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卡什么时候能全国通用?

用户5227040830577


楼主你好,医保卡全国通用相对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为目前来讲,省级医保统筹才是我们所要进行的一个事情,因为很多地区省级医保统筹还没有完成,所以说全国医保统筹实际上就更难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并不是说完全不可能实现,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医疗保险已经实现了跨地区就医结算的住院报销,这个是没有问题的,你只要在你们本地区做一个备案,然后在指定的地区就可以进行医保的一个报销,那么这个报销是完全和本地区报销的待遇,包括报销的比例都是一致的,这一点是做到了。

至于个人医保卡账户当中的余额,能不能够在异地使用,目前来讲还是不可以的,只能够达到,就是在全国医保统筹的一个基础上,可能会实现医保卡的全国通用,那么这样的一个实现过程,我相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还可能需要等待几年的一个时间,未来5~10年能不能够实现,我们可以期待一下。


懂社保


医保卡,要想全国通用,还是很难的。

虽然说国家现在已经做到了建立一个统一的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平台,但是距离全国通用还是有距离的。

现在要想异地使用医保卡,需要有提前准备步骤,那就是向参保地的社保部门申请备案,符合异地就医的条件才可以。



异地就医的情况:第一,异地转诊。本地治疗不了了,有当地最好的医院或者三级医院的专科主任医师,出具转院证明。并不是你想到哪儿去,都到哪儿去的。

第二,异地安置。如果我们退休以后,长期在外地随子孙居住,那么应当选择在居住地就医。一般需要选择定点的医院,向参保地提出申请。

第三,异地就业。这种情况,也是类似异地安置的程序办理,需要当地社保备案。

第四,异地急诊。这种情况是很难控制得了的,不过一般是属于危及生命的病症才可以。参保地报销比例会低一些。

目前,由于我国医疗保险是各地统筹,自收自支。为了支持本地的医疗事业发展,绝大多数地方还是希望将医保基金留在当地消费的,这是人之常情。

另外,各地的医疗保险待遇情况也是千差万别的,报销比例不同、起付线不同、基本医疗保障限额不同、大病待遇水平不同、门诊统筹情况不同、医保缴费退休年龄不同等等。

所以,如果想我们的医保能够达到异地刷卡结算医保个人账户,随时就医,统一社保待遇,可能最起码还需要二三十年的时间。


暖心人社


乐观去考虑,我觉得在5年内全国开通。

1.我国的信息化连通速度现在越来越快。政府想去打通老百姓医疗保险,建立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决心也非常大。所以我预计在5年之内肯定会全国联网。

2.新的社会保障卡也在全国发放,未来医疗卡和社会保障卡会合二为一。我们会建立像美国一样的这种保险保障体系。为了能联通之后,大家有公平的医疗机会,现在国家也在大力建设三级医疗看病的体系。

3.未来社会保障卡同医保卡的合并,将大大改变我们的理财观念和理财配置组合。未来的中国人会越来越幸福。


匀枫财技大兜底


楼主你好,医保卡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够全国通用,只能够省内通用。而且省内通用跨城市的使用也是有很大的一个局限性的,只有在你们所在地区的这个城市指定的这种医疗机构包括药店才可以使用你的医保卡,并不是所有的医疗机构都可以使用自己的医保卡,所以说实现全国通用医保卡目前来讲还是无法实现的。

那么实现全国通用的医保卡,第1步就要做到社保的一个全国统筹,那么实际上现在省内统筹还没有完全的达到这样的一个规定,所以我们第1步的目标就是应该是先实现一个省区统筹,在省区统筹的基础上看看有没有可能性先逐步的几个省和几个省,相邻近的省份先实现这个医疗保险的统筹,那么我相信这样的话是慢慢的有可能实现的。


社保小达人


1 随着城市化推进进入下半场,我们完成基本的粗放式的城市化全盘建设后,下一步走的路线就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路线。那么配套的社会医疗和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也会跟着建立起来,养老金保障体系在这十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节奏,已经连续十多年都在往上调整,全国养老金统筹规划愈发明显。农村又基本医保,年迈老人都有保障金和物质补贴可以领取。城市的社保也具备了金融账户属性,可以实现多方面的消费,医疗用途。

2现在一二线城市,各大医院和连锁药店其实 都可以直接刷社保医疗卡消费结算,公积金也可以提前来支付房租,一边做买房资金储备,一边灵活取用解决生活花费问题。未来的5-10年城市化下半场改造重点在三四线和农村,实现医保卡全国通用,会随着城市化下半场改造均衡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普及,城市化推进和福利保障制度同步进行。


鑫财经


人民币为啥能全国通用?社保却不能?想一想啥原因?


飞翔style


大消息!2年内,居民医保个人账户将取消!

中国经济网 6月9日

日前,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实行个人(家庭)账户的,应于2020年底前取消,向门诊统筹平稳过渡。

“居民医保个人(家庭)账户”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取消?取消之后,是否会影响城乡居民医保待遇呢?

“居民医保个人(家庭)账户”怎么来的?

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了原有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其中,新农合于2003年起开始推行,在建立大病统筹基金的同时,建立了个人(家庭)账户。城镇居民医保于2007年起开始推行,开展门诊统筹,不设个人账户。

新医改推进过程中,各地新农合的个人(家庭)账户逐步向门诊统筹过渡。特别是随着2016年城乡居民医保的整合,制度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大部分地方取消了新农合个人(家庭)账户。

为什么要取消?

据介绍,城乡居民医保个人(家庭)账户,主要用于支付参保人在门诊发生的医疗费用,在制度建立初期对培育个人参保意识、促进个人参保缴费、迅速扩大参保覆盖面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这一方式还存在一定局限性,而且随着居民医保筹资标准提高和保障能力增强,实践中其弊端逐步显现。

一是额度很小,保障不足,实际上难以起到门诊保障的作用。

二是共济能力差,仅限于个人或家庭使用,还削弱基金整体保障能力。

三是易诱发滥用。

居民医保门诊保障向门诊统筹过渡和转换,相较于原有的个人(家庭)账户,可以在全体参保人中实现互助共济,提高居民医保基金的共济能力,符合社会保险风险共担的基本原则,有利于为参保人提供更加公平的医保待遇,为解决上述弊端提供了实现途径。

取消后对我们今后的医保待遇有什么影响?

国家医保局表示,城乡居民医保个人(家庭)账户取消并不会降低居民的医保待遇,各地推进门诊统筹后,可将门诊小病医疗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常见病、多发病的门诊医疗费用均可报销,比例在50%左右。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鲁全介绍,你个人账户的钱本来是你自己交的,这时候如果用个人账户支付的话,就意味着完全是由你个人在承担医疗的费用,现在我们把个人账户取消之后,就意味着无论你是大病还是小病,这些费用都从统筹基金里面出,就意味着其实大家用共同的钱帮助那些产生了大额医疗费用的人,才是医疗保险的基本逻辑。

同时,为减轻参保群众的门诊大病负担,对于一些主要在门诊治疗且费用较高的慢性病、特殊疾病,如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等的门诊医疗费用,也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并参照住院制定相应的管理和支付办法。

中国劳动社保研究院医保室主任王宗凡表示,年度费用比较高的一些门诊的慢性病,它纳入到大病统筹的基金就跟住院放在一起来报销,那么报销的水平也比刚才的门诊的报销水平更高。就是说它并不会降低待遇,甚至可能待遇是一个提升。

2019年居民医保还有哪些惠民举措?

为贯彻落实中央有关要求,2019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安排了一系列惠民举措。

一是提高财政补助标准。2019年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新增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520元,新增财政补助一半用于提高大病保险保障能力(在2018年人均筹资标准上增加15元)。

二是提高大病保险保障水平。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原则上按上一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确定,大病保险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由50%提高至60%。

三是落实医保精准扶贫任务。充分发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功能,着力解决流动贫困人口断保、漏保问题;大病保险对贫困人口实施倾斜支付,起付线降低50%,支付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全面取消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病保险封顶线;医疗救助增强托底保障功能。

四是加强公共服务。巩固完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优化异地就医备案流程。整合城乡医保经办资源,大力推进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方便群众享受待遇。


跪射俑


全国通用?全省通用就会产生省会医院暴满,而地市级和县级医院沒生意,如果全国通用,若干有名气医院瘫痪,而其所在地居民看病难度大增,所以,目前国家实施的异地医疗几种情况还是很现实的,关键是办理了异地住院实时报销的人群,要继续把相关门诊和慢性病、门特落实好,真正解决异地医疗的实际问题


就喜欢讲实话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