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邱仲麟:中国历史上的鲸豚搁浅

海出大鱼:鲸类搁浅的时空分布史料辨析:搁浅的规模与鲸鱼分类龙困浅滩:科学与文化的多元视野

鲸鱼为何会在海上死亡?科学家们提出了诸多假设,例如海中的鲸鱼尸体因海潮被冲到岸上,或是地球磁场改变导致活鲸失去方向感。然而目前的科学研究,并未就这一问题给出定论。不止是现代科学家研究这一问题,在各类明清地方志和文人笔记中,也可窥见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探索。根据史料记载,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大鱼在海上互相搏斗后,失败一方被海流冲至岸上。查阅康熙、道光年间的地方志,可见记载两条大鱼互相争斗导致一方死亡的事件。这样的观测,不禁使人联想到被誉为“杀人鲸”的虎鲸,也时常会袭击其他鲸类。另外,如暴风雨、海溢、霖雨等异常气候现象也会导致搁浅事件。异常气候使得海潮泛滥,退潮后鲸吞便搁浅岸边。古人观察到的鲸鱼搁浅事例,往往伴随着暴风、洪水或其他直接威胁到人类生活的自然现象。万历年间的诸多方志,都展现了秋季风雨多发时期的鲸豚搁浅现象。亦有文人笔记与方志互相印证的案例,表明海溢事件与鲸豚搁浅的联系。

上述这些古人对鲸豚搁浅事件的分析,似乎可以与今日的海洋生物学互相印证。然而,今人与古人之间,毕竟存在巨大的文化、思想差异。长期以来,古人观察到鲸鱼搁浅时眼睛往往已经脱落,与今人观察到的现象无异。但是,古人的解释具有特殊的时代特征。不少人认为鲸鱼的眼睛之所以不见,是因为化作了“月明珠”,而鲸鱼之所以会搁浅岸边,是因为其触犯了神明。柳宗元在《设渔者对智伯》中,认为“大鲸驱群鲛、逐肥鱼”,因其“贪而不能止”,最终“北蹙于碣石,槁焉”;梅尧臣亦曾作诗“有时随潮来,暴死疑遭谪”。这种说法到了宋代,渐渐发展成“贬谪说”——鲸鱼触怒海神、龙王而遭到“贬谪”和惩罚而搁浅岸边的故事开始流行。直至明清,文人也热衷于用这一理由解释鲸豚搁浅,如大鱼因为得罪龙神而失去双目的传说曾风行于清代的山东地区。除“贬谪说”之外,“闰鱼”说在长江以北的地区也颇为盛行。“闰鱼”传说初见于明代,方志记载认为,每逢闰年,海滩上就会出现巨大的“闰鱼”,它们身躯巨大,退潮时搁浅岸边,骨骼甚至可以作为建材使用。这一说法在清代得到了延续与阐发,清代后期,咸丰、同治年间的文人笔记,则体现了“贬谪说”与“闰鱼说”的互相结合。

鲸豚搁浅以后,古人作出的应对也不尽相同。自古以来,百姓对于充满未知与神秘的“神物”的降临,都充满着敬畏之心。有些地方的百姓,即使要割取搁浅鲸鱼的鲸须、鲸肉,也要先“向龙神问卜”,得到了神明的允许后才敢执行。官民在发现鲸鱼搁浅后,并不总是取肉而食,有时还会积德行善,尝试将鲸鱼送回海中。光绪年间的一条记载,显示一条搁浅鲸鱼的脖子上,悬挂刻有“康熙七年释放”字样的银牌,照此推算,该鲸鱼寿命应当接近两百余岁。根据目前的科学研究,鲸类中寿命最长的弓头鲸,寿命确实可达两百余年,而县志中对于这条鲸鱼外形的描述,也基本符合弓头鲸的外形特点。由此推断,在康熙年间,可能存在鲸鱼放生的事例。在不少鲸豚搁浅事件中,当地人认为鲸鱼是“神龙”象征,地方巡抚也不将“龙困浅滩”的事件上奏,还可看到百姓自发泼水救济“神龙”的记载。

鲸鱼体型普遍较大,对搁浅后的鲸鱼,古人有着许多“妙用”。民以食为天,对于未知食材,中国古人从不缺乏大胆尝试。在鲸鱼搁浅后,许多记载显示,鲸肉成为了当地百姓的美餐。永嘉县的方志称鲸鱼肉味美,与牛肉类似;海盐县的方志记载,有居民在割取鲸肉后,特意运送至州县贩卖。虽有人因为食用腐朽鲸肉而患病,但还是不能阻止百姓对鲸肉的热爱。此外,晋朝郭璞注《尔雅》,已有熬制鲸豚油脂的记载;清人笔记中,提及鲸鱼熬制的油脂,可供数县百姓用作灯明。鲸鱼骨骼还可作为建材,《海门县志》有乡民用大块鱼骨作桥的记载,象山县的祠堂将鲸鱼骨用作房梁。晚清民国时期,搁浅鲸鱼的骨骼有时还用作展览,安置于公园门口供人观赏。民国以后,随着科学知识的传入,出现将搁浅鲸鱼制成标本的记载。至此,邱教授梳理有关鲸豚搁浅的具体史实,依据丰富多样的史料,深度剖析了中国历史上对于鲸豚搁浅事件的不同认识。

邱教授的演讲结束以后,冯贤亮老师进行了简要点评,认为该研究涉及领域广泛、使用史料精湛,对在座师生很有启发。复旦大学刘永华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徐茂明教授等老师与学生,分别从历史人类学、政治叙事、博物学、历史自然地理等角度发表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