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反流是不是一定有症狀?

用戶7539118395263


1、胃食管反流(GERD)症狀:

胃灼熱,又稱胃酸消化不良,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最常見的症狀,通常感覺像胸骨後開始灼熱的胸痛,向上移動到頸部和喉嚨。許多人說,這感覺就像食物回到嘴裡,留下酸味或苦味。

其實輕度的胃食管反流可以沒有症狀,但是長期的、嚴重的胃食管反流病一般都會合並症狀,引起返流性食管炎。

燒灼感、壓力或心痛可持續2個小時之久,而且通常在進食後更嚴重。躺下或彎腰也會導致心痛。許多人通過直立站立或服用一種清除食道酸的抗酸來獲得緩解。

燒心的疼痛有時被誤認為是與心臟病或心臟病發作有關的疼痛,但也有不同之處。運動可以加重心臟病引起的疼痛,休息可以減輕疼痛。而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燒心的疼痛不太可能與體力活動有關。

a、首先,肯定是建議飲食、生活方式的改變來緩解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狀,比如避免可能削弱下食管括約肌(LES)的食物和飲料,包括巧克力,薄荷,脂肪食品,咖啡和酒精飲料。食物和飲料會刺激受損的食道,還有如柑橘類水果和果汁,番茄製品和胡椒,如果它們也引起症狀加重,也應該避免。還有避免過多飲食、避免超重等等。

b、如果改善生活方式不能緩解,可以使用一些藥物,比如抑酸劑、質子泵抑制劑、粘膜保護劑等等。

#清風計劃# @清風計劃


愛醫學愛生活


這個作為胃食管返流的患者最有發言權。

我本身也有輕度的胃食管返流疾病。

我記得當初引起胃食管返流的原因,應該跟我自身的飲食習慣分不開。

我記得有一年夏天,小龍蝦價格便宜,肉質又鮮美,我們兄弟一幫人每人輪流請吃宵夜。就這樣每天晚上從9點吃到12點,酒足蝦飽後回家就睡覺,持續了一個月。後來就逐漸發生返流性食管炎了。

其實最近幾年,並不一定都有症狀出現。

1、最常見的幾個表現為:噯氣,就是打嗝,飯後容易打嗝,打完嗝後肚子舒服很多。

2、然後就是胸口會悶,但是也就一點悶。如果出現胸骨疼痛,後背痛,那就是食管開始灼傷了。那就要開始吃奧美拉唑、莫沙比利、鋁碳酸鎂等這些抑酸、中和胃酸、增加胃動力的藥了。

3、咽喉部不適,咳嗽的症狀。如果有返流了,最先會感覺到容易咳嗽了。然後慢性咽炎又來了。

西藥吃了一個療程後的一陣,如果飲食習慣控制住,加上運動,作息規律。我感覺還是沒什麼症狀的,但是就是容易復發,這個很苦惱!


暗夜精靈小Moon藥師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種常見的胃部疾病,而且該疾病的症狀輕重不一,表現多樣,常被忽視或誤診,常有胃部不適的人群應該提高警惕。

食管反流是不是一定有症狀?

胃食管反流病指的是內容物反流至食管內導致的食管粘膜發生的消化性炎症,其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反酸、燒心,常常表現為陣發性,而且大多出現在飲食後,經常被忽視,或是被認為是飲食不當所致。殊不知,經常出現這樣的症狀時,若患者不加以重視,可能會誘發更嚴重的疾病,因此應該引起患者的重視。

1、胃食管反流的症狀:首先,要說的是,有反流不一定就有食管炎發生,常人也會有反酸、燒心等反流症狀,一般為陣發性,較為短暫發作,不損傷食管粘膜,這是生理性反流。而隨著反流次數和程度的加重,就會造成病理性改變。

嚴格意義上來說,胃食管反流是一種表現,與反流性食管炎不同,其可致反酸、燒心等症狀,但是沒有粘膜損傷,而對於出現症狀且伴有黏膜損傷者,就屬於一種疾病了。對於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而言,常見的症狀包括:首先就是反酸、燒心,這是最為常見的症狀,但也常被忽視,多出現在餐後,是因為胃部酸性液體、食物等反流導致,表現為灼燒感;胸痛,也是常見症狀,容易被誤診,表現為胸骨後、劍突下或上腹疼痛,甚至可放射至肩背部、頸、下頜等;部分患者會表現為吞嚥困難、吞嚥疼痛;另外,還有患者表現為非典型症狀,如嗆咳、咳嗽、憋氣、喘息、咽部異物感、喉部發癢發緊、聲嘶、流涕、鼻塞、打噴嚏、耳鳴等。

2、胃食管反流的防治:食管反流的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包括生活方式干預和藥物治療,在生活方面要尤其注意飲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油膩食物,避免飲用濃茶、濃咖啡、飲料等,儘早戒菸戒酒,避免飲食過飽、暴飲暴食,注意少食多餐、細嚼慢嚥;餐後不能立即休息,睡覺時可適當抬高枕頭;注意通過飲食和運動保持健康體重;防止拿太重的東西,經常彎腰;注意穿寬鬆衣服、腰帶等。對於病情嚴重的患者,應該遵醫囑選擇藥物治療,如抑酸藥、胃粘膜保護藥、促胃腸動力藥物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