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眾嫌棄妙玉的茶淡,劉姥姥太會說話,難怪如此投緣賈母和王熙鳳

劉姥姥能成功收穫賈府一干人的喜歡,憑的當然是本事。因為她很會察言觀色,會說話,會表演,會討人喜歡。但奇怪的是,她處處討人喜歡,卻在櫳翠庵時,偏要當著眾人的面,嫌棄妙玉的茶太淡了,這卻是為何?其實,這正是劉姥姥會說話的訣竅,正因為如此,她才能如此投緣賈母和王熙鳳等人。

當眾嫌棄妙玉的茶淡,劉姥姥太會說話,難怪如此投緣賈母和王熙鳳

​櫳翠庵品茶,人精劉姥姥當眾嫌棄妙玉的茶太淡。

賈母平時很少逛大觀園,縱然去了,也是去一兩處坐坐就完了。可劉姥姥來那天,賈母破天荒地起了個大早。還沒吃早飯,賈母就領著劉姥姥逛起大觀園來。

除了在蘅蕪苑,劉姥姥一語不發外,對其他姑娘和她們的屋子,她都是撿好聽的說。比如猛誇黛玉屋裡像個上等的書房,猛誇惜春漂亮能幹。但偏偏在櫳翠庵時,劉姥姥居然當妙玉的面,嫌棄妙玉的茶太淡。

當眾嫌棄妙玉的茶淡,劉姥姥太會說話,難怪如此投緣賈母和王熙鳳

​當時賈母領著劉姥姥進了櫳翠庵院子,就在院子裡坐著,沒進內堂去。妙玉見賈母等人來,親自捧了茶來奉上。賈母和王夫人等都有茶,就劉姥姥沒茶。賈母喝了半盞,就叫劉姥姥也嚐嚐。劉姥姥端起來,一口就喝盡了,然後還笑著說:

好是好,就是淡了些,再熬濃些就更好了。

劉姥姥這話雖說得委婉,但意思卻再明顯不過,她就是覺得妙玉的茶太淡了,不夠好嘛。當時妙玉可就在一旁呢,而且賈母、王夫人、王熙鳳、李紈、以及眾位姑娘們,婆子丫頭們都在。劉姥姥居然就當眾說妙玉的茶不夠好,這不是很沒眼色,很無禮嗎?就算是最不會說話的人,也斷不會在做客時,說主人家的茶不好吧?

這是因為劉姥姥不會說話嗎?當然不是,劉姥姥若不會說話,就不可能收穫賈母這顆閨蜜心,也不可能惹得眾位奶奶姑娘如此歡樂了。那她為何偏偏要得罪妙玉呢?

當眾嫌棄妙玉的茶淡,劉姥姥太會說話,難怪如此投緣賈母和王熙鳳

​其實,這正是她會說話的訣竅。因為這個訣竅,她才討得賈母如此歡喜。

很多人都覺得,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該恭維的時候,恭維幾句,就是會說話了。其實不然,真正會說話的人,一定有自己的原則。他們不會瞎恭維別人,因為瞎恭維別人,很容易就被別人看穿,讓人覺得虛偽,沒誠意。

比如劉姥姥,她原本就是個鄉下窮婆子,平日裡連飯都吃不飽,哪裡有品茶的條件和能力?她在家裡怕是茶葉都喝不起,縱然喝了,也不過是解渴的蠢物。若她喝了妙玉的茶,就猛誇一通說,這茶真好啊,真高端啊。那麼賈母等人聽了,肯定會覺得這個窮婆子虛偽。如此一來,賈母等人還能喜歡劉姥姥嗎?

保持自己本色,不說虛偽違心的話,夸人誇到點子上,不懂的絕對不裝懂,這就是劉姥姥說話的藝術,也是她收穫賈母等人歡心的訣竅。

​比如黛玉房裡書多,惜春漂亮能幹,劉姥姥可以猛誇,因為這是誰都可以看見的啊。劉姥姥即使誇得再猛,也沒人覺得她虛偽,只會覺得這個窮婆子沒見識,很可笑,很可愛。

當眾嫌棄妙玉的茶淡,劉姥姥太會說話,難怪如此投緣賈母和王熙鳳

​可品茶就不一樣了,若劉姥姥也猛誇茶好,賈母等人一聽就知道這窮婆子不實誠。但劉姥姥恰好是個實誠的人,她不裝。不會品茶就是不會品茶,她只說最直接的感覺——茶的濃淡,這讓人一聽,就覺得實誠,可愛。

除了品茶外,劉姥姥有很多地方都是這種說話風格——不裝,說自己的真實感受,但也絕對不自卑,同時還誇讚了對方的東西好。

比如王熙鳳給劉姥姥喂茄鯗,劉姥姥就沒裝。若她不懂裝懂,明明沒吃出茄子味來,卻非要拍馬屁說:哎呀,你們家的茄子味道真好,真高級啊。當時賈母等人肯定就不那麼喜歡她了,因為虛偽無趣嘛。

她當時吃了一口,不知道什麼東西,就直接問王熙鳳,這是什麼菜呢。王熙鳳說是茄子,她又說,姑奶奶您哄我吧,這哪裡是茄子呢,茄子能吃出這個味,我們莊稼人都種茄子去好了。

看劉姥姥這話,多有意思?她不知道就說不知道,一點不裝,也不怕別人笑話,大大方方展示自己“土鱉”的樣子,反而惹得眾人開心。

當眾嫌棄妙玉的茶淡,劉姥姥太會說話,難怪如此投緣賈母和王熙鳳

總之:劉姥姥之所以如此受歡迎,是因為她會說話。而她會說話的訣竅中,有一樣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展示自己的本色,絕對不裝,也絕對不亂誇別人。

說妙玉的茶淡,也是這個理兒,她本就是窮婆子,不懂品茶很正常。若她假裝懂茶,品茶,反而讓人覺得虛偽厭棄。但她不懂就不懂,只說自己最真實的感受,評論茶淡茶濃,這就讓賈母等人覺得她真實可愛。當然妙玉除外,妙玉可是煩死她了,這是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