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老舍的《駱駝祥子》:我才明白了這部作品的偉大之處在哪裡

年輕的人們總是有很多美好的夢,夢裡有繁華城市,有精緻生活,有喜歡的人,有成功和一切可能。

夢想如燈塔一般引著人走向未來和人生深處。

可現實是午夜鈴聲,將人從夢中喚醒,給人迎面痛擊,將人垂向地面、垂向深淵、垂向萬劫不復,將善良積極的人折磨成最讓人厭惡的模樣。老舍先生如此瞭解底層人民生活的艱難,以《駱駝祥子》向人們展現了時代與現實重壓下,一個靈魂從鮮活到麻木、從希望到絕望、從昂揚到腐朽的全過程。

祥子,一個從農村來到北京城,身無長物、唯有滿滿希望和一把力氣的年輕人,看中了憑力氣賺錢的拉車工作,熱切執著地渴望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車,憑雙手改變人生,在城裡安家立命。單純偏執的祥子以為車能成為他的心靈城堡,載下自己的人生和將來,憑雙手就能掌控方向,但最後車卻成了他靈魂的墳墓,一步步將他推到了社會的邊緣,推向了死地。

再讀老舍的《駱駝祥子》:我才明白了這部作品的偉大之處在哪裡

駱駝與祥子

讓人喜愛的祥子

祥子從農村來到北京,做車伕謀生。這個他第一次接觸到的工作影響了他的一生。年輕力強的祥子載著人奔跑在城市街頭巷尾,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和昂揚——他想買一輛車,新的,只屬於自己的車,帶著年輕人的驕傲和熱切。

一輛車要一百塊,對於貧窮的農村人來說是想都不敢想的數字,但只要一毛一毛攢下去,一千天便能擁有,於是他信心滿滿地開始攢錢,朝著一百塊的夢想努力。祥子懷揣著所有青年人的熱情和躊躇滿志,對未來有著無限的信心和耐心,也像所有年輕人一樣,不知道人生很長,變數很多,努力不過是一陣清風,只夠輕撫兩下命運的船帆。

祥子省吃儉用,

暗暗努力了三年,拿到車的一刻幾乎哭出來,在僻靜的角落幸福地欣賞那輛車,細緻摩挲,那是他憑自己的努力和堅持掙來的指望和依靠,他可以在北京立足了。二十二歲的青年從小沒了父母,早不記得自己的生日了,但有車的一天對於他宛若新生,他有了足以撐起一片天地的武器和脊樑,於是他將生日定在了這天。之後祥子通過努力做了上等車伕,離幸福生活如此之近。

沒有什麼勤勞勇敢、充滿希望的年輕人更讓人動容了。此時的祥子,無疑是了不起的,讓人喜愛的,亦如這個時代許許多多從貧瘠中走出來,想憑努力在大城市為自己搏一方天地、掙一塊立足之地的年輕人,他們像朝陽一樣赤誠而可愛。但現實很快打來了第一記重拳——戰亂中祥子被抓去做壯丁,車被收繳。剛剛爬出最底層的年輕人便像一片落葉,被時代狠狠捲了個跟斗,丟盔卸甲。

再讀老舍的《駱駝祥子》:我才明白了這部作品的偉大之處在哪裡

被抓去做壯丁的祥子

讓人同情的祥子

車子沒了,但堅忍的祥子沒有放棄拉車的念想,反而更加不甘,更加執著,更加迫切,他要再有一輛車。人沒擁有某種東西時,多漫長的等待都能忍耐,一旦擁有過,多短暫的等待都顯得難捱。

這一次,祥子不願再耗上幾年了,他選擇了一條更快的路——賣掉駱駝。照祥子的預想,再加上些拉車的積累,不久就可以再次買上車。但現實向祥子打來了第二拳——他的錢被孫真偵探榨乾了。失去全部身家的青年再也無法靠自己在短時間內實現買車的夢了,重新攢起的希望被貪婪醜惡的人性捲過,積蓄散盡,一窮二白。

反覆遭受不公、被命運一再打擊的祥子讓人憐憫同情,他從快樂奮進到鬱鬱寡歡,從單純到深沉。亦如這個時代裡那些被工作生活折磨得心灰意冷,理想和憧憬被現實磨得粉碎的年輕人,所有的不甘、委屈都情有可原。

再讀老舍的《駱駝祥子》:我才明白了這部作品的偉大之處在哪裡

苦難的祥子

讓人悲嘆的祥子

越是求而不得越是無限渴求。沒了錢的祥子本可以改做活計謀生,但不甘和執拗矇蔽了他的雙眼,他還是想有輛車。

第三次,祥子選擇了一條更容易的路——

他向現實低頭,娶了車主的醜女兒虎妞。虎妞是愛他的,用自己的錢為他買了車,但她強勢的性格註定做不了賢妻,非要將祥子欺壓到塵埃裡才甘心。祥子在誘騙之下娶了自己不愛的人,日復一日受妻子壓迫威逼,痛苦的婚姻稀釋了車給他帶來的快樂。

虎妞懷孕了後,兩人之間的種種衝突本該在生活中漸漸磨平,平凡又矛盾地生活下去,但命運的第三次重錘落在了他的身上——虎妞難產死了。為了安葬這個曾給過他希望也給了他傷痛、陪伴他走過一段路的女人,祥子賣掉了車。以不光明的手段得來的不義之物,終究被命運收了回去。

但祥子的苦難卻沒有就此終結,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落了下來——心愛的小福子上吊自盡了。祥子生命中最重要、最愛的人接連死去,世界於他空空蕩蕩,只剩孤孤單單的自己,他的心被擊了個粉碎,再也無法粘好了。

選擇和命運將祥子推向牆角,他的境遇讓旁觀者哀嘆,像今日我們旁觀自己周圍那些屈從於坎坷命運、一步步走向絕境的人,看著他們,我們只有滿心的無奈和悲憫,但再生不出喜愛了。

再讀老舍的《駱駝祥子》:我才明白了這部作品的偉大之處在哪裡

向現實低頭的祥子

讓人憎惡的祥子

絕望的祥子不再期盼什麼將來,

他開始自暴自棄。腳踏實地的工作又累賺錢又慢,這一次,他選擇了來錢最容易的坑蒙拐騙。什麼能給他短暫的快感、麻痺他痛苦的經歷,他便追尋什麼,漸漸染上吃喝嫖賭抽,成了社會渣子。他終究再也無法翻身,到最後成為了人們最憎惡的樣子。

故事落幕時,無人不討厭那個惡習纏身、混跡喪喜宴的男人,討厭那個乾澀殘酷、吃人靈魂的時代。可聯想到今時今日,有多少在社會里摸爬滾打的人像祥子一樣,都成長成了自己曾經最討厭、最瞧不起的人。

再讀老舍的《駱駝祥子》:我才明白了這部作品的偉大之處在哪裡

祥子一生的希冀隨車起也隨車去。他的樸實與勤懇被一次次變故捶打,最後消磨殆盡,結局只剩一片死寂悽灰。只有親身經歷過時勢的脅迫、他人的威逼、命運的捉弄後再讀《駱駝祥子》才能真正理解這部作品的偉大,才能明白這其中的意義。

老舍先生為世人展現了一個善良奮進的年輕人一步步走向絕望、墮落、自毀的過程,小人物的悲劇像一口泥沙,讓人如鯁在喉,也讓人明白一切演變都有過程,一切不合時宜都因諸多無可奈何。

張愛玲說:“你認識當初的我,就會原諒現在的我”。若祥子的故事倒放,他從一個墮落的壞人一步步變成個積極奮鬥的有志青年,該是多麼讓人讚歎和欣慰的光景!念著最樸實、最腳踏實地的初衷

,他得到了世人的諒解和寬恕,他的經歷被做成了警示牌,分發給了每個讀者。

祥子像一座豐碑,立在年輕人的奮鬥之路上,提醒著人們想憑雙手爬出廢墟很艱難,但墮落卻格外簡單;現實和命運異常殘酷,偏執的努力可能收效甚微;不義所得,終將不翼而飛。人生漫長難測,夢想要有,執著應該,但並不是只有一條路可走,適時轉個彎,選擇適合自己的路,也許更容易通向成功的彼岸、幸福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