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外賣負責人:徐記海鮮再"創業",只為讓更多人吃到鮮活的海鮮

"1挑5"

穿著簡單的黑色休閒外套,時不時低頭查看手機,對你說話時總帶著陽光般的笑容,看起來就像個20歲左右的大男孩,這是我對這位徐記海鮮"再創業人"的第一印象。沒有西裝革履,沒有精英人士的嚴肅刻板,作為湖南餐飲標杆重要項目的負責人,這不禁讓我感到意外。而我也絲毫沒有掩飾我的驚訝,對此,他只嘻嘻哈哈來了句:我,95後!

看起來20左右如大學生般的小夥子,自然不是95後,他已經是一個半歲孩子的爸爸,一個有著自己的幸福小家庭的幸福爸爸。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貼在他身上的標籤:徐氏家族少爺,徐氏家族的二代核心成員。毋庸置疑,隨著光環而來的,還有更多的質疑。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而徐記海鮮外賣,"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於他,亦或是於整個徐記海鮮。

90後外賣負責人:徐記海鮮再

眾所周知的是,經過幾年迅速發展,外賣產業鏈逐步完善,從一開始的低門檻到現在餐飲資質的嚴格要求,餐飲外賣市場逐步成熟。根據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在線外賣用戶規模較2017年增長17.4%,達到3.58億人。外賣,已經成為許多人的就餐新選項。而成立於1999年的徐記海鮮,直到2018年底,才正式進入外賣市場。這對於一年度超545萬人次用餐的徐記海鮮來說,無疑是偏晚的。不是不想進入,而是一直處於觀望狀態。除去一開始對"年輕"的外賣市場不信任之外,更多是自身的顧慮——海鮮拿來做外賣,會不會影響它的口感?"做得好,進一步打開市場,做的不好,招牌都得被我砸了"這是這位90後外賣專項負責人的原話。但他也說"機遇和挑戰並在!""所以只能硬著頭皮闖啊!""即使一週只睡一個小時,閉眼就想到外賣""那時我總覺得我在英雄聯盟1挑5,哈哈哈哈哈哈"。

90後外賣負責人:徐記海鮮再

發展初期——"三個半"模式

大多數人想著,一個有著家族背景撐腰的年輕人,大概就是個掛著名的少爺,下邊到處是人趕著幫他做事吧。但作為一個擁有著"以貢獻者為本"的核心價值觀的企業,對於家族子弟也絲毫不手軟。號稱外賣專項組的組裡當時也就一個負責人+一個兼職,而在初期,兼職由於時間上的限制只能算半個助理,作為負責人自然就要被分成多個人來使用,所以,我稱他們倆"三個半",兩個人硬生生的被掰成多個人使用。每天上午開著車去不同的外賣餐飲店家考察,中午嘗試不同店家外賣,下午又去各個包裝盒店家看材料······"一開始是選擇長沙區域的門店作為試點,為了瞭解長沙的外賣市場是怎樣的,我把長沙不同價格的外賣全部都嚐了個遍。"這,是這位90後外賣負責人的日常,"我每天吃外賣,後來見到外賣都想吐了。"他嘻嘻哈哈地道出了那段時期不為人知的艱辛。

超前的品牌才叫標杆

"外賣的發展過程類似於淘寶,一開始淘寶也是不需要什麼門檻,把所有的顧客都拉進來,現在不一樣,要求更嚴格,所以才會有天貓。外賣的未來也會如此,往品牌商家去發展。所以我在想著做這個事的時候,如何可以'超前'的去做,打造徐記海鮮的外賣品格。"這是我第一次聽說"外賣品格"這個詞,何為"外賣品格"?是常說的"以客戶體驗為中心,以貢獻者為本"的企業文化核心價值觀?亦或是標新立異,出奇制勝?在接下來的對話中,我找到了答案:"我們徐記海鮮定位是中高檔酒樓,我們外賣也要做中高檔外賣!除了菜品的保證,貼心的服務,安全的質量,包括包裝也要環保,超前就是要做別人沒有做到的,讓別人學我們,我們要帶頭做出更有品質,更安全放心的外賣!"90後的年輕人就真的是隻有一股衝勁,只剩豪言壯語的嗎?不,我從這位90後身上看到的自信讓我真的相信他可以做好!事實證明,他的確做到了。

現在長沙外賣市場上流傳的鋁箔外賣盒的源頭就在徐記海鮮外賣。是經過一次次的更新換代,在一行人飛去各地包裝廠實地考察,和供應商面對面交流後敲定的。和目前市場上最常見的一次性餐盒相比,鋁箔餐盒的成本是一次性餐盒的5倍左右。能有這麼高的市場價,是因為它有著市面上流通的一次性餐盒缺少的環保安全和可回收利用。相信垃圾分類政策全國普及以後,在餐飲外賣、配送、預包裝食品業中,鋁箔餐盒會更加普遍。

90後外賣負責人:徐記海鮮再

除此之外,服務也是一大亮點。客戶從下訂單到接收餐品全程,都有門店工作人員及時跟進。遇特殊情況出餐速度太慢,會有電話聯繫,後又會進行小禮物贈送以作補償。當然,這只是特殊情況。餐後評價更是每個門店外賣負責人每天必看,同時進行餐後回訪,以便對客戶的建議,用餐情況及時掌握。於每個門店而言,這也是一項大工程。於是,模式逐步演變成"3+28模式",專項負責人的設立,只為更簡潔流程,方便服務。

採訪過程中,還專門看了幾經更新換代的包裝盒,熱心的外賣負責人還給我展示了包裝盒的內部材料,他告訴我,市場上的鋁箔盒可能內部是塑料的,並不是完整意義上的鋁箔盒,甚至還動手直接撕開給我展示。回頭想,那撕開的鋁箔盒下,也許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小測試,而是一位年輕人熾熱而認真的心,或許還帶著少年人的小得意吧。他還提醒我,包裝盒是有點鋒利的,他們在撕開處專門加上了提醒字樣,當初在第一次看到客戶反映的情況後,就逐步留意,開始改進。最後全部撤回的前期包裝紙便是印證著他們客戶至上的決心。自然,這不是一件僅有的事,全密封的包裝以及封條,無一不體現著細節背後的良苦用心。就如他所說:"這些都是站在用餐者的角度上去推行的。""每個月我們也會進行外賣專項組討論會議,進行自我總結。並與客戶體驗中心進行溝通,改進。"

90後外賣負責人:徐記海鮮再

90後外賣負責人:徐記海鮮再

這不禁讓我想到,何為"超前"?大概就是超乎所有,一馬當前,不是要與眾不同,不過是要在混亂的市場條件下堅守本心,並利用自己的品牌勢能儘量去影響整個市場,目標或許過於狂妄,但我相信有心人!

只為讓更多人吃到更新鮮的海鮮

在採訪最後,我有問道:你們為什麼在這樣對海鮮外賣市場並不是足夠友好的情況下還要做海鮮外賣呢?他告訴我:雖然不友好,但我還是希望將海鮮帶入市場,希望更多的人吃到更新鮮的的海鮮,因為還有很多人並不瞭解我們,甚至望而生畏,心中對徐記海鮮的唯一印象只有"貴",但不盡然,我們也是有平常消費級別的小海鮮供大家選擇的,海鮮並不是有錢人的專屬。

90後外賣負責人:徐記海鮮再

90後外賣負責人:徐記海鮮再

這樣的理由或許看起來有點冠冕堂皇,但我選擇相信,畢竟這樣一個陽光明朗而真誠的領導者的確讓人感到信任。記得他跟我聊到:在做完前期詳實的市場調研後,徐記海鮮外賣項目於2018年12月份上線。第一家更新外賣服務的門店是徐記海鮮1999年創立的第一家門店——伍家嶺店。當接收到第一單的時候,他高興地跳起來,回憶那一刻的他,也高興的像個孩子,簡單而滿足。

我想大概是一個人在前期過得太忐忑,外賣項目又如一次再創業,所以他害怕,在取得一點小成功後,就激動的無以言表。即使第一天的營業額只有700元左右。但上天總是不願虧待這樣一個努力而真誠的年輕人的,到如今,單店營業額達到30萬元左右,外賣訂單已經超過36萬單,所有上線外賣的門店月營業額已達650萬元,顧客的好評亦是不斷。這些評價,都是對徐記海鮮外賣的認可。

90後外賣負責人:徐記海鮮再

90後外賣負責人:徐記海鮮再

90後外賣負責人:徐記海鮮再

90後外賣負責人:徐記海鮮再

90後外賣負責人:徐記海鮮再

我們無法預料到未來,但我相信,因為一個始終堅持本心,一個始終堅持以客戶體驗為中心,堅持自我批判的團隊,一群踏實而又熱情的年輕人的存在,"更多人吃到更新鮮的海鮮"並不僅僅是美好願望,或許也會是一個潮流,一種常態。

2019年即將過去,2020年將會是一個新的征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