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給農村老人1000塊養老金,夠花嗎?

豫南小平


我是愛茶者九號,一位來自於湖北恩施地區的農民,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農村種植知識和農村趣事,請用您發財的小手點點關注!

“光說不練假把式,光練不說傻把式”,現在的農村農民別說每個月一千元的,就是每人每月五百元都可以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但絕大多數的農民還是領著每個月一百來塊的救濟金,“千元月薪”對他們來說依舊只是心中的嚮往。特別是在偏遠山村地區,不少的農民在秋季以後完全就是靠著收穫的糧食和餵養的幾頭年豬過日子,那幾個月可能一起都花不了一千元。

話雖如此,但不可否認的是如今老農民的生活相比於以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至少絕大多數老農民的溫飽問題都得以解決。不過現在老農民的心理壓力比以前大了不少,他們時時刻刻都在為自己的孩子和後輩們考慮,以至於即使每人每月給予一千元,也不捨得花掉,而是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那麼如今的老農民每個月到底需要多少養老金呢?您且接著往下看。

老農民每月的花費

這裡的計算是以老農民不生病為基礎,因為一旦得病,那麼老農民的日常生活開支就是一個無底洞。首先是每個月的柴米油鹽,南方地區農民們可以自己種植水稻,北方地區則以小麥為主,加起來一個月差不多需要一百元。其次是小菜、肉類等食物,如果簡樸一些,大約每個月每人需要三百元左右。再者是日常諸如取暖、出行等,每個月大約需要兩百左右,即一起需要六百元每月。

不過這個六百元是滿足基本的溫飽和一定的衣食享受,但農村絕大多數農民可能都達不到這個水準。再者老農民在年輕時就與土地打交道,年老時不是這裡有毛病,就是那裡有毛病,一個月起碼得五百多的醫藥費——這還是他們不願意去大醫院檢查和治療,否則需要的花費會更多。

很多的老農民都不希望自己花費後代的錢,即使給予他們每月一千元的養老金,我相信絕大多數老農民還是會過早能抗則抗的生活,把絕大部分的錢存下來。

自己的看法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現在走進城市,會發現城裡的老年人都是以休閒娛樂為主,過著老年人真正該過的“天倫之樂”生活。但走進農村會發現不少老農民依舊在一畝三分地上勞動,他們還是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寄希望於通過種地能夠為家庭補貼一些。所以說現在如果真正想要農村老年人過上一個安穩的晚年,提高養老金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也應該從穩定提升糧食價格入手。

糧食價格的提升不止是解決老農民養老金不足的問題,更為重要的是讓他們在老年的時候也有價值體現。農村裡年輕人和老一輩總歸會發生一系列矛盾,固然是因為生活方式上的差異,但老農民沒有實際價值,增加年輕農民的負擔也是一方面。於此當老農民能夠通過種植獲得收入時,年輕一代和老一代的矛盾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

再一個就是看病花費較多的問題,我有個想法就是針對六十歲以上的老農民在不同階段給予不同的報銷比例,畢竟年紀越大得病的幾率就越大。

報銷比例的增加,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他們的壓力。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農村老農民可以說是目前最難過日子的那一撮人,年輕的時候在土地上奮鬥,年老了卻沒有條件享受老年生活。當然即使是農村老年人,其自身也應該樹立一個正確的生活觀念,不能讓“壞人變老了”這樣的現象發生在自己身上。


愛茶者九號


現在的農村年輕人都不在村裡了,因此留在村裡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但是這些老人雖然年齡大了但是還在種著農田,要是問給老人每個月1000塊錢的養老金夠花嗎,我的回答是一定夠花。



因為我把我們農村老人為什麼夠花,在這裡我給你講一講他們的內心想法,你就會明白1000夠花200元也夠花,不著急,你看完就會恍然大悟。


農村老人的現狀

農村現在出現了一種現象就是農村的年輕人不在喜歡種地,因為他們覺得在家種地不如外面一個月掙的錢多。

於是這些老人就承擔起了這份責任,這些老人平均年齡都在60歲,有的的確是種不動了,就把土地以每畝270的價格承包了出去。


要知道農村每家也就是隻有3到5畝地左右,一年下來承包的錢也就是1500塊錢左右,可想而知這就是部分老人一年的收入啊,你想想單單隻靠這些錢他們真的夠花嗎。

如果給農村每月1000元夠花嗎

我剛才說到1000元夠花,200元也夠花,我為什麼會這麼說,那因為我想說的是農村老人的勤儉節約,農村老人的質樸,農村老人的內心知足。



尤其是最後一點農村老人非常容易滿足,如果真的有每月1000元養老金,他們反而會覺得這是一筆不小的錢。


畢竟我們農村老人平常的生活就很節儉,就算每個有1000元甚至200元他們都不捨得花出去,因為他們會攢起來繼續留給自己的子女。

但是我想說的還有就是如果農村的老人們身體健康,那麼沒有這每月1000元的錢,也一樣夠花,相反如果生病了,說句實話別說1000元,就是2000元也不夠花啊。


綜上所述:

1000元夠不夠花不重要,重要的是農村老人只要身體健康,這樣每月200元也夠花,畢竟我們農村老人還是很節儉的。

你認同嗎?


紀錄鄉土


農民養老金問題一直都很讓人關注,很多人都假設性的去設計養老金金額,是想探究農村老人的生活質量水平嗎?

每月1000元養老金夠不夠花,這肯定是對人而言的。每個人的消費觀念不一樣,老人也是如此。老人也是由年輕的時候走過來的。而且這1000元夠不夠老人花,這花銷僅僅是餐費的開支嗎?如果這1000元只限於餐費開銷,可以說每月給1000養老金農村老人,是絕對夠花了。


我來說一下我奶奶每月的消費吧。我奶奶只吃3元一包的菸絲,是自己用煙紙捲菸絲來燒著吃。每月吃五包菸絲就是15元,然後家裡的柴米油鹽是我爸媽買的。我奶奶是偶爾買一下菜,大概就花100元左右吧。然後沒有其他什麼開銷了,就是腳痛,一個月去幾次醫院看腳,一次要200元左右。平均算下來應該要500元吧。平時也不去遠地方玩,所以沒有交通費用。所以,如果每個月給我奶奶1000元,我奶奶是非常開心的,這1000元也夠我奶奶花了。


如果,農村老人每月能拿到1000元養老金。所有老人都會很開心。我奶奶現在每月養老金是120元左右。而且,我們要注意的是2010年前滿60歲的老人才會免費發放養老金,而2010年後滿60歲的老人是需要自己買新農保。這樣退休後才有養老金拿。所以,現在還沒有拿養老金的你還是去買新農保吧。

每個地方的新農保繳費檔次不同,但是,繳的越多退休後每月能領到的錢就越多。所以,看自己的經濟實力去買吧。


三農天地


農村老人每月給1000塊錢夠了,上了年紀病痛多了,種地沒勁了,生活上缺錢是真的。


煥芹5


看到這個問題,很想回答,題主給的生活費和我給的一樣,所以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

14年公公得病,手術之後,身體大不如從前,基本上喪失了勞動力,聽說公公年輕的時候,做過挑山工,幹過苦力,婆婆一輩子沒有上過班,兩個人也不會理財,基本上沒有什麼存款,所以也就沒有任何的收入來源了。

從那時候開始,老公決定每個月給公婆一千塊錢的生活費,這一千塊錢,只是他們的日常生活費用,並不包含大的花銷,生病住院之類的另算。

我所在的城市,三四線小城,每月有一些老年人的惠民補助之類的,他們倆個一個月大概有300多的補助吧,我沒細問過。

那麼算一算,每個月雷打不動的1300元錢,不包含油錢(每年一起壓榨花生油,這個錢單獨給),然後每個月我偶爾會給他們買一些肉類,蔬菜,水果之類的,按道理來說,這個生活費用,他倆應該夠花了吧,也許是手裡要沒錢了沒有安全感,每個月都會提前幾天要生活費,後來家裡的衛生紙,洗衣粉,洗髮水,牙膏之類的,也都是我準備。

這幾年孩子跟著他們吃,老公在外地,我一般晚飯也會跟著他們一起吃,理所當然的,買青菜,肉,雞蛋,熟食,水果,米麵,都成了我的費用,但是為了孩子,也無從計較,這個月,婆婆感冒打針,又要送她外甥女生孩子的禮物,又額外的給了一些。

其實我有時候給他們算過他們的費用,一千三百塊錢,雖然不多,但是不大用買菜,不用買肉,不買米麵油,不用出份子錢,這個錢只是用來平常買點饅頭,自己愛吃的東西,醬油鹽醋之類的,偶爾在我買菜不及時打打短,有時候給孩子買玩具零食什麼的,還是有一些剩餘的,所以我感覺他們倆過的很輕鬆,不過一般小毛病什麼的,他們也不會單獨在問我們要。

理所當然的,所有的壓力都在我和老公這邊,人到中年,上有老小有小,感覺壓力特別大,有時候我很羨慕身邊那些父母是退休工人的同齡人,他們天生就比我們這種一切靠自己的人起點高,負擔小,過得很隨性,雖然偶爾心裡會有落差,但是有些事情不是能夠自己選擇的,只能自己努力,把日子過得更好,自己不能成為那樣的人,但是也希望以後孩子到我這個年齡不要這麼累,年輕時不拖累生你的人,年老時不拖累你生的人。

獨生子女有獨生子女的悲哀,也有獨生子女的好處,悲哀是公婆只有老公一個孩子,所有的開銷責任,只能我們來承擔,好處是,公婆不是愛亂花錢的人,雖然他們要了這些錢,但是如果剩下,最終也會以別的形式花在孩子或者我們身上,所以我一般也不太愛計較這些。

最後回到題主的問題,一千塊錢說多不多,說溫飽也是足夠了,就看生活水準和當地的物價水平了,我們家沒太有地,也就自己沒有蔬菜什麼的,全靠買,如果題主家裡有土地,菜園什麼的,能省很多錢,一千塊錢也是足夠了,如果想讓父母過的質量更好些,自己的經濟還可以的話,平常可以額外多貼補一些,買些糧油蔬菜之類的,也能讓父母更高興,如果自身條件也很緊張,那就暫時這樣吧,1000塊錢,正常的生活是可以保障的,日子還長,以後經濟條件好了,在補償,只要有孝心就很好。


一筆伊人


首先感謝提問,

農村老年人(指的是60歲以上的人群)每月1000元生活費,對此,走訪了一些老年人,大家都認為這是喜事,作為農村老年人是不勝感激。

據不完全統計,農村60歲人口,截止到現在已達到1.44億,每月每人1000元,總計多少錢,不言而喻,這麼一筆開資,由誰來支付,由誰來買單,想過嗎?

即然是這樣,請問提問者,這有意義嗎?


文不加點WBJDIAN


在農村,老人過日子的時候是非常省儉的,除了電費水費氣費,油鹽醬醋茶,他們基本上沒有別的消費的。

天黑了,他們捨不得開燈,吃了飯就出去串門兒,我蹲在街裡聊天,連電視都捨不得開。有的老人的電費就只有幾塊錢每個月,你說他們省不省了?。

他們平時在地裡或者家裡種點菜,種什麼吃什麼,從來不到外面去買。到了冬天沒有菜,他們就儲存點大白菜,醃製點白蘿蔔,一將就就是一個冬天。

從消費上看,老人花不了多少錢。老人花錢在什麼地方呢?還是會花在看病上。今天頭疼,明天腦熱,後天牙又掉了。不定哪一天,又是腿疼牙疼拔火罐。這些開銷應該是農民最大的負擔。

你每個月給老人1000,他們肯定花不完,如果沒有大病小病,每個月最少也得給你省500元。不過,如果得了大病,你就是存下三萬五萬,一下子就會被花完。

農民老了,肯定不會瞎花錢,他們會把錢攢起來,等到有用的那一天。

農民很苦,農民很難,孝順農村老人,刻不容緩。






石韮花開放的季節


這個問題每個在農村生活的人似乎都有發言權,但因區域不同再加上每個老人自身的條件也不一樣,所以存在很大的差異,不能一概而論,以偏概全!

準確的來說,1000塊錢夠花不夠花,那要看在什麼情況之下了!

在老人身體健康的前提下,1000塊錢當做一個農村老人的零花錢那是綽綽有餘的。

以我父親為例,父親今年70歲了。可能我們河南這邊的農村比較貧窮吧,再加上上了年紀的老人以前過窮日子過怕了,所以都有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我父親沒有什麼愛好,不喝酒,不打牌,唯一的愛好就是抽菸,而且是自己卷的那種旱菸,每個月不到三十塊錢的菸葉。

吃著自己種的糧食和蔬菜,做飯還是燒的木柴。衣服都是我姐姐她們給買,但是基本上都是放著,父親總是說舊衣服穿著舒服。

父親很少吃零食,雖然家裡面水果零食不斷,但基本上都是讓小孩子吃了,父親說只要能夠吃飽飯,其它的什麼吃著都不香。自我記事起,零食類的他自己從來都沒有買過。

5L一桶的食用油他自己吃兩個多月,一個人的時候很少炒菜,父親總是說喜歡吃醃白菜,就是把白菜切了之後放點鹽就吃的那種!

我父親的開支就是水電費,以及購買其它一些必需品,比如說鹽和醋,而這些就是他自己的“零花錢”,也就是200塊錢左右,以前他親口也給我說過。

我不知道,父親保持這種艱苦樸素的作風是不是我們作為兒女的一種失敗?

看著父親一輩子克勤克儉,再看看自己,心裡面除了愧疚還是愧疚……


風吻麥浪又聞麥香


關於農村一個月1000元養老金夠不夠?

我個人認為按照現在的生活水平應該是夠的,我爺爺今年86了,以前當過民兵參過軍,早幾年月收入就差不多一千了,現在1100左右,高齡,低保,補貼,這些一起。

他的主要消費在保養方面,只要關於養生的對自己身體有好處的,錢不是問題,存的錢可能就是買點保健藥就花光,存款為零,什麼東西都買,吃穿行都是這個錢,過年的時候給重孫拿壓歲錢都是600,不是隻有一個哦,6個重孫都是600的紅包。

當然過年過節兒女,孫子,孫女都會拿錢孝敬他,農村有趕集的習慣,每次趕集都會上街去喝茶聊天,這些消費都不高,也是農村唯一的娛樂節目,錢真的沒有多少用的地方,錢都是小事只要老人晚年活的開心快樂,身體健康,這就是後輩最高興的事了。

我爺爺多才多藝,藝術細菌多的很,最後給大家看看這位慈祥的老人家。




看哇看哇


農村老人一次性交七、八萬,也才600多點養老金。

農村要有餘錢交社保,必須做了新房,幫兒女成家,也就五十多歲了。從五十多歲交社保,一年一年交,交滿十五年,要等65歲至7o歲才能領到養老金。

我是上饒縣的,我夫婦都五十來歲了,想把前幾年的補上,找不到門路。

可憐的中國農村人,想領一千元養老金,都是有背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