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度过酷暑?雍正的席子到底有多珍贵,为何下旨不许再制?

震礼


如何避暑,古往今来都是人们需要面临的一大难题。

虽说现代人已经充分享受到了科技发展带来的红利,有很多的手段和方法避暑,不再遭受酷暑的煎熬。不过,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消暑的凉屋)

相比而言,古人的避暑方式,反而显得生态而节能。那么,古人们是如何避暑的呢?

一、建造消暑“凉屋”。

和现代人一样,只要一到酷暑季节,古人们都会呼朋唤友地邀约上一大批人,来到“凉屋”消遣。除了能躲避酷热外,还能以文会友,以酒会友,增进彼此间的感情。

这种“凉屋”,不同的时期有着形象而独特的名字。在先秦时期,这种房屋叫做“窟室”,汉朝时期又名“凉房”“清凉殿”等。

这种房屋的选址非常重要,一般依山傍水而建,要求浓荫蔽日,林木森森,景色宜人,周围水流环绕。只要有水的地方,就能微风习习;有树的地方,就能遮挡骄阳。例如宋代的凉屋“翠寒堂”,周围“长松修竹,浓翠蔽日,层峦奇岫,寒瀑飞空而下”。

除了环境外,屋内还有很多避暑设施:流水环绕的假山,莲花盛开的池塘,绕屋而栽的大树,终日不间断地从屋顶流下的水帘,挂在屋檐上垂下的竹帘等等。这些设施,不断地为主人带来阵阵凉风的同时,还把炙热的暑气隔绝在外。

当然,帝王将相的“凉屋”,还会摆上各种鲜花,或者是放置香木材料制作而成的珠串。在阵阵凉风中花香扑鼻,沁人心脾。

(寒冰降温)

二、各种神奇的消暑工具。

首选仍然是风扇。,不过古人的风扇不能用电力提供能源,但他们能充分利用水的冲力,或其它机械能带来凉风。当然,最常见的还是手摇式,平民百姓就自己动手,达官贵人则有婢女等下人侍候。

据说西汉时期,一位巧匠就曾做成了一个七轮巨扇,其风力不亚于今天的几个吊扇,“一人运之,满堂寒颤”。

其次是挖深井采集冷气。在屋里合适的地方挖一口深井,让井里的冷气源源不断地飘散在屋内,能保持屋里的宜人温度。如果需要,这样的深井可以多挖几口,冷气就更加充沛。

这样的深井,在冬天也会起到保暖的作用。明代一位官宦之家,就曾在大堂内挖了七口深井,“皆以镂刻之,盘复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

再次是利用寒冰降温。不过,这也应该是富贵之家才能享用的。将冰块放在木桶里,置放于屋内各处,或者直接放在床底下,降温效果十分明显。在皇宫内,还有专门负责采购和放置冰块的部门,以保证帝王和王公大臣,以及妃子们享受一个凉爽的夏天。

还有就是颇负盛名的“竹夫人”。它之所以被冠以“夫人”的名字,是因为这种消暑神器是床上用品,又叫做“青奴”。这是一种竹篾编织成的圆柱形中空凉器,长度约为1米。周身网眼密布,利用“弄堂穿风”的原理,能收风窜散,供人取凉,十分巧妙,起到通风散热的作用。

古人对“竹夫人”有着细致入微的刻画。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就曾作诗云:“问道床头惟竹几,夫人应不解卿卿。”

(故宫中收藏的象牙席)

最奢华最精美的消暑神器,要数象牙席了。在我国历史上,只发现过3件这样的稀世珍品。现有一件存于故宫博物院珍宝馆,被列为一级文物。

这件象牙席长2.16米,宽1.4米,制作于雍正年间,由非常薄的象牙片编织而成,整个纹路呈现人字形。

象牙席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由于象牙薄片十分脆弱,制作地点只能选择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完成,否则就会出现断裂。而且象牙在削片之前,要用特制药物做软化处理。

象牙席的整个编织过程漫长而精细,需要耗费大量的象牙材料,因此一张象牙席不仅奢华,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正是因其造价不菲,工艺难度极大,因此一向节俭的雍正帝下令,此后不再制作。

这件珍贵的象牙席本来流落在了民间,它最终能被故宫博物院收藏,还有着一段曲折的故事。

民国年间,山东的一个典当铺老板无意间收购了这件象牙席,后送给了家乡的一位县长,县长又转手将它送给了一位大地主,被地主老婆当做竹席使用。在土改期间,一位贫农无意间分得了这件无价之宝,转手捐给了国家。

至于这件稀世珍宝是如何从宫中流失到民间的,至今无人知晓。

(参考资料:《遵生八笺》《武林旧事》等)


张生全精彩历史


问题:古人如何度过酷暑?雍正的席子到底有多珍贵,为何下旨不许再制?

大家好,我是听月,我来回答:

我所经历的酷暑

今年的酷暑刚刚过去,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无论是上班还是下班后,我是在有空调的屋子里度过。记得小时候,家里都用蒲扇,一整个夏天都是在大蒲扇中度过的,后来到了90年代,那时候家里开始有了电风扇,后来生活条件有改善了,家里又开始安装了空调

那么古人是怎么度过酷暑的呢?

其实古人也要分穷人和富人,对于穷人来说,本身生活就不富裕,吃穿都是问题,酷暑时节,对于他们来说一个蒲扇就够了,摇摇晃晃着一个夏天就这么过去了。或许一个蒲扇他们家里也会用很多年,比如电视连续剧《济公》里面摇的那个破蒲扇,就是穷人家的写照吧。

对于富人来说,度过酷暑的方式就很多了。下面我列举几种:

一、扇子。扇子自古有之,根据史料记载,从尧舜禹时期就出现了扇子的雏形,后来的扇子式样越来越精美,质量越来越好。虽然扇子是扇风的工具,但是对于富人来说,更像是艺术品。

二、冰箱。古代的冰箱并不是像现代一样储存物品的,我记得去故宫的时候,讲解员介绍过,紫禁城里有五口大冰窖,藏冰几十万块。到了夏天就把这些冰放在木质或者金属制作的箱子里。降温避暑。

三、空调房。在古代,有的能工巧匠制作一种木质器具,引入河水,只用流水的动力,把这些流水制作成水雾,均匀的喷洒到屋子里。很多富贵人家利用这种办法,达到整个屋子都凉爽的效果。

四、凉水井。我们都知道井水的温度是比较低的,古人利用这一原理,巧妙地利用家中的水井,把井盖盖上,只留出一个小小的洞口,然后凉气就从小孔中出来,巧妙地把这些凉气引入屋子里。其实早在东汉时期,国都洛阳就已经广泛采用这种方法了。

五、北方山区避暑。我们都知道承德避暑山庄是清王朝为了皇帝避暑特地修建的,那里位于北方高原山区,夏天平均温度普遍较低,是酷热的夏天避暑的一个好地方。

六、各式各样的避暑小玩意。比如喝冷饮、凉枕、瓷枕、抱篮,还有我们现在还在用的凉席等。

雍正的席子到底有多珍贵,为何下旨不许再制?

刚才说到凉席,其实清朝的雍正皇帝也有一个凉席,而且极其珍贵。这个凉席子现存在故宫里,记得我去故宫参观的时候,也曾看到过。这个凉席子背后有一个传奇的故事,同时也成就了雍正帝的一段佳话。

我们都知道雍正皇帝是一个特别怕热的皇帝,当时的广东巡抚看准了雍正帝的这个特点,专门找能工巧匠利用欧洲技术,用象牙制作了一款象牙材质的凉席,进贡给雍正帝。

我们都知道象牙是坚硬的,要把它们制作成凉席。工艺是极其复杂的,而且制作过程非常麻烦,首先要将象牙分割成均匀的片状,然后再用特制的药水泡软,再经过各种手艺精心制作而成。这个凉席材质精良,质地柔软,舒卷自如,而且在酷暑时节还甚是凉快。

制作完成的当年,广东巡抚来北京述职的时候,特地带上这个凉席进贡给了雍正帝,雍正看到此物后大喜,但是当问到这个凉席的制作过程时,特别是听到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之时,立刻大怒起来,把这个巡抚贬官罚俸。

但这个物品雍正帝还是收下了,并一直使用着。但同时他下了一道圣旨,以后严禁制作类似的贵重物品,否则必受严惩。这个巡抚拍马屁拍到了马腿,真是得不偿失。


听月谈史


现代人对严寒酷暑对比较难以忍受,冬天还好,大不了多穿几件衣服,但是夏天就算脱光了也是热到不行,还好现在有各种降温的手段,像电风扇、空调等,古人没有这些东西,那他们怎么度过酷暑呢?

首先,古代没有现在这么热,不要说古代,问问70后、80后就知道了,那时候楼层都不高,而且大家都没有空调,加上没有温室现象,我还记得小时候,即使是大夏天的中午,没有空调也能过去,晚上用微风扇,能吹感冒。老舅在乡下有个农场,方圆好几里地都是农田鱼塘,住在农场里面,根本就不热,连电风扇都不用开。



另外就是古代大户人家,一般都会通过房屋结构来实现降温,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穿堂风”,我就记得小时候,家里的老宅子,走廊里面特别凉快。

在古宅里待过的人应该都会有种凉飕飕的感觉,胆小的人恐怕立刻会想到阴风阵阵四个字,其实并不是心理作用,而是古宅里确实凉快。记得我去过的海宁陈阁老宅(就是传说乾隆是这家私生子那个),宅子很深,中间还有个天井既采光又通风,房间面积普遍不大但是没有什么憋闷的感觉,这样的房子哪里还需要空调。



还有福建省北部一个叫吉阳的小镇,那里有座木结构的古桥叫步月桥,我当时去的时候正是一年之中最热的几天,在那座桥上却是凉风习习,又有顶盖遮阳,简直是避暑的好去处。看了一下旁边的介绍说明,这座桥的“八”字型顶篷符合了加速空气流动带走热量的功效云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雍正帝的防暑利器,一张象牙凉席,是当时广东的一个地方官进贡的。不要看不起这张凉席,它长216厘米,宽139厘米,厚度仅有3毫米,全部由象牙制成,不仅光滑润洁,还能随意翻卷,重要的是炎炎夏日,能躺在这样一款光滑细腻、凉丝丝的凉席上,简直不能再爽了。

更为关键的是历经数百年,这张象牙凉席仍韧性极佳,从不断裂,收卷自如,必定进行了特殊处理,可惜至今无人可解。

对于这样一件防暑利器,雍正帝心里自然是乐开了花,但不久当他收到一个消息,做这样一张象牙凉席,需要60名能工巧匠,花费18个月才能完成。雍正帝是少有的节俭帝,他绝对不允许“奢侈”二字与自己挂钩。



为了保持一贯的“明君”作风,雍正帝严令:禁止生产象牙凉席!之后雍正帝将这张象牙凉席束之高阁,再也没有使用过,就这样制作象牙凉席的工艺随着时间失传了。


历史伶俜者


现在正值酷暑时节,晚上回到家的我躺在床上开着空调,吹着风扇,冻得都把冬天的被盖上了。

看着这个问题不由感慨,在古代没有空调,没有风扇,他们的日子怎么过的呢?

如果现在让我过上没有空调风扇的日子,恐怕我都有想死的心了。

就在下午,突然停电了,你能感受到那种心情吗?也因为如此,用上了古人乘凉的方式。

古人是怎么度过酷暑的呢?我们都知道古人的智慧,可比如今强太多了。他们是从无到有,而我们只是借鉴,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进步的。

我们先来看一张图《槐荫消夏图》,光听名字就能知道这是夏天发生的事情。

图中的人物“葛优躺”于大树下,而且袒胸露乳。这是古代诸多乘凉方式中最常见的了。当然,仅适用男性。

女性怎么办呢?穿轻纱。这样至少可以凉快一些,但是如果真的很热,也只能忍着了。

《北齐校书图》中便有这样一种场景,人们穿透明的纱衣,以保持凉爽。

在花蕊夫人的《宫词》中,便有一句“薄罗衫子透肌肤”。

唐朝时期的《簪花仕女图》,女子的清凉之法便是穿纱衣。

还有一种衣服叫“隔汗衣”,其实就是网状的竹衣,能够把身体和衣服隔开。

接下来就是其他方法了,比如“冷饮”,像绿豆汤等等。能够让人们从心里觉得凉快一些。

还有一个最厉害的东西,把冰箱还有空调结合了,这个东西叫冰鉴,最早出现在周。在古代它是专门用来放冰的,而且还可以把食物放在里面冷冻。

冰鉴的两旁有提环,在上方还有盖板,钱孔。

钱孔主要用来散冷气的,就相当于是空调了。

整体来说,冰鉴就是古代的制冷神奇,唯一一点不足的就是,夏天时候的冰极为稀少,所以像平常百姓家,根本不可能有。

总而言之,古人避暑方式很多,比如有”冰商“,他们在冬天的时候采集冰块,然后收藏起来,到夏天时候拿出来卖;再比如有专门乘凉的地方,像避暑山庄;在地上凿洞,从洞里散发出的气体冬暖夏凉等等。

下面我们要来说一个现在非常常见的夏天必备神器,凉席。

古时候可不叫凉席,那时候叫”簟“。

我们大家有没有听过”玉簟“呢?

李清照在《一剪梅》中就写过这样一句: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看名字就知道是用玉做成的,所以说这根本就不是普通家庭能用的起的。

在”玉簟“上面还有一种,极为珍贵,被收藏在了故宫博物馆里。

既然能被收在故宫博物馆里,那肯定不简单,这个”簟“便是雍正睡过的,当然仅仅是他睡过的还不行,必须要贵重。

怎么个贵重法呢?肯定是值钱的。没错,这个席子就是象牙席。

不仅制作起来极为困难,而且最主要的便是费钱,堪称天价。

我们都知道雍正是一个勤俭的人,面对如此铺张浪费的东西,他能让制作吗?肯定直接就禁止了。

还好被禁止了,要不然还不知道会屠杀多少大象呢。


理科男读历史


在炎炎夏日,坐在空调房里,喝着冰镇饮料,刷着电视剧,何其惬意!



然而,这是现代人才有的享受!在古代可没有连电都没有,更不用谈空调冰箱这样的高级玩意!

那么古人是如何避暑的?

对于一般百姓来说,没有什么妙招,只有简单的一个字:熬!

小时候我们就学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样的诗句。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避暑是一种奢望,不管太阳再大,那也得下地干活,因为不干活就没有饭吃!太阳大的时候,也就是戴个斗笠,衣服穿的少一点干活,时不时擦一下汗,累了就去树荫下稍微休息会,喝口水!



这种“避暑”状态,应该是常态!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很多农村都还能看得到!

对于富贵人家来说,避暑的方式就多种多样了,避暑的工具也是花样百出!

有钱人家,在天气炎热之时,让仆人们手持大蒲扇扇风,这是最基本的;


再进一步的,在自己的豪宅中修建几个大水池,也能降低一下气温;

在高一级的,可以用点避暑的神器,像唐朝的贵妇们就喜欢穿暴露程度相当到的衣服,还有用什么白玉床、象牙席之类的高级玩意;

像王侯级别,在夏天的时候也能用到冰,甚至还能吃到冰镇水果。不过,这冰也不是随便什么人能用的,古代制冰可是有专门机构的,那也是限量供应的。

像清朝的皇帝,干脆在凉爽的地方修建了避暑山庄,天气一热 ,就直接跑到避暑山庄办公享福去了!



题目中说的雍正的席子,那也是一个避暑的高级玩意。


雍正所用的席子,所用的材料可不是竹子,而是象牙!

象牙本身就是一种极其昂贵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到了近现代还有那么多人走私象牙,偷猎大象的原因 。一头大象才两根大象牙,编制一张象牙席,可不是一头两头大象的牙齿所能够的。

而且象牙的质地硬而脆,想要把象牙编织成柔软的凉席,必须得经过特殊的处理,把象牙软化,然后在劈开才行。可想而知,在象牙席编织的过程,有多少象牙被损坏!

由此可见,编制一张象牙席,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

雍正是清朝的帝王中比较节俭的,象牙席耗资不菲,不符合雍正的主张,因此被雍正下令停止编制。

再者,雍正比较相信佛教,而佛教不主张杀生。编制象牙席需要屠戮众多的大象,这也是雍正不愿意看到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停止继续编制象牙席,有利于帮雍正树立良好的政治形象!



小镇月明


在雍正时期,广东的主政大臣曾经向雍正皇帝进献过一张由象牙薄片编织而成的席子,在看到这张席子的时候,雍正非常喜欢,但与此同时他也对这张席子是如何制成、用多少根象牙才编织而成的细节感到了兴趣。

当他询问到广东的大臣时,广东大臣如实回答了雍正的问题,原来这些象牙是用特殊的方法、用很长的时间才把象牙变成一片片的薄片,最终按照竹片编织席子的方法编织而成的。

而编织席子的象牙主要来自于当时清朝的藩属国越南和缅甸,而制作一张席子所要用到的象牙则需要杀掉几百头大象才可以完成。

在听到编织一张席子所用到的大象数量如此之多时,雍正皇帝当时是有些被震惊到了,因此他才下令禁止了广东大臣再进献这样的席子。

雍正勤政而不节俭,禁止再度献象牙席子是因为太夸张了

雍正皇帝是我国历史中非常著名的勤政皇帝,他一年的时间里把许多的时间都放在了处理公务上,绝对说得上是一个劳模。

雍正工作狂的事实是无法否认的,但这不代表着他是一个节俭、不奢华的人。

据相关史书的记载,雍正皇帝的生活绝没有某些小说里面写的那么节俭。


他的一切吃穿用度实际上与正常皇帝差不多,仍旧非常奢华,皇帝过着皇帝的生活,这是没有错的,但是如果硬要把他说成是比平民百姓还要节俭的人,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有人说雍正皇帝之所以禁止再造这种席子是因为他懂得要保护珍稀动物的道理。

但实际上根本就不是这样,那个年代根本就没有什么保护动物的说法。

雍正皇帝的一生,都在用着象牙制成的筷子以及其他的动物制品。

他还给他最珍爱的狗专门用上等貂皮制作成各种扮演老虎、狮子的衣服,从这种种的细节上来说,雍正皇帝都谈不上是知道要保护珍稀动物的人。

雍正皇帝之所以禁止再造这样的席子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这样的席子所要杀的大象实在是太多、太过于离谱了。

他虽然奢华、不会为了几头动物的生命去着想,但是睡一张席子,杀掉几百头大象这样听着很夸张的事情,他就接受不了。

这样的事情如果传扬出去的话,那就势必会对自己辛苦营造下来的名声造成影响,因此禁止是势在必行的。

古代人度过炎夏的方法

接下来我们就说一下古代人度过酷热炎夏的方法。

古代没有冰箱、没有空调、没有电风扇,但是古代人的夏天却是可以使用得到冰的。

而这些冰是通过什么途径得来的呢?实际上无外乎两种,第一种途径就是通过保存冬天的冰得来,第二种就是用原始的制冰方法得来。


保存冰的途径只能在北方使用,而这种方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制作冰的方法大多数在南方使用,这种方法是在唐宋之后才出现的。

在历史早期能使用到冰的人只有一些王侯贵族,而到了唐宋明清时期的时候,除了王公贵族之外,百姓们也开始可以享受到这种福利了。

因为当时出现了很多商家,他们就是专门做这样生意的,他们会专门在夏天的时候出卖他们冬天保存下来的冰或者卖出他们专门制作成的冰,然后供人们冰镇水果、凉汤。

古代人保存冬天冰块的冰窖法

很多人以为古代保存不了冰,但实际上却是低估了古代人的智慧。

古代有专门保存冰的冰窖,这些冰窖一般选择在一些太阳光很难照射得到、平常普遍很阴凉的地方,然后他们会在这些范围内挖一个很深的地窖,在找到阴凉地区、控制好深度之后,一个冰窖的雏形就出现了。

然后他们会在这些冰窖的底部铺上一些干草、桔梗之类的东西,在把冰存放到冰窖之中时,他们也会在冰窖的墙面以及存放冰的顶上铺放一些干草物品。

这一切妥当之后,就是一个功能完整的冰窖了。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冰是不会融化了,实际上这些冰也是会融化的,而且会融化所有冰中的1/3。

因此如果人们想要夏天的时候用多少冰的话,那他们就得在这个基础上多增加一部分的冰,只有这样,冬天的时候他们才可以获得他们想要的数量。


这就是北方人用天然冰的方法。

古代人以水制冰的硝石法

在唐朝之后,人们发现用一些硝石放入水中会使水迅速降温,然后变成可以使用的冰。

不过这种方法制作而成的冰效率非常低,与我们现在的冰箱根本无法相比,与北方用冰窖保存下来的冰也无法相比。

因此在古代一般只有南方冬天不会结冰的地区使用,可以冬天保存下来冰的地方一般是不会使用的。

所以说这就是雍正皇帝下令不准再进献象牙席子的原因,以及古代人度过炎热夏天的方法,首先雍正皇帝禁止进献象牙席子是因为要杀几百头大象的数量实在是太夸张了,而古代人如果要度过夏天,除了一些我们都知道的避暑方法之外,其实他们也是可以使用冰来度过夏天的。


孤客生


北京故宫博物馆就存放着雍正皇帝的席子。

也就是象牙席,用象牙丝编织的席,纹理细密均匀,席面平整光滑,柔软舒适,收卷自如,夏天铺垫时较草席、竹席更为凉爽宜人,是当时的重要贡品。
(象牙席)

一:那么象牙席究竟鬼到什么程度?竟然使得雍正皇帝下令不得再制?

根据文献记载,象牙席作为一个很好的防暑神器,它是在清朝雍正、年间开始由广东地区的官员进贡的贡品。

据说现如今的制作工艺早已失传,但是可以确认的是这种象牙席只能在南方编制,因为北方气候干燥,象牙容易断裂,所以很难编制成席。

象牙已经是极其昂贵的材料,奈何还要配制出独有的药水,用来浸泡象牙,最后将象牙软化,编制成席。

(雍正剧照)

可想而知,这种制作工艺是极其复杂的,最主要造价也极为昂贵,所以雍正得知这种象牙席的制作过程之后,一是为了保护大象,二是避免浪费材料,便下令不得再制作象牙席!

二:那么古人在炎炎夏日,又是如何度过酷暑的?

对于普通老百姓,无非就是蒲扇、冷饮,有钱人家还会买“竹夫人”,夜晚抱着竹夫人睡觉,很是凉快。还有就是凉枕,李清照就下过一首词,说自己夏天用凉枕睡觉,半夜的时候竟然还会感觉到一丝丝凉意。

(竹夫人)

当然这里提到了雍正,那就讲讲帝王之家是如何度过炎炎夏日的?

一是宫女太监不断给皇帝扇风

其实皇帝无论是在上朝还是平时批阅奏折,身边总是会有宫女和太监伺候,如果是在夏天,他们会不停的给皇帝扇风,这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可以起到降温效果。

二是冰块降温

皇帝寝宫大多都有降温效果,地底下会有通道,通道内放置冰块,然后冷气不断由地面冒出,已达到室内降温的效果,这样看起来和空调房很相似。

据说清朝时期,北京城内有18座冰窖,用来藏冰,以供皇帝夏天所用。

三是建筑凉亭

所谓的凉亭,也叫凉殿或者水亭,就是将水源源不断的在屋顶顺着墙体流下,将整个亭子的温度降下来,里面堪比水帘洞。

四是到处游玩

到了夏天,皇帝都喜欢去比较凉快的地方,顺便游山玩水,尤其是在清朝,皇帝和嫔妃都喜欢在夏天去承德避暑山庄,又可以欣赏风景,还可以防暑,一举两得。

【每天更新,更多有趣的历史新知识,期待您的关注】


猫眼观史


这几天秋老虎,午后的天气还是比较燥热的。所以穿短袖又觉得冷,穿长袖又觉得汗渍渍的。

所以推荐一款凉席给你,这款凉席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再冷的天气躺下去不会觉得冷,再热的天气躺下去不会淌汗。



其实这款凉席并非什么高科技发明,但造价绝对不菲,它的秘诀在于它的材质是象牙。当然现在的象牙禁止贸易了,所以这款凉席是清朝雍正年间的,当年只有五张,现在存世只剩一张。

其实象牙席子的确贵重,可是也不至于当时只能生产五张。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这个象牙席子比普通的象牙席贵重千倍。

它的做工技术现在已经彻底绝迹了。和普通的象牙麻将席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是将象牙泡到药水里软化,然后片出篾条来,然后像竹篾编织席子那样编织起来的。


这种作死的玩法,简直无法想象成本。象牙又硬又脆,通常只适合做雕刻把件。把它劈成篾条,还要编成席子。古人究竟怎么做到的简直无法想象。

其实清朝的皇帝在炎炎夏日,比起普通百姓,同样得靠扇子、凉席,无非高档一点而已。所多的无非多几个专用冰窖,和可以去承德避暑山庄或者北戴河躲几天而已。


所以北京故宫博物院里留存的这个宝贝显得尤为珍贵。但是正是由于它的过于奢侈,崇尚改革和节俭的雍正皇帝最终下令停止这种象牙席子的生产,所以它的传统工艺也绝迹失传了。

不过不用遗憾,因为现在科技发达,也用不着那么奢侈原料和工艺制作而成的象牙席子了。




炒米视角


雍正帝素以节俭著称,但再节俭的帝王也绝非寻常百姓可以匹敌。因此,皇帝的节俭总是相对的,这一点完全可以从一件凉席折射出来。

北京城虽四季分明,却也同样具有酷暑和寒冬,雍正掌权时连电扇都没有,更谈不上空调冷气了。因此,凉席自然是皇帝消暑的大杀器。在故宫博物院内,便珍藏有一件雍正使用过的凉席,堪称价值连城:

象牙制,长216厘米,宽139厘米。长方形,采用精制的扁平象牙篾编成,人字形织纹,中部为白色,黑漆染牙编制边框……雍正时由广州制造,贡入宫中,先后共制5件,后雍正皇帝以提倡勤俭为由,传旨不许再行制造。——《故宫词典》

这件席子的价值不仅仅因为其材质为珍贵的象牙,更是因为制作工艺极为困难。试想,将象牙加工成一片片长条的篾条,再将其进行软化处理,然后再小心翼翼地编制称凉席,期间不仅耗时长,而且对技术要求也几近苛刻!

供皇室使用的象牙席,可不仅仅是做成席子那么简单,还必须要保持柔韧性,并且富有光泽,图案美观。只有这样,才能符合进贡要求。

据学者研究,在制作象牙席时,要先将硬脆的象牙浸泡于药水中,等它变软后,从象牙上劈下厚薄均匀的薄片,再把薄片分割成宽窄一致的细条,经再三打磨,使牙片呈现出洁白的光泽,然后在编制成各种纹饰。

据清代造办处档案记载,雍正朝时一共制作了五张象牙席。然而,尽管席子睡着舒服,毕竟是一项耗资巨大的行为,以至于雍正自己都感到心疼,索性下旨不让再行制造。

由于宫廷不再使用,即便是富可敌国的富商,也置办不起。最终,因为这一工艺不再具备市场,便逐渐失传了。而曾经造出的五件席子,也有两件被毁,世上仅存三件,其中一件藏于故宫博物馆,一件藏于烟台博物馆,另外一件尚未查明出处(因为我太困了,就此收尾停笔)。

清代康雍两朝,是我国古代工艺技术发展的巅峰,象牙席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制造生产的,但尽管工艺精湛、产品出众,却终究是一项奢靡的行为,因而很难批量生产和传承下来。从这一点来讲,雍正的做法还是很相对明智的。


夕阳下的晚枫


古人自有古人的办法度过酷暑,古代人也是很聪明的,尽可能的利用可以利用的条件避暑。

一、房屋建筑,古代为避烈日炙烤,房屋建筑前檐宽大,除遮挡烈日降温外,还可遮挡雨雪,一举两得。

房屋周边,植树遮荫,水渠池塘围绕,也可降降温,也算是土空调吧。

二、日常生活,穿着丝绸等宽松轻薄、透气凉爽的服装。

帝王贵族出行遮阳伞,民众油纸、布伞遮阳;

帝王贵族侍女搧风,民众手持扇子搧风;

凉席凉枕等,皆可降温。

洗浴、冲凉等。

三、清凉食物,井深水凉,把食物放在汲水笆斗中,固定辘轳井绳,放入井水上方。

山间溪水、江河水温较低,也可以存放食物食用。

阴凉山洞、地窖可以存放食物。


四、冰镇食物、饮品,最为实用,在古代历史影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人,在炎炎夏日吃冰块、冰镇食品!

古代人,当然没有电冰箱、电冷柜,也没有制冷机等制冷机器,怎么可以夏日吃到冰呢? 古代人所处的时代,科学技术水平尚未达到能够生产制冷设备。

但是,古代人也是很聪明的,周朝开始,人们在冬季采集自然冰块,存放在宽大房子、地窖、山洞等日照不到的阴凉地方,外复以皮棉织物及大量的厚厚的稻壳、柴草、草帘子等,形成保温层,可以保存冰块至夏日使用。



如无宽大房子、山洞、地窖等条件,在地上露天也可以,只是保温层要加大厚度。 当然,这样储藏冰块,只是财力雄厚的商家,达官显贵等大户人家才能做到,平民百姓望尘莫及。



北京曾有的多处皇家冰窖

帝后王室,更不用说了,普天之下,最最财大气粗,则建有多处大型冰窖,储藏大量冰块,因储藏保温设施没有今日之先进,损耗量还是很可观的,损耗1/3至1/2很正常,而供帝后、皇子、公主等宫中享用人员较多,必须超大量储藏,估计可以做到天下第一吧。

现在,人们仍然冬季取之于大河之中,露天场地垛放整齐的大块冰块,现代包装严密的材料设施,主要是塑料薄膜、稻壳、稻草帘子而已,其中塑料薄膜起到关键作用,密不透气,冰块基本没有什么损耗,如用机器制冰,大概成本要高于大自然恩赐的好多吧!



五、人工制冰,唐朝时,人们在制造火药时,发现硝石可以吸热,于是发明人工制冰技术,盛水大容器中置盛水小容器,向大容器水中投入硝石,使小容器水结冰。

如大量制冰,挖掘水池,内置盛水如缸类大容器,向池水投入硝石,既可得到大量的冰。

这样一来,冬季无冰可采贮藏夏季使用的南方,也可以在炎热夏季享受食冰、冰镇食品,乃至冰激凌了!


古代人也很聪明吧!

至于雍正帝禁制凉席,须知,雍正帝是勤奋节俭出了名的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