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滑縣:留固壯饃的傳說

五代時期,後周廣順初年,曾在周世宗柴榮麾下任滑州副指揮的宋太祖趙匡胤,駐紮在滑縣。

河南滑縣:留固壯饃的傳說

趙匡胤

有一天,他出城巡視營防,騎馬帶著隨從,出南門向西南飛馳而去,從小營、雙村營過範寨、第二寨走橫沿村到第三營,向東第六營、九老營,返回路過穆營、許營、雙營,當回到白馬城南留固集時,已是飢腸轆轆。這時一股肉油香味撲鼻,更是勾出腹中餓蟲撓心。他策馬向前,來到集市邊,看見幾個人等買即將出鍋的油炸肉饃。他拽住馬頭飛身下馬,幾個等買饃的人趕緊躲閃在一旁。賣油炸肉饃的壯漢上前搭話:“將軍若食油炸肉餅饃?請稍等”。趙匡胤點點頭,但見木炭火旺,鐵煎盤中一個大油餅饃足有十斤重,黃澄澄的鍋巴一層,煎盤沿邊油泡吱吱,賣饃壯漢手拿竹簡一沾油盆之油,在餅面上抹一圈,猛一翻騰,把大油餅饃撩翻了個兒,油一滴未濺,稍停,賣油餅饃壯漢伸手推餅轉了個圈。道:“就要熟了,我給您切一切包上荷葉就行”。賣油餅饃壯漢說著把油饃翻了個個兒挑起放在案板上,動刀將餅劃了四刀成米字形,切成三角狀,用荷葉一裹,雙手遞給趙匡胤一塊道:“將軍請慢用”。趙匡胤伸手接過,熱騰騰的油餅饃冒著熱氣,一指厚的油炸餅饃,中間夾著蔥花、熟肉紅裡透出紫黃,裡嫩外酥香氣怡人,一看就饞咽欲滴。“好!好!”趙匡胤連聲叫好,顧不得燒嘴皮,也沒問是什麼肉,站著大吃起來。

河南滑縣:留固壯饃的傳說

賣油炸肉餅饃的壯漢又做成另一個,煎盤中倒入油,將肉餡餅饃放入,一邊讓座道:“將軍請坐,將軍來到白馬,民心安穩,不再打仗,種田的種田,做生意也能做了”。趙匡胤問道:“怎麼說‘也能做了’?難道做生意有人找事不拿錢不成!來呀,把我的大刀插在此處,看誰再敢欺負生意人”。說著接過隨從遞來的馬刀,順手一揚落地三尺,豎立在遮陽傘一旁,閃閃發光,好不壯觀。“將軍息怒,有您這話俺就知足了”。賣油炸肉饃的壯漢作揖道謝。趙匡胤等隨從坐下,吃了幾個大油炸肉餡餅饃,又喝了一鍋白菜丸子湯,舒舒服服地上馬回到白馬城。

河南滑縣:留固壯饃的傳說

三日後,賣油炸肉餡餅饃的壯漢抗著大刀帶著兒子,來到白馬城見趙匡胤副指揮,要將兒子送到帳下供職。趙匡胤滿心歡喜,問壯漢:“兒子叫什麼名字”。答:“劉壯”。趙匡胤高興地賜給賣炸油饃的壯漢二十兩紋銀。這才想起問道:“你做的油炸肉饃,是什麼肉做的,叫什麼名兒”。賣油炸牛肉餅饃的壯漢如實回答:“油煎牛肉餡餅饃,小麥麵皮、肉餡是牛肉為主,有蘿蔔菜、大蔥、豆醬水油鹽”。趙匡胤道:“太羅嗦,你這壯漢,送壯兒當壯丁有功,食爾炸油餅壯健,以後你做的油炸牛肉餡餅饃就叫壯饃吧”。“謝將軍”。賣油炸牛餡肉餅饃的壯漢作揖回答。從此,留固集做油炸牛肉餡餅饃的壯漢就掛起“壯饃”兩個大字招牌。趙匡胤跟隨周世宗到開封府任職馬軍指揮使,壯漢做壯饃為其送行,趙匡胤很感動地唱到:“壯漢壯饃壯我行,開道開封開真龍”。後來,趙匡胤稱帝,專門派人來請壯漢到宮廷傳授廚藝。在白馬縣留固集,壯漢的壯饃就有了名氣。

河南滑縣:留固壯饃的傳說

宋太祖開寶五年,滑州黃河決口發大水,白馬縣一代被淹,百姓苦不堪言。薛居正、呂餘慶任參政知事兼任淮、湖、嶺、蜀轉運使,在白馬招兵,太祖皇帝恩准,凡是應徵兵員臨行,一定要和家人分食一塊壯饃,表示不忘家鄉父老囑託,為參軍兵員壯行。

從宋朝趙匡胤開始興起,從白馬應徵人員,臨行前都和家人共食留固壯饃。留固壯饃從宋朝就美名遠揚,不但皇宮御用,並且傳到了嶺南(指廣東、廣西、海南及其五嶺以南地區),現在的留固壯饃,已經發展為十幾個種類,成為地方特色名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