备:昭烈皇帝

孙坚:武烈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