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现在孩子上个幼儿园都要上三年,跟研究生一样的时间,小班中班大班,你觉得有没有这个必要呢?

用户62491815219


晚上幼儿园好,但是前提是家长得有足够的陪伴。

姑娘五周岁,马上三月份开始上幼儿园了。之前没上过,三月份准备上半天,半年起步。

三四岁的时候正是同龄孩子纷纷去幼儿园的时候,压力山大。每次看见溜达的我姑娘和我,相熟的不相熟的都会问一句:“还没去幼儿园?”更有热心的,关系好一些的侧面提醒一下:“会不会该上幼儿园的年龄不去,孩子不合群呢?”听完每次都心里一颤,不知道啊,不会不合群吧?担忧一阵,再说服自己,不去。没必要,去的都是老人带的,父母忙于工作的,而且我本身也是做教育的,没问题。忐忑着坚持,直到下一次再有人问起,再忐忑,再坚持。直到五岁。我觉得该上了。

三四岁的这两年,我几乎一周四五次带她在外面玩耍,什么动物园,海洋世界,野餐,各种年卡让我们俩利用到极致,也安排旅游。同时我们也没耽误学习,认字,背古诗,学英语。出去的时候,她总是着急结交小朋友。这可能也是她没有固定玩伴能体现出来的小寂寞,她总是会先说:“我们可以一起玩吗?”后来我发现她也锻炼了自己交友的方法。对于比她小的小朋友,她就直接说:“我们可以一起玩吗?”大一点儿的小朋友,她会先展示自己随时携带的小玩意儿,然后问:“可以一起玩吗?”成功几率非常高。

几件事让我确信她不会不合群,第一给她送去宜家的游乐场玩,她很快就能和小朋友玩到一起,而且经常能看到她领着大大小小小朋友一起疯跑的情景。

二是 年前她刚过五岁,有几个时间确实没有人照顾她,给她送到了一个托管教室,有的时候需要呆两个小时,有的时候需要呆半天。她跟同学相处非常愉快,没有任何不适应。可怜我在她去之前还一晚上没睡,掉了好多眼泪。

三是年前给她上了个围棋课,她是班里最小的孩子。可是上了几个月,老师根本就没看出她没上过幼儿园,各方面都非常棒。我也让她回来做我和爸爸的围棋老师,她说白子是小白兔,黑子是大灰狼。小白兔如何逃,大灰狼如何吃。我就很确定她听课状态还不错,模仿老师的话很到位。

她很懂礼貌,也很暖。昨天我陪她玩雪一个多小时,我说我怕是要感冒了,她回家后忙着给我泡药,烧水给我洗头,给我烫暖宝宝,拿来自己的衣服让我盖,我觉得跟妈妈在一起的孩子更有爱。

如果我再来一次,我还是会坚持带她到五岁。现在要去幼儿园了,一是不想让她少了这一段童年,二是觉得也该去体验体验纪律了。私人幼儿园我肯定不选择,理由是我要上公立小学,那我就上公立幼儿园,不惯毛病就从小不惯!


cici963


三年算久那我家这个算什么呢,小不点三岁开始上的托班,今年上小班,未来还有中班、大班和学前班(幼升小衔接班),这样一算下来幼儿园都要读5年。虽然我也疑问小孩子上幼儿园为什么要读那么久,但大家基本都是这样,三岁送孩子去幼儿园也不算最早的,之前还看过有一两岁就送去早教的。



关于孩子上三年幼儿园有没有必要这个问题,我觉得有时候不只要看事情有没有必要性,还要考虑可需性,毕竟我们每天做的事情都是为了自己的需要,生活的需要,甚至是他人的需要,而现在的小孩上幼儿园不管是三年还是五年,肯定也是因为社会生活中有这样的需要因素才会存在,比如家庭经济不是很好的父母都要上班,孩子没人带或者老人长期带孩子(也会有一些弊端),因此根据自己家庭状况的需要把孩子早点放到幼儿园,也不一定就是坏事或没必要。

另外,做一件事情能满足我一些需求或是主要需求我觉得就够了,如果想要满足全部需求就会变得很累,很纠结,所以孩子刚开始送去幼儿园的时候,我也并不是抱着让孩子真的去幼儿园要学习多少知识的想法,就算孩子在幼儿园不学什么具体的知识,但是由老师带着和引导也能多少学会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怎么去和小朋友更好的相处等等,这样不仅解决了我最主要的需求(没时间带孩子),同时对孩子来说也是有一些受益的也就够了。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一点愚见,欢迎讨论,不喜轻喷!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Nicer个人成长


我在幼儿园从事了20多年的工作。因此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孩子要在幼儿园要上三年。父母觉得有没有必要,完全取决于父母。如果父母能够起到幼儿园的游戏、教学、陪伴等功能的话,那么孩子也可以在家里成长,只是孩子还会缺少集体环境这个氛围。也有一些孩子,他们是没有上过幼儿园的,但是也能够顺利的进入到小学中去。因为父母在家里面花了大量的时间去教育孩子。我的个人看法如下:

一、上过幼儿园的孩子社会交往能力要强。孩子在家里和在外面,他们最大的区别就是环境不一样。在一个集体环境当中,孩子需要与不同的孩子交往,在交往当中,会培养孩子很多方面的能力。比如说语言能力,他必须要学会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去表示自己对对方的友爱。在品质方面,他要学会宽容,要学会合作。否则他就会很难交到朋友。为什么有的孩子长期一个人在家里玩玩具,到了幼儿园以后,他不愿意去分享或者会去抢别人的玩具?因为他没有形成合作交往意识。



二、上过幼儿园的孩子更加懂得秩序。在一个班级里有这么多的孩子,每次老师在组织孩子开展活动时,孩子都必须学会排队等待。比如拿杯子喝水时要排队,洗手的时候要排队,参加体育游戏时也要排队。有的孩子在排队的过程当中没有耐心,他就会去插队,这需要孩子逐步的形成秩序感。而在家里就是孩子一个人或者是两胎,他们不需要经历过这样耐心等待。在以后进入一个团队当中,他就会觉得等待是一件很烦恼的事情,不愿等待。



三、幼儿园能为孩子开展多元智能活动。教材一般是以教育部最新的幼儿教育大纲中的五大领域为主线编写而成的幼儿教材。活动设计都来源于教学一线,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个领域。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还有不同的区域活动,如娃娃角,医院,小超市,美发店,美工角,益智区,美食城等。孩子可以进行自主游戏,也需要与其他孩子交往,共同参与活动。



父母自己可以对照一下,如果您也有时间在家为孩子开展这样的一些活动,您懂得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孩子的心理,那么您的孩子也可以不上幼儿园。社会中也有一些孩子是没有上过幼儿园,就直接进入小学的。孩子进入小学以后,再慢慢的去培养他们某些方面的能力。不过,也可能有一些学习敏感期就错过了。所以,最后还是由父母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

我是雨后山林静,一位正面管教讲师和家庭教育指导师,感谢您点赞留言或关注。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雨后山林静


幼儿园上三年,我认为非常有必要,如果缩短周期,必然会让孩子过早上小学。但是从目前小学入学年龄规定来看,尽管有些孩子符合上学年龄,但是自身综合能力达不到入学要求,进入小学后会在学业上遇有很大的困难。

题主所言,将幼儿在幼儿园生活学习时间和研究生相比,根本没有可比性。研究生学习属于成人性质,而幼儿显然不具备成人基本能力。因此,只能根据生物体个性特点来评价此事。否则,既不科学,也不符合现实。

让我们再看看小学一年级学生所需要的基本生活与学习能力吧,至少要具备听、说、读、写、辩的能力。听是指倾听与分辨声音,老师讲课学生能听得懂,能抓住声音目标,如果过早让孩子上一年级,仅在听力基本能力这一块就达不到。说是指孩子口语表达能力,幼儿在口语表达能力方面还相对较弱,需要至少三年时间才能让口语表达趋于成熟。

至于读和写,一年级学生至少需要半年时间,才能在识读和书写达到基本熟练的程度。但是仍然有极个别学生能力达不到,导致出现学习障碍,跟不上正常的教学进度,致使学业成绩非常差。这样的孩子,往往从一年级开始就已经吃了学业的大亏,越往后学越跟不上,可能会影响一生的学业发展。

所以,幼儿教育设计为至少三年是有其科学依据的,过早上小学,对一个孩子来说,只有害而无利。


寒石冷月


幼儿园上三年,跟研究生一样。我的看法是,真的很有必要。

这个,不是瞎设计的,国外的幼儿学习和入园,基本上也是这个时间段,这是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阶段。

01、自我发展的需要

孩子2岁多时,开始产生自我意识,开始有意识的认识到,自己与妈妈是两个不同的个体。

在这个时间之后,会逐步的进入到秩序敏感期、自我意识敏感期、社交敏感期,敏感期内,孩子的对应能力会获得极大的发展,而这些,都必然建立在环境的影响和塑造之下的。

换句话来说,在孩子该发展秩序时,你没有给他建立好秩序,那么孩子就会缺乏规则感。如果社交敏感期到来时,却没有给他一个良好的、有益于沟通交往的环境,那么孩子在这方面的发展,就会滞后,阻碍了这项能力的发展。

从这个角度来说,送入幼儿园,有一个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

02、幼儿园读三年多吗?实际上并不多。

拿我家闺女来说,最早在一岁多时,就去报了个早教,去感受声音、学习动作协调、在各种运动中学习。后来读幼儿园,我们读的是四年制的,比正常的小班中班大班,还多了个大大班,前后加起来,不得5年时间了?

这5年都干啥了?

简单来说,身体的协调,感统的发展,到入园后与其它小朋友的交往,学习按规则生活、休息、上课、游戏。再到一些知识的学习,不可避免的会学到一些小学类的内容,这是本地特色。算下来,并没有虚度。

那么,题主说这个问题,是想直接跳过这三年,上小学吗?建议不要这么考虑。这对孩子适应学校生活没有好处,没有一个幼儿园时期的过渡,一上来就是小学,这个转变太大,不利于孩子成长。

03、父母不要只想着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鸡汤误导了太多的父母。

当然事情有利有弊,各种兴趣班的确增加了孩子的视野和见识,但也就只是如此的了。很多家长报名各类兴趣班的出发点五花八门:跟风、虚荣、托付心态(看,我花钱教育孩子了吧?)、懒(呆家里不知道如何教,还是报兴趣班算了),真正起跑线在这里吗?我看未必。

实际上,家庭才是孩子的起跑线,父母才是孩子的导师和典范,父母的言传身教和以身做则,对孩子未来人生的影响,远远大过于兴趣班所给予的效果。

所以,不如沉下心来,该上幼儿园的时候,送去入园,在家里时,父母多多做高品质的陪伴(放下手机、一起做亲子共读、一起亲子游戏、谈谈心,说说话)。从这个角度出发,父母的眼光与理念更加重要。这三年,可别浪费了,好好陪孩子一起成长吧。


我是庭爸,家庭教育指导师,帮助过上千家庭和孩子,欢迎关注。一起交流育儿和教育的那些事。


庭爸谈育儿


幼儿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幼儿园老师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所以孩子上幼儿园接受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有人说现在孩子上个幼儿园都需要三年,跟研究生一样的时间,小班中班大班,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正确的现象,当然是非常有必要的啦。



虽然幼儿园教育不属于国家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没有权利强制任何一个孩子必须接受幼儿园教育,但是幼儿园教育对于孩子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没有特殊情况建议孩子必须接受幼儿园教育。

并且接受幼儿园教育的时候一定要小班,中班,大班完整的接受幼儿园教育,而不是说在幼儿园里面只上一个大班,或者只上一个小班就可以了,孩子只有一步一步的走他才踏实,那么孩子上学和他走路是一样的,肯定是要一个年龄段一个年龄段的上,他受到了幼儿园教育才是完整的。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产生不想让孩子上幼儿园的心理或者是只让孩子上一年的幼儿园呢?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现在的幼儿园收费越来越高了,大家都知道收费低的公立幼儿园特别少,那么就会有很多的孩子必须要上收费高的私立幼儿园。

当然了,私立幼儿园也有收费高的,也有收费低的,那么家长都想让孩子上最好的幼儿园,接受最好的教育,所以家长的心理是想上收费低的私立幼儿园又想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那么这两者肯定是不能兼顾的。

大家都知道私立幼儿园收费越高,对于孩子的教育和照顾方面就越好,所以家长就会相对应的给孩子选择这样收费高的私立幼儿园。有的私立幼儿园三年幼儿园上下来交的费用比孩子上大学收的费用还要高,那么导致很多经济情况一般的家庭就上不起这样的幼儿园。

所以就会选择不让孩子上幼儿园了,因为幼儿园本身也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所以到时候直接让孩子上一年级就好了。那么就会有家长来说:上不起这样的天价私立幼儿园,可以上收费低的私立幼儿园或者是公立幼儿园啊?我相信很多家长如果能上得上公立幼儿园,大部分不会选择收费特别高的私立幼儿园。



但是家长又不想让孩子上收费低的,情况一般的私立幼儿园,觉得孩子在这样的幼儿园里面接受教育,又觉得不放心,所以家长纠结这样的心理,最后导致不让孩子上幼儿园了。

另外一种情况,很多家长不让孩子上幼儿园小班,觉得幼儿园小班本身孩子年龄小,到了幼儿园不会照顾自己,老师又照顾的不好,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幼儿园小班里学不到任何东西,所以等孩子到了幼儿园中班或者是大班直接再让他上学就可以了。

那么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说它不好,因为有的孩子确实是没有上过幼儿园小班,直接上幼儿园中班或者是直接上幼儿园大班,在幼儿园里面适应的也很好,上了小学也没有任何的影响,所以说主要还是看孩子自身的能力而定。

还有的家长幼儿园小班中班都不让孩子上,只让孩子上一个幼儿园大班,并且上教授孩子小学化知识的幼儿园大班,也就是我们原来说的让孩子上一个幼小衔接班,然后直接上一年级就可以了。

这样的情况就是说家长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想让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接受小学化教育,怕孩子上了一年级之后跟不上。这样的情况和让孩子上小班是一样的,我们不能说它不好,还是要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而定。

但是大部分的情况如果只让孩子上幼小衔接班,对于这部分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影响的,毕竟幼儿园的教育是根据5大领域来达到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的,那么家长只让孩子学习了小学化的知识,他有可能各方面的目标都没有完成,等到了一年级之后慢慢的就会和其他孩子产生一定的差距。



所以为了让孩子在上一年级的时候能很顺利的度过他的一年级生活,建议家长让孩子上完整的幼儿园三年生活,不要让孩子只上一个大班或者是不让孩子上幼儿园。


最美幼儿缘7


小孩子上不上幼儿园,以及幼儿园上几年,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对错之分。主要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理念,想要培养孩子长大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家长有没有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

对于高知的中产家庭,父母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思想开明,家庭条件优渥,母亲在家当全职妈妈,想要给孩子最高质量的陪伴和教育,那么孩子完全可以不上幼儿园,因为在学前阶段,这类家庭里的妈妈完全可以教孩子比幼儿园更多的知识,带孩子去外面看这个世界的精彩,让孩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看风起浪涌,看云卷云舒。

对于部分(注意,是部分)农村及边远地区,教育水平不高,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者家里忙于农活、打工等顾不上孩子的照顾,甚至连幼儿园的接送都成问题,那么孩子也有可能一直在家“散养”到上小学,当然,这类孩子的教育启蒙几乎没有。

除了以上两类,我认为大部分孩子应该都会上幼儿园吧。

当然,有的孩子可能会上不止三年幼儿园,原因在于家长工作忙碌想找个幼儿园照看孩子,或者想让孩子多接触小朋友,提升孩子社交能力。还有的孩子可能上不了三年幼儿园,在大班时就转入学前班了,这也是为小学阶段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都无可厚非。

总之,我认为,没有特殊情况的话,还是让孩子上幼儿园比较好,可以培养孩子遵守规矩意识,团结交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运动能力,等等,因为幼儿园老师毕竟是专业的育儿机构,而全能的父母毕竟很少。


海叔教育堂


我是子喻,多么幼教管理工作者,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提供一些参考。

要不要上够三年幼儿园,视家长和宝宝情况而定。大多数的幼儿到了三岁已经基本可以自理,她的情绪以及他的身体机能都已经达到了可以开始学习自理的年龄段。这时候我们可以把宝宝送去幼儿园,让他开始学习各种生活能力和学习习惯。

宝宝从三岁开始在大人的指导下会学会与人交往,逐渐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艺术能力和科学能力。在幼儿园里会有计划的对宝宝按年龄段行各种能力的培养。

1.三到四岁。

三到四岁的宝宝,也就是幼儿园的小班,从宝宝入园的第一天开始,老师开始对宝宝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比如说情绪安抚,建立规则,吃饭,喝水,如厕,睡觉,穿衣服等生活能力的初步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初步培养等,同时发展孩子的手部精细动作,并在孩子色彩敏感期对孩子进行艺术能力的初步培养。

刚刚入园的孩子,第一次与家长分离,要学会处理情绪,在老师的安抚下逐渐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然后开始学会与人交往,逐渐在小班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并且逐渐学会与人分享,互相帮助的好习惯。

有的宝宝上幼儿园之前还不能自己独立吃饭,或者独立上厕所,来了幼儿园之后,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很快的就学会了一些生活能力。

宝宝在家的时候,因为没有小伙伴,对于规则感也是不大了解的。来了幼儿园之后,老师会给孩子们树立规则感。孩子们会知道户外活动回来以后要先洗手,然后喝水,知道取餐的时候要排队,知道齐力以后要把凳子放回桌子底下,等等诸如此类的规则都在小班体进行了培养。

当宝宝在三到四岁这个年龄段得到了规则感的培养之后,到了中班,孩子们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不再需要老师重新去建立规则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去学习更深层次的知识。

2.四到五岁。

到了四到五岁,孩子们进入了中班,他们带着很好的规则感,进入新的学习。这时候的孩子,他们要学会自己叠被子,自己收拾衣服,能够组建自己的小团队,并且每天能够根据自己小团队所商量出来的规则,进入自己喜欢参与的小区域进行游戏活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的社交能力有了更大的提高,同时语言发展更快。

到了中班,孩子们开始知道上午是上午,下午是下午了。在幼儿园常常听到小班的孩子们会跟人打招呼,上午好,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上午好。但是到了中班,孩子们逐渐会区分这些时间。这时候的孩子甚至可以打开一本绘本,可以自主的描述一个绘本故事。同时到了这个年龄段,孩子们可以参加一些简单的数学活动,比如数字五以内的分成五,可以分成三和二,然后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学会数学的知识。孩子的手部精细动作也会得到更深一层次的发展,你会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的手工作品,他们的绘画作品都会比小班好了很多。

3.五到六岁。

当孩子们进入了大班,你会发现孩子比之前更懂事了。每天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友好,谦让,懂得照顾小动物,小植物,也知道关心自己的小伙伴,关心自己身边的亲人。当孩子们从小班到大到中班,建立了很好的规则,到了大班,孩子们可以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秩序,在一个有良好学习氛围的环境中成长。大班的孩子,他们的语言能力得到飞速的发展,能够自主阅读,能够把阅读到的故事描绘给小伙伴们听,能够带领一个小游戏,能够做老师的小助教,同时他们还会在数学游戏和科学游戏中玩得不亦乐乎。

大班的孩子懂的知识可多了,比如说放大镜的原理,世界地图,生理小常识,历史小故事,人体的构造,光和电的原理……总之你会发现孩子懂得的远远比你想象的要多的多。

但孩子按部就班根据自己的年龄段得到不同的知识,你会发现,其实送去幼儿园,能够按阶段的去学习,也是一件好事。

当然并不一定说孩子非要送去幼儿园才能学到以上的知识,有很多家长在家里教的比在幼儿园还多。幼儿园不是义务教育,没有规定必须要送幼儿园,所以还是家长根据自己的需求,以及孩子的情况自己做决定好了。

我是子喻,多年幼教管理工作者,亲子教育讲师,儿童礼仪讲师,欢迎关注我哦!


子喻说育儿


可不要小看这三年哦!幼儿园是孩子离开父母学习独立的开始,而研究生是学历教育,这两者没有可比性,更不能从时间上分个三六九等。幼儿园是孩子学习成长的乐园,在这里孩子们要学会如何与同龄人相处,懂得一些规则意识,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上小学做好准备。

总有宝爸宝爸宝妈认为上幼儿园没有必要,自己在家教教就得了。不用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受欺负,也省的大笔资金呢!何乐而不为呢?反正是看见家长有如此想法时我是干着急啊!怎么的?总让孩子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孩子永远也长不大。

我是一个幼儿教育工作者,工作中遇见很多家长在孩子四岁或者五岁才上幼儿园,一般就是小班半年中班大班各半年,这样的孩子我就会感觉到他们明显有些不和群,不爱说话等行为。好不容易等到孩子适应了,又到了换班时间。真是忙碌的幼儿园生活啊!

总之,我认为孩子上幼儿园是必不可少'的,不要图省事而耽误了孩子的成长。就像一辈子没住过校的人一样,会成为一辈子的缺憾。





小米粒育儿


那您觉得应该上几年呢?

这里你有一个误区,就是孩子上幼儿园不能拿年限来说事。这个没有可比性。

孩子是个人,人是有社会性的,从出生到上幼儿园之前的这段时间,都是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呵护倍至,和社会接触也很少,甚至没有。进入幼儿园其实是孩子社会化最重要的一步,在幼儿园最重要的是跟同龄的也在逐步社会化的孩子们一起共同学习共同磨合逐渐学习社会化的最重要的技能----交流和沟通。如果孩子迈过幼儿园的教育,直接进入小学,那么势必会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出现问题,这样对孩子的心理发育时期其不利的。

幼儿园教育说的最直白的作用就是:幼儿社会化的缓冲区。有了这个缓冲区,孩子可以逐渐学会社会化的技能,与人交流的方法,以及形成初步的人格,行为规范和正确的价值观启蒙。

因此幼儿教育不能以时间来衡量必要性,而是以作用来衡量。还有一点,同龄人跟同龄人更容易碰出火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