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清朝还会延续多少年?

千山万水215610010


成也慈禧、败也慈禧——清朝确实在慈禧的干政下加速灭亡,但若没有慈禧,满族可能要面临灭族的可能!

公元1861年8月咸丰皇帝在热河去世,临终前任命八大顾命大臣: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景寿、协办大学士尚书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八人,辅佐同治帝载淳处理朝政;同时又给皇后和皇太子(由皇帝生母懿贵妃代管)两枚代表皇权的印章,希望“外戚”与顾命大臣之间能获取相互牵制,共同辅佐同治皇帝成长。

但此时的大清国犹如风暴中的破船,已经面临沉没的危险了。

太平天国起义,第二次西征虽然陷入了颓势,但是第二次攻破了江南大营,导致湘军被迫后撤。同时山东区域的捻乱也在不断策应着太平天国。

而川、楚区域的苗乱、陕西的回乱、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英法联军还占据着京城。

辛酉政变若是失败了,洋务运动主要领导者“鬼子六”奕䜣若是死了。以“八大顾命大臣”在咸丰时期的政务操作来看,估计清廷很难施行洋务运动,甚至是以载垣、端华、景寿这几位王爷打心底鄙视汉臣的做法,这八位“顾命大臣”更多是执行保守政策。

若是这样的话,满族搞不好会被屠族!

一个真实的辛酉政变

一、慈安与慈禧

由于种种因素,导致了很多人认为慈禧一开始就是掌握了政权,主导了辛酉政变。其实只能说这个时期的慈禧,只是个比较强势些的女人而已。真正主导辛酉政变的人,是“鬼子六”奕䜣父子两人

慈禧并非是皇后,而是咸丰的妃嫔,只因给咸丰生了爱新觉罗·载淳(同治皇帝),才以“子凭母贵”得到封为贵妃。此时皇后是慈安,若是以古代的法理来论述,此时的爱新觉罗·载淳应该称呼慈安为额娘,而非是慈禧。根据《清史稿》及许多资料显示,当时慈安并没有生育,因此慈禧将载淳过继给了皇后慈安,正因为慈安是皇后是正妻,因此载淳才获得了皇太子的称号、即嫡长子!

所以,当咸丰死时,真正掌握后宫权利的是皇后慈安,而非慈禧。

在《清史稿》中说“十一年七月,文宗崩,穆宗即位,与孝贞皇后并尊为皇太后”。给予人的错觉是慈禧此时也被尊为太后,但是从当时的文书来看,“八大顾命大臣”并没有给予慈禧这个权利,文书称皇太子登基为帝,皇后荣升为皇太后,懿贵妃进为太妃。

甚至是连咸丰皇帝棂前祭酒这个差事,都没有慈禧的什么事。根据《慈禧太后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清史解读》的说法,此时的慈禧极为懊恼“八大顾命大臣”的做法,跑去与皇太后慈安诉苦,说“先帝尸骨未寒、他们要夺权“,“要欺负她们孤儿寡母”这类的话。

说真的,此时的慈禧的运气不错,皇太后慈安宽容慈爱,不太喜欢政治上的斗争,因此才以先帝留给她们两人一人一枚印章为由,坚持给予慈禧皇太后的名义参加葬礼上的事务。正因为皇太后这个时期的认同,才让慈禧一直以来都不愿意与慈安有冲突——“慈禧慑于嫡庶之分,亦恂恂不敢失礼”

二、“恭忠亲王”爱新觉罗·奕䜣,宗人府里的满人称为“鬼子六”

《清史稿》中给予咸丰皇帝很高的评价,认为他是清朝最后一个能掌控全局的皇帝。可是当英法联军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咸丰与他六弟奕䜣相比,真的是相形见绌。

咸丰在位时期,就一直很“照顾”这个比自己聪明、当年还是争储的弟弟,作为亲王的奕䜣一度被赶出清廷权利中枢,尽管如此,奕䜣依旧能凭借他的个人能力和人脉,在他岳父桂良(三朝元老)的协助下,组建并掌控了当时大清国唯一的对外窗口——总理衙门!

甚至是于1858年4月时,英、法、俄、美四国公使率舰陆续来到大沽口外,照会、准备讹诈清政府时,对西方世界有所了解的“鬼子六”成为当时清廷中为数不多,坚持谈判不要一味示弱,上书建议天津等地备战,同时还建议清廷让广东的“乡军”(民团)等攻打广州城(当时已经被占),牵制部分洋人后,其他的“粤军”全力攻打香港和澳门地区,好获取谈判时的一定主动权。

而在留守京城,担任议和大臣时,奕䜣通过他的岳父桂良,笼络了文祥(户部侍郎)、宝鋆(总管内务府大臣)、胜保(副都统)、贾槇(兵部),还有周祖培等等,使得一个全新的政治集团形成,且在与西洋人合议之时,他展现出来的一种对西方世界的认知,使得他又得到了西方公使们的认可。

反观此时的“八大顾命大臣”

死抓着热河的行宫戍卫部队不放,还不把两宫太后、小皇帝放在眼里,在议事时,对于慈安和慈禧的所有建议,要么是置之不理,要么就是大声驳回,乐此不疲地欺负这孤儿寡母,任由两宫太后躲在房内搂着小皇帝哭泣。

“声震殿陛,天子惊怖,至于涕泣,遗溺后衣”《越缦堂国事日记》

其实从这里也能看出来了,这个时期的所谓两宫太后,若没有“鬼子六”奕䜣的合作,是被“八大顾命大臣”吃得死死的了。最多也就成为印章的保管者而已。

“鬼子六”奕䜣

此时的奕䜣,被咸丰打压了半辈子,借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机遇,获得了京城的实质控制权,军部、军队(胜保)、户部、内务府都是他的朋党在掌握着。可是这个时候的八大顾命大臣根本就没有他的份。

也就意味着,若是大行皇帝梓宫返京之日,肯定是他奕䜣再次离开权利中枢之时。他唯一能做的,就像康熙时期的索尼,虽然无法制约鳌拜(载垣),却成为当时皇帝和皇太后唯一的倚仗——即保皇派!

也是此时,慈禧的心腹刚好赶到了京城,给他送来了慈禧的求助密信,两人就这样一拍即合。

三、“鬼子六”奕䜣的计谋——辛酉政变

慈禧和慈安作为深宫里的囚鸟,怎么可能会在咸丰死后能调动得了胜保此人?

恭亲王奕䜣以吊丧的名义赶到了热河,史书只说他和两和嫂子单独聊了两个多时辰,具体聊什么,没有任何记载。

但是“鬼子六”奕䜣呆在热河六天,离开后不久,先是一个御史(后来升官了)董元醇上了道奏折——《奏请皇太后权理朝政并另简亲王辅政》,让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同时请一到两个亲王辅政。直接无视咸丰皇帝刚下不久、任命的“八大顾命大臣”旨意(造势)。

随后胜保突然到避暑山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清史稿》说的是胜保在京城时突然给全国各地下了一到军令,“不许各地统兵大臣赴承德祭奠”。随后自己跑到承德哭奠,并率兵经河间、雄县一带兼程北上

能不能这样理解,胜保作为驻守京城的大将军,他会领兵离开京城吗?这个时期,虽然谈判了,洋人也撤到天津了,可他敢带走京城的军队,然后到承德吗?

他不怕京城有民变或洋人突然反口?他不怕承德那边害怕,他胜保要发动兵变吗?

如果他没有令大军去哭奠,只是带着几百个侍卫,那么他离开承德时,他率领的军队是从哪里来的?

这是不是胜保在偷偷用计谋夺走了戍卫行宫的兵权呢?

而此时的八大顾命大臣,还在为董元醇的那道奏折,在咆哮两宫太后和小皇帝。史书没有说这道奏折的后续情况,但是我们从史书中能看到一点,过了几天,两宫太后借口说雨天泥泞,带着小皇帝从小道急速赶回了京城

为什么八大顾命大臣没有抓住最后的皇权,反而放她们单独走?

董元醇的那道奏折,是缓兵之计,八大顾命大臣他们赢了,两宫太后认可了留中不发,所以他们才认为妇道人家,只不过是不愿意劳累,想赶快回到京城的安乐窝里呆着。

所以他们败了……而慈禧和慈安、“鬼子六”奕䜣成为了清政府的主宰!

掌权后的慈禧需要更多的政治盟友

1861年12月2日,改年号“同治”,两宫太后御养心殿,垂帘听政。

当时的“大清国”虽然在围剿太平天国的战场节节胜利,但为了策应太平天国,山东捻乱,宁银区域的回民动乱,川、楚、黔、粤、桂等地也相应爆发白莲教或是天地会等起义。

由于太平天国起义已经歼灭了大量的旗人部队,尤其是公元1860年,李秀成“围魏救赵”,诱使以八旗为主的江南大营分兵,最终攻破江南、江北大营。使得当时的“大清国”的嫡系部队八旗军,只剩余僧格林沁亲王这支能战的满蒙八旗部队了。

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听从了“鬼子六”奕䜣的建议,全力剿灭太平天国和捻乱、回乱,给予汉人曾国藩实权,提高湘军的权利,同时提拔左宗棠、李鸿章等汉族地主武装,避免曾国藩自立。然后派遣僧格林沁主山东捻乱,胜保主陕西、宁、银回乱。

最为关键的是,奠定了“大清国”随后三十多年的国策——把列强当作“肢体之患”,“列强不利我土地人民,犹可以信义笼络”

当时的英法得知奕䜣成为执政者时,纷纷宣称“令人满意的结果”(英国),“恭亲王成为执政者,以后的谈判将更易进行”(法国),甚至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英国人选择不再是敌对形式,而是以顾问的姿态来“指导大清国”的内部事务。

回光返照下的同治中兴

通过将权利分享的形式,使得两宫垂帘听政获得了汉、旗人(奕䜣派系,也就是洋务派)的全面支持,由于这个时候同治并未成年,因此依旧以两宫辅政形式,但慈安不喜政治,多为慈禧负责对宫外的政治事务。

奕䜣执政以来,慈禧基本对这个小叔子是全面放权的,同时奕䜣在对外事务上,多是以“以中华之精华,结外邦之友好”。因此获得了英国的大力支持,在剿灭太平天国时,制约湘军,扶持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人,给予这些汉臣得到对列强的合作关系及通道。

太平天国覆灭之后,“回光返照下的同治中兴”是一场饕鬄盛宴,由于十多年的战乱,使得江南区域的茶、丝绸等货物紧俏,湘军在劫掠太平天国及民间时,又使得财富集中;大量的无主土地又能再次分配;帝国再次获得了江南的赋税,同时权利下的利益不再是旗人独享,汉人、旗人、洋人、平民都在太平天国覆灭后,利益得到了“妥善、公平”的分配

一种旧秩序下的新体制出现了。兴办军事工业、兴办新式学校、对外派遣留学生,将海关交给英国人打理(这点确实很严重,但是也很难说,因为若是旗人来做海关,估计不知腐化成什么样),与英国出现了短暂的蜜月期,向英国订购了战舰,组建新式海军。

1、奕䜣支持曾国藩等办洋务,但他又主张削弱地方势力,引起湘淮势力的不满;
2、奕䜣办洋务,清廷中倭仁等顽固派不满
3、奕䜣权力受限(不是皇帝),不能满足列强的所有要求,列强对他也开始不满。
4、慈禧与奕䜣合作,给予了奕䜣巨大权力。但随着奕䜣地位高升和声名鹊起,恭亲王奕䜣又引起了慈禧太后的不安

为什么说若不是慈禧和奕䜣执政的话,满族可能会要像契丹、或鲜卑那样,全面消失在历史长河里?

就因为慈禧与奕䜣的合作,才让清廷的洋务派获得了掌控中枢政权,开启了“大清国”对外的大门。

而八大顾命大臣虽然都死了,可是当时安排在同治身边的老师乌齐格里·倭仁,就是顽固派的代表人物,甚至由于奕䜣后来在对外事务上过于软弱,过于倾向列强,连奕䜣的弟弟奕譞,也成为顽固派的一员,全面否定了“鬼子六“的所有政策。可想而知,顽固派的帝师教育出来的同治对洋务运动是如何看待的。

甚至就连汉人集团里的魏源、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也不愿意全面接受西化,坚持“师夷长以夷制夷”的方针来执行洋务运动,并不同“鬼子六”奕䜣那样全面倒向列强。

保守的顽固派可以说是整个清帝国最愚昧无知的,他们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国事物,坚持儒家思想里的因循守旧,幻想恢复“闭关锁国”的局面,幻想继续由旗人掌握权利、继续施行愚民教育体系。

当年辛亥革命时,南方仅存不多的满城之一广州满城,一共有一万三千旗人,最后活着走出满城的只有不到2000余人。可想而知,若是继续让保守的顽固派统治,南方已经不再是旗人做总督的时代了,东北和蒙古的旗人也因生活贫瘠而反感爱新觉罗家族的统治(大革命时,这两个地区的旗人是反清的),而北方的义和团就是保守顽固派扶持的。

恭亲王“鬼子六”奕䜣执政期间,出卖国家利益,交好列强,使得清帝国沦为半殖民地,但也维护了清帝国的半个封建统治。“鬼子六”奕䜣被慈禧和光绪教育后,八国联军的攻击,山东教民的暴虐、南方各省的刺杀满人、东北蒙古区域的起义,回民的杀戮……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原是满族勋贵的满族人在大革命和军阀混乱这几十年里,迅速摒弃掉满族头衔的原因所在。【晚晴时期清政府的统计约有500万国人(旗人),但是到了新中国建立时,除了东北和京城还有满族之外,其余的均……完全融入了华夏种族的大家庭里了】

图片均来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必删除


史之为用


如果说起清朝末年,慈禧一定是一个无法去逾越的一个人物。他在历史上的所作所为引起了很多人的议论。有许多人将它称为清朝覆灭的大罪人。那么当时如果没有慈禧垂帘听政的话,清朝会不会复兴呢?会不会变得更强大?这都是一些没有办法给出确定答案的问题。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蝴蝶效应。初始条件下一个非常微小的变化都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同样历史上一个稍微小的变化也会引起无法估量的后果,今天就和大家探讨一下,如果真的没有慈禧,清朝会不会变得更加繁荣?

首先在清朝就已经出现了维新变法百日维新这种资本主义萌芽思想,虽然进行了百日维新,但是代以慈禧太后为主导的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下,百日维新最终失败,中国没有进行新的制度上的改革。那如果没有慈禧百日维新会成功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即使没有慈禧,封建守旧势力仍然是存在的,封建地主统治阶级根本不会同意资本主义变革在中国的进行,因为这样会危及当时封建地主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而慈禧只不过是征个清朝封建守旧势力的代言人。清朝混乱不堪的历史并不是由他一手导致的,而是由一直延续下来的封建落后的封建统治制度,以及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所造成的。

再说如果没有慈禧的话,在一定程度上就知不道八大臣会不会存在。如果慈禧不存在的话,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光绪,如果没有慈禧那么可能咸丰无后,那么很可能是从老六老七老八那里过继一个,而光绪是慈禧指定过去过来的,如果没有慈禧的话,真正的以后的统治还是很难说的。

再有就是对于一个历史人物的看待要辩证的去看。一方面由于其政治地位确实对当时诸多的历史产生了较大的问题,而另一方面当时的历史大环境的总体趋势也不是一个女人一手造成的,而是他身后所占的封建手就地主阶级所造成的,即使没有慈禧,当时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地主统治阶级的矛盾也是无法调和的,闭关锁国以及封闭的政策还是会施行的。

即使在历史长河中真正的没有慈禧这个人物,以后的历史也很难去想象会发展的更好。因为毕竟当时清朝在世界已经落后了很多,主要的封建统治制度没有改变的话,中国其实还是很难在当时的环境下去进行较快的发展的。


历史365


这么讲吧,如果没有慈禧的话,清朝末年,很可能就分崩离裂,国将不国了。

原因很简单,乾隆帝后,清朝可以说,就直接跳水走下坡路了,而且,皇帝一个不如一个。

嘉庆帝在位的时候,清朝就到处是问题,官员们,都在等着出事,几百个人,竟然攻进了紫禁城,差点儿把皇族,全部灭了,这是多大的问题啊。

之后的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帝,那简直就是搞笑了。如果不是慈禧的出现,将清朝这些新旧势力,给粘在了一起,恐怕,清朝光绪帝开始,就是南北分治,成为两个国家了。

甚至,太平天国出现后,变成三个国家。那些地方权贵重臣也会割剧,各自为政。这会导致民国时的军阀割据状态,提前大几十年出现。

所以,慈禧这个女人,还是很有手段的。

而且,同情百日维新没用,在清朝那个环境下,就算慈禧死了,百日维新也成功不了。光绪是想夺权亲政,并不是想百日维新。清帝国内,没人赞成,至少是没有人能力和实力,推行日本明治维新那样的变革。

清朝的灭亡,不可阻挡。


董江波


同治继位以后,其母叶赫那拉氏·杏贞被尊为“圣母皇太后”,即慈禧太后,1861年,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发动辛酉政变,铲除了顾命八大臣的势力,自此慈禧太后成为清朝实际的掌权者,直至1908年11月15日,慈禧病逝。

从1861年到1908年,慈禧实际统治了清朝47年时间,在她统治期间,中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侵略,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达到了顶峰。

中日甲午战争时期,前线战事吃紧,清军将士们拿着老旧的步枪英勇顽强的对抗着日本军队的坚船利炮,而慈禧竟然还在大张旗鼓的举办着自己的寿宴,北洋水师也曾在战斗中用炮弹命中过日本舰船的炮弹库,可无奈的是为了提供给慈禧丰厚的物质享受,炮弹里面装的竟然都是沙土。

可以说,是因为慈禧挪用了海军军费才直接导致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进一步导致清政府签下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否则,中日的结局极有可能会改写。

而在光绪开始戊戌变法的时候,慈禧依然我行我素的在搞独裁,而在意识到戊戌变法有可能威胁到她的权力之时,慈禧立刻下令停止了变法,可以说,在慈禧的手中,中国失去了一次独立自强的机会。

那么,若是没有慈禧,中国又会如何呢?戊戌变法会成功吗?即使成功了,近代中国会因此而富强起来吗?

真的未必,从明朝开始,中国封建王朝就开始实施“海禁”政策,到了清朝则进一步演变成为“闭关锁国”,一味的以天朝上国自居,这是当时的统治者们犯下的最大错误,也是近代中国屈辱史的导火索。

而戊戌变法即使没有慈禧的阻止,也绝计不会成功,戊戌变法当时的支持者仅仅是一些举人和士子,但它侵犯的确是清朝贵族阶级的利益,因而即使慈禧不出来阻止,广大贵族阶级也会横加阻拦,变法还是难以彻底实现。

相反,慈禧执政期间,还是重用了诸如曾国藩、李鸿章等名臣,重用洋务派,使当时的中国接触到了西方的科技,工商业也实现了初步的发展,可以说,如果没有慈禧,或许不会有之后的“八国联军侵华”,但也或许清朝早就被“太平天国”灭了也说不定。

当然了,历史没有如果,随着新思潮的崛起,封建王朝的灭亡不过也只是时间问题。


轻侃古今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她怎么能不垂帘?咸丰皇帝就一个儿子可以继位,那儿子就是慈禧生的,关键那儿子太小,继位之时才6岁,只能效仿旧例,由其垂帘,外加8位顾命大臣一起共同辅政。毕竟之前清朝就因为孝庄太后的成功案例在前嘛。

我们换个角度,慈禧做了哪些事使清朝短命了。如果她没做,会怎样?

我相信大家一定会说她平时骄奢淫逸,安于享受,比方她一顿饭吃100多道菜。

过60大寿,花费巨资,没有用于军队建设,导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

直接破坏戊戌变法等等。

可是,不容置疑的是我们都是事后诸葛亮。她确实有错,如果换成孝庄这样的人来垂帘听政,也许会使清朝继续延续一段时间,但是不会特别长,毕竟时代的潮流已经往民主共和的方向,只是时间的问题罢了。同时期的沙俄还有泰国的案例就摆在眼前,即使通过改革等手段来延续国家,最终也还是得面临着灭亡的问题,毕竟大势所趋,非人力所能抗拒!

怎样才能让她不垂帘听政呢?我臆想的可能:
1、咸丰直接以国事为重,抛弃私心,以国赖长君为由,立大的宗室子或者是自己在世的兄弟,如恭亲王。这样慈禧就没可能垂帘听政了。

2、顾命大臣继续辅政,慈禧只是当个摆设。


带志逐梦


那应该是另外一番景象了,很有可能是不会灭亡的。因为当时清朝海军如果没有慈禧抽调的军费,那可是亚洲最强大的海军,有了当时最强大之一的军舰,海军就不会败退,太阳国被打压后也不会进而侵犯清朝,欧洲的那帮子也不会趁虚而入,后面一系列的割地赔款也就不会发生。最后的结局应该还是学习强大国家的制度和技术,图强变法,最终也会走向社会主义国家。只不过中间会少了许多弯路而已。(当然也不排除会重蹈覆辙,慈禧不干,有人会去干,渴望木又力的人可不少[酷拽])



逆生长的向日葵


首先清朝的兴衰是历史的必然走向。清朝自乾隆起,清朝的国势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到了嘉庆、道光帝的手上,清朝的江河更是一代不如一代。慈禧太后入宫时,道光帝已经驾崩两年了,所以说清朝的没落和慈禧太后并没有多大关系。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就已经暗示了时代的发展趋势,封建统治也已经走到了末路,当时的资本主义引领了世界的潮流。当时的清政府玩完全脱离了世界的发展。虽然李鸿章坚持洋务运动三十年,但是他的很多行动都受到了清朝的腐朽顽固份子的掣肘,这也是清政府灭亡的重要原因。

如果当时慈禧太后没有垂帘听政,那么清朝还能坚持多久?

一、在政治上面,只能说慈禧太后是一个识时务的人,但是她不是一个明智的统治者。她敢于任用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汉人,但她仍然坚持封建腐朽的那一套作风,而她平日里的生活也是相当的腐败。比如:甲午战争开始时,慈禧太后竟然坚持要过六十大寿,并且因为过大寿她从军费中抽取了一千多万两白银。可见慈禧太后的生活是多么的奢靡。

二、思想上清朝也是相当落后,比如:隋朝流传下来的科举制度、八股取士,在当时清朝末期这些已经都不适应了,而且读书人的思维也受到了限制。当时清政府中的很多内阁大学士,甚至连葡萄牙和西班牙都不知道。这和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的政策有关。  

清朝末期,慈禧太后也是清政府的最后一位实权统治者,虽然慈禧太后不是皇帝,当时的皇帝是光绪帝,但是,清政府的大权,被慈禧太后牢牢地控制在手中,光绪帝就是一个傀儡皇帝罢了。

1908年,光绪帝驾崩,三岁的溥仪成了大清的皇帝,慈禧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17点慈禧在仪鸾殿去世,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如果慈禧太后没有垂帘听政,那么清朝当然还是会灭亡的,只是早晚的问题。


公元前


历史本身就不能假设。提出这个问题的,可能把清朝的灭亡记在慈禧头上了,认为清政府腐败堕落,软弱无能,作为清政府的实际掌权人,慈禧难辞其咎。尤其是慈禧剿灭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扼杀了戊戌维新变法,挪用军费做寿,还有那句著名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奴言卑语等,有些人对慈禧恨之入骨,认为慈禧是阻碍历史进步的罪魁祸首。慈禧的历史形象有些歪曲了。

其实,慈禧是中国近代史上颇具胆略、很有才能的统治者之一,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局限性;作为当时中国面临的百年未有之变局时的统治者,慈禧在不少地方尤其是对外关系上,也只能委曲求全。但不管怎么说,慈禧维系了当时正处于风雨飘摇清政府最后半个世纪的相对安稳的统治。

有人可能会说,清政府是个反动政府,慈禧维持这一反动政府这么久,延缓了清政府的倒台,是在开历史的倒车。应当说,这种认识有失偏颇。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小农意识非常浓厚,国人缺乏法制意识,也没啥民主情怀,人心较散,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希望出现开明专制。中国历史上让人津津乐道的文景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不都是一个开明的、有威望的皇帝积极有效作为形成的吗?相反,如果中央缺少权威,肯定天下大乱,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等乱世,不都是因为权力出现真空,地方割据势力趁机坐大造成的吗?按这一规律,慈禧死后,清政府很快垮台,民国建立了,中国并未强大,却出现了军阀混战的局面。多数中国人不喜欢天下大乱,想往的是太平稳定,慈禧统治的清政府,尽管经历了甲午战争、八国联军的屈辱,但那都是外患。中国进入明朝以来,因封建制度的原因,就逐步失去了对外竞争优势,这个问题不应由慈禧一人负责。慈禧在位时,内政还算稳定的,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内忧并不突出,这不能不说是慈禧的贡献。

慈禧刚登上政治舞台时才27岁,1860年,咸丰刚死不久,就以孤儿寡母之身,干净利索地搬倒权倾一时的顾命八大臣,走上了权力顶峰。此时的慈禧,可以说是受命于危难之际,外有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城,火烧圆明园,内有太平天国起义席卷大半个中国。慈禧主政后,对外,与西方列强修好,换来国际社会的支持;对内,打破满汉成见,大胆启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汉族官僚,仅用4年就扑灭了持续十几年的太平天国起义;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痛定思痛,开展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光绪支持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搞变法维新时,慈禧一开始并不反对,说明慈禧并不是一个顽固迂腐之徒,只是后来发现维新派有政变夺权企图后,才动了杀机。其实,戊戌维新本身就是一帮毫无政治经验的年轻知识分子的纸上谈兵,形式大于内容,并无太多的实际意义,中国当时不可能像日本那样通过维新变法实现复兴的。

慈禧晚年,整个中国封建社会都已穷途末路,所以尽管清政府历代统治者都很勤于政务,没有出现其它朝代后期经常出现的荒唐君主,但依然改变不了落后挨打最终倒台的局面,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是一个人所能左右的。因此,即使没有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即使光绪帝真能掌权,大清的命运也不会有太大变化。


历史与音乐


慈禧在满清的历史上,确实被过度妖魔化了。

没有慈禧太后的垂帘听政,那么清朝将会在原先的封建道路上继续走下去,而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变化。反而正是因为有慈禧的存在,清朝才在末年,进行了被誉为,用30年走过西方世界200年的工业化进程,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才就此起步。

其实客观的说清朝的兴败成也慈禧,败也慈禧。

没有慈禧的清朝绝对会加速衰败,但是这衰败的时间点,从历史的发展走向来看,无法与之后的革命相对接,这也意味着如果清政府提前衰败,那么国内的形势会更加混乱,军阀割据更加疯狂。而且此时极容易成为列强的殖民地。现在已知的历史是清朝在灭亡以后,革命派以及民主派接过了整个政权,但是由于巨大的历史差距,从而陷入了长达数十年的军阀混战割据的局面。

但这种局面是在民主共和的基本框架下进行的。但如果清朝提前衰败,这种框架并没有因为辛亥革命而建立起来,我们可以想象这样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军阀割据,究竟对我们的近代发展有多大的杀伤力。

公元1861年咸丰皇帝去世,临终时任命顾命八大臣辅佐皇后和皇太子。此时的清王朝并没有在鸦片战争的泥沼中脱离出来,也并没有因为鸦片战争的种种战败而有所警醒,更因为国内大规模的起义运动使清政府疲于应付,甚至多次建立的剿匪军营也被太平天国所攻破。在其他地区还有念军起义,苗民叛乱,回民叛乱,更有因法联军洗劫北京城。

这一时期的清王朝依然秉承着祖制,对于汉族官僚又堤防又任用,不给实权。而且顾命八大臣一贯的形式作风也是继承至此。所以如果八大臣在政变中取得胜利,他们依然会鄙视汉族君臣,并采取一如既往的保守政策维护自己的统治。在这一情况之下,国内的矛盾会更加严峻,政府可以利用的资源就会越来越少。但最终慈禧获得了胜利,并掌握了政权,主导了政变。这一时期的慈禧是一个强势的女人,而且相比于那些彻底的顽固派更加开明。

慈禧的基础与慈安的合作

慈禧原本就不是皇后,只是妃嫔,但是给咸丰皇帝生出了之后的同治,所以才被封为贵妃。又把自己的孩子过继给了慈安。因为慈安是正经的皇后,所以载淳获得了皇太子的称号也成为嫡长子,所以在政变之后,慈禧和慈安共同主政,但实际上掌握实际权利的是慈安。慈安,虽然掌握实际权利,但是对于政治并不感兴趣,更不喜欢政治斗争,一切事物似乎都是由慈禧办理,慈安认可批准。所以慈禧和恭亲王奕欣,在获得政变胜利之后开展的大胆放权,任用汉族官僚,并进行洋务运动等等。

慈禧是主要参与者,而慈安,是最终决定者。包括政变也是如此,慈安也参与到了政变当中。当时在慈禧和慈安两宫太后共同的授意之下,清政府的最高领导层也进行了简单的政治改革。正式成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管对外邦交和与洋人的一系列事件。清朝的中央政府才真正意义上的睁眼看世界。而且在主导之后清政府一系列变革的事物上,慈禧和恭亲王奕欣所用的人物都是在之前已经表现出的,尝试与洋人接触的官僚尤其是汉族官僚,这对于清王朝日后的发展是有很大意义的。这也是当时的中央政府全新政治集团的形成,展现出了慈禧对西方世界的认知。

此后就是清政府在末年所进行的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这场运动在当时被西方所侧目,在西方看来清政府也是用了三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国家近200年的工业化我们可以说这种工业化徒有其表,并没有使清政府富强起来,但是这与30年前完全排斥西洋事物的清政府相比具有天壤之别,而且当时的西方也开始警惕,甲午战争时,西方国家才对日本青睐有加。

改革变法或者说运动,如果想要成功,不能仅仅是一次变法,一种器物上的革新,而是应该经历多次变法,并由不同的代表者进行的。


但此时的清王朝却选择了原地踏步,不希望这场运动继续进行下去,更不希望有任何人打破清王朝在当时的全国性统治。毕竟领导这次洋务运动的依然是封建传统统治者。在他们看来变法已经成功,各地的叛乱以及农民起义被镇压与各国之间的外交也基本建立起来,并建立紧密关系,与洋人进行多次合作。,使得当时中国的工业化迅速推进。在传统封建统治者的眼里,这就已经足够了。

但是对于一个国家真正的未来发展和未来道路的走向而言,这其实刚刚开始。慈禧等一批人也就是在此时,由相比于顾命八大臣的新锐势力便成了保守势力,而想进一步改革变法的光绪帝以及戊戌六君子就登上了舞台,但是最终失败。而孙中山等人则为了进一步的革命,先后花了20年的时间。慈禧1861年掌握实权,一直到去世这40多年的时间,并非一成不变,一个脸谱。

清朝有了慈禧避免过早衰亡的命运,同时也等来了辛亥革命这个最基本的民主制度框架。并且在慈禧掌握实际权利的前半期清政府确实改变迅速。如果清王朝没有慈禧的话,又没有革命派的奔走呼嚎和革命努力,那么留给中华大地的只能是一片狼藉!


世界史图鉴


慈禧太后能够垂帘听政正是清朝衰落造成的,咸丰皇帝经历太平天国起义,二次鸦片战争的种种打击,在内忧外困之下,心灰意冷,早早放弃了拯救自己千疮百孔的帝国,沉迷于酒色之中,不久早逝。此时主少国疑,给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创造了天然条件,虽然以肃顺为首的权臣把持着朝政,但显然慈禧太后以其身份合法性更能得到清政府以奕䜣为首内部势力的支持,慈禧太后有惊无险地得到了清政府的掌舵权,此后慈禧太后统治了中国将近半个世纪。虽然她大胆起用了地方团练,涌现出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大量汉臣,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并推行洋务运动,仿佛有中兴之势,但并没有改变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纠其原因,慈禧所作所为都是无奈之举,并不是自身所愿,清政府终其一朝都在防范汉人,深怕汉人重夺江山,中国在近代的种种落后,无不是这个原因,从这点来看,清朝灭亡只是时间问题,无论是肃顺还是慈禧,还是奕䜣,都没有魄力或机会改变这种局面,所以有没有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清政府延续的寿命都差不多,只是方式会有所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