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克效应:35岁才熬上一个小领导,是因为没有早懂得这个理论

达克效应:35岁才熬上一个小领导,是因为没有早懂得这个理论

01

L原来是一名公司小职员,

25岁的时候,他天天觉得,

他的上司就是一个不近人情的傻逼。

每天就会拍老板马屁,天天找老板聊天,

对下压榨员工,每天就知道催进度,

经常早上布置的任务,中午问一次,下午问一次,

简直就快要烦死了,就像老师在催作业一样。

后来35岁时候,

L自己熬资历当了小领导后,

才发现自己才是那个傻逼,

老板看重上司是有道理的。

以为L自己的上司每天拍老板马屁,

找老板聊天,其实是在主动沟通,

在和老板汇报工作进度,并且请示老板怎么做,

而自己当下属和上司差距,

就在于自己会不会主动汇报、请示

当下属的时候,还等着上司来过问自己的工作怎么样了。

等L当了上级之后,接触到的部门多了,

就知道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对于基层来说,技术问题从来都不是问题,

4000的技术员和5000的技术员差距不大,

甚至和8000的技术员差距也不大,

从做某个需求的角度来看,都能用。

问题也在于沟通的问题。

L和4、5000的技术员沟通就很费劲,

必须得像布置作业一样,帮他们管理进度。

而8000的技术员,L吩咐下去,

马上安排了一个进度表出来,

告诉你大概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

大概什么时候能给你结果。

还有关于钱的事情,

L自己老是在想,

为什么自己做得这么好,

怎么上司不给我提加薪?

后面才知道,其实上司比你还着急给你加钱。

一个对钱没有欲望的下属,

对领导来说简直是一种灾难。

对于新人,如果自己不主动提加薪,

领导是怕你要准备走的,

他不知道你的稳定性,

也不敢给你委托重任。

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上司怕你离开,不敢委托重要任务,

没有完成重要任务,就没有理由加薪,

没有加薪,对薪资不满意,可能要走。

你自己主动提出加薪,

就算没有加薪成功,领导也知道你要留下,

如果你能力尚可,

并且说出加薪的理由1234,

到时候,他打报告给你加薪的时候也特别省事。

......

这样的事情,他35岁才知道,

如果他早知道一些,

他早就升职了,现在35岁,

基本没机会再往上升了。

达克效应:35岁才熬上一个小领导,是因为没有早懂得这个理论

达克效应:35岁才熬上一个小领导,是因为没有早懂得这个理论

为什么成为上级后,

心态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L的经历生动的告诉了我们,

什么叫做达克效应。

能力差的人,首先认识不到真正有能力的人,

他到底是个什么水平,

然后会高估自己的实际水平,

产生一种错觉,叫“我上我也行。”

无知无能者一开始总是自信满满,

是因为信息不对称,

他的认知无法了解到自己是“无知的”;

随着知识积累技能提高,

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水平,

会进入一个自卑期,进步会很艰难;

而后会经历一个漫长的积累上升期,

但是也很难拥有最初的自信了。

因为无知者太无知,

所以认识不到自己有多无知,

所以,这就会产生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最自信的不是专家们,而是那些无知者。

如果知识、技能,是改变命运关键。

阶层流动性的本质,

应该是知识和技能获取的问题。

但是如果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那就永远不没办法进步。

在社交媒体上,就有这样一个调查。

达克效应:35岁才熬上一个小领导,是因为没有早懂得这个理论

《史记·西南夷列传》就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汉朝的时候,在西南方有个名叫夜郎的小国家,

它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可是国土很小,百姓也少,物产更是少得可怜。

但是由于邻近地区以夜郎这个国家最大,

从没离开过国家的夜郎国国王,

就以为自己统治的国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国家。

有一天,夜郎国国王与部下巡视国境的时候,

他指着前方问说:“这里哪个国家最大呀?”

部下们为了迎合国王的心意,

于是就说:“当然是夜郎国最大啰!”

走着走着,国王又抬起头来、望着前方的高山,

问说:“天底下还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吗?”

部下们回答说:“天底下没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了。”

后来,他们来到河边,国王又问

“我认为这可是世界上最长的河川了。”

部下们仍然异口同声回答说:“大王说得一点都没错。”

从此以后,

无知的国王就更相信夜郎是天底下最大的国家。

有一次,汉朝派使者来到夜郎,

途中先经过夜郎的邻国滇国,

滇王问使者:“汉朝和我的国家比起来哪个大?”

使者一听吓了一跳,

他没想到这个小国家,

竟然无知的自以为能与汉朝相比。

却没想到后来使者到了夜郎国,

骄傲又无知的国王,

因为不知道自己统治的国家,

其实只和汉朝的一个县差不多大,

竟然不知天高地厚也问使者:“汉朝和我的国家哪个大?”

这就是夜郎自大的故事。

达克效应:35岁才熬上一个小领导,是因为没有早懂得这个理论

达克效应:35岁才熬上一个小领导,是因为没有早懂得这个理论

在现代,达克效应也不是流传在故事中,

而是真正被证明出来了,

在1999年,

康奈尔大学的Kruger和David Dunning

进行了一项实验。

目的是了解,缺失某方面技能的人,

是不是能认识到自己缺失此技能?

在实验中,

Kruger和Dunning先让专业的喜剧演员,

来为30个笑话的有趣程度评级,作为标准答案参考。

然后,让65名大学本科生也为这些笑话评级,

然后再比较他们的评分和专业戏剧演员的评分,

根据评分的一致度来给他们排名次。

此外,他们还会询问这些被试,

看他们认为自己的幽默感水平,

和平均水平相比如何,请他们为自己排名。

根据他们的能力高低排序之后,

研究者得到了非常有意思的结果。

在对自己幽默感的判断力上,

大部分人对自己的评价是过高的。

测试结果比平均水平略高的人,

对自己的成绩的预测非常准确。

测试中表现最优秀的人,

却认为自己仅比平均水平高一点点。

而测试中最不能辨认什么是有趣的人,

认为自己高出平均水平。

这是有趣的现象,

Kruger 和Dunning认为,

没有能力的人,会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而真正有能力的人,会高估了其他人的能力

所以,假如认为某个人能力很强的人,

TA总是在故意谦虚,过于虚伪,

其实真相是TA高估了其他人的能力,

从而真的认为自己的能力一般。

达克效应:35岁才熬上一个小领导,是因为没有早懂得这个理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