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流行期間,學生、家長、學校該如何預防?

#慢性疾病的冬季調理##2019健康科普大賽##我的冬日門診#

陝西疾控流感監測情況

2019年第48周,我國北方省份流感活動水平繼續呈升高趨勢。北方省份檢測到的流感病毒主要是A(H3N2)亞型。第48周,北方省份流感檢測陽性率為9.2%,高於前一週(4.4%)。陝西省流感活動水平與我國北方省份流感活動情況類似。

流感流行期間,學生、家長、學校該如何預防?

流感症狀和影響

流感的臨床表現為發熱、頭痛、渾身痠疼無力、怕冷;多伴有呼吸系統的症狀,如流鼻涕和乾咳。學生年紀小,免疫功能相對低下,比成人感染流感病毒症狀更重。容易誘發多種嚴重併發症,如肺炎、氣管炎、支氣管炎、心肌炎、中耳炎等。

由於流感傳播力較強,教室作為人群密集場所,很容易在小範圍內引起傳播,嚴重時需要班級停課,對學校教學活動影響較大。尤其流感流行季會趕上期末複習考試,嚴重影響教學質量。另一方面,學生被流感病毒感染後,家長需要請假照顧,家庭成員亦成為潛在被感染對象。

流感流行季,學生、家長、學校該做些什麼?

學校篇

1、日常預防

學校環境以清潔衛生為主,預防性消毒為輔,避免過度消毒對學生及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

①通風(學校教室、活動室、就餐場所、宿舍)

注意保持教室、宿舍、食堂等場所的空氣流通,經常通風.每天至少開窗通風兩次,每次不少於15分鐘。不宜開窗通風或無法形成對流風的房間,應安裝機械通風設備。

②地面消毒

◆當地面無明顯汙染時,通常採用清水、清潔劑或微酸性次氯酸水溼式拖拭清潔,1-2次/日,清除地面的汙跡;

◆地面有明顯汙染時,隨時清潔。

◆當地面或牆面受到排洩物、嘔吐物或分泌物汙染時,清除汙染物後,及時採用含氯消毒劑拖拭、擦拭或噴灑消毒,消毒時間:15-30min。

③紫外消毒

紫外線照射不少於1.0W/m3,照射時間為30~60min,務必確保現場無人逗留情況下進行。消毒後立即關閉紫外燈,開窗通風,驅散殘留臭氧後,學生方可進入教室。

注意:紫外線對流感病毒消殺效果有限,但對其他病原微生物有一定作用,應聯合使用。

2、爆發疫情處置

①定義

一週內,在同一學校出現10例及以上流感樣病例即為聚集性疫情;一週內,在同一學校發生30例及以上流感樣病例或發生5例及以上因流感樣症狀住院病例即為暴發性疫情。

②消毒

桌椅、門窗、開關、飲水機等教室物體表面用500 mg/L含氯消毒劑擦拭,作用60~90min後再用清水擦拭;教室地面用1000mg/L含氯消毒劑噴灑,100-500ml/m2,作用60~120min;室內空氣用臭氧消毒30mg/m3,作用30min或0.2-0.5%過氧乙酸燻蒸1g/m3,作用120min,做終末消毒處理。

③管理

如發現發熱、流感樣病例在短期內異常增多等情況,學校要及時向主管部門和當地疾控中心報告。學校按疾控中心防控措施做好處置工作,內容包括:減少或避免集體活動和集會、班級或學校停課等針對性的防控措施。

停課復課標準

如果該班級當天新發現流感樣病例達5例及以上或該班級現症流感樣症狀達30%及以上或一週內發生2例及以上實驗室確診流感住院病例則停課,停課期限一般為4天。

仍有流感樣症狀的學生,需體溫恢復正常、其他流感樣症狀消失48小時後方可返校。

流感流行期間,學生、家長、學校該如何預防?


3、校園健康管理

1.每日早自習或早晨第一節課前對學生進行晨檢。

2.晨檢內容:觀察學生的精神狀態、詢問學生健康狀況、登記因病缺勤情況。教師應通過觀察、詢問等手段,重點檢查學生中有無發熱、皮疹、腹瀉、黃疸、結膜充血等症狀發生;調查瞭解學生缺勤原因、所患何種疾病或症狀等信息。

3.晨檢中發現學生有上述異常情況,應及時告知學校疫情報告人。

4.對各班晨檢結果進行核實、排查和處理,做到傳染病病人的早發現、早報告。

5.傳染病流行時期宜在下午第一節課前增加午檢,住宿制學校宜對住校學生進行晚檢。

6. 每日登記因病缺課學生的患病情況,包括髮病時間、症狀、就診情況等信息,對其病情和轉歸進行追蹤。

7. 學校教職員工中的傳染病病人或疑似傳染病病人,在排除傳染病前,不得從事易使該傳染病擴散的工作。

4、開展健康教育

正確認識疾病及其風險

開展健康教育有助於廣大學生認識疾病,改變不良生活習慣,使其瞭解健康的價值和意義,提高自我保健和預防疾病的能力;

幫助學生自覺選擇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減少危險因素的影響,從而促進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質量。

日常干預、疫情處置、健康管理、健康教育,是學校防控流感等傳染病的“校園疫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