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语是孤立语系,日语不是从中文来的吗?

小明zxm


日文源自中文但日语和汉语压根就是两种语言

从语序上来看,汉语是主谓宾结构,日语则是主宾谓

结构上来看,日语是黏着语,即通过在词根的前中后粘贴不同的词尾来实现语法功能,而汉语是分析语,一般不是通过词形变化(即词的内部形态变化,又称作屈折变化)来表达语法的作用,而是通过独立的虚词和固定的词序来表达语法意义


赤松贞明


先讲个缩略版的笑话:

话说武大郎遭西门庆和潘金莲毒害后,被丢进黄河,漂到东海,命不该绝,被一只乌龟救了,驮到了一座岛上。当地岛民个头矮小,从来没见过武大郎这般威武雄壮的汉子,就奉他为国王。武大郎见岛民尚未开化,就教他们说话、写字、做炊饼,给他们取名字,大朗、二郎、三郎什么的。武大郎是个卖炊饼的人,认字少,只记得一些偏旁部首,于是就有了平假名、片假名……

一、语言跟文字。

很多人认为日语是来源于汉语,是因为把语言跟文字弄混了。文字的创造不过几千年,语言却存在了几万甚至几十万年。世界上很多语言没有自己的文字,就借鉴其他民族的文字来创造本民族语言的文字。例如早期的蒙古文字是回鹘式蒙古文,1945年蒙古国转用以西里尔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俗称“新蒙文”。

二、外来语。

日语中有大量外来语,例如日语的いす(椅子)跟汉语的椅子发音非常接近,这只是日语学习中国文化、吸收最新词汇的结果。英语中有大量法语词汇,因为法国统治英国上百年,英语吸收了大量的法语词汇。英语属于日耳曼语族,跟德语、荷兰语、北欧语言同源。而法语是罗曼语族,跟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关系更近。

二、 什么是孤立语言?

孤立语言就是与任何其它语言不存在亲属关系的语言,孤苦伶仃、形影相吊,没有任何亲戚。世界现存约6000种语言,传统上把它们分类为9大语系:汉藏语系、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等等。孤立语言无法被分类到任何语系中。

特别注意,“孤立语言”与“孤立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孤立语又称为分析语,指一种语言内部不通过屈折变化来表达语法的作用。例如汉语“吃”,英语的发音根据不同场景分别是eat、eats、eating、eaten、ate等变化形式。汉语是孤立语,英语是屈折语,日语则是黏着语,这是语言形态学研究的问题。

三、日语与其他语言的关系。

两种语言是否同宗同族,最重要的标准是同源词的数量。身体部位词、自然现象词、动植物名称、生产方式、亲属称谓等词汇在各个同源语言里的发音变化不大,例如梵语的pita,德语 的Vater,和英语的father等都是从原始印欧语patér派生而来的。

语言学上曾经把日语归属于属于阿尔泰语系。与日语一样,阿尔泰诸语言都是黏着语,日语的语法、语序等与阿尔泰诸语言类似。但是,日语与阿尔泰语系诸语言的同源词却非常少,却与南岛语系有大量的同源词。还有些语言学家研究发现日语与我国彝族的彝语有些关系,彝语是汉藏语系,那么日语可能跟汉语有亲缘关系。但是,借用民间的话说,早就出了五服了。

学术界对日语的归属没有统一的定论,所以暂且让它孤立着吧。


星球文明


日本文字(平假名、片假名)确实借鉴汉字偏旁。但是,文字只是外壳、语言才是内核。日本语言是粘着语,不是汉语这种「嘎嘣脆」的词根语。粘着语,更适合用拼音来书写,而不是方块字。汉语是词根语,没有后缀;日语是粘着语,有后缀,类似韩语的「思密达」,日语貌似有个后缀叫「得斯卡」。

粘着语主要包括:日语、韩语、满族语、蒙古语、突厥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土耳其语、匈牙利语。按照父系基因单倍群血统,粘着语主要属于C系北支牧民。C系南支土著包括澳大利亚土著、新西兰毛利人。貌似,毛利语也是粘着语。

1万多年前,冰川融化,洪水淹没了东海大陆架,日本岛从此才孤立。作为孤岛,日本血统比较稳定。50%的D系倭人、50%的O2系东夷,以及残存的C1系、近3000年登岛的O3系中原华人少许。

1万多年前,大洪水之前,东海还是陆地,海岸都是渔民,各族竞争。O2系东夷,战败了D系倭人,把倭人挤压到日本东部。被挤压的D系倭人,则把C系渔民排挤出日本岛、登上蒙古草原,改行成了牧民。

至今,日本北海道的虾夷族,还是比较纯的D系倭人血统。而其它的D系倭人,已经跟O2系东夷,混血比较均匀。C系牧民虽然被排挤出日本岛,但是语言跟O2系东夷、D系倭人,还是同源,因为几万年来,在沿海竞争打鱼。

中国血统O3系中原华人,对日本的渗透,只是最近3000年的事情,以徐福东渡为代表。中原人带去了青铜、铁器、种稻等科技,把日本渔民的文明,从「绳纹时代」飞速提升到「弥生时代」。然而,由于O3系中原华人去日本的人数少、次数多、较分散,可能影响并不巨大。日本京都天皇的血统,首先可能是O2系东夷、其次可能是D系倭人,再次,也有少许可能,是徐福之类的O3系中原华人。不过,是徐福本人的可能性不大。

现在,你知道日语的基因底色了吗?那就是大洪水前的东海沿岸渔民。


醉哪吒


日语是黏着语,并不是孤立语。

汉语才是孤立语。这就足以说明——日语和汉语并不像某些人想的那样接近,双方的差异是很大的。

什么是孤立语,什么是黏着语?

这是让人听了比较头疼的语言学概念,所有我就干脆举个例子说明:

  • 黏着语有一个特点:必须在单词后接助词,显示单词在句子中所担任的成分。而孤立语则不用加助词。

举个例子,如“看电视”这个主谓短语,在汉语中是动词+名词即可。但是日语则不然:

  • “看电视”的日语是“テレビを見る”,其中的テレビ是电视的意思,而看这个动作为見る。

那么问题就来了,短语中的を要如何理解?其实这就是助词,必须加这个助词才能表明词语成分。

由此可见,日语和汉语的差别是很大的。

构成日语的成分主要有三个,分别是:平假名、片假名和汉字。

所谓的平假名(ひらがな)就是如あ、い、う、え、お这样的字母,这是日语的最基本。

至于片假名(カタカナ)则多用来表示外来语,即ア、イ、ウ、エ、オ这些字母。

最后才是汉字词。

虽然日语中有大量的汉字词,但是还有更多的平假名、片假名。

因此,日语和汉语虽然有密切的联系,但主要是一些汉字词的联系,两者的基本语法是不一样的。


HuiNanHistory


关于日语的起源众说纷纭,最常见的说法认为日语是一种孤立的语言,它没有特别相似的语言,并且不属于任何语系。

维基百科阐述了许多关于日语起源的理论,但这些个理论都不能自圆其说,并且互相矛盾。比如说有的学者认为日语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就在日本列岛存在,但另一派学者则认为日语起源于大约2200年前从大陆东渡日本的人群,这两种理论就相互矛盾,需要有实际的考古证据才能证明。

实际上,从旧石器时代的绳文时期,原始日本人就已经在东亚地区广泛分布。而大约2200年前,为躲避中国大陆战国时期的纷争而逃生到日本列岛的“渡来系弥生人”,以及日本古坟时代来到日本的秦氏人,带来了最原始的日语(或者可以说是当时的古汉语),他们来到日本列岛后把自己的语言跟当地土著的绳文人的语言融合在一起,逐渐演变成现在我们看到的日语。比如说学习日语第一步必须要背诵的五十音图,其实每一个平假名都对应着原始的汉字,可以看作是汉字的草书书写形式。

从大陆来到列岛的古代中国人,用自己聪明的智慧与包容心跟当地的原住民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文明。而欧美的殖民者当年却选择屠杀并奴役殖民地的原住民,也许这就是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非常不同的一种表现吧,也解释了日本当年明治维新决心脱亚入欧,在亚洲犯下的罪行。

再来看一下基因方面的解释,因为男性基因D2(Y-DNA)的分布仅限于北至北海道南至琉球的日本列岛,所以目前的遗传学上认为,拥有这种D2基因的人是日本的原住民,而拥有O2和O3基因的则是从中国大陆以及朝鲜半岛移居到日本列岛的人。

从地理方面来看,日本列岛处于亚欧大陆最东端,古代想通过横渡太平洋从北美大陆到达日本几乎不可能,只有从北边的俄罗斯,东边的朝鲜,南边的福建台湾等地进入日本列岛才比较现实。结果久而久之就自然形成了日本列岛的语言错综复杂,既借鉴了古汉语与朝鲜语,又融合了原住民绳文人的旧有语言。所以日语并不像印欧语系一样可以明确地追根溯源,目前被世界上的语言专家认为是找不到根源的语言,而且是难以掌握的语言之一。

写在最后:我会不定期写一些关于日本的想法与观点,对日本与日语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与微头条。


司马看日本


美国教育部门将日语和汉语,韩语和藏语并列为世界上最难学的几种语言。

按语言结构特点分类,日本语属于黏着语,古日语具有元音和谐等阿尔泰语系特点。

在语言表达上分为简体和敬体,另外有发达的敬语体系。

作为一种基本的结构,典型的日本句子的句式是主语-宾语-谓语。例如,太郎が一つりんごを食べた(Tarou ga hitotsu ringo wo tabeta)照字面直接的意思是"太郎一个苹果吃了"。因此,当日语翻译就成了最辛苦的一桩差事——听了半天,但还不知道他要做什么,因为动词还没有出来。

日语属于黏着语、通过在词语上粘贴语法成分来构成句子,称为活用,其间的结合并不紧密、不改变原来词汇的含义只表语法功能。日语极富变化,不单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还有简体和敬体、普通和郑重、男与女、老与少的区别。不同行业和职务的人说话也不同。这个方面体现出日本社会森严的等级和团队思维。日语中的敬语发达。敬语的使用使得公众场合下的日语十分典雅。但过于繁复的语法使得学习敬语异常困难。即使土生土长的日本人也不能完全熟练掌握。同样敬语发达的语言还有朝鲜语、蒙古语等。日语的发音很简单、只有五个母音音素和为数很少的辅音。加上不常用的各种发音总共只有不超过100个。和日语发音类似的有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一般来说,这三种语言的发音中辅音和母音的比例接近1:1。日语的词汇十分丰富,且数量庞大,大量吸收了外来语。一般词汇(不包括人名和地名)有3万多个(1956年)。(参看日语#日语的词汇)和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都有密切的关系,受汉语影响很大,吸收了本来作为汉藏语系特点的声调和量词,因此使日语的语言学归属变得十分复杂。语言学家对于日语的起源存在不同的意见。

关于日本语的起源有多种理论。许多学者认为,从句法上说,日语接近诸如土耳其语和蒙古语之类的阿尔泰语言。日语在句法上与朝鲜语相似是得到广泛认可的。也有证据表明,日语词法和词汇在史前受到南面的马来-波利西亚语言的影响。

从语言学上来说,日本近乎是一个单一的民族,99%以上的人口使用同一种语言。这就是意味着日语是世界第六大语言。然而,日语在日本以外的地区很少有人使用。

尽管日本人和中国人所讲的语言完全不同,但日语的书写系统却是来自于从印度经中国和朝鲜到达日本的佛经文字。经过一千多年的变迁,虽然现在的日文字已经有所改变,但有一部分的发音和中文类似或接近。


闲看秋风999


日语是从中文来的吗?这个疑问有意思,石头君觉得可能很多朋友都会有这种误解,但其实这是把语言和文字混淆了的结果。

日文和中文的关系

我们平常说的语言,很多时候其实是一个统称,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狭义的语言,即说的话,二是文字,即写出来的字。这种差别在把日语和中文进行对比的时候是最大的。

首先可以明确说的一点是,日本的文字和中文是非常接近的,而且说日文是源于中文的并没有错。而这里面的原因跟日本的文明发展历程密切相关。现代的日本是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但古代的日本却曾经长期落后,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日本甚至是进入文明时代最晚的地区之一。

而从大约公元前3世纪前后,其实也就是传说中徐福东流日本前后,就开始有大量来自亚洲大陆的人移居日本,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当时的中国人。而他们移民日本时,带去了大量中原的科技,使日本本土的文明,几乎是没有过渡地一跃从旧石器时代前进到铁器时代。而这些东渡来到日本的中国人,除了带来了各种科技,还带去了中国的文字。

日文古籍,汉字和假名结合是日语的典型特点


而这在当时,就是日本人能接触的唯一书写体系,所以尽管汉字和日本固有的语言并不太契合,但还是被日本人接受,成为了自己语言的书写系统。这样使用了几百年之后,日本的文明也得到一定的发展,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觉得汉字并不太适合日本的语言,需要对汉字进行改造,才能更好的和日本的语言结合,所以从公元8世纪开始,日本人开始利用汉字的笔画,创造出了一套日本拼音,即假名。开始假名的作用只是为汉字注音,跟现在的中文里汉语拼音差不多。但后来使用越来越广,逐渐成为了标准日文的组成部分。


汉语里的日语借词

所以现代的标准日文其实是汉字和假名有有机结合,日文里的名词、形容词词干和人名基本还是用汉字书写,但日语里普遍使用的各种词尾和助词,以及各种外来词,基本都用假名书写。所以日本的文字在很多方面跟中文是非常像的,特别是一些名词,有时候甚至可以拿过来直接用。比如现代汉语里的“哲学”、“常识”、“写真”、“料理”等词汇,其实最早都是从日语里借来的,当然日语里借用的汉语词汇更多。

日语和汉语的关系

刚才说的是日文和中文的关系,确实非常接近。但日语和汉语的关系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在现代语言学研究里,日语是一个怪物,因为它没法被归入任何一个已知的语系里,和任何其它语言都有很大差别,以至于有些语言学家无奈之下只好把它单独定成了一个语系,就叫日本语系,但这其实只是没法归类之后的变通做法,光日语本身是不够格成为一个单独语系的。

不过虽然没法归类,但还是可以对其进行分析的。很多语言学家经过分析发现,日语其实和阿尔泰语系有很多共同的地方,而阿尔泰语系包括蒙语、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等语言。很有可能原始的日语是阿尔泰语系的一种语言。但因为日本很早就和其它阿尔泰民族失去了联系,而后来采用汉字为书写系统之后,日语中引入了巨量的汉语借词,而且语法等方面也因为汉字的影响发生了重大变化,所以可以说日语是一种在汉语和汉字两千年影响之下,发生了“变态”的阿尔泰语系语言,但这种变态实在太大,以至于现代日语已经没法再被归入阿尔泰语系之中。

日文和中文的对比,其实日文只是借用汉字作为书写工具,许多词的意思是根本不一样的

但日语和汉语的距离还是非常大的,比如汉语里句子的语序是“主谓宾”,举个例子“我爱你”,我是主语,爱是谓语,你是宾语。但日语里的语序却是主宾谓,宾语要放在谓语之前。而这还是日语和汉语差别比较小的地方。所以其实日语和汉语是完全不一样的两种语言,虽然有大量汉语借词,但语言的结构是完全不一样的。


桃花石杂谈


日语语系,是一个怪语系。它不能成为单独语系。

虽然日本现在是一个非常发达的国家,但在2300年前是一个非常不发达的国家。

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也就是我们常说,秦始皇派徐福带300童男童女去寻找长生不老药那个时候,来自东亚,东南亚,中国等许多国家人移民去了日本。当时',中国已进入了铁器时代。日本还处在石器时代。

中国人进入日本后,带去了中原文化,中华文明,冶炼技术。使日本从石器时代一下子飞跃到了铁器时代。

随同带去的还有中国文字与语言。

到了公元8世纪左右,日本通过假借手法,对文字进行了标识与改良。相当于我国的拼音。

隋唐时期,中日交流相当频繁,中日官方互通文牒,以中文做为主要文蝶。

随着日本的发展,逼过假借,标识,注脚,形成了日本独特的文字。

但日语又不具备本土特质,又不像汉语,许多语言学家认为,划归那个语系都不靠谱,出于无奈,就只好认为日语系。

这是全世界语系中唯一不靠谱的语系。

但很多语言学家认为,日本语属于黏黏语,与阿尔泰语发音相近。

但阿尔泰语有蒙语,阿尔泰语,哈萨克语。日本与我国新疆基本没有联系。也是令语言学家头疼的一件事。

汉语结构完整,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动词在前,助动词在后。但日语是按主语宾语补语谓语这一结构。助动词在前,动词在后。如汉语我十分爱你。日语就说我你十分爱,

虽然日语读音与汉语不同,但做为中国人,学日语很容易。因为,汉语常用汉字4000个,在日语中,引用中国汉字有2200个左右。读音不同,但意思明了。如日本外务省,防卫厅,内阁筹等。

中国人学日语,有2个月时间。即可学会。

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


枳木红了


首先,题目的表述不够严谨。

语言学上并无“孤立语系”这一概念。“语系(language family)”是语言的谱系分类法对语言的分类,指一组在发生学上相关的语言,也即源自于同一原始语言(proto-language)的语言。而与任何其它已知的语言不存在亲属关系的自然语言被称为“孤立语言(language isolate)”,孤立语言不属于任何语系。

另外,部分回答混淆了“孤立语言(language isolate)”与“孤立语(Isolating language)”的概念。孤立语言的概念如上所述。“孤立语”是语言类型学上的概念,是指有低语素单词比(morpheme per word ratio)和无屈折形态(inflectional morphology)的语言,现代汉语是典型的孤立语,有些语言学家把孤立语与分析语(analytic language)看作同一概念,与综合语(synthetic language)相对。

从语言的谱系分类法来讲,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而日语的语系归属存在争议。部分学者认为日语是孤立语言,而2007年美国学者Leon Serafim提出“日本语系(Japonic languages)”(或称“日本-琉球语系”)后,这一概念获得了语言学家的广泛认可。按照Leon Serafim的观点,日本语系共有的原始语言是原始日本语(Proto-Japonic)。这一语系包括日语和琉球语两大语言及它们的各种方言,日语与琉球语分化的时间大约是大和时代(公元250–710年)。

语系的划分主要是依据语言语音、词汇、语法规则之间某些对应关系,尤其是同源词(cognate)的关系。同源词即在发生学上具有相同来源的词语,例如英语的night、德语的Nacht、法语的nuit和意大利语的notte意思都是“晚上”,均来源于原始印欧语(Proto-Indo-European)的“*nókʷts”。两种语言有较多的同源词,可以说明这两种语言有很大概率具有发生学上的联系。

可能有人会问:日语里不是有非常多的词汇与汉语相同吗?

能否把这些词称为“同源词”从而把汉语和日语看作同一语系的语言呢?这里又涉及到“借词(loanword)”和“同源词”两个概念的区别。“借词”顾名思义,就是一种语言从其他语言借入的词汇,例如汉语中的“刹那”是来自梵语的借词,“琉璃”是来自巴利语的借词。借词是使用不同语言的两个民族在交往的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现象,是导致不同语言中具有相同或相似词语的重要原因,但借词与同源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借词是在语言的使用中产生的,是从其他语言中人为借入的,被借的词语可以来源于完全没有亲缘关系的语言,例如梵语和巴利语都属于印欧语系,与汉语没有发生学关系。而同源词则是由原始语言中的同一词语发展而来的,之所以在同一语系的不同语言中表现出的形态有所不同,是因为地理与文化隔离等因素导致不同族群缺乏交流,从而导致各自的语言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日语中与汉语相同或相近的词汇都属于借词,而非同源词。

寻找两种语言的同源词时,一般会着眼于语言中的基本词汇,基本词汇可以以斯瓦迪士核心词列表(Swadesh list)为参考。基本词汇表达的是人类认知中最基本的概念,包括最常见的事物、行为动作、性质状态等。属于同一语系的语言,往往在基本词汇中有大量的同源词。反之,如果基本词汇中难以找到同源词,即使是高级词汇中有大量相同的词汇,也难以被认为具有发生学关系,因为一种语言的高级词汇和基本词汇很有可能是脱节的,日语和英语都是典型的例子。日语的日常用语中与汉语相同的词汇较少,而专业文献中则会出现大量汉语词汇和借自英语等语言的片假名词汇;英语的日常用语与法语差异很大,但在专业文献中却会出现大量与法语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虽然这样看来日语并不“来自汉语”,那么可不可以说日语中的汉字词汇都是从汉语借来的呢?

答案也是否定的。日语中汉字词汇的情况比较复杂,大部分汉字的确是从古代的中国传入日本的,但日语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尤其是表达一些较为现代概念的词语,往往是日本人利用汉语的语素造出来的,也有一部分双音节词虽然是从中国传入,但被日本人赋予了新的意义。日语中的这些汉字词汇在近代大量传入中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现代汉语的词汇系统,据统计,现代汉语中至少有70%以上的词汇来源于日语。

之所以很多人会误以为日语是从中文来的,可能是因为汉字的影响。但是我们要知道,语言是声音与意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文字只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语言总是先于文字产生,而且文字之于语言并不是必需的,世界上有6000多种语言,而文字的种类却很少,绝大多数语言都没有自己的文字,但这并不影响这些语言的存在。在汉字传入日本之前,日语当然也已经存在,只不过没有文字记录而已。

如果说在词汇上日语和汉语还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如果从语言类型学上来看,日语和汉语可以说是千差万别。汉语是孤立语/分析语,而日语则属于综合语中的黏着语,汉语是主谓宾(SVO)语序,日语则是主宾谓(SOV)语序,汉语和日语在语法上的相似之处甚至没有汉语和英语在语法上的相似之处多。这一点不必多说,相信每一个学过日语的人都深有体会。

总之,日语并不是从汉语来的,日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在发生学上没有相关性。但日语和汉语又是关系密切的语言,这是因为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一千多年的交流不仅体现在文化上,也在两国的语言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朱博士白话发动机


这个问题有很多概念混淆,不懂语言学经常会搞乱的概念,所以我首先需要澄清一下概念。

有两个问题:

  • 为什么日语是「孤立语系」?

  • 「日语是从中文来的吗?」






----------------------------------

问题1——日语从中文来的吗?


我想题主是要表达日语中有中文汉字?所以「日语从中文的来的」?

第一,这就混淆了「语言」和「文字」这两个概念。「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先有「语言」后有「文字」。


语言是人后天习得的本能,只要智商正常,不是哑巴,基本上都能学会说话。而「文字」是人类的发明创造的产物,需要经过多年的学习才能掌握。

所以,「文字」和「语言」一定要分开来看,从目前来看,有以下几种情况:

1、有些民族(国家)只有「语言」没有「文字」。

亚马逊丛林和非洲的一些原始部落,他们没有发明文字记录自己的语言。

2、有些民族(国家)的「语言」是借用外来「文字」记录。

世界上大多数民族(国家)的的文字都是借用其他民族(国家)的文字。

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借用的拉丁字母,而拉丁字母其实借用的希腊字母,希腊字母借用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其实借用并改造古埃及象形文字。

越南语先是借用汉字记录自己的语言,后来越南语借用拉丁字母记录自己的语言。

韩语先也是借用汉字记录自己的语言,后来自创了一套韩语字母记录自己的语言。

3、本民族语言和原生文字。

历史上的古埃及、古巴比伦文字都是属于这一类,但都消失灭绝了,只有汉字和汉语延续下来。




第二,一门语言有很多外来词,并不表示这门语言从另一门语言「来的」?


我们知道,日本古代以中国为师,日语中很多汉语词,但这并不表明日语是从汉语来的。

汉语中有很多英文词汇,如:沙发、因特网、基因、粉丝、的士。我们汉字标音系统借用的拉丁字母。你能说汉语从英语「来的」?

古代汉语吸收了很多外来词,特别是翻译梵文佛教典籍产生的外来词,比如:菩萨、刹那、禅、罗汉、佛等等。能说古代汉语从印度语「来的」?


一门语言不是不假外求的东西,是绝对会有外来词。一个民族(国家)如果在历史上文化比较弱势,又受比较强势的文化影响,当然会有很多语言词汇来自强势文化的语言。


英语、法语中高大上的一点词汇,基本上都是来自古罗马的拉丁语和古希腊语,你能说英语、法语是从拉丁语和希腊语「来的」?



日本曾经借用汉字记录日语,但是,因为日语和汉语是两种相差非常大的语言,做不到「我手写我口」,所以,日本历史上发明了「假名」——「平假名」和「片假名」来辅助记录日语。


现代日语由「平假名」和「片假名」「汉字」三种字符来记录日语:

  • 「平假名」是借用汉字的草书的一种表音文字符号。

  • 「片假名」是借用汉字楷书部件,主要用来记录外来语。起到「训读」的作用。什么叫「训读」呢?借用汉字的字形、字义,但是用日语的读音读。


所以,日文其实是由:汉字、平假名、片假名三种符号构成:



那么综上所述,答案显而易见:

日语跟汉语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但是受汉文化影响,日语中有很多中文词汇,有些是汉语读音,有些是日本读音。

日本人曾借用汉字记录自己的日语,并改造汉字发明了假名系统辅助记录日语。


所以,「日语」不是什么从「中文来的」。

-----------------------------------------------


第二个问题:「日语是孤立语系」?


我看待下面有个回答将概念理解错了,所以也要交代一下:「孤立语」和「孤立语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 「孤立语」是一个【语言类型学(linguistic typology)】的概念。

  • 「孤立语系」是一个【历史语言学(historical linguistics)】的概念。


先说【语言类型学(linguistic typology)】中的「孤立语」和「黏着语」概念。细讲非常复杂,只能简单说。


这两个概念的上级分别是「分析语」和「综合语」,如下树状图:


「分析语」和「综合语」概念定义是:



要记住:「分析语」和「综合语」特征只是一个大概的归纳,并不是绝对没有反例,「自然语言」这个东西又不是「人工语言」,不可能做到「完全归纳」的。


英语跟汉语一样词序固定,被归入到「分析语」,但是英语词汇也有形态变化,所以,呈现「综合语」的特征:



汉语被称为典型的「分析语(孤立语),但是也有「综合语」特征,比如古汉语中「王天下」的「王」读四声表示「动词:治理、统治」的意思。


【历史语言学(historical linguistics)】中「语系(Language family)」概念。


「语系(Language family)是指根据语言的演化关系,对语言进行分类的方法,非常像生物的分类,是一个「树状图」。

比如:「汉藏语系」下有「汉语语族」、「印欧语系」下有「日耳曼语语族」、拉丁语族,这些「语系」下的「语族」和「语言」都是同源分化。

汉语跟藏语就是同源的语言,有很多核心词汇相同,拟定汉语古音就需要参考汉藏发音。


「孤立语系」:

一般是指与任何其它的语言不存在亲属关系的自然语言。由于该语言的孤立性,它无法被分类到任何语系中,所以暂时不属于任何已知的语系。


日语跟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汉藏语系的汉语都有比较密切的关系,日语的语系归属变得十分复杂,众说纷纭。


所以,目前暂时将「日语」归入「孤立语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