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豔:疫情當前,切請三思

隨著春節臨近,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亦在悄然發起攻勢。打開電視,翻開微信,查看新聞,無不是有關這場不見硝煙的戰爭的消息。屏幕前的每一個人都在等,都在盼,期待著醫者的勝利,企盼著病毒的潰敗,祈福著病患的早日康復。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眾志成城,萬眾一心。我們可以從祖國各地發起捐贈,也能夠從各個城市派出具有高超醫術的白衣天使們,但是別忘了,前方戰場拼得你死我活,後方陣線更加不能失守。

直面疫情 | 劉麗豔:疫情當前,切請三思


疫情當前,尚且安全的群體迅速分成三派,一派人人談虎色變,恨不得鑽進雞蛋殼以求自保;另一派則樂觀地認定病毒離自己遠得很,無需躲在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行動照舊,誰都別想說服他們戴上口罩;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群體,面對病毒家族的洶洶來勢,仍能保持清醒,仍在通過各種渠道告知民眾:病毒可控,請大家注意自我防護,不要慌亂,不要自亂陣腳。

一句病毒可控,自會讓那些對病毒心生驚懼的群體安下心來;說到自我防護,恐怕說服力度就遠不及前者了。我不知道自信家們何以生出此番信心,確信病毒無論如何都不會找上他們,但我覺得,“不知者無懼”這話用在他們身上再合適不過了。他們會說,非典都沒能拿他們怎樣,又何必怕這小小的新型冠狀病毒?但凡這麼想的,誰又真正與非典打過交道呢?

正是有鑑於2003年的非典,我才會對新型冠狀病毒生出百般忌憚。

時隔17年,往昔那一幕仍清晰如昨。那天是5月13日,母親節,我被所謂的胃疼叫醒。眼皮尚未抬起,便覺口乾舌燥,額頭與臉頰隱隱發燙,抬手探了探,嚇得我轉瞬間清醒過來。

那時,中小學都為避開非典高峰而停課,我卻莫名其妙發起了燒,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但藏是藏不住的,體溫超過38度,而且伴有咳嗽,村醫直言叫我去醫院。原本以為到了醫院,就會被當成非典鎖進小黑屋,直到治癒才能放我出來。實際狀況雖相差甚遠,卻也讓我成為醫院的重點病號,院長都親自來到病房,以儘快做出診斷。偏偏我的病灶不在胃,而在闌尾。

直面疫情 | 劉麗豔:疫情當前,切請三思


在那之前,闌尾從未與我結怨,我也不知道闌尾炎是怎麼個疼法,更糟糕的是,我的反饋與醫生的臨床經驗都是相反的,即使結合彩超影像,他們也無法確診。折騰了一天,我的體溫在晚間飆升到了41度,退燒無效,我已陷入昏睡狀態。直到出院前夕,我才從一位大夫口中得出,假若那天夜裡我依舊沒能退燒,他們就要啟動備用方案,以非典疑似病例安排我轉院。

所幸次日早上我退了燒——儘管到了下午又有小幅回升——直到院長幫我做了手術(闌尾已發炎變黑,再拖延兩天便會化膿),我才徹底摘掉了非典疑似病例的帽子。

回想當時,醫院裡每位醫護人員都是一級戰備,從頭到腳,重重防護。住院十天,我的主治醫生每天多次進出我的病房——雖然與非典相差甚遠,我仍舊獨自享用了單間病房——我竟只知道他個子很高。永遠是一身綠色防護服,防護帽加口罩、護目鏡,走起路來,步伐大且快,彷彿隨時都有病人需要他救援。

直面疫情 | 劉麗豔:疫情當前,切請三思


至今,我仍能想起數名大夫抻長了脖子,盯著彩超屏幕的影像。我也能想起醫護人員的問候,他們每一個都認識我,或曾鼓勵我,或曾批評我,或曾叮嚀我。我更加無法忘記的是母親,那十天,都是她在醫院陪護我,幫我盯著輸液管,陪我做檢查,為我擔驚,為我受怕,白天還好,夜晚尤其漫長,沒有電視,沒有智能手機,沒有任何娛樂。

那時,躺在病床上,我絲毫沒覺得時間漫長,往往輸著液,就體力不支地睡著了。手術後,偶爾下床走走,很快就累了,回到病床,眨眼間就睡著了。

直到這些年來,我也有了陪床經驗,才深切地體味到陪床的滋味。而今的陪床也遠不及當年的陪床,雖然病房裡有電視,也普及了智能手機,網絡足以消耗時間,卻永遠無法代替吃飯、睡覺。母親當年在家務農,無需上班打卡,換在今天,誰又有這份時間和精力?

回到當下,假若家中有人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且不說醫院的醫療水平如何,總要有人去醫院陪床。即使不為自己著想,也要為需要去陪床的親人想想,他們是否能夠撇開工作和責任,一無反顧地扎進病房?還有他們自身的健康,是否能夠得到保障?能避開的災難,就避開吧。此為其一。

直面疫情 | 劉麗豔:疫情當前,切請三思


除了陪床的親人,患者的父母總也免不了擔驚受怕,怕子女遭罪,怕子女的病情惡化,怕……回想當初,手術後四天,藥線尚未拆除,我說服父親給我買來魚香肉絲,不巧被值班醫生髮現,劈頭蓋臉就是一通怒批。

父親就像個犯了錯的孩子,任由那個值班醫生批評教育,待她走後,還要勸我少吃一點,免得影響腸胃功能。多少次回想那一幕,我都會淚溼雙眼,父親明明想讓我解嘴饞,卻又矛盾於我當時的身體狀況。別讓父母擔心,此為其二。

其三,就要說說我當年的恢復情況。我是5月16日做的手術,但直至9月份開學,身體都沒能恢復太好。時常腹脹,一根香蕉能扛一整天,同時虛汗不斷,走沒多遠的路,就兩腿痠軟,恨不得躺在地上。

直面疫情 | 劉麗豔:疫情當前,切請三思


歷經大半年的調整,才逐漸爬出低谷。在那之後,我深深意識到,照顧好自己,儘量遠離病痛,才能避開後續的不知將要持續多久的恢復期。

在疫情迅猛如虎的當下,或許我們無法為戰鬥在一線的醫護工作者提供什麼助力,至少我們可以三思而行,保護好自己,為他們減少幾個可能增加的患者,也是在盡微薄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