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家乡有哪些非遗或者值得传承的技艺瑰宝?

董其斌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其他地区的不说,仅甘肃省先后公布的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就有十大类、309项内容。分别包含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间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艺、传统医药和民俗。其中,

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流行于甘南、四川甘孜州色达、青海黄南州的藏戏和甘肃花儿。

甘南藏戏

甘南藏戏又称为南木特,是从藏族民间舞蹈、民歌、僧歌演变而来的,和传统的藏戏相比,在剧本、剧目、表演、伴奏、演出场地上截然不同。它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运用戏剧手法刻画人物,运用说唱艺术形式进行表演,运用各种乐器进行伴奏,把具有地方色彩的唱腔音乐、舞蹈音乐、伴奏音乐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成为甘南藏族喜闻乐见的民族戏剧。

南木特形成于1946年,是嘉木样五世活佛和经常和梅兰芳接触的朗仓活佛根据藏戏、京剧的艺术特点创立的,主要剧本有《松赞干布》、《冉玛拉》、《达巴旦保》、《智美更登》、《卓娃桑姆》、《降魔》、《赤松德赞》等等。这些剧目由甘南州藏戏团、各县藏戏团和寺院、村落藏戏队演出,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甘肃花儿

花儿是广泛流行于青海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民歌,几乎人人都能现编现唱,所以题材非常广泛,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很有乡土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在甘肃省主要以“河州花儿”和“莲花山花儿”为代表,每年的农历4~6月间,各地都会举行“花儿会”,一时间歌声此起起伏,热闹非凡。

河州花儿

河州花儿会举办地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松鸣岩景区举行,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活动。因松鸣岩景区内野生牡丹很多,所以人们又把花儿叫“唱牡丹”。松鸣岩是河州花儿的发祥地,最突出的特点是用乐曲伴奏,有独唱、对唱、齐唱、咪咪独奏等演唱形式。花儿会期间,人们聚集在山顶、树荫、小河旁、丛林间昼夜对唱,歌声悠长、粗犷,豪放抒情,韵味十足。



莲花山花儿

莲花山花儿会是康乐县的民间艺术瑰宝,主要以口授心传为传承方式。花儿会通常伴随庙会而举行,每年从农历三月二十八日开始,到十月初一结束,达74场之多。尤其是农历六月初一到初六,莲花山都要举行盛大的歌会,吸引甘南、临夏、定西以及青海的各族歌手上万人前来对歌。人们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打着花伞,摇着彩扇随编随唱,甚是乐趣横生。

莲花山是洮岷花儿的故乡,洮岷花儿的最大艺术特色就是曲调悠扬,节奏鲜明,声律合拍,歌词即兴创作,因而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和生活气息。



二郎山花儿会

二郎山花儿会最早起源于岷县祭神赛会,以农历五月十七日的花儿会规模最大,参与人数达十多万。主要活动内容有拦歌、对歌、游山、敬酒、告别等,演唱的曲调就是著名的洮岷花儿。

洮岷花儿有南路派和北路派之分。南路派流行于岷县西南部、宕昌县北部以及迭部县、舟曲县等与岷县相毗连的地区。曲调以“啊欧令”为腔调,激越亢进,豪放隽永。有山山呼应,空谷回想的艺术效果。北路派分布在岷县县城北部,以及卓尼、莲花山、临洮等地,曲调以“莲花令”为腔调,悠扬婉转,缠绵不绝,悦耳动听。

啊欧令歌词:洋芋地里洋芋花,尕怜就像活菩萨;和我前世有缘法,今世相好成一家。~~

莲花令歌词:杆两根,一根杆,甘肃有个临洮县,说它是文化县着不虚传。凤台上道教始祖老子他升了天,南乡有座神龟园,把它的名誉人人传。~~

总之,以河州花儿、莲花山花儿(洮岷花儿)为代表的花儿,因地理位置、生活环境、语言特点等的不同,具有鲜明的方言特色。其语言生动、纯朴,容易上口,只有当地人才明白其中的语言内涵;因而虽风格不同,却各有千秋,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音乐价值,是我国民俗文化的宝库。


扁了


我的家乡在鄂尔多斯鄂托克旗,这里是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划分为五个核心区,总面积8.19万公顷。其中在鄂托克境内就有四处,分别是:伊克布拉格草原化荒漠生态系统核心区,面积为1.85万公顷;蒙西珍稀植物群落核心区,面积1.29万公顷;棋盘山半日花核心区,面积为0.8万公顷;阿尔巴斯植被过度带核心区,面积为3.8万公顷。




保护区内现已查明的野生植物有335种,分属于65科、188属。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四合木、半日花、绵利、沙东青、草包菊、蒙古扁桃、胡柳等。



野生动物有青羊、团羊、黄羊、野兔、狐狸、獾子、艾虎、黄鼠、刺猬、蛇等20多种。栖居的乌类有天鹅、野鸭、野鸡、沙鸡、鸿雁、猫头鹰、百灵鸟、鹊雀等30多种。


药用植物有甘草、银柴胡、麻黄等,并有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用发菜、沙耳等。


还有恐龙遗迹化石自然保护区、阿尔寨石窟、苏里格庙、乌仁都西迪延阿贵庙。


鄂尔多斯婚礼、祭火节、八白室、苏勒德和乌兰敖包祭祀是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技艺有幹毡、马鞍、马奶酒制作等。


作家恩出


关于“全民热遗”我来说一下,我老家那边的“古法造纸术”非遗文化吧。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虽然已经延续了2000多年,技艺不断改进,到今天已经实现大型设备造纸,每年动辄几十万吨的产量。

但是在祖国的大西南,一个深藏在贵州大山里的小乡镇——小屯乡,依旧沿用“古法造纸”,其古朴自然的技艺,被称为蔡伦造纸法的活化石,2005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小屯乡坐落在贵州黔西南,被喀斯特地貌的峰林重重包围,一条蜿蜒的盘山公路是小屯居民通向外界的唯一“通道”,造纸的小作坊就错落在公路两边。小屯乡古法造纸主要集中在龙井村,家家户户以造纸为生。

小屯乡所造的纸叫白棉纸,主要原料为当地的构皮树和仙人掌,先洗干净蒸煮去杂质,再放到制浆池里,添加石灰,一个月之后原料腐烂,得到原纸浆。然后一边注入清水,一边用细竹帘在纸浆中滤取,接着将竹帘倒铺在压榨板上,这层虑取的纸膜便落在板上了。最后用重物挤压,自然烘干后记得到了四四方方的白棉纸。

这个方法与宋应星《天工开物》所描述的“斩竹漂塘—煮楻足火—荡料入帘—覆帘压纸—透火焙干”造纸古法同出一辙。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简单,里面每道工序的细腻程度和要求都特别高,需要师傅长时间的经验积累。

通过该工艺造出的白棉纸,韧性十足、吸水饱满、抗腐蚀强,能保存千年以上,是中国绘画、毛笔书法、制工艺品的首选用纸,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所以才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过去的数百年的岁月中,这种古朴的传统工艺备受青睐。民国时期,白棉纸受到邀请参加赛宝会,获得优胜奖,产量一下子骤增,迅速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在美国、韩国、日本、东南亚均有销售。小屯乡一时如火如荼,靠着这份技艺,养活了一代又一代的小屯人。

不过现在正在面临濒危


其一:由于白棉纸生产工期长,技术都是口口相传,靠着经验积累,技术难度大,而且非常辛苦,从构皮收购,仙人掌采集,到原料的打兑、制浆,都非常艰辛,年轻人不愿意学,后继乏人。


其二:由于部分人利益熏心,将原本既环保又无污染的石灰自然浸泡腐烂方法,换成了碱制法,用化工碱代替石灰,虽然时间从原来的一个多月变成短短二十四个小时,即可得到原纸浆,但是却导致水质变黑,环境污染严重。最后被上级政府勒令停产整改。整改之后,从业人员迅速下降,到今天已经寥寥无几。


其三:国家加快新农村建设,茶叶种植产业引入小屯,其价值高,产量大,利润丰厚,逐渐吸引大批人从事,造纸从业人员被进一步压缩。同时由于茶叶种植,白棉纸的原料种植萎缩,导致原材料成本高涨,摊薄白棉纸的利润。


目前,小屯从事古法造纸的人,大部分都是割舍不下这份情怀,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技艺,不能就此消失了。国画和书法讲究力透纸背,神韵皆备,普通的纸根本承载不了,只有类似的特殊白棉纸才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希望国家能想办法,帮助古法造纸术“非遗”得以继续流传。


煮水论史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保定人,必须要夸赞一下喃们保定的非遗!作为一座拥有3000多年历史文化的古城,保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达到17项。其中我最熟悉的就是酱菜和铁球,一个好吃一个好玩。

1:保定酱菜。

保定有一句顺口溜:“保定府有三宝:铁球、面酱、春不老”。鼎鼎大名的保定槐茂酱菜拥有300多年的传承历史,被列为“中华老字号”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定人几乎都吃过槐茂酱菜,与驴肉火烧是“绝配”。

2:保定铁球。

铁球是“保定三宝”之首,据说起源于明代。拳头大小的空心铁球在老大爷们的手上旋转挪移,好像自己长了眼睛一样,甚至还能“叠罗汉”!

我记得几年前保定的铁球比赛还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除了铁球和酱菜,保定的各个区县还有很多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欢迎保定老乡们补充!我是头条号“背着女儿去旅行”,欢迎关注?


背着女儿去旅行


西兰卡普:

土家语“西兰卡普”是一种土家织锦。

在土家语里,“西兰”是铺盖的意思,“卡普”是花的意思,“西兰卡普”即土家族人的花铺盖。人们往往在“花铺盖”前冠以“土”字,以标示出这项民间工艺所包含的土家族民族特点。

土花铺盖是受到土家族人民的珍爱,视之为智慧、技艺的结晶,被称作“土家之花”。按照土家族习惯,过去土家姑娘出嫁时,都要在织布的机台上制作美丽的“西兰卡普”,即土花铺盖。

傩戏:

傩戏,中国戏曲剧种,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歌舞、戏剧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1]

傩戏起源于商周时期的方相氏驱傩活动,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浓厚娱人色彩和戏乐成分的礼仪祀典。大约在宋代前后,傩仪由于受到民间歌舞、戏剧的影响,开始衍变为旨在酬神还愿的傩戏。[2]

傩戏是历史、民俗、民间宗教和原始戏剧的综合体。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傩戏在不同民族和地区,名称不一,如傩堂戏、端公戏、师道戏、僮子戏、地戏、关索戏等。

傩戏以面具为其艺术造型的重要手段,内容多与宗教鬼神有关;傩戏表演者,按角色戴彩绘面具,俗称“脸子”,分列为一未、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贴旦、八小生;其表演俗称“跳傩”,场面多伴以锣鼓。[3]代表剧目有《捉黄鬼》、《刘文龙赶考》、《孟姜女》、《张文显》、《陈州放粮》、《薛仁贵征东》、《庞氏女》、《龙王女》、《桃源洞神》、《梁山土地》等,此外还有一些取材于《目连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故事的剧目。


悠然智在UNIJOY


我的家乡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于隋末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置县,至今已有关1400年历史,自古就是中原进入岭南的咽喉要道。公元二○○八年,“恭城油茶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油茶的起源:据现存相关文史资料记载,宋朝太平兴国年间(约977——979年),出生在恭城路口村时任宋朝御史的周渭。有一年春节前夕奉旨还乡探亲,在准备回京城述职的时候,许多乡亲都病倒了,发热发冷,筋骨酸痛,严重的起不了床,周渭作为朝廷命令官,只好推迟返京,了解乡亲病情。他按照长辈们传说的神农尝百草中的茶叶能治病的说法,用茶叶配生姜熬煎作药,乡亲们的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从此,茶叶配生姜能治病在恭城迅速传开。

《恭城油茶制作技艺》:恭城油茶制作技艺:恭城油茶的制作十分讲究,其特色在于“打”,远非其他地方用“沏”、“泡”、“煮”、“熬”出的茶味可比。具体制作方法是:先用少许开水把茶叶浸泡5-10分钟,以减少茶叶的烟火味及苦涩味,然后在烧热的茶锅内放少许猪油烧热,把泡好的茶叶配以姜、蒜、花生米等倒入锅内稍炒,随即边炒边将捶茸至锅底儿粘上一层黄绿的锅焦,捶好后倒入适量的热水(最好是开水)并烧开熬至出味,放入适量食盐调味,再用竹篾做的油茶滤把茶水滤入撒有葱花、香菜末、炒米麻旦排散的碗中即成。制作好的恭城油茶,色泽以黄绿色为佳,闻之有一股茶香之中夹着葱花、香菜的香味,进口后初觉是茶叶的清苦,随之便是甘醇鲜香,令人回味无穷。一般第一、二锅油茶的口感偏于苦涩,色泽也欠佳,到了第三、第四锅的油茶才是最好的。真是:恭城油茶不用法,只需滚水锅头辣(热);一锅苦来二锅呷(涩),三锅四锅好油茶。在恭城喝油茶不分季节,一年四季、一天早晚都喝。客人到来则不分早晚,随时煮好奉客,而且更为丰盛。恭城现在被评为中国长寿之乡,长寿的秘决跟油茶也有莫大的关系。

二○一九年己亥岁,恭城瑶族自治县民间正着手以恭城油茶制作冲刺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这项纪录将于6月15日发起挑战。据主办方单位之一的桂林油茶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介绍,恭城申报的这项吉尼斯世界记录的英文名称叫“ Most people making youcha simultaneously”,意即“最多人同时一起打油茶”。据了解,冲刺吉尼斯世界纪录,有一定的风险和挑战性。本次冲刺,根据恭城提出的申请,吉尼斯本部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挑战的规则,其中主要有: 参与者人数必须与申报的人数相符;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必须同步进行,同步完成完成所有的操作;现场制作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油茶。只有合乎这些要求,挑战才算成功。本次挑战规则规定,参与者为2019人,时限为30分钟。挑战将从6月15日上午10点半钟开始,至11点结束。

届时,在吉尼斯英国总部的认证官现场见证下,2019名瑶族同胞将在“恭城油茶小镇”上演同时“布阵”、同时开始、同时开槌、同时出锅的打油茶大戏。按照不能浪费食物的规则,认证过程完成后,将开放现场让游客免费品尝这些创造过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恭城油茶和点心。

恭城油茶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只是本届恭城油茶文化旅游节的一项内容。13日至15日,将陆续开展“油茶系列产品展示”、恭城油茶制作标准单位授牌及‘恭城油茶十佳店’”表彰仪式、“桂林恭城油茶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揭牌现场会仪式”等活动。本届油茶文化旅游节举办期间,正值农历五月十二前后,是恭城民间另一节庆--关公文化节举办时间,关公节原系恭城民众为纪念三国名将自发组织的民间纪念活动,1995年约定”一年一小庆、三年一大庆”。

按我们恭城民间习惯,今年正好是关公的“大生日”,关帝将会在恭城县城巡游。八方游客将齐聚瑶乡,祭祀关公、祈财祈福。

6月的恭城喜事连连,节庆一个接着一个。柿哥在恭城欢迎朋友们的到来,品味一下浓厚的瑶族风情。恭城还有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柿哥也将会一一的告诉给朋友们。(此文的图片由李庆才先生提供。)


茶江柿哥


我出生和成长在贵州黔东南的一个传统侗寨里,说起贵州,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分银”,这是外人对贵州的第一个印象,而恰恰就是再这样的环境中,贵州孕育出了无数的文化遗产,铜仁的“戏剧活化石—傩堂戏”、安顺的地戏,石阡的木偶戏和思南的跳花灯,毕节的“造人戏—撮泰吉”等等戏剧瑰宝,无不是智慧人民的结晶,无不是民族的奇珍异宝。

而在贵州,说起民族文化,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黔东南,黔东南因处在贵州东南方向而得名,这里山清水秀,风景秀丽,进而培育出了古朴的民族和文化,黔东南是苗侗聚集区,汇聚了苗侗人民的集体智慧和不朽文化。 侗族,因其侗族大歌而被外人所熟悉,侗族没有文字,侗族文化需要延续,智慧的祖先便创作了侗歌,把人伦理教,风俗习惯,言情爱情,四季劳作等等都写到了侗歌里面,而侗族大歌是其中代表,它不仅言辞优美,富有意境,而且歌声悠扬,深受人们喜爱,就算你听不懂侗族,听不懂歌词,也能陶醉其中,这就是为什么被众多人所喜爱的原因,侗族大歌也在08年申报非遗成功,而且是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被成为“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侗族除了大歌,还有侗戏,侗戏鼻祖吴文彩生长在黎平县一个侗族村寨,幼时读私塾,长大后外出游学,看到了外面戏剧,非常喜欢,决心创作侗族戏剧,回家后把自己关在家里,三年不出,吃饭都是亲戚送到窗口,周围邻居都以为他疯了,有一日,吴文彩走出房门,乱蹦乱跳,嘴中念念有词,手里拿着厚厚的草纸,他和大家说,侗戏出来了。他找了五六人来排完,后再村中演出,引起了极大轰动,这是侗人从来没有见过的表演影视,之后被各个村寨请去演出,十里八乡都闻名而来,侗戏从此便在侗寨流传了下来,他手的那草纸就是侗族戏剧第一份剧本《梅良玉》。侗戏流传至今也成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侗族除了侗歌和侗戏,还有很多的民俗文化,如侗款。侗款是侗族地区的一种款约,古时的侗寨都比较弱小,为了抵御再来的侵略者,几个侗寨之间便形成联盟的形式,制定款约来维护村寨之间的平衡和规则,这种形式也确保了侗寨百年的和平稳定。侗族在饮食上也是是非常具有特色,传统的“稻鱼鸭”共存的种植形式,牛羊瘪的特色美食和糯稻种植的传统一直流传至今,也都申报了非遗。

还有众多的节日,苗族最为隆重的姊妹节,芦笙节,牯藏节,侗族的侗年,六月六,甲戌节,三月八,七月半等等,都是非常热闹的,在黔东南,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这些条件都造就了黔东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行摄贵州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导游,每次地接团上,我都会唱上一小段《卖荔枝》;我也会建议我的团友在路边喝上一杯凉茶。属于岭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传承和活化。

一只旅游35年+从业旅游15年的旅游大咖,一个萌宝的妈妈,专业为你剖析旅游上的问题,喜欢请关注我喔!


岭南最草根的非遗:粤剧&凉茶

不知你有没有在早年跟团来过广东?不知你有没有在旅行团上听过你的导游唱一小段岭南文化经典的粤剧《卖荔枝》?

作为一名在广东土生土长的导游、同时又是一名外语导游,在过去的带团岁月里,接触了不少来自外省、外国的旅行团,这些团队我们统称为“地接团”。在带“地接团”时,我有2个指定动作:

1. 在车上唱一小段私下锤炼千百遍的《卖荔枝》;

2. 建议团上客人在北京路、上下九逛街的时候,在路边喝一杯凉茶。

因为,在我这个土著眼中看来,这些正是我家乡——岭南地区最值得称道、最有底蕴、最接地气的文化。文化,远远不止我们参观景区时,带着客人在景点中欣赏的各式广绣、广彩、石雕、灰塑,也应该包括这些真的植根在我们小市民日常当中,最接地气的生活片段里。

上述我提到的2个指定动作里,《卖荔枝》其实是粤剧的代表,而凉茶也同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这也是我认为最草根的文化,从小开始,它们就一直在我们的生活里。

追溯2个童年片段,这些其实都是80后“老广”的共同回忆:

片段一:

从小由爷爷、奶奶带着的我们,小时候在家里玩着过家家的游戏,背景音乐从身后的收音机中留出。没有现代先进的熏陶设备,也没有从小的英文培育,电台里除了最流行的港台流行金曲,还有就是粤曲。

粤剧名伶红线女唱的首本名曲《卖荔枝》是奶奶的最爱,当时才几岁的我,就知道那一句开场的经典“卖荔……枝………………………………………………”(红线女的本领就在于能把“枝”字一口气唱到天荒地老!)还有其它熟识的《分飞燕》、《帝女花》。

粤剧节目,总作为所有电视台的镇守经典。像我们当时热衷的TVB《欢乐满东华》筹款节目,从晚上11点到通宵的筹款中,总是由粤剧填充。

片段二:

不知从多小的时候,我就知道“上火”不是一件好事情,在民间,“上火”的对策就是去喝凉茶。这仿佛成为了全广州人民的共识,因此在我们的大街小巷里,总有那些门面很小的凉茶店,一年四季地为我们供应凉茶。我们也亲眼见证了这些小店,从无名的、用传统保温瓶+瓷碗卖凉茶,到后来连锁标准化,诞生无数件“黄X龙”,把凉茶做成瓶装、罐装。

老广的家中,也总有老人家煲的那一壶凉茶。还记得小时候,西关的院子里种满了很多鸡蛋花树,每到花落时节,小孩子们就聚集成群上街去捡鸡蛋花,然后拿回家去煲“五花茶”。

我想正因为小时这些生活中的记忆,才会刺激我在长大以后、作为导游向外地人介绍自己家乡时,总不舍这些我每天接触的、最草根、最代表岭南的文化,孜孜不倦地让他们去了解。

非遗文化的发展:传承和活化

每次我在团上做粤剧和凉茶的讲解时,要是有游客对之产生兴趣,我总会非常高兴,有时甚至会把小时候这些故事、岭南街坊们这些生活习惯,当作知识一样跟他们讲解。在我的眼中看来,对这些物质文化的宣传,就是对它们的传承和保护。

最幸运之处是,岭南这些陪伴我长大的非物质文化,并没有随着时间的过去而消亡,而是依旧充满活力地充斥在我们生活当中。在这么多年带团经历中,让外地人去了解文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幸运的是,广州近这几年已经有活化传承它们的尝试。

来广州旅游、想要了解粤剧和凉茶文化的话,位于恩宁路的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和位于沙太北路的广州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都是不错的选择。这2个博物馆正是各自以粤剧和凉茶作为展出主题,通过各种生动形式去诠释文化的地方。

粤剧艺术博物馆,馆内有从前粤剧兴旺的梨园、红船等过往场景的展示,粤剧的各式各样行当,各种角色介绍,还能看到粤剧主角上妆的全过程,而且通过电脑技术来描画一个属于自己的粤剧形象。在2018年领导南巡之时,这个博物馆留成为了行程上的一个参观点,因此名声大振。

广州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则通过各式种植的中草药展示,中医按摩技法表演,太极表演,还有最重要的凉茶制作简单过程,来展现岭南的凉茶文化。同样是2018年广州举办全球财富论坛时,这里成为了论坛嘉宾和陪偶参观的地点之一。

而最日常的,则是我们在带团过程中,讲解“文化”时难度的大大降低。现在,要讲解粤剧,我不再需要自己去唱《卖荔枝》了,老外们通过博物馆的参观,寻找自己最感兴趣的角度出发,效果更好。像刚接待的希腊入境团,里面就有一个30多岁的女团友,只对粤剧中旦角的上妆过程最感兴趣的。她从妆容这个入口去了解粤剧,我觉得那将是一种更合适的方式。


旅游大咖云吞妈妈


宋朝辛弃疾有诗印证元宵灯节盛况: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过去每逢过年时节,特别是元宵节晚上,广东新会本地乡镇也会挂出小量的花灯灯笼。其中大多是寓意喜庆、表达祝愿的大红灯笼。而花灯造型多样,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显富丽堂皇,喜气洋洋。记得有一种走马灯,灯壁刻着嫦娥奔月的故事,灯壁转动,便见仙子飘然向上,腾云而去,袅娜直上月宫。

那时还可在小摊上买到手工做的花灯。其中有一种用蜡制成鲤鱼形状的,小孩拿在手里,都兴高彩烈。纸做的小灯笼也有,点上小蜡烛,拿着却要小心翼翼,一不小心,就会烧着灯笼,让人跳脚。

但这些都不如新会的鱼灯。新会鱼灯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清朝初期,至今已有近400年历史。新会鱼灯寓意年年有余,并且在2008年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会县志》记载:在新会,县城翰禄桥(今惠民东路)之鲤鱼灯最具名声。相传,清代每年元宵节期间,桥之中央搭建一庞大灯棚,桥之两岸挂上各式大小不一的鱼灯,中有一巨型鲤鱼灯,其身长约 8 尺,造型别致,形态生动,前往观赏者络绎不绝。

旧时,新会的街头巷尾,家家户户门前,都会悬挂着鱼灯,在街头的小摊档上,也能买到大小不一的鲤鱼灯。

鱼灯有纸做和布做的,制作并不容易,鱼头、鱼尾、鱼肚,要均匀合比例。要先用竹篾扎绑起鱼的框架,再用自制的模具做“鱼皮”,然后对鱼身印上鱼鳞,并点上眼睛,鱼脊上会开一小口,用来点火和放置蜡烛。

做鱼灯还有季节上的讲究,每年的2—3月就开始扎鱼架,6月是做鱼皮,夏天干燥,鱼皮粘上金粉不容易掉。糊鱼皮的浆糊要自制,用醋和糯米粉熬成,鱼灯才不会被虫蛀。

作为民间工艺和民俗风情,鱼灯已基本在新会消失。近年来,新会区政府在春节期间又专门制作了数百盏鱼灯在人民会堂门口展示。

一条长街,两边都是绿树,树上满挂鱼灯,大大小小的鲤鱼,挂在树上,夜色中,如鱼在树海中穿梭,活灵活现。人在树下走,鱼在树上游。有的摇头摆尾,有的昂首扭腰;有的嬉戏追逐,有的自娱自乐;有的大小相随,有的成群结队;有的鼓腮瞪眼似在跃龙门,有的又憨态可掬似懵懂孩童……总之鱼在树上看人,人在树下戏灯。

红红的灯光光透过透明的灯笼,照得四周亮闪闪,光莹莹。照得满街行人两眼亮晶晶,脸红彤彤。人人只恨长街不长,长夜太短。





木子罗食记


在山西大同,每到正月十五,都是一个非常热闹的日子。秧歌、旱船、大头娃娃和各种花车都在这一天走上街头,当地人称之为“红火”也就是热闹的意思,的确名副其实。围观的人群摩肩接踵,一派喜庆的节日气氛。

小时候,正月十五看红火是一件非常开心的记忆,当时不仅是各个厂矿单位,还有社区街道都组织了秧歌队,装起了花车,实力越是雄厚的单位,花车装得隆重华丽。有半天的时间市内几个路段实行了交通管制,专门为花车巡游留出空间。

记得有一年还看到了专门的表演,在仿古街上,一出“王员外招亲”正在上演,姑娘抛绣球,下面一群人等着抢,抢来抢去,绣球落到了一位女士手里,引起在场观众的哄然大笑。

这些记忆已经过去了很多年,当时的照片还是用胶片相机拍摄的,后来翻拍出来,又把这些记忆捡了起来。近些年,虽然这些活动还在举办,但总觉得没有以前那么“红火”,来参与的观众也少了很多,翘首观望的目光变成了手机,视频照片各种拍摄,分享方便了,但体会的心情不一样了。

记得当时的表演内容非常丰富,其中有几种现在已经濒临失传,比如“闹歌”,一个大人肩上担着架子,一个孩子站在上面,表演各种扮相。还有当地的剧种“耍孩”,嘶哑的嗓音,很有节奏感的旋律,现在很少人会唱了,喜欢听的人也越来越少。还有当地的“数来宝”,在柴氏兄弟及徒弟们的坚持下还在继续发扬传承。

那时候看红火,去晚了根本挤不进去,占据不了有利的拍摄机位,于是拍了一些观众的镜头,现在看来,颇具年代感,也更有回忆的味道。

附作者介绍:行影,头条优质旅游领域创作者,悟空问答作者,青云计划获得者,乐途旅游网灵感游记专栏作家,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特约旅行作家,特约摄影师,世界旅行体验师、环球旅行体验师联盟成员,新浪微博旅游博主,头条文章作者,企鹅号、搜狐号、百家号、一点号作者,途牛大玩家,马蜂窝认证攻略作者,汽车之家旅行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