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誇大臣的兒子劍法好,大臣遂砍了兒子頭,後自刎

朱元璋誇大臣的兒子劍法好,大臣遂砍了兒子頭,後自刎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今天故事的主角就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

一天,朱元璋對大臣說:你兒子劍法真好!

大臣聽後,砍下兒子首級,後自刎。

這到底是是怎麼回事?

古代封建王朝中,君臣關係是很微妙的,尤其是開國皇帝與開國功臣之間。

而朱元璋就是一個典型。

在位期間,朱元璋早已有了接班的人選,那便是自己的兒子朱標。

朱元璋誇大臣的兒子劍法好,大臣遂砍了兒子頭,後自刎

​朱標從小就跟著朱元璋四處征戰,為人仁厚不說,也十分聰敏。

朱元璋身邊的大臣也非常喜歡和信服朱標,這樣一來,朱元璋就更加中意朱標了。

朱元璋從此以後便一心為為朱標留下一個好的班底,一心培養朱標,盼著他能夠登上皇位。

可是好景不長,就在朱元璋以為大功告成的時候,朱標去世了。

朱標的去世打了朱元璋一個措手不及,太子去世,皇孫年幼,簡直是前功盡棄。

這就意味著皇位人選必須早日更換,當然首選還是年幼的皇孫。

所以朱元璋一心向清除掉那些自己留給朱標的班底,擔心皇孫震不住。

朱元璋誇大臣的兒子劍法好,大臣遂砍了兒子頭,後自刎

​自然而然,藍玉就首當其衝了。

朱元璋藉口藍玉欲圖謀反,大肆株連殺戮功臣名將,將留給朱標的班底殺了個乾淨。

因藍玉一案被株連殺戮者逾1.5萬,朝廷百官皆惶恐不安。

就在這時傅友德被召回京城。

傅友德,是大明朝的開國功臣之一,戰爭時期,擔任先鋒揮師北上,逼迫元朝投了降。

朱元璋登基後親自賞賜免死牌,甚至還把自己的閨女嫁到了傅家,這時候的傅友德可謂是登上了人生的巔峰。

大臣王弼知道此消息後就對傅友德說:“皇帝年事已高,猜忌心又重,極有可能會對我們不利。”

不料真被王弼說中。

因為傅友德早年與藍玉來往密切,因此受到了朱元璋的猜忌。

朱元璋打算一不做二不休找個理由除掉他,好巧不巧,傅友德的兒子傅讓一個把柄讓朱元璋抓到。

當時傅讓在皇宮當侍衛,有一天朱元璋宴請百官,傅讓站立在側,但是朱元璋卻發現傅讓沒有按照要求佩戴劍囊。

朱元璋誇大臣的兒子劍法好,大臣遂砍了兒子頭,後自刎

​朱元璋便轉身對傅友德說:“你兒子劍法不錯啊。”

言下之意其實就是:傅讓竟然沒有佩戴劍囊,是不是意圖謀反?

隨後朱元璋命令傅友德傳喚兒子來謝罪,沒多久傅友德提著兒子傅讓的頭顱就回來了,這一舉動嚇到了所有人。

朱元璋更是氣憤的大罵:“你為何如此殘忍?”

傅友德冷笑著說道:“你不就是想要我們父子的性命嗎?這不正是你想看到的嗎?”

說完就抽出寶劍自刎而去。

即使如此,朱元璋對傅家也沒有完全放心,為了斬草除根,他把傅家剩下的人都發配到了邊遠苦寒之地。

一代功臣,就這樣消失在歷史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