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6年美國建國70年之時:國土像變魔術,猛然擴張到太平洋沿岸

美國的歷史很耀眼,但很簡單,稍看幾部西部電影就大致明瞭。等到17世紀初,英國強大後入侵,那裡的原住民印第安人好像才剛走出新石器時代。英國人除了自己移民,還從非洲販來黑人奴隸,而將印第安人驅趕到不毛之地西部山區,常發生力量極為懸殊的戰鬥,好萊塢電影常常以此為素材。

1492-1502年間,哥倫布開闢橫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發現美洲新大陸,居住在那裡的只有印第安人。隨後,歐洲人紛紛湧到那“淘金”。1607年,一個約100人的殖民團體在乞沙比克海灘建立詹姆士鎮,此為英國在北美第一個永久性殖民地。英國先後在北美建立13個殖民地,其中8個王家殖民地,3個業主殖民地,2個自治殖民地。隨著經濟迅速發展,殖民地工商業開始威脅宗主國。

1846年美國建國70年之時:國土像變魔術,猛然擴張到太平洋沿岸

最早的美軍

1763年英法戰爭結束,英國也有精力顧及北美殖民地了,矛盾衝突日益激烈。1765年在紐約舉行9個殖民地代表會議,通過“殖民地人民的權利及其不滿原因的宣言”,否認英國國會向北美殖民地徵稅的權力。1770年3月波士頓居民與英軍發生流血衝突,反英運動進一步高漲,迫使當地英軍撤出。英國政府不得不做出讓步,只象徵性保留一項茶葉進口稅。北美人民針對英國國會於1773年頒佈的《茶稅法》進行示威,他們認為這項法案侵犯了他們作為英國臣民“無代表不納稅”的權利。示威者們喬裝成印第安人的模樣潛入商船,將東印度公司運來的一整船茶葉傾入波士頓灣。為此,英國頒佈一系列高壓法律,封鎖波士頓港口,禁絕其對外一切貿易,並派大軍鎮壓。

1846年美國建國70年之時:國土像變魔術,猛然擴張到太平洋沿岸

茶船

1774年9月,12個殖民地代表在費城開會,史稱“第一屆大陸會議”,決定向英國遞呈請願書,要求取消高壓措施,將繼續效忠英國。但同時,“自由之子”們暗暗備戰,1775年4月在波士頓附近一個村子打響第一槍。英軍措手不及,死傷及被俘近300人,只得逃回。民兵則很快壯大到2萬多人,乘勢包圍波士頓,迫使英軍次年3月撤退,紐約城落入起義者掌中。大陸會議承擔起領導武裝鬥爭的職能,任命華盛頓為總司令,並再向英國國王呈遞請願書,仍要求和解。他們明說:“我們別無所求,只要享受和英國同胞同等的自由和特權,就像我們依然在英國本土一樣。”

歷史的突變往往跟某個人物有關,而且偶然。托馬斯·潘恩本來是英國一個稅務官,因要求英國政府提高工資而被解僱,1774年才到北美,在一份雜誌當編輯。他也希望和平解決與英國的矛盾,可他又突然感到:北美要想永遠自由,只有通過戰爭擺脫英國的統治。1776年1月,他發表一本不到50頁的小冊子《常識》,第一個大膽提出獨立的要求。《常識》出版兩個月銷售了12萬冊以上,從前線戰士到後方普通居民都爭相傳閱,獨立成為越來越廣泛的共識。幾乎是一夜之間,人們的觀念發生180度大轉變。即使在今天,還有人覺得“這依然是一個很大的謎”。

美國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說:“永遠不要懷疑一小群忠誠的有思想的公民可以改變這個世界。的確,這是唯一不變的真理。”

1846年美國建國70年之時:國土像變魔術,猛然擴張到太平洋沿岸

藩恩塑像

此後僅僅5個月,即1776年5月,大陸會議建議各殖民地成立獨立的州政府。各地紛紛響應,一個接一個宣佈獨立。7月4日,大陸會議發表《獨立宣言》,向全世界宣告13個州脫離英國。《獨立宣言》內容共4個部分,一是闡述宣言的目的;二是闡述政治體制思想,即自然權利學說和主權在民思想,三是歷數英國壓迫北美殖民地人民的罪狀,說明殖民地人民是在忍無可忍情況下被迫拿起武器的,獨立合法、正義;最後莊嚴宣告美利堅成立。《獨立宣言》用優雅而簡潔的文體,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以國家的名義宣佈人民的權利神聖不可侵犯。

芬納《統治史》認為“我們所說的和前現代的國家相對的‘現代’國家約始於公元1776年”。

1846年美國建國70年之時:國土像變魔術,猛然擴張到太平洋沿岸

獨立宣言

隨後,華盛頓率美軍與英軍展開激戰。英軍制定戰略:以紐約和加拿大為據點,奪取哈得遜流域,切斷美國北部與中南部的聯繫。然而,1777年10月,5000名英軍剛抵達薩拉託加,還沒來得及安營紮寨,就被當地農民圍得水洩不通,很快彈盡糧絕,不得不降,美軍從此由被動轉為主動。這時,英國的宿敵不再觀望,紛紛公開站到美國一邊,法國第一個承認美國獨立,結締同盟條約及通商友好條約;西班牙、荷蘭也先後參戰。有些國家本來中立,可是英國強行搜索中立國的船隻,普魯士便聯合俄國組織武裝中立聯盟,不久丹麥、瑞典及奧地利也加入,共同抵制英國的侵犯。這樣,美英戰爭擴大為國際性戰爭,而英國完全陷於孤立。

同時,美國以各種方式向歐洲各國民眾籲求支持,得到強有力的國際援助。1781年8月,又有8000英軍在約克敦遭華盛頓大軍的包圍,並被法國派來的兩支艦隊切斷英艦的後援,不得不投降,這意味著英軍主力在整個北美被瓦解。1782年4月,美、英開始和談,於次年9月在巴黎簽訂和約,英國承認美國獨立,並將阿巴拉契山脈以西、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土地割讓美國,英軍撤出。美國以7月4日為獨立日,永遠紀念。

美國的獨立戰爭前後歷經8年方始告捷,但建國並不“草創”。本來,美國的開國元勳們也認為英國“君主立憲”是“人類所能創造的最完美的統治模式”。轉眼間,他們認為英國政制“被賄賂和腐敗所支配,已經徹底腐朽”。也有人堅持認為英國模式完美,民主派與保守派激烈鬥爭。當時美國已有13個州,兩三百萬人,這樣一個規模的國家適合民主制嗎?不少人持懷疑態度。托克維爾曾經專門到美國考察,寫有《論美國的民主》一書,比他的《舊制度與大革命》更受好評。他也認為:“人類歷史上尚未出現一個長期實行共和制的大國,因此可以說共和制這一模式是難以實踐的”,“一般而言,再沒有什麼比大帝國更不利於人類的幸福和自由的了”。

《邦聯和永久聯合條例》1776年開始起草,次年大陸會議通過,各州到1781年才最後批准,一致同意繼續作為一個國家發展。但依照這個條例,美國很像由13個獨立國家組成的鬆散的國際同盟,各個州之間圍繞很多實際問題發生爭執,人們很快對這條例失望。

1846年美國建國70年之時:國土像變魔術,猛然擴張到太平洋沿岸

托克維爾代表作

於是,1787年召開制憲會議,重新討論。不少人主張有限的君主制,並擁戴華盛頓為國王。華盛頓卻拒絕,堅持反對君主政體。1789年華盛頓當選為美國首任總統,1793年連任。1797年兩屆任期結束,他自願不再續任,恢復平民生活,隱退回自己的弗農山莊園。美國人如我們俗話說“先小人,後君子”,先爭吵個夠,一個會開了116天,一條一條投票通過,投了569次。投票後還有人不滿意,不肯簽字。爭議到獨立戰爭勝利後第6年,法定建國日的13年後,該憲法前一部通過,美國政府才開始工作。但還得有“憲法修正案”,200多年來已成功修改27項,平均每十來年改一項,另有6項未通過。

這樣,使得合眾國憲法“就像一件由能工巧匠製造出來的美麗藝術品”,而“聯邦既像一個小國那樣自由和幸福,又像一個大國那樣繁榮和強大”。

1846年美國建國70年之時:國土像變魔術,猛然擴張到太平洋沿岸

弗農山莊園

美國這一偉大創舉,確立了共和制度,為世界各國提供了一個重要藍本。芬納認為美國革命最重要一點是“守法性”的特徵,“這種政體的權力源自一個根本大法,即憲法,它只能在憲法框架允許的範圍之內行事”,“守法性還能比這走得更遠嗎?還能得到比這更充分的肯定嗎?”

芬納歸納美國革命至少有六大“統治藝術”發明,在全世界範圍內被採用:一是通過民眾會議精心制定政府的新框架;二是成文憲法;三是包括在憲法之內的權利法案;四是由司法審查所保障的權利法案作為最高法律的地位;五是根據職能所進行的權力分割;六是聯邦政府和各個州政府之間的權力分割,即我們現在所謂的“聯邦主義”。

隨後,美國像歷史上所有帝國那樣,以多種形式進行對外擴張。首先,它覬覦緊鄰的英屬加拿大,而英國本來就心懷不甘,經常截擊美國商船,阻撓它對歐洲貿易,於是1812年爆發戰爭,但未有勝負,1814年不得不講和,史稱“第二次獨立戰爭”。1803年從法國購買路易斯安那,1811年強佔西班牙屬佛羅里達西部(1818年又強購其東部),1845年合併原墨西哥屬得克薩斯。同時大規模向西移民,驅趕印第安人到深山老林。

1846年美國建國70年之時:國土像變魔術,猛然擴張到太平洋沿岸

驅趕並屠殺印第安人

1846年即美國建國70週年之際,美國發動侵略墨西哥的戰爭(至1848年)。5月向墨西哥宣戰,6月入侵加利福尼亞並宣佈它“獨立”,7月佔領舊金山、聖迭戈,8月攻佔洛杉磯、拉斯維加斯、新墨西哥,9月攻佔蒙特裡,11月攻佔墨西哥灣重鎮坦皮科,12月佔領愛荷華。這年6月,還見縫插針通過談判從英國人那裡獲俄勒岡一部分。這樣,美國的領土像變魔術似的,猛然擴張到太平洋沿岸。此後,1867年又從俄國人手中奪得阿拉斯加。

(轉自 馮敏飛)

1846年美國建國70年之時:國土像變魔術,猛然擴張到太平洋沿岸

流行的胖妞系列畫


聚焦歷史發展的天花板與喇叭口

切片式觀察中國14個百年王朝建國70年大場景

1846年美國建國70年之時:國土像變魔術,猛然擴張到太平洋沿岸

馮敏飛 著 2019年10月中旬全面上市

歷史是一個,歷史又是無數個,其中的區別主要就在於敘述者。《歷史的季節》是又一個敘述者獨具慧眼和匠心的奉獻。獨具慧眼而見遍地金甌,獨具匠心而顯蘊藉風流。至於轉身和改革,雖然是中國歷史永久的話題,然而卻歷久彌新,引發深思。

——前中國出版集團總裁 韜奮基金會理事長 聶震寧

一般的歷史書,多是平均使用筆墨,更為關注的是歷史演進的“線”,並不特別在意長壽王朝季節這樣的“點”。而馮敏飛緊緊抓住長壽王朝季節這樣的最為精彩的“點”,將“點”與“點”連綴起來,讓人看到中國從西周開始,一直到清代,每個長壽王朝發展演進的歷史全貌。這樣的歷史書寫,非常有個性特點,在今天這樣的時代也非常需要。

——著名文學批評家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白燁

馮敏飛的歷史題材創作走的是介於嚴肅講史和民間講史兩者之間的第三條道路,既有對歷史的細緻考證探究,更有建立於史實之上的自我發揮,以古觀今,以古證今,以古見今,可給人以不少有益啟發。

真實史料,生動敘述,把脈中國朝代興衰,探尋古老帝國存亡之路。

——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 謝泳


分享到:


相關文章: